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传统文化研究,服务现代化建设--《中国文化导论》序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内容提要〕文章做为序言,首先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紧接着在指出《中国文化导论》一书问世的学术意义的同时,着重从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研究传统文化对现实与未来的意义和专着本身所显示出的思想性、科学性、开拓性几个方面,扼要地介绍了这部专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广义上说,它是我国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来说,它是指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等,包括哲学、文学、史学、音乐、绘画、科技、医学、建筑、宗教、制度等。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构成了民族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以汉族文化为主的,但它又不限于汉族文化,还应包括回、藏、蒙等各少数民族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灿烂辉煌的文化,不仅使中国人民感到骄傲,也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崇敬。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曾以赞叹的笔调写道:
  中国是一个大国,它在版图上不次于文明的欧洲,并且在人数上和国家治理上远胜于文明的欧洲。在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有一个极其令人赞佩的道德,再加上一个哲学学说,或者有一个自然神论,因其古老而受到尊敬。这种哲学说或自然神论是从约三千年以来建立的,并且富有权威,远在希腊人的哲学很久很久以前。(《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论中国哲学》)
  当今世界上,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数以千计,出版物种类数以万计,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论文更是多不可数。仅在美国,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就有300多家。80年代以来,在美的汉学家已达千人以上。日本有200家左右的机构出版研究中国的专着,副教授以上的汉学家已达2000人以上。着名作家井上靖所着《孔子》一书,在日本发行近40万册,是举国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我们中国人民,历来都十分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在整理、研究、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日趋活跃,在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当然,研究还需继续深入。正是在这种时刻,任遂虎同志《中国文化导论》的出版,值得高兴,这对于繁荣学术、活跃气氛、开拓思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主要表现在关系性原则方面。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之中,深刻地认识到两种关系--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所谓天人关系,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思想在这两层关系上有着独到深刻的见解。而处理好这两层关系,是当今人类所面对的最为现实的问题。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思路迥然有别。西方传统思想主张向自然索取,即控制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而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共存,天人互动。儒家和道家从不同的观察点看待天人关系,但所得到的结论都是相同的。儒家从人的观念出发,以人事附会天道,把主体人的价值观加之于自然,使客体物不仅成为自然法则的承担者,而且也成为社会伦理原则的承担者。道家从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出发,以天道解释人道,主张人应回归自然,适应自然的生长和运化规律,从而使生命获得自由解放。儒道两家在“天人合一”的致思点上达到了统一。无论是对天人道义的体察,还是对大化流行规律的感悟,都力求天道与人道的谐和、协调和整合。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有的讲“人与天调”,有的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体”,有的讲“性与天道”,有的讲“人法地,地法天”,有的讲“为天地立心”,其实都是一方面把自然融化在人的价值意图之中,另一方面又把人间的世事活动纳入自然运行过程,从而以“与天谐乐”的宇宙意识和生活原则看待万物,反观自身。按照这个原则和思路,人并不以宇宙自然为异己力量和征服对象,对天地万物没有异在感。人在承认自然价值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起对天地、对万物负有的道德责任性和行为适调性。这种原则和思路,与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基本上相吻合。
  保护环境,调适生态,已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当代以来,工业的突进和科技的发展在提高生产力、加速物质开发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失调、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自然生态失调、失衡的危机加深。森林覆盖面越来越小,荒地、草原被开垦得所剩无几。据有关资料表明,亚洲森林面积每年减少470万公顷,非洲减少370万公顷。森林被毁和荒地开垦的结果是土壤流失、土地沙化、洪水泛滥和动植物灭绝。在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埃及,沙漠以年均15公里的速度由西部向尼罗河三角洲推进。我国土地沙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工业生产及高消费制造着日益严重的废气、污水、垃圾和有毒物质。一些土地及不少水源被污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悬浮尘粒含量过高,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出现了酸雨危害。臭氧层被破坏,紫外辐射对植物产生影响,引起海洋生物减少,农作物减产,人体发病率上升。人造化合物、工业垃圾阻滞了河、湖、海循环途径,塑料等人造物大量排泄到自然之中,不能象植物、肉体那样进入地球自身的循环过程,从而破坏了自然的生态运动和平衡周转。面对这种种的生态问题,重温我们祖先有关天人关系的旧话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注重天人关系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人际关系。所谓道德问题,伦理问题,人格问题,都是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儒家从来就把人的社会性包容到人的道德性之中,从人类的普遍性出发,用道德性的类存在使人区别于一般低级动物。孔孟等先师,把人伦道德视作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依托,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协作。他们不从个人意志出发界定人的价值,而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界定人的价值。《礼记》中描绘的“小康”的基本理想和“大同”的最高理想,都是以人的道德完善为核心内容的蓝图设计。“小康”社会的“以着其义,以考其信”表明了道德的人为强化,而“大同”世界的讲信修睦、各尽其力、盗窃不作、外户不闭等表明了道德水平的高度自觉化。正是由于中国文化中富于早醒的道德理性精神,所以它以“礼义之邦”、“文明古国”而着称于世。
  道德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群体之间的粘合剂和润滑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们应当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去认识人,考察人,不能把人当成抽象的人或把人看成自然存在物;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的价值,就在于人的社会价值,个人的真正成就在于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人的道德的实质,在于个人与社会的相容性,在于群体利益与个人自由的内在统一。传统道德中的讲和修睦、尊贤使能、守信重德、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奋斗不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思想资料,只要我们加上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能发挥很好的社会调节功能。夏威夷大学的成中英教授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时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以人性、关系性、变化性、具体性为导向,能够弥补西方哲学传统偏向客观性、个体性、本质性、抽象性之缺失;中国哲学以其强调全(整)体性之和谐论的形而上学,能够为解决当前人类科技社会面临的个人及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考。这里强调了中国的道德文化对西方科技文化的调和作用。我们应当明白,功利与道德之间往往存在着“二律背反”。面对这种矛盾,不能简单地向某一方面倾斜,而要根据时代的、总体的、主流的状况做出选择。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完善社会道德尤为重要。商品经济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但商品生产和流通以竞争为特征,这种竞争必然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带来人情淡漠以至思想痛苦。中国古代道德强调人的社会化,主张通过修身、齐家、聚友、合群来调整社会关系,在现代商品生产中可以起到一种谐和作用。即使现在看来有偏颇的“重义”思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融竞争引起的痛苦和遏制唯利是图的倾向。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对于未来的发展还具有积极作用。
  无疑,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国社会、文化处于一个变革、转型的重要关头。这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重新认识自身和世界的时代,一个继往开来、重塑新文化体系的时代。站在这样一个时代关口上,我们怎样思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在什么基础上起程发轫、弃旧图新?答案只能是依据故有的国情和现存的基础,积极吸收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成分,创造性地开掘利用,实现物质、制度、精神诸层文化领域的现代化。离开自身的国情、基础而奢谈未来,往往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早在193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就在他撰写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认清中国的国情”的口号。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同样强调研究中国国情问题。前几年出版的《中国国情报告》一书的编写者在该书导论中认为:“正确而科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深深植根于对中国国情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的土壤之中。没有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和深入了解,就无法走出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来”。这个意见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民族的心理、习惯及文化创造,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延传性。割裂历史往往会造成认识的片面和空疏。对历史源流的考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认清古今联系,发现因果链条,从而对未来文化的建设发挥积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凝聚功能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未来社会中有着积极的作用。聚合力从来是民族生存和文化发展的精神动能。一个社会的运行机制,只有符合这个社会中的民族的利益、愿望、追求的时候,才能带来文化的繁荣和社会肌体的良性运行。所以,新时代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建设,不能离开民族传统、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族意识、民族风习而空构理想蓝图。这就需要研究民族的文化,要发扬民族聚合力传统。中华民族很久以前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传统格局,形成了以爱国保民为主流的聚合力。这种历史文化的认同力和感召力,这种地理空间的优势和人文传统精神的优势,不仅对于加强全国56个民族的团结大有助益,而且对于吸引海外华人支持祖国建设和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也大有助益。
  任遂虎同志所着《中国文化导论》一书,正是从不同层面对古代文化进行分析和讨论,以生发其潜在的功能和意义。当然,这本书对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化的肯定、而是对它进行科学的分析,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曾经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新民主主义论》)。笼统地倡导传统,不加区分地继承,自然不是科学的态度。《导论》在分析讨论传统文化过程中,力图将认识和评价既相衔接,又相区别。认识就客观性而言,属于真假或有无的判断;而评价就其效果、影响的积极与否而言,属于是非、好坏、美丑的判断。作者不再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凝固的东西,而用发展、变动的时空坐标来看待和评价流动的传统,力求将古代--现代--未来衔接起来思考文化的建构。所谓“历史的承接与空间的流迁铸成了文化运演的因果链条”,所谓“认识历史逻辑性与窥测未来趋向性有着内在统一”之类的命意,旨在强调文化运演的时空联结。这样,在评价传统文化时,一方面可以肯定恒常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可以指出由于时空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价值差异。比如说,鼓励多生多育在人口稀少的年代有价值,而计划生育在人口膨胀的年代有价值。这种思路,比起那种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自然深入了一步。
  中国文化十分广博,《导论》所论及的问题自然十分有限。但作者试图在有限的论述中把握解析与整合的交贯渗透。当代文化的发展事实上表现出了解析和整合双向同步的发展,解析是离散与外化的趋向,整合是集中、内化的趋向。一方面,文化的研究走向局部、细节,如茶文化、酒文化,另一方面,新的整体观把局部、细节统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文化研究。《导论》对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讨论,就是从整合的角度着眼,而对社会阶层的分析、时代特征的讨论,又从解析的角度入手。这种不同方位的方法,有助于全相地讨论对象的特征、性能。
  在新文化建设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导论》作者提出了“剥离组合论”。按作者思路,剥离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价值上的裁决,组合是把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基因、元件融入新的文化肌体。这个论点,一是注意到文化建设过程中人的能动选择性问题。人是文化的主体,即文化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人总是按照自身的需求能动地改造世界,每当社会变革时,人一方面在捐弃旧有的文化,创造前所未有的文化,另一方面又总是在能动地选择文化遗产中有用的东西。“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03页)。过去许多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对传统文化不能一概摧毁,也不能原封照搬,而应当能动选择。二是注意到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问题。《导论》作者认为,“文化价值的本质特征,在于人的主观上合目的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和客观上合规律的现实(包括自然和社会的)两方面的契合”。这种认识,就是强调合理性和现实性、愿望性和可行性、预求性和效果性的统一。在文化建设中,人的意志、追求固然重要,但离开事物内在的规律是不可想象的。文化规律是多种必然、偶然因素,多种自然、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趋势,不是人的主观意图所能够代替的。这里涉及到传统文化选择、现代文化建设中按规律办事的问题。三是注意到文化系统中的离合结构问题。特定的文化,是一种特定的肌体,特定的系统。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沿传、交流之中,有一个结构组合问题。适应结构组合规律才能成功。因此,主体的离析和合构关系到文化肌体能否具有生命力的问题。《导论》作者从结构组合出发,讨论了可剥离性和不可剥离性、相容性和不相容性、平面性和层次性、可变性和稳定性等等。这些论述和意见,都有一定的新意和见识。
  当然,无须讳言,《中国文化导论》一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有些观点也不乏商榷的余地。好在作为学术问题,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者可以摆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别人也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总之,这本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总括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大学生及社会青年,读一读会有一定的裨益。
  我们深信,我们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能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回首往昔,中华文明长河从远古洪荒的林溪草涧淙淙汩汩,汇为恣肆汪洋的巨流;展望未来,中国文化必将沿着新时代的历史走向,向着更加广阔的天地奔腾而去,开拓更加灿烂的景象。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兰州013-017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王福成19951995 作者: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兰州013-017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王福成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2:01:04

[新一篇] 重點高中也要全面實行素質教育

[舊一篇] 重議孫中山的民生史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