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自由思想未来视角—精彩影視選 >>> | 簡體 傳統 |
我不是韩寒的粉,读他的文字不多,也自恃看过不少艺术片大师经典,对国产片从来不抱任何过高期待,我也不太相信一个80后能拍出让我心悦诚服的电影,何况导演还是个作家,连高中都没毕业。
但是《后会无期》颠覆了我的看法,它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许韩寒真的如许多人说的那样是个天才,无论如何,我折服了。
这是一部公路片,外国的公路片很多,但中国的公路片不多。中国人的传统是安土重迁,似乎不怎么乐意在外漂泊,电影也缺乏那种自由奔放的气质。
而《后会无期》一开始就告诉你,故乡都沦陷了,不走干吗,于是浩汉和江河开车上路。这让我心里一酸,想起久未归去的南方故园。我不知道多少人在高歌猛进的现代化进程中感到哀伤,但我经常觉得自己是流浪者,和浩汉和江河一样,离乡背井,有家难回。
我喜欢公路片,感觉很文艺,看着跟拍长镜头和俯拍镜头中汽车在中国的大地上驰骋,我承认,说走就走的放浪,在路上的风景,吸引了我。
意外的是这还是一部喜剧片。我完全没有看喜剧的心理准备,我以为文艺青年不会拍喜剧,喜剧看上去很不文艺嘛,压根没想到韩寒如此热衷于搞笑,喜剧创造力还很生猛。
对白、肢体利用、情境设置乃至镜头运用、剪辑节奏,都把控得娴熟自如,笑果十足。它不低级耍贱,不刻意做作,不生硬胳肢人,让人发笑一点也不强人所难。我认为,这超越了很多国产喜剧的水准。
我还记得上一次看喜剧,是至今还保持国产片票房纪录的那部,但我一点没觉得好笑。看《后会无期》,我笑得乐不可支。
而最好笑的是,往往在人物最严肃、最深沉、最真诚地思考人生和表白想法的时刻,喜剧突如其来。
喜剧撕裂了我对公路片的文艺幻想,也摧毁了人物对现实的瑰丽想象。
浩汉和江河去投奔听说混得很好的老乡,可是老乡过得并不怎么样。他们想英雄救美出火坑,可是根本没有人需要拯救。他们去圆憧憬了十几年的爱情梦,得到的却是一个隐藏了十几年的秘密的答案。他们把真心交给一个对世界有着长篇大论的路人,可是他不要真心要的是车。
“可是”,其实是事与愿违,是反转,是自我解构和嘲讽。韩寒赋予人物纯真、善意和理想,却不给他们爱情、浪漫和回馈。有艳遇,无激情,有萍水相逢拔刀相助,却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有的只是尴尬、狼狈,以及被人性奚落、被现实打击的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深情款款,慷慨激昂,都成了玩笑。
有人评论说,《后会无期》没有像一般公路片那样在结尾让人物实现思想上的升华,所以是部烂片。这很可笑。
如果每个人都死守教条,编剧教程上类型片的框框都只能遵守不能打破,哪来有新意有创见的电影?这跟写散文要求收尾一定要拔高的恶俗有什么分别?
实际上,《后会无期》并不是没有“升华”。走过几千里风尘,从出发时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到旅行终点的垂头丧气筋疲力尽,这不也是“升华”?只不过这是韩寒意义上的反其道而行之的“升华”。
韩寒在戏谑中解构了人物的美好希冀,也解构了电影类型的创作。
当全世界都在歌颂成功学的时候,在世俗眼光看来已经获得成功的韩寒却始终兴致勃勃地与失败者同行。从卓别林到周星驰,厉害的喜剧大师往往都很忧伤,韩寒有智慧有情怀,够敏感够犀利,或有这样的创作潜质。
但事情又不是喜剧那么简单。受挫,说到底也是受骗。《后会无期》的情节乍看不过是几个叙事断裂的零散段落,但若说它缺乏主线,我不同意。
四段故事其实本质相同,浩汉与江河一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在表演:说谎,假扮身份,制造幻象,设下骗局。陈乔恩饰演的周沫本身是个演员,工作就是活在幻觉中;王珞丹假扮妓女是虚,和团伙欲行敲诈是实;袁泉苦心经营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谎言;钟汉良利用两位主人公的信任骗走了汽车。
衣着光鲜是幻觉,楚楚可怜是幻觉,两情相悦是幻觉,推心置腹也是幻觉。所以整部影片成了一段由一个个骗局(及其拆穿)所连串的旅程,或者说影片所呈现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的骗局/假象。浩汉与江河,不自觉地卷入了骗局/假象之中。
没有人值得相信,最终只能相信自己。迷恋任何人,最终都要依靠自己。不论你崇拜的偶像是明星还是卫星,最终都会破灭。但问题是你只有出走,只有不断远行,你才能得以体验这一切,才能拆穿假象发现真相。一个人困守原地,怎么能够看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真面目呢?恰如片中台词所揭示的,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后会无期》表面上是展示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尽管出其不意的黑色幽默妙趣横生,还洋溢着感性不羁的文艺气息,但归根结底是忧思深重的青春,回到了韩寒的杂文努力传达的理性思考。判断真假,或许对他来说,始终是当下最重要也最急切想要表达的问题吧。
小四(注意,是张震)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曾经大声怒斥一个窝囊的片场导演:“你连真的假的都分不清,还拍什么电影?!”韩寒于真假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了不起。
导演韩寒不像杂文作家韩寒那么正襟危坐、义正词严,他不想板着面孔端着架子说教,甚至消解了庄重性和沉重感,但毫无疑问依是那个怀疑世界的少年。另一位作家导演被世人长期视为他的竞争对手,沉溺于以极尽矫揉之能事的坎普风格在小时代中制造幻觉,韩寒却在矢志不渝地破除这个时代精心炮制精致包装的幻觉。外国有个高人说,知识分子应该扮演质疑的角色。我认为韩寒是知识分子,虽然他没有大学文凭。
贾樟柯在片中客串了一个不无滑稽好为人师的中年大叔。他的出场是有道理的。《后会无期》的精神内涵和他的电影一脉相通。
闲逛者的躯体与灵魂,在流动的中国经验中放逐并备受挫折,一厢情愿的感情与梦想一再遭到无情的践踏。作为一个充满迷惘与惶惑的空间背景,《小武》、《站台》中的小县城汾阳,其实被《后会无期》放大为主人公从东到西所横贯的整个中国。
方励在访谈中概括《后会无期》的剧情是“几个海岛上的少年中断了过去传统的生活,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大陆”。这也不禁让人想起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
《风柜来的人》是侯孝贤作为电影作者的真正开端,是台湾新电影与政治宣传、琼瑶爱情、功夫武侠的虚假梦幻彻底决裂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我看来,两者的相似处不仅是人物行动轨迹的地域设定,也因为那时的侯孝贤和今天的韩寒一样年轻、率真,靠直觉拍片,都用清新的视听语言演绎了青春的热情、活力与冲动,单纯愿望与现实碰撞所造成的情感失落,都直面了真实鲜活的生命经验。
我很高兴,拍电影的韩寒,和侯孝贤、贾樟柯是一路的。我们也应该庆幸,韩寒跨界到了电影界,因为太多导演和电影,连真假都分不清,也懒得去分。我愿意把《后会无期》看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风柜来的人》,并欢呼它的到来。
新的时代,向来从发现真相开始
网载 2015-05-19 15:55:2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