蝉的歌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她极爱读武侠。爱到骨子里去。

她走路,似一阵香软的风——爱搭讪公车上陌生的小朋友、捏捏他们水灵儿的脸颊,显得和善可人。却爱读一些刀光剑影、一些你死我活。

爱读血肉翻飞的武侠。

  

她对武侠上瘾。像为烟草上瘾的男人。

所以她更爱去夜里的大排档吃晚饭——那里的餐饮文化更符合武侠情怀。聚集着夜车司机、建筑工人以及加班到深夜的白领。

不讲究坐姿,更无论吃相。

  

她用卫生纸捻去唇彩,迎接大口的啤酒和海鲜。迎接油腻和泼辣,结尾处,仰头喝起玻璃瓶可乐来。咕咚咕咚一整瓶见了底儿。闭着眼睛,贪婪的喉咙像无尽的涡旋。

  

她直接用牙撕开易拉罐,咬开啤酒瓶,“嘎嘣”一声里卧虎藏龙,存着东邪西毒。

绕唇经久的,净是刀剑、镖局、刺客、秘籍、恩仇,以及整个江湖。

  

“哎哟你快吃饭啊!看着我看什么!”

  

我对武侠可不感冒。总觉得砍砍杀杀里少了几分真实。那年某天,唐徕小区停电。暴雨肆虐,留下一地的霉味,我们感到十足的无趣。为了找点共同话题,我这样询问过她:

  

“听说金庸笔下好多美女,你感觉自己和谁最像啊?”

那时她不带片刻的思虑。仿佛对这个问题早就深谙答案,掏出手机按下三个字:周芷若。

  

当时我并未熟读《倚天屠龙记》,更不知周芷若是何许人也。看她盯着手机大笑起来,竟也跟着傻乐。


大概三四年后,江城大学课堂上,徐教授恰好讲到金庸。从出身,到经历、作品、晚年生活,教授面面俱到。讲到喉咙干渴,他拧开茶杯喝一喝,粉笔头在指尖旋转。

  

“我再讲最后一个点,”他说,“说到金老笔下人物之取名,那是极有讲究的,绝非随心所欲。况且,根据中文特点,一个人的名字是有能力概括、映衬,甚至折射他一生之宿命的。不像外文,你说一个詹姆斯、一个汤姆、一个詹妮弗,能代表什么?不能,可是中文就可以。”只见教授转身,面向黑板。

  

“我来举个例子。”随即草书“周芷若”三字。

“芷为白芷,若为杜若,都是香草,借以形容周姑娘清丽脱俗。”

  

教授停顿片刻,一点点叹息夹杂在某一种复杂的眼神里。

  

“然而,芷字由艹和止两部分组成,表示香味令人止步的草,暗指周芷若虽美艳出尘却带有清冷威严之态,令人难以与之亲近。而杜若,号称是一夜间灿然绽放,隔日便悄然凋零。貌坚实弱,一旦全力绽放,便注定颓败。”

  

“你们回想一下周芷若。想想她从未真正温暖过的一生,是不是觉得这名字恰如其分?”


……


你活命的方式,太过较真。你总想找到巅峰上的巅峰,找到尽头背面的尽头。你太像周芷若——动心之际,就燃尽自己的热情。


from 今日文章 @凉炘_ 《蝉的歌》


为什么会爱上一个看似枯燥的运动?


歌手@许飞 答:


生活永远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说大就大到无边无际,脾气秉性、习惯爱好、文化修养甚至涵盖学识事业家庭等等,说小那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而后的大同小异。

说起我的生活,必须要介绍一下我这个人的性格。

 

我打小就是一个多动症患童,精力旺盛爱好广泛,兴趣迥然永远不知疲惫。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就热爱运动,旺盛的精力都消耗在一切新鲜的事物上。各种品牌的电脑,各类新奇的家用电器,种类繁多的科学技术,不同功能的摄影器材,各色各国的乐器都是我收集收藏钻研或浅尝辄止的物件……

 

说到这想想,除了自己本职的工作以外从小到大还没有哪一项兴趣爱好维持半年以上的时间。想想真是对自己有些失望。

 

尤其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的圈子也在不断变化。身边的朋友也行云流水的般走一个来一个地不停变换着,就像我热衷的所有新鲜事物一样,来得火热走得无声……现在想想,是该将自己生活情感的重心进行重建,总不能一辈子都被自己多愁善感的情绪绑架。

 

大概是2014年2月份忽然决定锻炼身体,主要原因是身体情况有点糟糕。用超哥的话说:你只要连续三天工作,身体就顶不住了,太娇气!

 

所以暗下决心要从根本改善一下自己的体质,为此也托朋友办了一张两年期的健身卡。接下来就是购置健身装备,一切妥当即可出发了,忐忑了,我能坚持住吗?弱弱地问自己,这并不是第一次办卡,距离上一次也没有很远,2008年办的健身卡,教练课程早过期在那个健身品牌的财务室里……当初也是只去了两次,再无下文,这一次真的就可以吗?此时对自己真是爱无力,又恨不起,哎,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我是这样回答的。当然,我有在最煎熬的时间里诅咒过自己。大概就是什么你若是不能坚持下来就去吃屎……

 

所幸这一次坚持了半个月,可能是因为两年期的卡比较贵,为了不浪费钱。也正是这半个月的时间,度过了身体强烈不适应的阶段。譬如嗓子疼痛,呼吸困难气喘如牛等等。这些都消失,之后一切就变得容易。并开始享受大汗淋漓后的酣畅,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到现在大概已经7个月了。

 

写起来真是轻松,毕竟感受是自己的。感同身受和亲身经历确实不是一件事!当跑步变得轻松起来的时候,跑多久,跑多远都不是重点了,也不是运动精神的终极体现。

 

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个答案。对我而言最难的不是咬牙坚持多跑一公里,最难的是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最难的是如何在冗重繁多的应酬及工作之外依然坚持,更难的是如何一次一次在自己想偷懒放弃的时候打败那个想要放弃的自己。这些对习惯晚睡早不起的“艺术家”来讲真的太难了。

 

持续奔跑的路上我渐渐明白,放弃与坚持的界定不在一线间。而是惯性使然做出的非理性决定,譬如我总是还没有完全学会网球就去学习游泳了,还没有把吉他弹好就去练鼓了。再譬如单反相机刚刚玩明白就又开始微单了,一本书并没读完下一本书已经开始……这些行为里有多少是放纵自己的惯性使然?

 

太高深的问题留给未来那个更成熟的自己去分析吧,我只是在奔跑中遇见了另外一个自己,一个让自己惊讶并被触动的自己,无论在喧嚣的车水马龙街头还是人群涌动接踵摩肩的公园,听着自己有节奏且轻盈的脚步声,都感恩自己今天所拥有的健康体魄与年轻活力的身体。当我奔跑在丛林小道被汗水湿透全身热气蒸腾之时,偶尔吹来一阵清风那都是我从心底无比感激且幸福感降临的瞬间。难道生活不是也该时常被感恩及幸福环绕吗?可回想曾经,却很少有快乐的火花闪现在自己的头顶。

 

所以我爱上了这个奔跑中的自己,除了爱它可以将自己的肺活量大幅度提高以外。对它更多的迷恋来自过程中那个专注的自己。奔跑中的自己不再盯着手机把玩,奔跑中的自己不再烦躁多动,奔跑中的自己不再害怕孤独……它给了我很多前所未有的感受,我努力地将奔跑中的专注、冷静、感恩、满足一一复制到生活与工作当中去,为相处学习都多一份宽容及耐心,为不安与好动的自己保持一份清醒。我想这一切不光对自己有益处,这也会让我的家人因我变得快乐而快乐。

 

万事皆空善不空。

 

上月我在微博发起#飞跑团&慢跑爱上一座城#跑团,召集全国各地喜欢跑步的人,加入到我们奔跑的行列里。灵感来自于Ted里一场网络千人合唱团讲座的启发,视频里一位指挥家,将他的合唱曲目谱子发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歌手,每个人在家里将自己的声部完成发送给指挥,最后剪辑成千人合唱。震撼,老师的创意。震惊全国各地音乐人的热烈响应。归根结底就是同一个兴趣使本不相识的人们奇妙地走到了一起。我们可以不在一个城市,我们也可以不在一个地点,甚至不在同一个时间里各自奔跑,然后通过自己的微博相互呼应彼此鼓励,我们还建了一个微信的百人聊天室,里面大家分享自己的成绩,分享美文与赛事与运动保健各种讯息。总之,我又多了一群战友,我们快乐并奔跑着!

 

我不知道还会跑多远,还要跑多久?

我只知道,我会将这个看似枯燥却让我快乐忘我的运动一直进行下去。未来跑去更多的风景里。


have fun!


ONE·文艺生活 2015-08-23 08:41:24

[新一篇] 最準的一槍

[舊一篇] 鬼腳七在正和島的演講:移動電商的真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