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考前总复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多年来的实践,已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自然,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现行的方法,尚需由不断地实践来丰富、提高,以期日积月累,有新的突破。本刊集中发表这四篇专论,用意便在于此。愿读者尤其身在教研第一线的老师们,能将自己的心得写出来发表,俾有益于广大同道同学。
* * *
高考复习针对能力要求
杨国
历史高考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向上看,已日渐突破以往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考察的臼窠,试题的设计角度、命题水平和对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都不断增强, 就整个试题分布上看, 对思维能力考察的分值达到3/4以上,而且在史实间的联系和迁移, 题目的重新设计(指内容常见但设问变化)和转移,试题的分析审题、思维的提高和创新及基本概念和史学理论的考察上也引人注目。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科能力在教学中的反映,证明了“考试说明”的指导性作用和意义,因此,能否适应高考,通过对考试中涉及的诸多问题的分析解决,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力思维,把握历史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方面,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日渐重要。只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复习中注意联系实际内容予以引导、启发和讲解,着重他们实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应变性,真正实现能力水平的提高。
一、迁移联系各种史实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历史史实有个重要特点就是时效性,将已学过的史实运用到相同情境或知识学习过程中,揭示同类事物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就具有同性作用,反之,将已学知识运用到不同的环境或学习过程中,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无疑也会形成这类事物的更高层次和能力,即异化性作用,这两种迁移,联系方式的运用,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使思维呈现跳跃性,这就有利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当然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疏导和暗示、适时引导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国际条件,国内形势,洋务运动的客观促进和产生的历史影响、意义和作用,还可以联系它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区别和联系,分析它与欧风美雨的关系。再如当西方资产阶级完成时而东方却远未发展成熟问题,这本身就隐含着比较分析的含义,这里引导学生注意时间为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涉及欧美地区,他们的革命或改革完成后的影响,同期中国社会为什么没有“成熟”?即使成熟是否会完成这一使命,有共性是否存在个性,等等。这种方式的不断运用,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另外,知识的迁移和联系使用不当,有时会造成片面和失误,因为学生在不断地掌握知识,他们常常会对一些理性问题、综合性问题产生或左或右的偏位性理解。例如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为什么会爆发,学生们有的认为是日本要攻占平津夺取中国领土,有的认为日本要独霸中国、称霸世界,众说纷纭。这里通过引导学生迁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30年代大危机,美国《九国公约》,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大国的纵容等内容,可以溶入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纠偏归正,使不易把握的问题通过迁移联系,得到正确解决。
当然,迁移和联系,也适合于内容相近或相似的其他学科,这类学科涉及语文,如阅读材料,读懂变化性的命题语言和部分课文涉及的历史知识,以及诗、词、歌、联等。涉及数学归纳法、统计和比例等,涉及政治、哲学的常识和辩证法内容,还涉及地理、外语(词汇、欧化语言及句释)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这种有效迁移、联系和渗透对于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时空宏微,加深对知识理解方面,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二、设计转换各种题目,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变通能力
事实上,高考命题的范围、覆盖和比例,早已不再是面面俱到,四平八稳了,而是不避重点和难点,也考虑到热点和时事性,充分体现了学科的教育功能,同时逐渐地将触角延伸到当代的中国和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教学时对历史发展进程和重要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联系性强的典型性史实,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和指导,教学中根据需要和可能性,将一个史实变换设计成多种题型,并就每一题型的侧重点、思路和方法及失误迷惑的原因予以简析,让学生从分析讲解中得到启示,提高思维能力,达到触类旁通,以一当十的功效,以提高对题目的变通能力。例如清军入关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问题,就多选题来看有A ·八旗制建立,向封建制转变为入关奠定了基础。B.明政权被推翻,农民政权不稳固有利于清军入关。C.农民政权不可能取得对全国的长久统治。D.山海关失利,吴三桂降清是可以克服的偶然现象。通过分析理解, 不难发现正确答案是ABC。这里要考虑的关键是必然性、偶然性, 农民的阶级、时代局限性和内因外因的有关理论。还可以进一步转换,将它设计为问答题即“有人认为清军入关是可以克服的偶然现象,试联系史实予以简要说明。”那么,从解答步骤上讲,要先判断正误,再以有关史实分析说明论述,然后评价上述认识的误因,这当然就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进一层的能力性要求。由此还可以补充有关史实如《圆圆曲》。清史稿和今天史界的一些观点,设计成材料解析题。通过辨异求同,渗透理论,运用史实对此作出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这样便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活化了知识的多样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此外,对于热点和时事感强的有关内容,除了搜集理好一些备用材料外,从世界战略、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外环境形势方面进行设计转换,也能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三、突破走出定向思维模式,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对某些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认识,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或者偏重于一些个别性结论,以及将一些伟大人物的结论条条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因此在观察认识教学指导过程中,往往不是完全依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来看问题,而是带有一些盲目性、教条化的色彩。这反映在教学中不仅学生,有时教师也存在有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势,认识历史人物、事件及现象时带有较大的片面性。相反,当今的高考趋向表明,只有依照历史发展的大环境,将历史现象置于其中,着眼于生产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来实事求是地、辩证地认识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和方法。在这方面,刘宗绪教授在《中史参》1996年第3期上作了较为深刻的说明, 他认为治史“要时时运用辩证法,切莫搞片面性。”他举例认为,“历史的治乱、分合变化多端,都不应作极端的评价。治未必都好,乱也未必都坏。战国时代,诸侯分立,乱则乱矣,但是出现了诸子立说,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现象。即使是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危机,也并非都是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证明。它有破坏性,但是也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调节作用。”他还认为“历史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还是追根溯源,考察一下时间、地点、条件为好。”评价历史,不允许人为地强加于史。这里的追根溯源,就是说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去评价,而不应将不属于它的东西强加于它,而后又以此为标准进行评价。”
不仅如此,而且定向思维的突破还表现在对历史事物的初始认识和发展认识的理解上,如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起始问题,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在私有财产问题上的立场、态度。又反映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的评价标准上,如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英国圈地运动的评价,对殖民掠夺活动的认识。
这种突破从内容把握角度上看,可以由今到古,由外而中,由全至局,从宏到微。从教材的处理角度上看,可以详处变略,略处变详,大字变小,小字变大。从辨异求同,发掘挖深角度上看,可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正的反看,反的正看。当然,这种辩证思维能力必须结合当时的形势,以历史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变化,以及基本的历史理论为指导,以具体史实和内容为依据,进行分析理解。否则,就会出现错误,造成失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四、相互联系,对比中外历史 培养学生形成“大历史”能力
这里所说的“大历史”,不是指学科间的渗透、迁移和贯通,而是偏指中国和世界历史之间的有机构成,其实,人类社会的历史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纵横交织的。那么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与世界历史的变幻发展是紧密联系、互不可分的,人们只是受习惯性认识和教材本身的编排体例的影响,才不自觉地将二者分离,而高考命题克服了这一局限,不断引入中外联系方面的试题,有效地考察了中外知识的一体化结构以及学生对宏观历史阶段特点和某一特殊切入点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例如1990年上海试题第3题,关于毛泽东论爱国主义的看法, 在中国、德、日就有本质不同,1995年上海试题关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俄文化发展的特点表现问题。1994年全国统考中的中国维新变法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关于社会变革作用的比较及其深层原因,1995年统考中指南针在东西方的用途比较及其意义,1995年高考中的中埃西三国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特点意义及其与全局(二战)的关系。
通过分析试题,揣摩其特点和命题的角度,以及课堂复习教学中的引导,在对比联系中提高学生的全局观念,整体印象以及“大历史”的一种理性认识,使思维能力逐渐提高。
五、发掘、提炼历史要素 培养学生适应各类题目的解答能力
发掘、提炼历史要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各类题型尤其是多选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测试功能方面的训练;其二则是指学生在试题的鉴别、审定和答题的技术性要求方面的能力。两者不是孤立的。可以说,前者着重于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准确运用这些信息解答难度较大的一些题目;后者则侧重于审题和分析题意,他们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结果。说到底没有正确的审题,就不可能有准确的答题,二者结合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解答能力。
这里,就审题方面来说,每种题型都必然会有相应的历史要素,诸如时空地域主体设问以及各种范畴的层次要求,即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还有各种能力评定的要求(概括、归纳、分析现象、联系对比、说明理解等),在训练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此认识明确,特别是这类要素随着高考命题水平的提高,测试功能增强,往往隐含较深,不易发现,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和补充,进行发掘、提炼。磨刀不误砍柴功。尽管这会花费不少时间,操作起来,显然有些琐碎,但是通过这种反复训练和强化要求,学生就会适应各种不同题型的特点,掌握解答这些显性或隐性要素的试题技巧,同时这也是准确解答试题的基础。
其次就答题方面而言,鉴于历史材料已向各种题型延伸的特点,我们必须寻求积极的对策。这里仅以材料解析题为例,就从材料中获取和处理有效信息作简要说明。获取有效信息,首先要明确提问和材料的关系属于外延式(答案在材料外)还是内涵式问题(与前述相反),其次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进行提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并且注意不能照搬照抄原文,要论从史出,并且具有一定的高度;解析的层次性、能力性也要逐步提高,这在无界定性设问中尤为明显。另外要注意每一设问后的分数值,它也能帮助学生明确解答该题的信息量的多少。在处理获取的有效信息时,必须注意多种方法的使用。冯一下先生认为,操作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挂靠法、提要法、钩玄法,发微法和正反法。通过这些方法的交替使用,在答案的表述上必须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切忌杂乱,论点要明确,所列的要点必须清晰,即便是纯理论性的认识,也要注意还原成历史感强的学科性语言。
当前,历史高考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已日渐深化和提高,这是考试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历史教学在发展学生学科能力方面具有许多优越的环境和条件,通过上述各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提高成绩的潜在能力,从而更进一步地揭示出历史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高考复习讲练评三“到位”
孙海舰
讲课、练习与试卷讲评,是教学与复习的三个重要环节。由于高三历史教学与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因此,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死扣课本满堂灌;训练大搞“题海战”;试卷讲评对答案等诸如此类的弊端,影响到复习的效果。那么,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三大环节,扎扎实实地提高学习成绩?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讲课起点要高,知识传授力争到位
这里所说的“到位”,包含着密切相关的三个方面:
1.超越教材认识,力争观点到位。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中。历史教学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观点统率材料,史论结合。而现行世界近现代史教材,已是多年来未变的老面孔,观念滞后现象严重。与当前高考命题者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高考命题人曾多次表明,绝不会在学术观点上迁就陈旧的甚至错误的东西。相反,他们往往利用考试来促进中学教改。如1993年“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1994年革命与1848年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等高考试题,就已突出地显现了这一点。这种状况既然不是我们中学老师所能扭转,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千方百计地搜集大学教材,尤其是命题人的论着加以研究,力争在观点上、认识上与高考命题人尽量接近,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在高起点上进行。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问题、对帝国主义腐朽性的再认识问题、对门罗主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重新评价问题以及垄断组织的进步性等问题,史学界已有全新论断,命题人论着中也有明确表述。因此,在这些观点上,我们就应尽量与命题人保持一致,否则就有可能在高考中吃亏。
2.重视知识梳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历史知识结构,是指历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历史教学内容如此之多,异常散乱,要想加以准确的记忆和深入的理解,就必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结构,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设计板书时,最好能用大小括号将有关内容按从属或并列关系联结起来,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纳入到历史发展的整体中来,给学生以清晰深刻的印象,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使散现于教材中的琐碎知识有机地联成一个整体,这对于深入理解和准确记忆无疑是有益的。
3.补充重要知识,深入挖掘内在联系,做到分析到位。教材的表述,由于受篇幅限制,往往是简单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往往需要我们教师去挖掘和分析,有时也不得不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以使讲授更清楚一些。如在讲帝国主义国家德国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德国统一后,俾斯麦长期控制首相大权。他的对外政策是典型的“大陆政策”,即把同欧洲大陆各国处理好关系,防止法国复仇作为重点,而不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以免造成新的矛盾。但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他的这种保守的对外政策已不能再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尤其是1888年,新皇帝威廉二世继位,他积极向世界扩张,与俾斯麦政见不合,俾斯麦终于在1890年递交辞呈。从此,德国开始向世界扩张,“要求日光下的地盘”。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从而同殖民地最多的英国产生尖锐的矛盾,并最终导致以英德矛盾的双方为核心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产生。这样分析,就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再如讲工业革命的后果时,我不但根据教材归纳出工业革命的三大后果,即它使生产力迅猛发展,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两大对立阶级产生,而且还继续分析道: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他们要改变工场手工业时期或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于是引发了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的潮流;由于英法等国加紧掠夺殖民地,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而引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由于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而他们从产生那天起就不断斗争,从而出现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
二、练习讲求实效,习题训练到位
1.由浅入深,狠抓基础,注意能力。从知识的掌握来说,必须从基本的知识练起。如果操之过急,一开始便做大题难题,势必造成一些同学的畏惧和厌学心理。因此,训练应夯实基础,多做中小型的基础题,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扎扎实实地搞好量的积累,为质的飞跃铺平道路。实际上高考题中也常常出现由基础题组合而成的试题。为此,我们可以在训练中小基础题的基础上把几个相关的基础题进行合理组合。由于对这些基础题学生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答较难一些的大题自然比较顺手,进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
2.练习形式多样化。除作业练习和课堂问题之外,还应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题思路。在专题训练或平时训练中,把一些重点专题归类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这种作法,既完成了繁杂的专题复习任务,又节省了时间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至于每日一题活动,即每天给学生布置一道较好的题,由学生轮流抄于黑板上,以训练学生答题思路。第二天答案上墙,根据反馈情况进行适当点评。因这些题多由教师精心选出,覆盖了教材各重点章节,质量较高,因此很受学生欢迎。
3.精心命制各阶段考试题。考试是更高级的练习。一般在题型方面与高考保持一致。但根据教学与复习的阶段,在命题内容方面应有所侧重。高二阶段侧重在夯实基础,适当进行能力训练。故应着重进行能力训练,兼顾基础复习。在高三的三个循环中,每一循环的试题都要明确体现该循环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第一循环单元复习题,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照顾到单元的边边角角,并体现出该单元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第二循环专题复习题尽可能纵横联系,左顾右盼,以开阔学生视野,能力要求自然应大大加强。至于第三循环综合复习题,侧重在进行考前模拟,利用典型的类型题进行解题和应试能力强化训练。
三、重视试卷讲评,力争讲评到位
讲评是考试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高三阶段的试卷讲评,具有非常重要特殊的意义。每次考试后由试卷反映出的学生复习中的得与失、成绩与不足,要通过总结讲评来解决。只有通过及时的讲评、全面的总结、科学的分析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知识的缺陷,砸实、巩固其基础知识,以期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复习的质量,因此,在讲评中,教师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有的放矢,重点突出。讲评试卷绝不可不分主次的对答案,必须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才能真正起到讲评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评前进行认真批阅并作精心的准备,逐题统计失分情况。对比率相对较低的题不予讲评,只有部分同学出错的可于课下个别进行,或适当点评。只有错误率较高的题才集中精力重点讲评。这样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出错率高,说明该题学生没有掌握好,学生也特别迫切地要求弄明白这样的地方,因此最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解决。
比如,1848年法国革命的任务是:A.解决工人阶级的经济要求 B.解决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C.解决工人阶级的政治要求 D. 解决国家体制的变革问题
此题在考试中学生的答案较分散,正确答案应为B, 而多数同学选择的是A或C。可见,这一难点问题学生掌握得普遍较差。因此,我们在讲评时把这道题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深入讲解。首先回忆工业革命的后果之一,生产力迅猛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力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在1848年发生革命。并重申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再把法国革命置于1848年革命的大背景中去理解。这样,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试卷讲评而最终解决。
2.分析不足,查找原因。答卷失分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欠缺(如答不出或答错);二属能力欠缺(如分析不透、表述不清);三是审题失误(如未看清题意和答题要求);四是技术性失分(如笔误等)。讲评时应结合有代表性的试题及学生的典型答案,进行深入分析,使出错学生在较深层次上弄清自己失误的原因,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传授方法,培养解题能力。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专门安排方法指导课,则往往缺少针对性且效果也未必很明显。而在讲评试卷时,由于能结合具体试题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结合审题失误讲审题方法,结合答题弊病强调答题要求等等,效果自然会更好一些。如能补充典型试题进行学以致用的即兴训练,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上好一次试卷讲评课所费的时间,往往会超过一次考试的时间,由于必须进行精心的准备,才能讲有内容,评有针对性,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了。但从效果上看,我觉得这样的讲评收效最大,因而多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
总之,讲、练、评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三大环节。如能切实抓好讲、练、评这三大环节,正确地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文科班历史教学与复习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高考复习 把握好跨度与深度
张洪彬
高三历史大都安排三轮复习,一轮按章节,二轮归专题,三轮搞强化。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但二轮专题复习应把握好跨度与深度。
第二轮专题复习是完全打破教科书原有知识体系而进行的归类复习。宏观上以历史时期或国别为线索总结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此谓之跨度。微观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规律等,此谓之深度。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跨度是指它形成、确立、巩固、强化、灭亡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可见,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于探索规律。因此把握好跨度与深度不仅是培养高中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高中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本质、探索规律,把握时代特征,形成学科能力的过程。
把握好跨度与深度也是适应高考试题特别是问答题变化的趋势。近几年“大跨度”与“小切口”兼顾已成为高考问答题的一大特色。例如1992 年第49 题对孙中山、 中国共产党斗争探索的考查, 既有跨度(1912—1956),也有深度(结果不同的原因)。第50题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考查,跨度表现为1857—1947,深度表现为原因、特点的分析上。1994年对维新思想和启蒙思想的对比,时间跨度100多年, 空间跨度相距万里,对原因的探索又有相当的深度。1995年对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考查,也属此类。这一现象恰恰体现了高考在知识考查的同时,加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趋势和方向,因此,只有把握好跨度与深度,才能真正做到以史得论,以论统史,史论结合,也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历史教学的困境。
综上所述,二轮复习把握好跨度与深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把握呢?我的做法是:
运用导学法处理跨度。跨度是深度的基础,没有牢固扎实的基本史实作依托就无从谈深度的处理。为此二轮复习中,复习每一专题我都刻印导学提纲。以时间或国别为线索,提示出该专题的主要内容,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顺提纲来阅读教材,把散见于教科书各部分的内容,填写抄记在提纲上,使之结构完整,脉络清楚,内容充实。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加强了对教材的学习,强化了知识的记忆,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运用导学法比发现成的提纲背一背,或教师逐条逐项讲一讲,效果好得多。
确定能力目标。处理深度就是对基本史实的再认识,深分析,而这一过程的开展必须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作指导。为此我在各专题练习中都确定能力目标。例如在中国古代政治史复习中确立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用于阐释社会形态更替、自然经济与专制集权)、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用于阐释分裂、统一)、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用于分析王朝灭亡)的目标。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中确立了用历史的、阶级的方法分析统治者调整政策的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我对提纲内容精讲点拨,深化对基本史实的学习。
精选精练题目。除围绕目标精讲点拨以外,我把精选精炼问答题作为处理深度的关键。我精心选取那些理论层次高,史实内容丰富,历史概念准确,涉及学科能力因素较为全面,有利于展示思维个性的题目处理深度,作为击中目标的“子弹”。例如在中国古代政治史复习中,为认识分裂与统一,我选了这样一题:
王夫之说:“天下之势,一离一合,一治一乱而已……宋自建隆(太祖年号)息五代之凶危,登民于席。自熙宁(神宗年号)以后,法以败坏,民以不康。”试结合这一时期的史实,分析评论五夫之的历史观。
该题涉及五代十国割据混战,周世宗改革,南方经济发展,宋初结束割据,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亲宋加强中央集权导致的兵多、官多、财匮和王安石变法等史实。通过对这些史实的分析,使学生看到“乱”中有“治”的因素,“治”中也存在“乱”的成份,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人类历史是在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的过程中发展的,后世胜过今世,从而批判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
跨度与深度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指引下,又不断拓深对史实的学习和认识,便是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提高,而这也正是二轮复习的核心所在。为此我首先注意加大练习题的讲评力度。在练习题的讲评中,我总是努力避免就题论题的低层次作法,力求拓展讲评宽度,发掘讲评深度,增加讲评厚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讲一道题还要再多作几个假设,更换几个条件,改动几个限定,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对类似题目进行比较区分,还要进一步揭示与教材的联系。以上面的题目为例,认识了分裂与统一、治与乱以后,我又引导学生假如用秦汉、隋唐、明清历史评论,你将怎样组织史实?假如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评论,又将怎样作答?最后追问学生通过这众多史实的分析,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毫不费力地得出这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样就把史实与理论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再深入一步。
为了强化复习效果,每专题我都要求学生写出专题小结。通过自己的创造思维,运用富有总结性的语言,对专题涉及的基本史实进行再加工,再认识,使跨度与深度完美结合,有机渗透。例如学习《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民族解放运动》一专题,有位同学写道:
历史充满了辩证法。这些曾作为资本原始积累手段的殖民掠夺,给资产阶级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罪恶。同时它给东方国家和民族的不仅有灾难,也有发展的契机。历史的发展不以殖民者的愿望为转移。觉醒的东方被压迫民族的人民掀起了一次次的斗争,最终摧毁了压在他们头上的几个世纪的沉重枷锁。然而,帝国主义者不甘心自身利益的丧失,仍挥舞强权政治的大棒来干涉世界各国内政,特别是以操纵国际市场,维持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来阻碍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振兴。他们的美梦必将随着第三世界争取国际新秩序斗争的胜利而破灭。因为建立在剥削基础之上的繁荣是永久不了的,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在这段通畅的文字里,充满了哲理,闪烁着思维的火花,显示了学生对教材史实的细致掌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熟练运用和语言功底的扎实、娴熟。我经常在班内“发表”同学们的这些作品,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同学们互相批改,互相传阅,共同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无论是哪轮复习,都必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只要瞄准高考,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高考复习 注意五方面
郝惠荣
一、基础
近几年来,高考能力考查的分值大幅度提高,从1995年历史高考来看,纯粹记忆型试题不足30分,而能力型试题竟达120 多分。 虽然,1996年的高考试题,为降低难度,对能力的考查有所削弱,但这并不能说明历史高考考查方向发生了变化,注重能力考查仍是今后历史高考发展的总趋势,这是由高考的选拔性考试的性质决定的。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考中纯粹记忆型试题,无疑是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即使是能力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因此,高考历史复习必须遵循基础性原则,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再认、再现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为此,必须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对知识内容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条理化的习惯。
二、系统
使学生按教材的知识体系,从整体上牢固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结构内容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是历史复习课教学中系统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高三历史复习第一阶段所要达到的主要教学目标。由于历史知识中的同一类知识点(如中国古代经济史等)、中外历史上同一时期(如19世纪中期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同一类的知识点(如中外历史上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仍然是分散的知识点,因此,还必须通过归类复习,使学生把握同类历史知识的相互联系。这是历史复习课教学中系统性原则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对同类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条理化,使学生牢固把握同类知识点,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是历史复习第二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
三、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高考由记忆型考试为主向能力型考试为主的转变,使得传统的传授式的多讲少练的历史课堂复习方式,愈来愈行不通。讲练结合已成为复习课教学中的一种共识,但却仍存在着多讲多练与精讲精练两种不同的做法。多讲多练的结果,无疑会使师生的负担加大,且占用大量时间进行讲练,势必会使学生用于看课本的时间减少,甚至沉迷于资料题中不能自拔。只有做到精讲精练,才能提高复习效果。精讲就是教师讲课要突出重点、难点,突出学法的指导;精练就是教师要精选练习题目,使题目针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针对某一种答题方法与技巧,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同时练习要做到适度、适量。从而使复习课的讲与练真正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能力的作用。当然,练习除必须具有针对性外,在复习的不同阶段应具有不同的梯度。在基础复习阶段,练习题的难度要低一些,因为这一阶段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巩固基础知识服务。在归类复习阶段,练习题的难度要略大一些,但总的难度应低于高考试卷的总难度,要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高考前的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复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和模拟训练,练习题的难度要贴近高考,要按高考的能力要求及评卷要求进行命题、评卷、讲卷。
四、史实、史论、史法相结合
史实、史论、史法知识是高中历史知识结构中的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学生对这三个方面知识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反映出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史实知识包括对客观历史的具体、生动、直观的描述和对客观历史的内在联系与原因、特点、作用、影响的概括等。
史论知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概念、范畴和观点、原理、原则等。
史法知识是学习和掌握历史的具体方法。它包括了如何正确地掌握历史概念、判断、推理的知识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史实知识的思考方式。
史实知识在全部知识体系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是最基础的部分。所谓“史为论据”、“论以史出”,既说明了史实知识的重要性,又说明了史实知识与史论知识的辩证关系。如果说史实知识是历史知识体系血肉,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知识就是历史知识体系的灵魂。使学生在把握史实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史学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基本的史论知识学生在政治课上大都学习过了,如何更好地把学生在政治课上所学的知识渗透到历史学科中,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之转化为学科能力要求,是历史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在复习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史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史实知识,解决历史问题,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史法知识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工具,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心脏和血脉。学生只有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史法知识,他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才是有完整体系的、有机的知识系统。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史法知识的重要性。史实知识、史论知识、史法知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三者同时兼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现代考试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只有在新材料和新情境下,才能考查出学生的能力。国家考试中心颁布的1992年高考考纲,一改过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提出以考纲为纲,不再以课本为本,并提出历史学科基本的能力要求。这一方面是适应历史教材“一纲多本”的新形势,更重要的是适应现代考试理论的基本原则,变记忆型考试为能力型考试。
适应现代考试理论和实际的上述变化,在历史复习课教学中,复习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但围绕的一个中心目的是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其有效途径就是在教学中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教师的“导”不仅仅是指在教师的生动的、深刻的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即“导之以法”。课堂教学中的讲解过程中的“导”和“导之以法”是“导”的两个不同层次。前者重在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后者重在通过训练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把掌握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的钥匙交给了学生。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读书的方法、记忆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方法。教师的“导”的上述两个不同层次,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其主要方法与途径,一是把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同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二是把教师的引导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结合起来;三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其中的关键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固然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则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历史学科而言,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认真阅读、理解和记忆教材知识内容的方法和习惯;总结、归纳知识内容,使之结构化、条理化、系统化的方法和习惯;结合相关学科知识,理解知识内容的方法和习惯;按要求独立地、规范化地完成作业、练习、测试题的习惯;质疑、辨难、讨论的习惯等。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导演”与“演员”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7-16G32中学历史教学杨国/孙海舰/张洪彬/郝惠荣19971997 作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7-16G32中学历史教学杨国/孙海舰/张洪彬/郝惠荣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