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深化民族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改革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G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8575(2000)05—0081—05
   一、民族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地位
  新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就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而言,它们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职能都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民族高等院校也不例外[1]。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本质则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教学工作,作为高等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环节,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目前,人们已开始意识到,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主旋律,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2 ]。世纪之交,世界许多国家都愈来愈重视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和第四次全国高教会议召开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已全面深入展开。
  一般而言,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多方面,如师资水平、课程和教材建设、教学设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素质、学风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稳定的教学秩序,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如果管理不善,势必造成教学的无序状态,导致教学质量严重滑坡。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等。鉴于教学工作在学校中的中心地位,毫无疑问,教学管理在高校各项管理中同样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民族高等院校由于起点相对较低,基础薄弱,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许多民族高等院校确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民族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已转为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急需的人才。
   二、民族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在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学校不抓教学就没有立足之地。鉴于1992年前后高校教学调查所发现的四个投入不足(领导精力投入不足、部分老师精力投入不足、学生的学习投入不足、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认真抓高校教学改革。这些措施包括: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和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重新修订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高校建立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表彰先进教务处,激发人们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等等。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民族高等院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方面,民族高等院校做得还很不够。在全国高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情况下,一些民族院校的教学改革比较迟缓,没有充分展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讨论,没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学工作和教育质量尚未产生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其次,一些学校对教学硬件建设方面比较重视,而对教学软件重视不够,尤其对如何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措施。第三,学校主要领导对教学精力投入不足,一些学校只是由分管教学的校系领导抓教学,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不大。第四,一些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要求,针对教学活动某一方面,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和采取的措施多,从教学管理整体性出发分析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少;针对当前的、短期的多,针对长远的少,教学管理缺乏整体的和长远的规划。在教学管理中凭个人经验的随意性管理情况仍存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局面尚未形成。第五,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隐忧较多,如外语、计算机教学水平,民族类课程和教材建设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往往从过程管理着眼,质量管理不够突出。第六,一些学校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不尽合理,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人员教学管理水平较低。教学管理手段落后,计算机等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运用还很不够,需要加大运用面和运用水平。
  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的日常性工作,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同时又要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从根本上讲,教学管理改革实际上是教学的一个很重要部分,不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改革就谈不上全面和彻底。因此,民族高等院校必须紧密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际,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合本校校情的教学管理制度。民族高等院校应考虑如何使教学管理更有效、更优化,以便充分调动各民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前,民族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改革正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首先,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学中心地位”得到确立和巩固,教学不断升温,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开展,并取得许多成果。其次,教学改革形成了明确思路,即在体制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关系上,遵循“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的思路。在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重点和难点。根据这一思路,国家已出台了一些关系全局的措施,包括启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重新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重点课程建设等。第三,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校教学合格和教学优秀评价,极大地促进了全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这项工作无疑将极大地促进民族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第四,随着对外交流与合作机会的增多,一些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可以引进校内,有利于民族高等院校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管理工作。第五,民族教育事业正愈来愈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要“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全国民族教育发展与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各级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民族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等专门人才。民族高等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环境和保障,使教学管理改革成为可能。
   三、民族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民族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党的新时期教育方针为指导,认真遵循“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高等教育改革总体方向;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规律,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必须坚持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各民族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
  民族高等院校在实施教学管理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几个原则。一是系统性、整体性原则,应从学校教学整体着眼,不作局部修补;二是长远性原则,不仅仅是着眼于眼前的改革,还应面向未来;三是适应性原则,必须从民族高等院校的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教学管理改革各项计划,不盲目照搬他人做法;四是实效性原则,教学管理改革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上,必须真抓实干,认真实施,创出成绩。
  本文将主要探讨民族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几个主要的也是迫切的内容。
  1、更新或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在民族高等院校中的中心地位。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先导,没有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彻底转变,各项改革的进行是难以有效开展的,这一点对民族高等院校尤为重要。首先,应转变学校校系领导及各职能部门的教育观念,树立教学中心和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其次,应展开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调动教学管理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第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外校先进经验,寻找自身存在的差距。第四,加强教务处的教学管理核心地位。教育部曾于1994年表彰了一批先进教务处,教务处被教育部领导称为“天下第一处”,意在强调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推动加强教学管理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
  2、合理设置教学管理机构,促进其精简化和高效化。 我国的高等学校(包括民族高等院校)普遍实行“主管教学校长→教务处→院、系主管教学主任→教研室”这样一种直线型的从指令到执行的开环教学管理模式。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校、(院)系两级,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全校各教学单位的管理,教务处的工作状态直接反映出学校的整体教学状况。因此,必须强化和规范教务处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健全教务处的科室结构,明确各科室的教务管理职责,任务到人,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效绩的考核。同时,应加强系级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以往有效的教学管理办法,同时逐步建立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在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应本着精简和高效的原则。民族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做到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合理化。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必要的业务指导机构,如教材建设委员会、教学评估办公室等,以加强对单项教学的领导。
  3、改善管理手段, 提高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包括教务人员和各系主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教学管理人员,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服务者,他们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对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质量有较大影响。由于教学管理具有业务性强和事务性多的性质,因此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要求就比较高。所以,民族高等院校必须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首先,必须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精神教育,在他们中间提倡敬业爱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刻苦学习精神。其次,必须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技能和专门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基本技能和专门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应用、外语、教育管理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高等教育学理论知识、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适应教育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民族高等院校是否保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好坏、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成败。在教学管理手段方面,必须重视计算机的运用,将目前一些人工处理的事情,全部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一来可以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事务堆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民族高等院校必须根据教育改革新情况,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教学档案管理、成绩考核管理、教师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人员责任制等。必须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制订和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科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教学基本文件。教学管理制度化,是教学管理上的一项基本措施,是教学秩序正常化、教学管理高效化、教学效果明显化的有力保证。从目前一些民族高等院校在教学评价中反馈的信息看,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还是很薄弱的一个环节,要么是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和文件,要么是现有规章制度严重老化,不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民族高等院校迫切需要对照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校情、系情的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5、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革和完善教学决策机制, 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教学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诊断学校教学状态,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评价,则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学工作进行诊断的活动,目的是使学校教学始终处于“自我调控、自我优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近几年来,教学评价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从教育部到各高等学校,都在进行各种教学评价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教育部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在全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并取得显着成效。目前,一些民族高等院校也已开始或正在开始进行教学评价工作,开始建立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民族高等院校实施教学评价,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应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建设”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评价工作。其次,应根据国家颁布的教学评价标准,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出科学化、规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应设立专门的教学评价领导机构,将教学评价制度化,使之成为一项长期性的日常工作,避免形式主义和短期效应。第四,教学评价应与一定的奖励机制相结合,提高教学单位和教师们的积极性。民族高等院校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意义重大且作用显着。它有助于学校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转变思想和观念,树立“教学中心”和“教学质量”意识,有利于发现和及时解决问题,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结束语
  教学管理改革,作为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民族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在基础条件本来就薄弱的情况下,如果还不通过实行教学管理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奋起直追,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民族高等院校无疑将在未来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是民族高等院校走出困境,不断发展的必经途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京81~85G4高等教育张俊豪20012001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最高层次,同时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办民族高等院校的宗旨,即通过民族高等院校,培养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急需高等专门人才。教学工作,则是民族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其各个环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管理是促使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有力保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各项改革的深入,教学管理的改革也日趋迫切,民族高等院校尤其如此。民族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改革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reformGripping the Chance, Deepe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Reform in Ethnic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ZHANG Jun-hao  (College of Graduate Studies, Central University forNationalities, Beijing 100081,China)Ethnic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ethnic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of our country. The aim of setting up ethnic institutions ofhigher learning is to turn out high-level talents for ethnicareas. Education is the basic method for ethnic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to train personnel of various professions, andteaching and learning exert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personnel training. A goo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snecessary for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all educationalactivities.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and the deepening of various educational reforms, 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 reform is also imperative, especially in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张俊豪,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  张俊豪(1971—),男(苗族),湖南湘西古丈县人,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副主任,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京81~85G4高等教育张俊豪20012001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最高层次,同时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办民族高等院校的宗旨,即通过民族高等院校,培养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急需高等专门人才。教学工作,则是民族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其各个环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管理是促使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有力保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各项改革的深入,教学管理的改革也日趋迫切,民族高等院校尤其如此。民族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改革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reform

网载 2013-09-10 22:00:36

[新一篇] 試論民族政策學的研究對象

[舊一篇] 試論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政治文化變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