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1)10-0073-04
范鸿仙,名光启,1882年生于安徽合肥。1906年参加同盟会,后到上海佐于右任创办报纸,宣传革命;参与领导筹划推翻清朝的武装起义。袁世凯窃国后,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又积极谋划讨袁革命。1914年9月,被袁世凯党羽郑汝成派人暗杀,时年仅32岁。范鸿仙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功勋卓着,1935年被追赠为陆军上将,并伴葬中山陵东侧。
一、创办报纸,宣传革命,“一支神笔抵十万师”
为唤醒民众,宣传革命,1908年范鸿仙赴上海办报,决心“藉报章鼓吹之功,尽响导国民之责”(注:《范鸿仙》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1页。)。他深知上海之地位及报纸之威力。他说:“报馆者,一切文明之导线也”,而上海亦“吾国文明之导线”,“居上海之地而营报业,苟其惨淡经营,增高继长,则势力之磅礴于中国,殆未可以道里计也。”(注:《范鸿仙》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2页。)。1909年5月至1913年9月,范鸿仙在上海佐于右任创办《民呼日报》,主笔政;《民呼日报》被封,再办《民吁日报》,任社长;又被封,继办《民立报》,任总理兼主笔政,后任社长。三报中以《民立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三份报纸先后命名为民呼、民吁、民立,就是要为民鼓与呼。“遇有害吾民者,自不容为留余地,质而言之,即不与民贼相并立耳。”(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5页。)对于“害吾民”的满情“顽劣之政府”,“下正式之攻击”;对“谋我之外人”,“作正式之防御”(注:《范鸿仙》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页。)。
办报期间,范鸿仙结合时事发表大量时论、短评,以犀利之笔锋,抨击清廷,针砭流弊,揭露清朝专制统治,鼓吹民族革命。针对清政府在国困民穷之际花60万元购置戏装用于大内演戏,指出不推翻这样的腐败政府,“则将来民脂民血之耗于此中者,正不知有几许也”(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82页。)。揭露清廷搞欺骗“立宪”是“祸吾民于无形”,“较洪水猛兽为更烈”,“我国民其注意也”(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27页。)。针对当时各种救亡思潮,他敏锐地指出要区分两种不同救亡,他说:“二百年前之亡国,国民之亡国也;自今以后之亡国,政府之亡国也。”他反对“救”满清之“亡”,而要进行武装革命,推翻清王朝,“救国民之亡国”(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83页。)。
范鸿仙不但笔锋直指“专横政府”,而且直指“强霸列国”,声讨日、俄、英等列强之侵略,激励民众反清救亡图强。1909年8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安(东)奉(天)铁路新约,谋我东北。范鸿仙在当时的《民吁日报》上发表反日文章62篇之多,揭露日本之阴谋,鼓动民众反对日清条约,宣传抵制日货,激发了人民反日爱国浪潮。他还把反对列强侵略与反清革命结合起来,要避免列强侵略、瓜分,必须推翻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他说:“汉族不幸,清政失纲,东夷乘衅,陵铄诸夏,惧将倾覆国家,沦丧区宇,此诚志士效命致节之日矣!”(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77页。)
1911年上半年相继发生了广州黄花岗起义和四川保路运动。“鸿仙对上述革命事件之发生,不断在《民立报》为文报道与煽动。”特别是黄花岗起义,《民立报》“竞载殉义烈士之嘉言轶事,如数家珍。”“藉此宣传民族主义,鼓吹革命精神”(注: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三集,第349页。)。对四川人民的保路斗争,他撰文予以热情支持,谴责血腥镇压四川人民的清政府“实万恶之政府也”,号召人民以牙还牙,“政府以大乱杀吾民,吾民亦只有磨刀以问天尔。”(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28页。)对四川保路风潮,“《民立报》的言论,可谓机尽煽动之能事。从这年5月下旬到10月武昌起义前,鸿仙在该报‘大陆春秋’栏不断发表简短而富有煽动力的文字,颇有由煽风引火而至火上加油之势。”(注:蒋永敬编:《范鸿仙年谱(简编)》第13页。)有力推动了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
范鸿仙创办报纸,撰写文章,进行革命宣传,影响了一大批人。他的文章皆为时而着,为事而发,有激昂高亢之音,读之者无不激扬,为当年脍炙人口之妙品,在民众中广为传诵。其文章影响之大,一时有“鸿文日出,海内响风”之说(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75页。)。他主笔的《民立报》为上海诸报销数之冠,深受民众的喜爱。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经是《民立报》的热心读者,并颇为它的宣传所感动。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和斯诺谈话时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立报》,这是一种民族革命的日报,登载着广州反对满清的起义和72烈士的殉难。这件事是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领导发动的,我被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注:斯诺:《西行漫记》。)范鸿仙及《民立报》的宣传鼓动,对唤起民众起来进行反清斗争,起到了发舆论先声的作用,“对辛亥革命之推动,影响至大。”(注:蒋永敬编:《范鸿仙年谱(简编)》第1页。)特别是对黄花岗起义和四川保路运动的宣传鼓动,“遂令全国之革命思潮,有黄河一泻千里之势。”故是年“武昌首义,不数月而各省络绎响应,清祚以亡。”则《民立报》“文字之功,为不可没矣。”(注: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三集,第350页。)是以孙中山称赞范君“一支神笔胜十万师”(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89页。)。
二、参与黄花岗之役,参与同盟会中部总会,推动长江流域革命,尽“筹策之功”
范鸿仙一方面利用《民立报》合法地位大力鼓吹革命,另一方面也积极参加实际的革命斗争。
1908年安庆新军举义,1910年广州新军起事,范鸿仙皆参与谋划。1911年4月,黄兴、赵声等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范鸿仙也自始至终参与其事。由于起义的领导机构香港统筹部远在香港,他积极参与与香港的联络事宜,《民立报》馆实际就是香港统筹部在上海的联络部。黄兴等组织敢死队,他积极帮助输送人才。参与黄花岗起义的江、浙、皖一带的革命志士,许多都是通过范鸿仙等人输送去的。黄兴、赵声等曾计划,一旦起义成功,即兵分两路出师北伐;一路由黄兴率领,兵出湖南,经武汉北伐中原;一路由赵声率领,兵出江右,经南京直捣北京。范鸿仙等人曾在上海积极准备,一旦起义成功,赵声兵进江浙时,即在上海接应。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它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大大鼓舞了革命党人斗争的信心,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加速了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而范鸿仙对“广州之役,筹策之功实多”(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83页。)。
1911年下半年,革命形势发展很快,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革命运动发展迅猛。宋教仁等决定在长江流域发动起义。为主持长江流域各省之革命运动,宋教仁、谭人凤等赴上海发起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即中部同盟会),范鸿仙与陈其美等皆参与其谋。7月31日,于上海北四川路湖北小学召开中部同盟会成立大会,范鸿仙为与会29人之一。中部总会下按省设立分会,总会机关设在上海,下设总务、文事、评议等五部,“凡事需经评议后始执行”。范鸿仙被推举为总务会议的评议员、候补文事部长和安徽分会会长。范鸿仙一方面主《民立报》笔政,进行公开的革命宣传,另一方面进行秘密的联络工作,与宋教仁等谋划革命。10月下旬,黄兴由香港抵上海,派徐宗汉“至《民立报》约宋教仁、范鸿仙来会,倾谈竟夕,历陈进取沪宁及武汉方略。”(注:李云汉:《黄克强先生年谱》,转引自蒋永敬编《范鸿仙年谱(简编)》第15页。)当时武昌起义正在酝酿,为免武汉孤立,中部总会决定宋教仁、陈其美留沪筹划下游响应事。范鸿仙则与柏文尉主持南京方面的工作,秘密联络南京军队事宜;并与郑赞丞负责筹组安徽分会;同时范还负责为起义筹集饷械。为适应反清革命斗争的需要,中部总会还决定以《民立报》作为中部总会的机关报。从此,《民立报》又成为中部总会在上海的宣传阵地和重要的通讯联络机关。当时《民立报》的主要组成人员,几乎都是中部总会的领导人。中部总会的战略决策和行动纲领,通过《民立报》公开发布;总会的重要指示由《民立报》派人分赴各省传达;全国人民需要了解革命形势,均争相看阅《民立报》。
当时东京同盟会总部长期处于涣散的状况,同盟会总部机关报《民报》也久已停刊。中部总会和《民立报》成为长江流域革命斗争的领导机关和宣传喉舌。中部总会的成立,使长江流域各省连成一气,对后来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及长江各省的响应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对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民立报》所扮演的角色,无论是在宣传、组织、联络、动员等方面的活动,均有极为显着的作用和影响。”(注:蒋永敬编:《范鸿仙年谱(简编)》第12页。)范鸿仙作为中部总会和《民立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功不可没。
三、光复上海、南京,奠定南京临时政府之基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为响应武昌起义,10月24日,范鸿仙与宋教仁、陈其美等秘密商讨光复上海,“即席议决,联络商团,媾通士绅,为上海起义工作之重心。”(注:《上海光复前夕的一次重要会议》,《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册第48页。)范负责宣传,他以“孤鸿”、“哀鸿”为名,发表大量文章,宣传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以激励民气。文章极富宣传鼓动性,“报纸一出,购者纷至,竟至有出银元一元而不能购得一份者。”(注:《上海光复前夕的一次重要会议》,《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册第48页。)极大地鼓舞了上海人民光复上海的斗志与士气。11月3日,上海工人、会党、士兵在广大市民支持下发动起义,次日一举攻克江南制造局,上海遂告光复。鸿仙宣传鼓动之功不可没也。
在上海响应武昌起义的同时,同盟会合肥分会会长李绪昌也在安徽响应。但无枪械,乃赴沪向范鸿仙求助。范千方百计筹得长短枪300支,子弹万发运皖(注:《庐州光复记》,《安庆文史资料》第五辑。),有力支援了安徽的光复运动。
根据同盟会中部总会的分工,范鸿仙与柏文尉主持南京方面的军事。范鸿仙不辞劳苦,穿梭于上海与南京之间,一方面主持《民立报》宣传工作,策应上海起义,一方面积极作光复南京的准备。他组织和发动有关人员在三天内制成炸弹1200颗,购得手枪300支,准备运往南京作起义之用。又赶赴南京,策动南京新军起义。当时驻守南京的是徐绍桢统制的新军第9镇。徐绍桢系一开明官僚,同情革命。但在关键时候对发动起义犹豫不决。为了消除徐绍桢的疑虑,范鸿仙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深入军中对徐剀切劝谕,指出:“满情无道,百姓分崩。今义师奋起,海内响应,此天亡之时。将军明德英才,总兹戎重,苟动bāo@①鼓,扶义征伐,孰敢不从?以此诛chú@②胡虏,匡济华夏,诚千载一时之机会也。”(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77页。)终于说服徐绍桢举义。由于徐绍桢不等枪械运到,即于11月7日提前发动起义,冒险进攻雨花台,起义终因弹药缺乏而失败,所部退保镇江。
起义失利后,同盟会中部总会召开紧急会议,范鸿仙、陈其美等认为,不攻克南京,不足以完成江苏革命之任务,巩固苏、沪、杭,且无以挽救武汉革命之颓势。会议决定策动江浙各军,再次进攻南京。会后,范鸿仙等奔走于上海、镇江等地,组织江浙联军。为协调联军内部关系,范鸿仙日夜活动于各军之间,以大义说服了各方将帅,推举徐绍桢为江浙联军总司令,统一指挥。11月24日,联军反攻南京,力战连捷,12月2日,攻克南京。南京既克,联军内部暂时平息的矛盾又爆发。镇江军司令林述庆自恃功高,自封都督,浙、沪诸军不满,共推徐绍桢为都督,与林对抗,行将火并。范鸿仙与宋教仁来宁调停,“一日遍走各军”(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33页。)。经多方协商调解,公推程德全为江苏都督,徐绍桢为援鄂军总司令,林述庆为北伐临淮总司令。三全齐美,联军得以团结相安,保持共同对敌的局面。
南京的光复,为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范鸿仙筹措饷械弹药,说服徐绍桢举义,组织江浙联军,协调内部矛盾,光复南京城,为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故于右任称范鸿仙“南京奠定,开国建勋”(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85页。),高度评价了范鸿仙在光复南京中的功绩。
四、二次革命,文事讨袁率先发难,军事讨袁皖省首倡
1913年3月,袁世凯暗杀国民党中坚宋教仁,其复辟帝制的阴谋显露。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号召武装讨袁。范鸿仙也积极投身于讨袁护国的斗争。
早在两年前,袁世凯刚出,中外皆颂之为伟材,南北皆寄之以厚望。独范鸿仙挥毫逆扫,撰《今日之猛虎人材》、《国民梦中之华盛顿》、《袁世凯》等文,直指其狼子野心之本性与祸国殃民之阴谋,料定他“终必为国初之吴三桂”(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31页。)。南北停战议和时,范鸿仙力主北伐,反对议和。孙中山退位,革命果实终落袁世凯之手,范鸿仙惊愤叹息:“伪孽虽去,袁贼未枭。北廷诸将,各仗强兵,跨州连郡,人自为守,而无降心。会权一时之势,以安易危,共和之政,不三稔矣。”(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78页。)后三年,袁氏构逆称帝,果如其言。孙中山号召讨袁,但不少国民党人留恋权位,“议者多主持重,莫敢发难”,而范鸿仙“独奋然兴起,”(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76页。),在其主持的《民立报》上率先发难,口诛笔伐,声讨袁世凯之罪恶。指出“祸中国者,袁世凯也”(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47页。)。袁刺杀宋教仁“是直推翻议院政治、政党内阁”,“是直摧残共和政体平民主义”(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35页。)。对如此“反叛民国”的“万恶不赦之凶徒”,“非惟国法所不容,抑且民国所共弃”(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52页。)。并指出,“今日之事,决非仅赖口诛笔伐可以拥护共和也。”(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53页。)号召全党同志与全国同胞“牺牲吾人宝贵之碧血,以刷新共和之颜色”(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52页。)。
范鸿仙言至行随。1913年7月初,范鸿仙返回安徽,策动讨袁。他与郑赞丞、袁家声等在安徽正阳关吕开军事会议,商讨组织安徽讨袁军事宜,因歧议而不果,范忧愤成疾,“大病几死”(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66页。)。7月12日,李烈钧于江西湖口宣布独立,孙中山急令上海、南京响应。范鸿仙抱病返皖,赴芜湖,运动驻芜湖的龚振鹏旅于15日宣布独立。芜湖宣布独立讨袁后,全皖人心振奋,凤阳、临淮、正阳、寿县等地纷纷响应。7月17日,安徽宣布独立,以管鹏为都督,范鸿仙为民政长。范鸿仙一面安抚百姓,使“市井不惊,人民安堵”(注:《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67页。);一面电催柏文蔚“回督皖省”,并整顿军旅,征募民军,组织安徽讨袁军,迅速地编成了三个旅。又发兵克大通,击败袁世凯任命的皖督孙多森。孙逃往南京,皖督交祁耿寰护理,保定军校教员刘国栋乘机驱逐祁耿寰,自任都督,范鸿仙又派芜湖、大通讨袁军逐走刘国栋。7月27日,柏文尉返回安庆,就任都督和安徽讨袁军总司令,范鸿仙偕管鹏、郑赞丞等相率来归,全力支持柏文蔚讨袁。柏、范等随即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决定兵分三路出师讨袁。由于独立各省步调不一,各行其是,加之仓促起事,未充分发动民众,在袁世凯军队的大举反攻下,二次革命很快失败。范鸿仙也遭袁世凯缉捕,在国内不能立足,遂东渡日本,并于东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继续追随孙中山革命。
二次革命中,李烈钧首先在湖口起事,八省、区纷纷响应。芜湖举义与南京同日,为皖省倡。嗣全皖响应讨袁,时日亦仅稍后首应之江苏二日,为继江西、江苏之后,第三个宣布独立的省份,于全国影响亦甚大。此亦实范鸿仙之功为多焉。
五、再次筹划讨袁革命,壮志未酬
1914年1月,孙中山决定再次讨袁,以长江流域为基地,由江浙两省首先发难,其它各省响应。并指定范鸿仙规复上海,吴藻华规复苏州,夏尔yú@③规复杭州。同年2月,范鸿仙奉孙中山之命,秘密从日本返回上海,在嵩山路设立秘密机关部,谋组上海中华革命军,发动军事讨袁。当时袁世凯党羽上海镇守使郑汝成以重兵据守上海制造局,派遣爪牙四处侦捕革命党人。范鸿仙决定首先拔除制造局镇守使署这个反动堡垒。他通过在上海制造局内任职的同乡陈元辅,对北洋军官兵进行反袁宣传,策动他们倒戈反袁,以作内应。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反工作,已争取一大部分北洋军官兵站到革命一边。眼看时机将要成熟,不意陈元辅行动暴露,被捕死难。郑汝成侦知范鸿仙的行动,乃派人于1914年9月20日将范鸿仙暗杀于机关部寓所。范鸿仙再次筹划讨袁革命,竟壮志未酬身先死,实践了他生前以“吾人宝贵之碧血,刷新共和之颜色”的誓言。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木加包
@②原字钅加且
@③原字王加与
《南京社会科学》73~76K3中国近代史范毓虎/胡臣友20012001由于资料缺乏,学术界对范毓仙的研究甚少。本文从宣传反清革命、筹划反清武装起义、光复上海、南京及讨袁护国等方面分析了范鸿仙对辛亥及二次革命的贡献,以期抛砖引玉。辛亥革命/《民立报》/二次革命范毓虎 胡臣友 民革江苏省委 南京 210024 作者:《南京社会科学》73~76K3中国近代史范毓虎/胡臣友20012001由于资料缺乏,学术界对范毓仙的研究甚少。本文从宣传反清革命、筹划反清武装起义、光复上海、南京及讨袁护国等方面分析了范鸿仙对辛亥及二次革命的贡献,以期抛砖引玉。辛亥革命/《民立报》/二次革命
网载 2013-09-10 21: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