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协同主办的,是本世纪末最后一次京剧艺术盛事。历时12天的剧目展演繁花似锦、光彩熠熠。来自全国十省三市的15台参评剧目及5 台祝贺演出,集中展现了继第一届京剧艺术节之后,全国各地京剧剧目创作的优秀成果和可喜的成就。其中,江苏省京剧院的《骆驼祥子》和北京京剧院的《风雨同仁堂》双双荣获金奖;《狸猫换太子》(第三本)(上海京剧院)、《法门众生相》(湖北省京剧团)、《钟馗》(河北省京剧院裴艳玲京剧团)、《乌纱记》(沈阳市京剧团)、《千古一人》(成都市京剧团)、《碧波金鳞》(战友京剧团)、《大脚皇后》(山西省京剧院)、《程长庚》(安徽省京剧团)8 台戏获优秀剧目奖(按得票多少为序);《萧观音》(内蒙古赤峰市民族艺术剧院)、《粗粗汉靓靓女》(湖北省京剧团)、《红柳滩》(新疆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板桥三哭》(辽宁省阜新市京剧团)4 台戏获剧目奖(按演出顺序);《西厢记》(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获示范演出奖。
(一)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她融铸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怀,她是一种在情感方式、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上都与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对应同构的艺术样式。她吮吸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丰富养分,形成了民间性、通俗性、传奇性奇妙契合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织互映的艺术传统。京剧在她生成、发展的二百多年里,也正循着这条轨迹运行,在继承与革新中发展,追随时代前进。
这次参赛的15台剧目,虽然出自专业创作人员之手,仍然根植于生活,根植于民间沃土,仍与中国戏曲的传统一脉相承,体现出戏曲的民间性、通俗性、传奇性与乡土气息,如《狸猫换太子》、《乌纱记》、《大脚皇后》、《板桥三哭》等。就15台剧目题材的覆盖面来分,若以艺术类型而言,既有严格的现实主义力作,如《骆驼祥子》、《风雨同仁堂》、《粗粗汉靓靓女》等,也不乏浪漫主义色彩,如《碧波金麟》、《钟馗》等。
这次参赛的15台剧目中,无论是现代戏、新编历史剧,拟或是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无论是连台本戏、神鬼戏,或是依据文学名着的改编之作,以及由兄弟剧种移植之作,大都塑造出生动鲜活、流光溢彩的人物形象,显示出古老京剧面临世纪之交的抉择,所能从容不迫焕发青春活力,去适应今天观众的审美追求与审美情趣。在这些新编原创之作的人物画廊中,既有依据老舍先生名着改编而跃然登上京剧舞台的旧中国洋车夫骆驼祥子;也有凸现于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背景的北京城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女东家乐徐氏;更有从中华民族数千年悠久历史中淘洗出来的真实历史人物,如: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科技知识分子形象的李冰,作为京剧奠基人之一的程长庚,我国辽代契丹族女诗人萧观音,以及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还有的剧作植根于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人民现实生活,敏锐地捕捉到那一幕幕鲜活、真实的生活场景,把改革大潮中的人物群像立体呈现。这些剧目对题材的撷取显示出,创作者们正朝向表现生活的深、广两个维度奋力掘进,并已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
这15台剧目系由被推举的40台戏中遴选产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窥见各地院团剧目生产总体态势,也显示了社会转型期的京剧艺术仍葆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二)
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京剧”为题旨的学术研讨会与剧目评论会,作为本届京剧节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东方饭店同期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湖北、大连、烟台、成都、贵州,以及澳门、台湾的专家学者50余人,敞开赤热的情怀,倾吐真知灼见,从剧目评论和理论研讨两个触点切入,为参演院团的艺术实践注入更多的理性思考,也为传统京剧实现现代转换的可行性切脉问诊。
剧目评论会共分6次进行,立足于剧目建设与发展,对15 台参赛剧目的利弊得失逐一品评。院团主创人员与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期这些参赛作品获奖后仍能锲而不舍继续打磨,不断完善臻于精品;以期这些参赛剧目能作为有效的艺术积累,为京剧舞台保留下一批长演长新、历久弥新的优秀剧目,而不至于赛事结束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以期这些剧目既为专家、领导看好,亦为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真正做到“雅俗共赏”、“官民共享”、“叫好又叫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为进一步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的指示做出应有的贡献,既是“第二届京剧艺术节”的宗旨,也已成为艺术实践者与理论家们的共同心愿。
(三)
学术研讨会以“京剧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为题,探讨京剧艺术作为传统文化,应如何与现代文化接轨?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京剧的现代转换,包括剧本的创作、移植与整理改编,音乐创作与唱腔设计,表、导演,以及灯光、舞美、服装、化妆……各分支的均衡发展与艺术上的完整;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包括兼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意识;也包括京剧院团的体制改革,京剧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以及京剧观众层的定位等。研讨会上对上述诸多问题都有涉及,见仁见智,坦诚直言。其中,关于京剧现代戏的问题、关于京剧音乐创新问题、关于京剧走向市场的问题……引发出较多的话题。此外,还有的专家提出“科教兴戏”的战略口号,亦颇具启发意义。
(1)关于现代戏。
戏曲传统戏是中国古代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经八百多年的艺术积淀,表现手段日益丰富完善。与之相比,戏曲现代戏,诞生于本世纪初的时装戏,表现现代生活则显稚嫩。经大半个世纪的摸索积累,到世纪末已逐渐寻觅到一些规律,为戏曲反映当代生活开辟出广阔的领域,表现手法已渐趋成熟。
这次获金奖的剧目《骆驼祥子》,就是京剧编演现代戏的一次成功的尝试。这出戏可称为编、导、演、音、美整体水平较高的完整的艺术品,堪与五、六十年代迄今获得一致公认的优秀的现代戏媲美。剧本改编者文农深谙京剧舞台艺术规律,改编本既充分尊重老舍原着,又为舞台呈现留有充足的空间。导演石玉昆、主演陈霖苍、黄孝慈也都颇富实践经验,善于化用京剧艺术表现手段,准确地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扮演祥子一角的陈霖苍,出色地化用架子花脸行当的传统程式为生活化的舞台动作,以传神的形体语言传达出人物内心感受,塑造出一个老舍笔下的活脱脱的“洋车夫”祥子的舞台形象。其精心编织的“洋车舞”和“醉舞”魅力独具,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契合。
在湖北省京剧院的《粗粗汉靓靓女》中,着名导演余笑予大胆化用现代舞的表现手段,创造了“电脑踢踏舞”和“男子汉摇篮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也不乏新意。虽然这出戏还有些不够完善之处,但余笑予导演的创新意识,他为京剧表现现代生活所做的有益的尝试,也是值得记取的。
(2)京剧音乐创新。
戏曲艺术是有300多个剧种的大家族, 剧种间的差异在于声腔和语言。新时期以来,我国戏剧舞台新剧目迭出,若就创新的成就而言,无论是话剧或地方剧种,在文学、导演、表演、舞台美术诸多方面,都是可以“成就共享”的。唯独戏曲音乐,因限于剧种独有,其创新则更具难度。因此,戏曲音乐创新难,是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
这次参赛剧目中,音乐创作和唱腔设计的成就,与综合艺术中的其它因素相比仍显稍逊。值得欣慰的是北京京剧院《风雨同仁堂》的作曲陆松龄,对传统行当与剧中人物的关系处理得当,以音乐的情绪化烘托戏剧场面,起伏跌宕,对应同构,让人耳目一新。除了作曲的成就,演员也功不可没。尤其是饰演“同仁堂”女东家乐徐氏的着名老旦演员赵葆秀一出场的那段腔,她唱得轻而不躁,一反传统老旦唱腔的高昂、火燥,唱的是人物的心声和人物的情感,而不是唱行当,也不是演唱技巧的炫耀,因而,很好地完成了人物音乐形象塑造的任务。
《风雨同仁堂》这出戏音乐创新获得的成就,获取了专家研讨会上的一致赞许。但是,就戏曲音乐的继承和创新而言,如何把握尺度?又不是能轻易做出判断的。比方说京剧姓“京”。这个老话题。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州都建有京剧院团,长期生活在该地区的京剧音乐工作者,大都在创作中加入一些地方音调或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个性音调,产生一种京剧音乐地域化的趋势。仅举这次参赛剧目为例,就有《骆驼祥子》的京韵大鼓;《萧观音》的蒙古马头琴音调;《红柳滩》的新疆少数民族音调,以及《粗粗汉靓靓女》的荆州花鼓音调……这些尝试中是否仍能保持京剧的剧种特色?关键在于能否“化”入?能否“融铸”?戏曲300多个剧种的根本差异,一在声腔,二在语言。 腔调的筛选与过滤是否得当?则要看它与当地语言能否和谐统一,要看“唱”和“白”能否统一。否则,兴许创作者已走向了“皮黄音乐剧”、“黄梅戏音乐剧”或其它戏曲声腔的音乐剧创作之途,而非致力于戏曲艺术样式的创作革新。
再比方说创作剧目层出不穷,竟难得再有脍炙人口的“小唱段”得以流传。究其原因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唱腔设计往往写得过多过满,音调也越拔越高,这已成为创作者的普遍追求,似乎舍此不足以表达?其实恰恰相反,观众最喜爱的、最易于流传开的正是那些好听、易唱与上口的“小唱段”,诸如“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提篮小卖拾煤渣”(《红灯记》)……。这个问题也应引起创作者们的三思,因为它关系到戏曲观众的流失。
(3)京剧走向市场。
1月9日上午,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亲临东方饭店,在“研讨会闭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京剧的振兴,观众和演出市场是根本。否则,再加大投入也没有用”。
京剧的观众分新、老两大群落。新观众为年轻一代,为大、中、小学生;老观众为票友、戏迷、京剧爱好者。新观众要培养,老观众也要保住。有识之士们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高新技术的同时,也认识到现代科技的掌握要“以人为本”,认识到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两翼缺一不可。京剧走向大、中、小学生的课堂,京剧走向校园,培养“未来的观众”,在全国很多地区、很多城市已蔚然成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已办起了京剧社,为大学生开设京剧选修课,列入学分计算。利用京剧这种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文文化教育,要让大学生不仅仅掌握科技知识,掌握外语知识,而且懂得传统文化,懂得民族历史。上海京剧院在培养青年京剧观众方面也已走在了前面。该院自1995年以来,连续举办的“京剧走向青年”、“上海京剧万里行”、“上海京剧南方行”等活动,引起全国各方人士的关注,收到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此外,他们还坚持在上海市十四个区县的一百多所大、中、小(幼)学校普及推广京剧艺术,普及面达十万之众,为“普及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进行有益的探索,已达十余年之久。上海京剧院培养青年观众的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社会效益,也获得了经济效益,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对于京剧的老观众也要留得住。一个剧种的良性循环,是有一个宝塔型的观众群:最基本的观众是广大爱好者,中层是戏迷,上层是票友。对京剧观众群要做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据调查,北京市已有票房100多家。这些票友大多不进剧场,他们的审美界限划定到建国初期,他们所欣赏的限于老唱片上的一代大师们的唱腔,他们流露出一种怀旧情绪,对半个世纪以来的后起之秀,他们不再痴迷。如何适应他们的审美情趣?如何吸引和保住京剧老观众?这些问题的操作,也是京剧走向市场的重要一环。
(4)“科教兴戏”。
“四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振兴戏曲、振兴京剧,也要“以人为本”。有专家提出“科教兴戏”,加强人的素质教育,加强队伍建设,是颇有见地的。五十年代的“戏改”,是“改人、改戏、改制”,九十年代的戏曲改革,依然要在剧目生产、人材培养、体制转换上下大气力。“科教兴戏”就是要抓科教带动艺术生产,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要注意借鉴、吸取五十年代中国戏曲研究院的成功经验。戏曲人材的培养也要转变思维、更新观念,不仅要注重表演人材、创作人材的培养,还应注重科研人材、管理人材的培养。要加强理论工作者和艺术实践者的双向交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理论介入创作,宏观调控,以文化为主导。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艺术规律,更加理性、更加自觉地投入创作,才能实现由民间艺人的不自觉创新向专业化的自觉创新的转化,才能促进京剧艺术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由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转化。
中国京剧京4~7J5戏剧、戏曲研究万素19991999 作者:中国京剧京4~7J5戏剧、戏曲研究万素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