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 秋夜交响曲:“声声慢”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文/三书(古典文学博士)


| 秋天深了。在南宋都城临安的一条幽深小巷里,词人蒋捷独倚窗前。巷子里盛开着黄色的菊花,窗前红叶缤纷,当暮色渐浓,这绚丽的秋景为一片凄凉的秋声淹没。风声、雨声、更声、铃声等十种秋声,忽强忽弱、忽远忽近,层层逼来,回旋交织,从黄昏到黎明,在词人心中奏出一首悲怆的秋夜交响曲。|



《声声慢·秋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蜇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巷子深处菊花纷纷伸出黄色纤细的手,在挽留太阳远走的脚步。窗前树上的红叶,静静燃烧着一年中最后的色彩与热情。


夏天曾盛极一时。就像蒋捷的人生,长于南宋宜兴巨族,1274年顺利地中了进士。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尚未开始,却不幸国亡。国家命运的洪流将他冲上一片浅滩------太湖竹山岛,身怀亡国之痛,他从此隐居不仕,成为世外高人“竹山先生”。


此刻他独坐窗前,一片凄凉的秋声如潮水涌来。窗外豆子般的雨点坠落,雨声中夹杂着不安的风声。黄花红叶挣扎的火焰冉冉熄灭。


风雨潇潇中,天黑下来。更声远远传来,一更敲了五点,二更又敲了五点……每一更过,夜更黑,梦更深。疏疏更点,敲出未眠人的寂寞。更声来自城门上华丽的了望楼,守更人守护的到底是城,还是城里的时间?蒋捷不忍听,但二十五下更点一一顽固地敲在心上。


叮咚、叮咚,是什么声音如此清脆悦耳?它多像故人来时温柔的玉佩声。然而国亡了,昔日青云之交风流云散,彼此天各一方,此时在深巷窗前影子一般守着漫漫长夜的又是谁呢?



也不知过了多久,雨点早已飘远,角声忽然吹起,他抬头朝窗外一望,残月正在西天的云层中下堕。


夜色将阑,只听得远处有了骚动的声音。军马的嘶鸣与腾跳,彻底撕碎残留的黑夜,笳声四起中,驻扎在四周的蒙古军队的刀光,与曙光一道明晃逼人。


在这道明光中,昨夜的寂寞与遐想遁去,蒋捷看见了自己的遗民之身。生命还要继续,他并不孤单。邻家灯火闪烁,砧上仍有捣衣声。岁寒将至,邻妇在为过冬赶制冬衣。活下去就有希望。


墙角的寒蜇仍在唧唧地叫着,它们碎哝哝叫了一整夜,似与词人一样多愁。天将明,它们倾诉未了,一声雁鸣横空而过。让南飞的大雁带走一半愁情吧。


十种秋声有些按时间先后依次发生,有些则彼此交错映衬,如同由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一首秋夜交响曲。


我们可以想象一场音乐会,它的布景开始是天色将晚时的黄花深巷红叶低窗。一个个音符如雨点坠落,中间夹带风声,风雨交加构成第一乐章奏鸣曲。


然后暮色渐浓,黄花红叶隐去,只剩下模糊的小巷和低窗,更声一下一下传来,还有房檐下的铃声。这些乐声与风雨一起,可以看做第二乐章的三重奏或四重奏。这一乐章很慢,它几乎持续了一整夜。


破晓时分,彩角声吹,第三乐章开始。远处马声笳声骚动起来,近处邻家砧声颇有节奏地一起一落,可勉强构成小步舞曲。


终乐章在蜇声中将凄凉愁绪的主题回旋往复,最后在雁声中渐行渐远。

如此细腻地写秋声,蒋捷这首《声声慢·秋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秋声赋》,虽题为赋,但是对秋声的描写极为写意,主要在发议论。“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赋的实则是秋天的风声。


清-王翚-江山秋色图


欧阳修的秋声是理论的抽象的,是散文的;而蒋捷的秋声则是具体的感官的,是小说的。


蒋捷在词史上或许算不上大词人,他的词作不多,但少而精,而且他写词不落俗套,又很少抽象抒情,而是感官敏锐造语新奇。熟悉《虞美人·听雨》、《霜天晓角·折花》与《昭君怨·卖花》的读者还会进一步说,蒋捷在很大程度上靠听觉写作。比如《昭君怨》“担子挑春虽小,红红白白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鬓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杏花。”他始终在幕后,词里的诗意基本上是听出来的。


秋声当然更是听出来的。《声声慢·秋声》完全采用白描手法,细腻地刻画出一个晚上的十种秋声。全词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景语即情语”,词人听出来的声音,无一不凄凉寂寥,且种种声音又非独立,而是彼此之间或呼应或对立,奏成一首秋夜交响曲。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39:51

[新一篇] 臺風(短篇小說)∣《文學青年》孫智正專號

[舊一篇] BBC書香:當我們談論閱讀時,我們在談論什么│鳳凰讀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