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暴而美丽——《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跋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狂暴而美丽
  ——《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跋

  《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是一本触目惊心、完全颠覆人们原有的华夏文明史观的着作,仔细阅读后,在感叹作者思考的无所羁绊、下笔的雄略大胆之外,又会发现其披沙拣金、抽丝剥茧般的认真和细致。
  这是一部基础性的、开创性的、但不怎么规范的学术着作,相信每一个认真读完它的朋友,都能够得到一种对华夏文明前所未有的启发和思考。
  这是一本“狂暴而美丽”的书,因为它试图还原并构勒一个真实的、大多数国人陌生的、狂暴而美丽的华夏文明史!
  二年多前的一天,好友王学进先生告诉我,徐江伟写了一部书,他看后不是很理解,建议我也看看。江伟兄我也认识十多年了,以前与他相聚时,最深的印象是他总是默默地听我与朋友们高谈阔论,自己却很少发言,也从没听到他写过文章什么的,突然间写出一书来,我乍听是非常惊讶的。
  读完他的初稿后,我更是大吃一惊。当时,这部书稿只有十多万字,许多论述还比较粗燥,但我还是看出其开创性的思考和探索,是非常罕见,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当时心中的震撼可说是无法形容。因为我以前对上古史、先秦史及世界文明史、神话史都比较感兴趣,对《易经》等古藉也作过一些研究,碰到过不少苦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但看了徐江伟的着作后,发现以前许多难解的问题,用他的观点和理论,却可以得到比较圆满的解释。
  此后,我一方面对他的的着作提出了一些批评和修改意见,要求他删除一些比较牵强的论述,建议将原书名《文明起源与汉字起源:解开汉字起源之迷》改为《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另一方面,我帮助他将文稿发到天涯、凯迪等网站的人文论坛上,征求读者的批评和建议,借此完善思考。这时我才发现徐江伟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操作非常陌生,既不会发博文、发帖和回复,也不懂搜索,他的书稿完全是靠传统的手工和案头方式完成的,书稿也是手写后委托打字店打印出来的。
  接下来的二年时间里,徐并伟对书稿作了许多增补、修订的工作,从最初的十多万字,扩展到三十多万字了。我发现,越到后来,一些章节越发精彩,论述更加严谨和周密,感觉他的研究已渐入佳境。
  如前所料,书稿在网上发出后,多是否定性意见,甚至辱骂;特别是对贯穿全书的拟音解读,批驳者甚烈。针对种种诘难,刚学会上网的徐江伟不厌其烦地作出认真说明和解释,逐渐地,他的观点也得到了一些网友的赞赏与认可。
  而我也对拟音解读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人类初民因交流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语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比文字更重要。一个民族,可以没有文字,但不会没有语言。所以,对初民而言,语言的重要性远高于文字,语言是靠“音”和“义”来支撑的,一开始并没有“形”的存在。
  许多游牧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但这对其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却没什么大的影响。而且正因为没有文字,其语音的传承就特别稳固。文字的产生,我认为是“辅助记忆”的需要,在游牧时代,甚至农耕时代,人们日常的生活并不需要文字,我卖你二匹马,你欠我四头羊,人脑的记忆完全够用了。只有在人脑记忆不够用时,才会产生对文字这种辅助记忆工具的强烈需求。
  那么,什么时候人脑记忆不够用呢?我觉得是大规模政权产生的时候,这个时候,因事务的繁多,人脑记忆不能满足政权的需要了,才会产生对文字辅助记忆的强烈需要,系统性的文字才会产生。在文字起源方面我与徐江伟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正是基于这种语言比文字重要的朴素经验,我认为解读中国上古文化历史时,文字可能远没有语音重要。在音,形,义三者之中,“音”“义”可以并列,“形”则次之,形若与音义有冲突,去“形”而存“音”“义”也。
  为什么说字形的可靠性、本源性低于语音?中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说明字形是可以由人随意创造和定形的,哪个皇帝兴趣来了,都可以造几个字来玩玩。但从来没有“仓颉创音”之类的传说,因为语音是很难由一个人来创造的,一个民族的语言,无论是帝王还是贵族,在他们不懂事的时候就必须学习了,掌权后也无法加以改造。语音的可靠性、本源性不是文字可以比拟的。
  也因此,我认为徐江伟的拟音解读,是有坚实经验基础的,他的论述中虽有一些牵强附会之处,但仍不失其本源上的可靠性。徐江伟的研究与探索,某种程度上也契应了游牧民族在传承自身文化时的方式:正是抓住了语音这关键性、基础性的一点,“绝利一源,用师十倍”,单兵掘进之下,终于挖出一条基本能够自圆其说的邃道,打开了审视华夏上古文明的一扇新视窗。
  因为汉字属于象形文字,过去的文字专家在解读古汉字时,过于强调了“形”的辩析与释读,忽视了语音传承和变化背后所蕴藏的惊人秘密。而徐江伟,显然是一个掀开其隐密面纱的探索者。
  徐江伟在最后引用了霍金的一段话,他想表明:真实的宇宙史是狂暴而美丽的,而华夏文明诞生的真实情景也是狂暴而美丽的。但是,“真理的强光必须逐渐释放,否则人们会失明。”对于《血色曙光》而言,其内容的狂暴和美丽,亦如一道强光,或许会使一些习惯于传统、封闭式思维的人有失明般的恐惧,以至于极度反感。但对那些能够认真阅读,心态开放,理性思考的人而言,我相信,此书能够使人开拓视野,启发新知,从中或多或少有所收获。
  徐江伟自完成初稿后,对其书能否发表和出版,一直是比较悲观的,反而是我比较有信心。因为我相信:真的好酒,是不究酿者卑微,是不怕巷子深沉的。去年九月,着名学者丁东先生来杭州、新昌二地做讲座,我趁机把徐江伟和他的书介绍给丁东,丁东看了非常欣赏,认为观点新颖,自成体系,具有原创性,文笔也很不错。不久,因丁东先生的推荐,河北省社科院的《社会科学论坛》杂志开始连载《血色曙光》部分内容。后又有多家出版社对此书表示感兴趣。近日获悉,陕西人民出版社对此书已有了明确的出版意向。闻讯非常欣慰,我想,这不仅是徐江伟个人之喜,亦是所有认真思考、探索中国文明史真相的人们之喜。


  2012年4月9日


网载 2015-06-05 21:11:40

[新一篇] 血色曙光:華夏文明與漢字的起源

[舊一篇] 狂暴而美麗 ——評徐江偉《血色曙光:華夏文明與漢字的起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