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荐书 《苦菜花,甘蔗芽》:过去一个世纪,中国人吃了太多的苦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今日推荐:

《苦菜花,甘蔗芽》

作者:姜淑梅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今日主持:书评编辑 张弘


       


推荐理由:

《苦菜花,甘蔗芽》是姜淑梅老太太继《穷时候,乱时候》推出的第二本书。本书回忆了作者的家人的遭遇,以及她接触到的各种普通人的故事,时间横跨了民国至今的大半个世纪。姜老太太没有专门学习过如何写作,但是,她的文字简洁干净,没有文人的滥情和酸味,在讲述陈年旧事时心胸豁达,没有苦大仇深的怨怼和愤懑。平实的文字之下,作者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烧,它照亮了人生的种种幽暗,也划破了平民生命中的无边黑暗。在波澜不惊的叙述之下,一个个卑微的生命在逆境中昂头生长,而人性的微妙与复杂也在作者的故事中一一呈现。


过去一个世纪,中国人吃了太多的苦。作为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我曾听爷爷生前讲述过他在民国期间的生活片段,也曾听村里老人讲述,日本侵华时平民遭遇的劫难。而父亲则对他在“大饥荒”时期挨饿的经历记忆犹新。对我而言,《苦菜花,甘蔗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而作者笔下的人物,有一种呼之欲出的鲜活感。没有长期的生活经验,断不会有如此生动的描写。



精彩书摘:

一九六一年,因为成分不好,厂子把明珠下放到漠河。两口子一商量,去了肇东十三村。


那时候,十三村都住一趟房一趟房的大宿舍,一家三间房,中间用板子隔开。明珠他们和公公婆婆住一起,南炕五口,北炕三口。法祥到公社当老师,明珠当农民。


刚到农村的时候,她啥农活儿都不会。


掰苞米,她跟不上趟,人家掰完了,得在地头接她。她生自己的气:人家总接咱,咱就不能接接人家?


她问队长:“明天在哪儿干活儿?”队长指给她看。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进地掰苞米,掰到地头,她也赶紧接接人家。


时间长了,她找到窍门,向下猛一摁,再往上一提,苞米穗子就下来了。从那以后,不用起早干活儿,她也能跟上趟了。


法祥还给明珠买了一把月牙形镰刀,这把镰刀钢口好,法祥天天给她磨得很快,割东西也能跟上趟了。


以前,公公婆婆对明珠好,说她有文化有本事。明珠当了农民,对她就不一样了。娘从监狱出来,到东北投奔闺女,公公把话说到娘脸上:“我叫你死不到俺炕上!”


明珠挺着大肚子,一冬天背了四千多斤苇子,盖好房子搬出来住。队里分土豆,公公挑完,剩下的让法祥弄回家。自己开荒种的土豆,也得把土豆担到那边去,让公公挑完再担回来。


到了冬天,明珠跟法祥说:“井上冰滑,俺这身板笨了,今后你到井上挑水吧。”


公公来,听见明珠支使儿子,不高兴了,他跟儿子说:“这是要反啊?以后就骑到你头上了!法祥,你打!”


法祥伸手就给了明珠两巴掌。


这下把明珠打恼了,她提着公公的名破口大骂:“老庞文,你也打听打听,外面有没有你这样当老人的?教儿子打媳妇,这是本事吗?有本事,你动俺一个指头看看?俺娘投奔俺,你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你拍拍良心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娘生娘养的?俺家分东西,啥都紧着你挑,你还不知足,真是给脸你不要脸!”


公公赶忙往外走,明珠紧跟在后面,公公走到哪儿,她骂到哪儿。婆婆出来拦着,明珠连婆婆一块骂:“你们老两口,没一个好东西!都是眼皮子往上翻的势利眼!”


公公婆婆怕了,法祥也怕了,都藏起来,明珠就满街吆喝着骂:“姓庞的孬种,你们都给俺出来!你们这样的人家,俺不跟你们缠了!庞法祥赶紧出来,俺跟你离婚!”


这样闹了两天,庞家托人捎话,服软了,法祥回来当面赔不是。没几天,明珠生下大儿子。从那以后,两口子再没打过架。生产队分了羊肉和豆油,公公都领回家。她听说了,要回来,公公再不敢领她家的东西。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十三村分成两派,单县来的是一派,巨野来的是一派。两派争斗,可把明珠娘儿俩坑苦了。娘是伪县长太太,她是伪县长闺女,成分是地主,还有海外关系,大会小会都斗她们。开会撅着,戴高帽子游街,是家常便饭。法祥在公社教书,也在学校挨斗,在公社挨斗,说他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


后来,单县那派的人想出办法,让明珠娘儿俩天天游街,让娘背着鼓,让明珠在后边敲,一边敲还得一边说:“俺是地主,俺是反革命,俺是坏蛋。”


那些天,娘儿俩都活够了。有天晚上,明珠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供销社买了一块蓝布,掉在地上,那么多人都过来踩。明珠正难过,来了一个老太太,她说:“妮儿,你别难过,越踩越新。”


明珠醒了,跟娘讲了她的梦,娘儿俩心里都亮堂了。


一九八一年九月,潍坊医学院派出两个老师,打听明珠的下落,要给她落实政策。他们在巨野待了两天,四处打听,找到明珠的外甥和二姐,也找到明珠的地址。明珠接到信的时候,家里正忙着收甜菜,收拾完甜菜,才去潍坊医学院。


几个老师看见明珠,都掉泪了。她在学校住了一个星期,老师和同学有的给她饭票,有的请她吃饭。明珠在医学院上学,啥证明都没了,她手里就一本学生成绩册,那上面就语文四分,剩下的都是五分。现在,这个成绩册有用了。


落实政策以后,明珠到章缝医院上班,在药房工作。三个月以后,她就能上夜班了。想调法祥回巨野,赶上人事冻结。一九八四年人事解冻,法祥调到巨野县政协。


明珠回十三村搬家,赶上大雨,道都没了,村里派拖拉机,把他们一家人送出去。


搬家前,外甥把明珠的镰刀拿走了。明珠到供销社买了两把新镰刀,想换回那把旧镰刀,外甥说啥也不换。


肇东的十三村离安达近,巨野老乡到安达办事,常到俺家站站脚吃顿饭。俺那时候认识了明珠,俺俩都心直口快,对脾气。以后,她家人只要到安达办事,就住俺家。她娘想儿哭得眼睛老不好,俺驮着她老人家看过好几回病呢。


这回在巨野见到明珠,明珠抱着俺掉泪了,留俺住她家,多亲多近。这些年,她在庞庄盖了房子,把公公婆婆接回来,养老送终。哥哥从台湾回来一次,找到爹的尸骨,爹跟娘合葬了。四个孩子成家立业,过得都挺好。法祥去世后,她早晨做做老年操,帮闺女接接孩子,有空玩玩麻将。


明珠说:“啥时候回东北,俺得把镰刀要回来。俺是用不着了,留个纪念。”


视频剪辑、制作:小井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39:58

[新一篇] 名媛與旗袍:致命的“中國式誘惑”

[舊一篇] 格非:西門慶的經濟型人格 鳳凰副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