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院长说:好东西还在故宫里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 编者按:游览北京故宫时,多数人只走中轴线,看建筑宏大,叹历史沧桑,对于故宫文物,关怀者寥寥,甚至诸多误解。比如文物藏品都是清朝的?珍贵文物都去了台湾?逛故宫为什么看不到很多文物?故宫为何没有“镇馆之宝”?书评君在此截取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近日针对公众的疑惑做出的解答,另列相关书籍5部,冀各微友对故宫文物重新认识。|



“让深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院长谈公众对故宫文物四大误解


文/璩静


文物藏品都是清朝的?珍贵文物都去了台湾?逛故宫为什么看不到很多文物?故宫为何没有“镇馆之宝”?……近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首次解答这些公众疑问。他认为,造成误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今后将在文物普查清理、保障文物安全、科学策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故宫,大幅提升展示文物数量和展览水平,让深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让公众更加理解和支持文物保护事业。


误解一:故宫文物基本为清朝文物


单霁翔:这是概念上的误解,紫禁城虽是明清两朝的宫殿,但是其文物藏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论时代,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论范围,囊括了古代中国各地域文明精华,包容了汉族和古代许多少数民族艺术精粹;论类别,包含了中国古代艺术品所有门类;论国别,包含了科技仪器、西洋钟表等外国文物。


截至2010年底,故宫博物院共有藏品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分为绘画、法书、碑帖、铜器、金银器、漆器、珐琅器、玉石器、雕塑、陶瓷、织绣、雕刻工艺、其他工艺、文具、生活用具、钟表仪器、珍宝、宗教文物、武备仪仗、帝后玺册、铭刻、外国文物、其他文物、古籍文献、古建藏品共25大类,文物藏品不仅数量大,品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误解二:珍贵文物都去了台湾


单霁翔:1993年,第一批南迁的218箱文物大部分确系精品,为古物馆藏各类瓷铜玉器,图书馆藏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文渊阁、皇极殿、乾清宫所存《古今图书集成》以及文献馆档案、册宝、舆图、图像、乐器、服饰等。但是随后因时间紧迫,箱数又多,事实上未能做到择精品文物装箱。还有受包装及运输条件的限制,大件的物品都未运走。


档案记载,迁运至台湾的故宫文物共计2972箱,占故宫南迁文物总箱数13491箱的22%。


误解三:逛故宫看不到文物


单霁翔:目前紫禁城开放面积为52%,主要包括前三殿、后三宫、文华殿、武英殿、养心殿、东西六宫以及御花园等,构成了以中轴线为主的紫禁城宫殿建筑参观路线,沿线上设置了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太极殿、长春宫、翊坤宫、储秀宫等原状陈列,共计展出清宫陈设及文物4306件。但是受限于参观条件,前三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后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所陈列的各类家具陈设和文物,观众仅能从远处观望,无法近距离端详,因此给人造成到故宫主要是看古建筑的印象。


还有一个原因是,紫禁城内设有钟表馆等常设专馆9处和清代官窑瓷器展等专题展览10个。这些专馆及专展较为分散,相隔甚远。参观中轴线建筑需占据大部分时间,多数观众仅能选择一二处专馆参观浏览,无法仔细观摩,致使留下展陈文物数量较少的印象。未来,我们将不断开辟新展厅,大幅增加展示文物数量。在故宫南部区域,形成以午门及东西雁翅楼、武英殿、文华殿为主体的“金三角”博物馆展览群。2015年,还将开放西部区域的慈宁宫、寿康宫等宫殿,从而使紫禁城开放区域从目前的52%增至65%。


误解四:故宫缺乏“镇馆之宝”


单霁翔:故宫文物藏品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并且形成了结构严谨的文物体系,以供欣赏和研究,使得单件藏品不可孤立而存。因此故宫从不突出某一两件文物。对故宫来说,密不可分的文物藏品体系和紫禁城古建筑群体,都是无价珍宝。如果观众过多关注“明星文物”“镇馆之宝”,对其他非“明星文物”熟视无睹、忽略不计,就不能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性,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以下是书评君为您推荐的五本相关书籍:



1.《故宫退食录》


作者:朱家溍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朱家溍先生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二十五世孙。上个世纪初,朱家溍的父亲朱翼庵先生自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回国后,节衣缩食,朝夕访求,至30余岁时,已藏书万卷,其中不乏罕见的善本汉唐碑帖。而那名为“六唐人斋”的五间书房,更使朱家溍自幼便能享有“坐拥书城,足恣探讨的幸福”之感。后遵父母之命,朱家兄弟四人将家中全部藏品,包括700余种珍贵的碑帖捐赠了国家。


有人说《故宫退食录》是本闲书,因为书中涉及的门类很多:书法、名画、碑帖、珐琅、瓷器、掐丝珐琅、漆器、木器、图书、古砚、古建筑、明清室内装修陈设、园治、明清历史、戏曲史、饮食等等,但是篇篇开卷有益,非常耐读。



2.《国宝沉浮录》


作者:杨仁恺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


杨仁恺先生是我国国宝级的古书画鉴定大师。自20世纪50年代始,他亲历了搜求清宫散佚书画国宝的过程,接触了大批当事人,留下了翔实的记录。杨先生虽然不是故宫人,但他一生与国宝打交道。他是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在杨仁恺传奇般的经历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由于他的慧眼识宝和不懈努力,才使得《清明上河图》真迹被发现,《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百余件历代书画珍品重新被国家文博单位收藏。


《国宝沉浮录》是一本极富价值的人文图书,集中关注书法及绘画作品。它的前半部分梳理历史,回忆了世传国宝在历代所经历的劫难。



3.《我与故宫五十年》


作者:那志良

出版社: 黄山书社


那志良历经了故宫博物院成立、文物南迁、文物精品运台等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生与故宫及其文物结缘,是故宫历史和故宫文物的重要见证人和守护人。


书中所叙,皆为作者的亲历亲闻,展示的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部分在时代大背景下的遭际。所引资料,所谈往事,弥足珍贵。其中尤以抗战中文物南迁着墨最多,叙述最为详尽。近两万箱计百万件文物,长达十多年,行程数万公里,却无一受损,堪称世界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除本书外,那先生还有《玉器通释》、《鉥印通释》、《石鼓通考》、《故宫博物院三十年之经过》、《故宫四十年》、《中国古物通鉴》等着作。



4.《守望经典》


作者:紫禁城出版社 编


《守望经典郑欣淼谈故宫》一书,是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就故宫相关问题,接受海内外媒体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选编。本书共收录了2002年至 2008年间的40余篇文章,内容涉及故宫与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及现状、故宫大修、文物清理 、故宫学与故宫文化、两岸故宫的关系与合作以及文物与文化遗产等诸多方面。

  

书中内容涉及故宫的方方面面,又是率意而谈,事涉巨细,人们可从中获得很多信息,或者说可感受到一个生动鲜活的故宫,甚至约略看到这些年中国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状况。



5.《故宫日历》


作者:故宫博物院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故宫日历》曾出版于一九三二至一九三六年间的故宫博物院。翻开日历,正面是年、月、周、日及每日相关之节日、节气等内容,每日一页,共三百六十五页,可供查阅;背面图集名家墨宝、金石珠玉等珍贵的宫廷古玩,可供欣赏。


这套丛书还有 《故宫日历(2013年)》,《故宫日历(2014年)》,《故宫日历(2012年)》,《故宫日历》,《故宫日历·鉴赏版 (2014年)》。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39:21

[新一篇] 故宮文物復活:雍正萌萌噠 康熙你造嗎

[舊一篇] 《天朝落日:中國二十王朝覆亡全景》仓皇北顾:元朝覆亡真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