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艰难时代下的年轻人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36.jpg

年初我曾去湖北探望一位朋友,没想到她的现状十分糟糕——长期生物钟颠倒上夜班,薪酬本就微薄还被不正当克扣,枯燥的工作与她的兴趣和天资落差悬殊……面对这种让她心烦意乱的生活,她用来平复情绪的方式是,站在渡口望一望滔滔的长江水。这件事刺激我想要知道更多年轻人的处境,却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证明什么。


两个月之后,当我看到陈文茜的《树,不在了》以下断语的口吻说:“台湾,太对不起年轻人”时,我想,这正是我抱着不平之心想要证明的东西。我的朋友正如陈文茜书中描述的台湾女孩“千子”,她和千子一样,都善良又努力,没有犯任何错,然而在这个时代,她们却很难摆脱找不到出路、生命被掏空的“坏掉的生活”。年轻人的艰困,原来是今日世界的普遍现象。


陈文茜从2008年起开始关注年轻一代的痛苦,作为长期观察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媒体人,她给出的基本答案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向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地区移动,并带来全球性的普遍低薪、失业率增高、贫富分化严重、竞争极度激烈、社会极度不公现象,这一切对年轻一代的伤害最大,导致他们的失落与愤怒,全球性学潮迭起。但另一方面,愤怒的人们往往回头拥抱情绪化的狭隘主义,用各种简单的宣泄性口号,“反全球化”、“反欧洲”、“反移民”、“反开放”,来排遣胸中的仇恨,投射着撕裂世界的敌意。就连关怀年轻人命运的陈文茜本身,也遭到过台湾学运成员的不理智攻击,她对此感到忧心,并对年轻人的不负责任提出批评。时代的重压与年轻人的自甘沉沦有时互为表里。


那么,当全球化这棵大树面临凋敝,世界经济大衰退六年之后仍不知何去何从,被抛弃在旷野里的人们该怎么办?在书中以及北京的讲座现场,陈文茜都建议,去学习全球政治、经济学,正确地提出改革方案。其实这听起来更像是深切关注该领域的陈文茜对自己的期许。而《树,不在了》当中讲述的一些普通年轻人勇敢追逐理想的故事,虽不能直接作为解决时代问题的药方,但足以感动和激励我们试着去更为积极地活着,这对每一个个人来说就是不小的成就。


合上这本书,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对这个时代的清醒认知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深刻剖析,帮助我们更为平和、更加勇敢,也更有承担地走在未来的路上。


□书评人 叶樱



陈文茜 序:当时,我们还太年轻


她当时还太年轻,不知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我们是一个太年轻的经济体,融入全球生产线大约始于一九七〇年代,四十多年前。许多人听了祖父辈如何脱贫致富的故事,听地厌烦了。


那是台湾踏入全球生产线的第一步;我们幸运的当起日本卫星工厂,接着自己直接向美国接单;接着美国发生储贷危机及严重的贸易逆差。一九八五年美国先向日本施压签订广场协议,日圆大幅升值;一九八七年美国祭出「三〇一」报复法案,要求台湾进口美国玉米、火鸡、橙橘等农产品,台币也被迫自一美元兑四十台币升值近一美元二十五元台币。


当时我们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历史变化代表的意义;风起云涌的农运兴起,抗争美国农产品进口;二千点上下的台股指数日后步步登上万点;房价开始飙升约二十倍;流行音乐迎来黄金时期,「向前行」标志了台湾人的自信;「台湾钱淹脚目」,暴发户炫富一时蔚为风潮。


「繁荣」的另一面,同一时间,以廉价劳动力为枝干的传统制造业,因成本过高,被迫一一出走,离开台湾。


当时的我们还太年轻,并未清楚认识每一个「礼物」皆标示了暗中隐藏的价格。九○年代年轻的岛屿充满活力,为了挣脱苍凉悲怆的历史记忆,我们开始为历史讨公道,为曾经的隐忍提控诉。⋯⋯不知不觉,年轻的我们已习惯在「幸福」的滋味里必须添掺一点心酸,那成了我们从此习惯的「台湾味道」。


当时的我们还太年轻,并不了解改变中的中国,改变中的我们,改变中的柏林围墙,改变中的全球新生产方式,改变中的全球新兴劳动市场。


迎接廿一世纪,突然十年间,全球化快速崛起,网际网路以新生产方式成功整合跨国生产链。然后金融海啸来袭!一阵风过去,年轻的我们瞬间衰老,像一个受到过度惊吓一夜白发的老妇;在皮肤与皮肤的皱折之间,来不及翻开,不忍心翻看…,只能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哭泣、哀怨、叹息,或者愤怒。


瞬间每个人都想给予「衰老」的我们,一个简单的答案。「中国」是最常跳出来的关键字,「贫富差距」是另一个蔓延的情绪,其他诸如「全球化」「下一代的竞争力」「教改」「政府能力丧失」「房价」等等。


今天的我们已不再年轻。我们错过了以往,至少如今应体会某些道理:例如这个世界只有一刀切的猪肉,从来没有一刀切的议题。不要用一个口号,一种仇恨情绪,回答复杂的世间难题。


例如一九九〇,我们太年轻,我们并未认真地从全球布局及历史结构看自己,看中国,看世界。我们忙着算老帐,从未意识幸福的时代会结束,从未意识地球每天在自转,世界日日在移动。我们如此沉浸于「幸福」,太甜了,于是人人皆需找点悲情的滋味。一场又一场的群众演说,Keyboard键盘音符催醒沉睡于灵魂中曾经悲苦的记忆。无形之间,年轻的我们开始拒绝「飞行」,某种情绪压着我们的翅膀;愈「富有」,愈「沉重」。


屈指一算,先是争论「要不要到中国大陆设厂」、要不要接受「中国大陆资金」,要不要「进入中国市场」,整整从中国经济摸石子过半条河,到中国黄金十年,到中国正式崛起,到中国又面临房产泡沫危机,近二十五年,四分之一世纪;至今方兴未艾。


二○一四年七月,我们已不年轻,我们还在争论;但有人代替我们写下了句点。二○一四年七月三日,韩国大统领朴槿惠宣布,韩国与中国二○一四年底前将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中韩高峰会上朴槿惠以简洁平静的语气宣布了两国重大贸易协议;这项协定对台湾某些产业有若扔出原子弹,「中韩自贸协定」至少60%货品细项和台湾与大陆谈判中的「两岸货贸协议」重迭;而韩国是台湾面对全球出口竞争中,最重要的对手。


中韩自贸协定二○一二年五月已开启谈判,日本解除和平宪法的「自卫权」限制以及台湾对大陆经贸的疑惧,成了两大推力;把中韩迅速推挤成政经结盟体。依照中国外交惯例,中国国家主席出访朝鲜半岛,一定先北韩朝鲜,再南韩首尔;这次是历史上第一次,为回应日本扩大宪法解释,中国领袖决定向韩国伸出特殊的友谊之手,紧密结盟。


我们已不再年轻。我们必须理解「台湾」从来不是世界的中心;更不是中国政治经济惟一的重点。在政治上,对中国而言,韩国是美国「重返」亚太试图孤立中国后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之一;台湾反而不可靠。对韩国而言,中国尽管能力不如过往,但仍是惟一有能力牵制朝鲜的强权国家。在经济上中国目前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朴槿惠上台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签定两国自贸协定。韩国在前任大统领李明博领导下已签署韩美自贸协定(2012年),韩国欧盟自贸协定(2011年),全球经济布局韩国仍欠缺最重要一角,便是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


二〇一四年七月中韩高峰会,对双方国际政经战略都是历史性的一刻。中国与韩国贸易关系从此将更紧密,除了自贸协定,中国并放宽韩国投资者八百亿人民币进入中国股市;中韩一致谴责日本修改二战后和平宪法扩充军权,以及对当年战争罪行「慰安妇」等从未道歉反省;两国为促进贸易并签署设立韩圜人民币直接交易备忘录;中韩发表联合声明,反对朝鲜进一步发展核武,重启六方会谈。


我们已不再年轻。摆渡四分之一世纪,至少我们应该理解:风起云涌的世界,从不等待犹豫不决的人。


我们可以选择停留,但其他的人会选择奔跑;而世界在他人的奔跑中,无意间已改变了样貌。中韩自贸协定后,亚洲经济又是另一番景象。


我们已不再年轻,我们必需学习理解这些国际变化的后果。全球经济的改变移动,向来不是冰冷的数字。它不是口号、不是意识形态、不是过几年觉醒可立即挽回。所有命运中我们曾经选择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毕竟我们已经不再年轻。


命运之神没有怜悯之心,上帝的长夜从来没有尽期。每一个经济体只是时光中暂时的主角,不停流逝的时光,从不为谁特别停留。


此书献给曾经年轻,或者现在仍年轻的你、你、你、你。


《树,不在了》

作者:陈文茜

版本:九州出版社

2015年3月



陈文茜 2015-05-16 15:38:42

[新一篇] 傅國涌:深水靜流追憶民國生活

[舊一篇] 何清漣:中國股市成〝牛〞皆因政府之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