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44(2003)04-0033-06
  民族认同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正确认识这一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把握民族发展规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长期的历史发展,各民族之间逐渐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各民族之间共同点不断扩大,相互认同也在不断发展中。正确把握这一发展趋势,促进中华民族共同进步、繁荣,也需要我们在民族发展理论上不断创新。本文以“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探讨。
    一、关于民族认同理论的认识
  (一)何谓民族认同
  对此问题的认识,从目前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几种观点:一是王建民先生提出来的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的成员相互之间包含着情感和态度的一种特殊认知,是将他人和自我认知为同一民族的成员的认识。二是王希恩先生提出的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三是郑晓云先生提出的一个民族对于其文化及族体的认同,也就是民族认同。本人在此基础上认为民族认同即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身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民族是一个人们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我们就能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其二,是民族自身文化的认同。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一个民族的文化,包含了这个民族中人们的精神,行为与物质创造活动以及结果。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可以反映人们对以文化联系起来的群体归属,即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那么也就会认同于本民族的文化,从而也就带来了相互之间的亲近感。并在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形成了与此相关的、复杂的民族心理活动,如价值、审美、好恶、感情、意识等。总体上看,第一层次是对人们之间作为一个民族的关系的认同,第二个层次则是对一个民族的具体表现形式——文化的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认同更多的通过民族文化认同而表现出来。因为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更具有强有力的内聚力与粘合剂。
  (二)民族认同的表现形式
  民族认同是民族发展中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既表现于人们的头脑中,也通过文化活动体现出来。具体来说,民族认同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民族心理。一个民族的存在需要其成员有两方面的认同,一是对民族本身的认同,二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在具有了民族认同后,才具有与该民族相吻合的心理活动。因此,民族心理也反映了人们对民族的认同,如果人们不具有对一个民族的认同,或改变了对一个民族的认同,那么也就不会具有与这个民族相吻合的心理。因此,民族认同是民族心理的前提,民族心理是民族认同的结果。民族心理活动可随着认同的变化而变化。当人们的民族认同发生变化时,如认同了新的文化与民族,那么原有的心理状态也会随之而调整到新的认同之下,与新的文化与民族相吻合。(2)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内的成员关于自己民族的认识,包括民族的地位、尊严、前途等。民族意识的表现是有前提的。其一,认同于这一民族,才会产生有关这一民族的意识;其二,民族意识只有在民族与外部环境——这种环境可能是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不同环境的接触中,才可能产生。民族意识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多方面的表现。如表现在对本民族在社会中的意识,对民族的荣辱和民族发展前途的关注,在民族交往中对本民族尊严及相互间的关注、互助、承认、抵触等心理体验。民族意识还是一种动态存在。比如,当一个民族处于列强之中,受到不平等待遇时,争取自己民族平等权力的意识就会增强,而当一个民族处于竞争的环境中,就可能激发这个民族的发展意识,加快自身发展步伐。总之,民族意识随着民族自身的条件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民族意识作为人们民族认同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对于维护人们对民族的认同,维护一个民族的存在,激发一个民族的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个民族的封闭,保守与狭隘,甚至造成民族之间的冲突。(3)民族感情。民族感情是民族认同在人的情感世界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相互认同于一体的人们之间的情感体验。一个认同于某一个民族的人,对于生活于这一民族内总是感到亲切、自如。因为这一民族的人们的感情表达与体验方式与自己是一致的。从而对于同一民族的人,由此而怀有与其它民族相区别的感情。例如,维吾尔族在与亲友、同事见面时,都要先握手,互问好。男子双手摸须,躬后退一步,右手抚胸,再问候对方家属平安。妇女则双手扶膝,躬身后退,以示行礼。而塔吉克男子相见,一般互相亲切握手,亲密者要互吻手背,最亲密的礼节是同辈互相拥抱。女子相见,长辈吻晚辈的眼睛,晚辈吻长辈的手心,平辈互吻面颊,亲密者互吻嘴唇。这种不同的体验是存在有共同的民族认同的人们之间的,这是一个民族内的相互之间的民族感情。一般来说,人们也往往通过节庆、歌舞、婚礼、丧葬、禁忌等活动的参与而共同享有一个民族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多种感情,尤其当一个人在他乡听到本民族的话语,看到本民族的歌舞绘画,碰到本民族的人们,心中犹如“相见恨晚”的民族感情会瞬间展露出来。民族感情的体验与表现不仅在一个民族中,在与异族的交往中也能获得。在与异族的交往中,如果异族对自己的民族具有一定的认同感,那么双方的感情就可能易于交融,并会逐步扩大到其它方面的密切交往。反之,对这一民族没有认同感,或采取鄙视、抵触行动,将会有损于这一民族的感情,双方将会产生磨擦,甚至冲突。(4)民族成见、偏见。作为一个民族的成员,都有自己的民族及文化认同,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把自己的认同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来加以维护,从而体现出在民族及文化认同上的立场。作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情感体验都会在其成员心中烙下深深的烙印,并产生一种成见、偏见。成见既是以对本民族传统的价值观为出发点的,又是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与经验。它表现在人们在对待事物,处理事物时惯于以既成的经验与思维方式为准。成见对于民族传统的维护有其积极的作用。但对于一个民族接受新的事物是有较大限制的,它可能造成民族的因循守旧。民族偏见是一种不客观的对于其它民族的看法。往往是以自己民族的认同为尺度去加以衡量。当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自己不相符合时,便从自己民族的基准出发去加以否定,并形成固定的看法。民族偏见一经形成就可能在族际间长期存在并代代相传,影响民族间的交往与团结。(5)民族歧视。民族歧视表现在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对于另一个民族的不平等的看法。这可表现在对于另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体格特征、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持歧视态度,如自认为本民族“先进”、“文明”、“高贵”,而它民族“落后”、“野蛮”、“低贱”。持歧视态度的一方从民族的角度来说是站在自己民族认同的立场上,把自己民族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来衡量被歧视民族。
  (三)民族认同的特点
  1.个体性与群体性
  民族认同首先是从个人开始的。人的一生在与其所处的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形成认同。而在儿童的成长时期,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已在潜移默化,而又强制性的使其认同。从基本的生活行为规范逐步扩大到伦理道德、思维、价值观念,在其逐步成长过程中,升华为一个民族的情感、意识等。同时,由于一个民族社会构成的多样性,男女性别、年龄差异、社会的开放度等因素的作用、影响,个人的对民族及文化的认同是有较大差异的。一般说来,青年人在对自身民族认同时,也在不断认同异民族的文化。民族认同的群体性,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与愿望为转移,而是与群体的利益与价值取向、文化存在的环境为准则的。群体的认同一旦形成,个人就将不断地调适自己的认同,去认同文化中已形成的因素。群体认同的形式除了其依托的物质环境的影响外,文化同源,群体的利益,宗教信仰,文化交融中的各种因素等都是影响群体认同的因素。
  2.民族认同的渐进性和层次性
  民族认同是一个渐进过程,在民族形成、发展初期,在民族共同体内,血缘关系不断被打破,形成共同的地域环境,生存空间,彼此交流,使用共同语言,形成共同的生活习惯。即民族认同的第一步。民族的发展,情感、观念、意识、行为,构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而稳定发展成民族认同。即民族认同的升华。发展到今天,民族认同则在一个国家政体内展开,民族认同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大对他民族的认同,即文化的交融。由民族认同的逐步发展过程,则体现出民族认同的层次性,即由语言、地域、经济的认同发展到价值观念、审美意识、道德、宗教的认同。由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扩大到异民族的认同。
  3.民族认同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民族认同的积极性表现为一个民族的人们能积极、自豪地看待自己的族属,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充满感情,能站在本民族立场上认识、处理各种问题。这种认同使得本民族有着强大的内聚性,能有效维系民族内部的团结和统一。积极认同在主体民族、发达民族中表现突出。民族认同的消极性是积极认同的负面表现,它可以存在于整个民族之中,也可以存在于一个民族的部分成员之中。具有消极认同的民族或民族成员总是以消极、颓伤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族属,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充满自卑,对自己的民族属性背负着一种沉重的污名感。在当今民族交往中,有的民族不敢在众人面前说本族语言,极力掩饰自己的族属身份,不愿穿戴本民族的服饰等都是消极认同的表现。
  从以上表现和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民族认同对民族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表现在:
  (1)民族认同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人们,认同了本民族,必然对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特别关注,都表现出对本民族的强烈责任感,都会把民族的兴衰荣辱与自己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为此奉献自己的一切。如果丧失了民族认同,则表现出民族已缺乏一种内聚力、互聚力,不仅谈不上民族的发展,等待着它的就是消亡,即为他民族所同化。
  (2)民族认同是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维系民族精神纽带的保障。每个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则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特殊感情。从表层看,对民族的服饰、饮食、传统等习俗都会特别钟情,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从深层看,礼仪、道德、伦理、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等都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行为规范,加以遵循。
  (四)民族认同与民族同化、民族涵化
  民族同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交往过程中,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丧失本民族特征,最后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同化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形式到内容,即由量变到局部质变再由局部质变发展到根本质变的渐进过程。这种变化最先始于语言、风俗(如服饰)、饮食、传统、交通、娱乐等,然后到伦理道德、价值、宗教信仰,最后到族属意识的改变,即认同于别的民族。从这一意义上认识,民族认同强调民族自我存在、自我意识,民族同化则否定民族自我存在、自我意识。民族认同的消失,也即民族同化的实现。
  民族涵化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因素在长期接触交往过程中,发生某种文化变异现象。民族涵化的结果可表现为接受、适应、抗拒。接受,就是一民族对另一民族文化因素的认同。适应,就是在认同的前提下,民族间的协调、调适、融合。抗拒则意味着不认同,各民族仍保持自身文化相对的特性。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认同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
  中华民族是中国务民族的总称,包括定居于中国全体内的所有单一民族,也就是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三亿人民。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连接和融合,同时又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即复合民族。从整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时期。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北有广漠,东南是海,西南是山的中华大地上,自新石器时期起,就有不同的人们集团分别在不同的地区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会,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点。经过夏、商、周三代,在黄河中游出现了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华夏不断把周围其它民族吸收进去,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在其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西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与此同时,与中原汉族农耕区相应,在北方游牧区也出现了在匈奴人统治下的大一统局面,而南北两个民族统一体的汇合则奠定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进一步完成的基础。在中原汉族农耕区和北方其他民族游牧区的相互对峙而非对立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经济文化类型的差异,两大民族集团之间,虽有大量记载于史料的战争和劫掠,但更重要的却是经常性的“茶马互市”,即充分体现两种经济文化类型互补和相互依存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在此交往过程当中,汉族作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核心,向周围各族辐射,而北方民族不断向畜牧业经济转向半农半牧经济,从而不断给汉族输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汉族也同样充实了其他民族,并且随着汉族不断向南扩展,引起了西部的民族流动和民族分化。在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既有过鼎盛时期的汉、唐王朝将北方游牧民族远远赶向漠北和中亚,也有过将华北农田变成农场,并部分或全部征服了农耕民族的南北朝各代政权和版图空前广大的元王朝。但无论是汉武帝、唐太宗,还是成吉思汗、忽必烈都没能把中华民族的农牧两大集团真正结合在一个实体之中。只是到了清朝中叶,汉、满、蒙、回、藏等各大民族集团统一在清王朝下,才真正结合成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实体,从而标志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形成。
  第二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阶段,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给中华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给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面临挑战和危机;另一方面,在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和新老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压迫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同舟共济、同仇敌忾、并肩战斗,中华民族一体的思想和精神更加明确和深化,中华民族作为帝国主义的对立物,作为政治上的坚强实体,更加突出出来,从而由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变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所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自豪感、责任感也日益突出。
  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余年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广大人民获得翻身和解放,随着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随着各民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光辉成就和发展进步,中华各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各民族当中,既表现为对本民族(单一民族)的强烈感情和认同感,同时又充分表现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强烈感情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各民族正是在自我认同、相互认同中不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不断走向新的统一。
  (二)当代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体现
  在当代中国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肉联系得到进一步升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各方面体现出来的相互认同又有更大的拓展和延伸,具体体现在:
  第一,在政治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奋斗目标。
  (1)民族工作的广泛开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的不断巩固,为各民族相互认同奠定了基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纠正在“文革”时期,把民族问题与阶级斗争等同起来,“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问题”来指导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践的错误做法。1980年之后,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了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工作座谈会,认真总结了中国几十年来的民族工作的经验教训。强调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要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民族大团结。各民族要互相尊重、帮助、合作,要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随着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恢复、贯彻、执行,民族工作的普遍开展,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各民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普遍高涨,共同点也逐步扩大。
  (2)民族团结活动广泛开展。民族观的正确树立,是中华民族广泛认同的保证。从1982年新疆率先开展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县、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后,全国各地也纷纷结合实际,创建总结出了许多好形式、好方法。如开展培训班、讲座、报告会、联欢会、谈心会,以及丰富多采的民族知识竞赛,民族风情图片展等,使全国各地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1988年,1994年,1999年,全国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胜利召开,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在全社会形成了争创民族团结模范单位、模范个人的良好氛围,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以维护国家利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荣,以损害国家利益、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为耻,已成为各民族人民的共识和认同。
  (3)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巩固。在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曾经饱受历史屈辱、沧桑的民族,越来越自觉的认识到必须奋发图强,实现国家现代化,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才能真正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奋斗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在1998年与洪水抗争中,2003年在与“非典”战斗中,就表现出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勇于战胜困难,共创美好未来的气魄和勇气。而当1999年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轰炸,2002年美军事侦察机侵犯我领空,撞毁我国飞机时,无数中华儿女都表现出无比的愤怒,表现出不信邪的勇气,都表现出一股强烈的振兴中华的愿望和强大动力,而这一切正是中华民族自觉意识的充分体现,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升华。
  第二,在经济上,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并成为各民族人民的共识、认同。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为促进各民族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奠定了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民族人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资本、技术、人才、信息、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活动和优化组合。在各民族相互交往、联系中,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各种物资、商品有效供给和地区间族际人口的有序流动。
  (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是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逐步缩小民族地区间差距,增强各民族经济发展动力的重大举措。这一战略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广泛支持和认同。目前正在实施的“西气东送”、“西电东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青藏铁路”等各项工程项目的全面启动建设,东部地区的各种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正不断流向西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丰富的各种资源相结合,它产生出来的宏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出来,企业间、族际间、地区间正以各种形式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共谋发展。
  (3)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联系,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模式,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使中华民族真正跻身于世界之林,已成为各民族共同的选择。从东海之滨到天山南北,从大兴安岭到雪域高原,都已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华大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第三,在文化上,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继承、弘扬、展现,各民族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认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点不断扩大。
  (1)国家举办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中国艺术节”,“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电影艺术评奖”,“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各地也开展了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擂台、经贸唱戏的活动。如广西南宁的国际民歌大赛,海南椰子文化艺术节,贵州凯里国际服饰及芦笙文化艺术节,安顺蜡染文化艺术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云南三月街民族节,楚雄火把节,西双版纳泼水节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广泛开展,展示了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了各民族经济上的联系,增进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了解、交流、尊重,有利于相互接近,相互认同;
  (2)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族际间通婚,族际语、多语现象日益普遍。当前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发展,不同民族共居于一地,共同生产(或工作)、生活,越来越多,不同民族间通婚比例也在上升,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讲多种语言的人也在增多,各民族有特色的小吃饮食也被更多的人所喜欢。如新疆烤羊肉串,延边州的泡菜、冷面,贵州凯里酸汤鱼,云南西双版纳的竹筒饭等,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3)某一民族的传统的节日,越来越成为当地各民族共同欢庆的节日。如甘、宁、青的花儿会,贵州的四月八,广西的三月三,云南的三月街、火把节、泼水节,内蒙古的那达慕,新疆的古尔邦节等。中国最隆重,影响最大的民族节日——春节,现已成为中华各民族辞旧迎新,欢庆丰收,合家团聚的节日。
    三、中华民族认同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
  (一)中华民族整体认同与中华56个民族自我认同
  中华民族整体认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事业的发展,中华民族认同也将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形式上更加多样,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同时,中华56个民族在平等、团结、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条件下,民族自我意识也在增强。整合民族内部因素,继承优秀文化,提高整体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目标,也是每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升华。应该说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华56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前提、基础,中华民族整体认同的发展,是中华56个民族认同的必然选择,同时又不断为中华56个民族自我认同创造良好环境。当然,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认同,而忽视另一方面的认同,都是不正确的。在当代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自然历史、地理、经济文化背景差异性仍明显的时期,尤其要更多关注人口较少,经济文化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民族的发展。在民族自我认同中,应努力帮助树立起民族发展的自信心,消除民族心理失衡的障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我们也要高度关注一些民族因经济实力增强,社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民族消极认同、民族自我意识盲目膨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要求分享更多政治权力,而导致对中华民族整体认同的倾斜、曲解,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的态势。
  (二)国家现代化的逐步实现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发展
  现代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科技发展为先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组织管理、生活方式、人类活动空间许多领域的、革命性、全球性、整体性的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生产力水平较落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层开的。应该说过去的50余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已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工业基础、科技教育文化基础。为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华各民族在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发展、进步等民族政策指引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所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联系也进一步紧密。多年来,国家在民族地区所进行的各种资源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普遍受到各民族人民的拥护,支持,得到他们积极的参与,而这一切大大加快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努力使国家现代化与民族地区现代化有机统一起来,相互促进。可以确信,国家现代化的逐步实现,是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保证,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动力,而各民族也只有积极参与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各民族更加接近,共同点更加扩大,中华民族整体认同不断得到升华。要坚决克服只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各民族实际利益;只强调国家认同,而忽视各民族自身认同的倾向。
  (三)中华民族认同的发展趋向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已成为新时期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指导方针。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以及民族问题发展规律来看,中华民族认同的发展趋向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国家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自豪感、责任感的体现也将更加充分。中华民族认同也将进一步升华。第二,民族团结活动广泛开展,各民族合法权益有效维护,使平等、团结、进步,发展成为各民族人民相互关系的主旋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成为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为中华民族认同将创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三,中华民族整体认同与中华56个民族认同在相互促进中,都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联系将在内容和形式上获得更大的拓展。各民族共同点将进一步扩大。第四,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相互认同中不断得到弘扬、光大,各民族特点也将得到进一步体现。第五,中华各民族在相互认同中,共同与国际和国内的民族分裂分子进行长期的斗争,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收稿日期:2003-02-13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贵阳33~38D5民族问题研究刘吉昌20032003民族认同是民族发展必然出现的客观现象,正确认识这一现象,有利于对民族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本文就民族认同的概念、表现形式、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华民族发展进程,阐述了当代中华民族认同及其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民族认同/中华民族  Ethnic recognition/and the Chinese people.Ethnic Re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eople  Lin Ji-chang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ffairs,Guizhou University for EthnicMinorities,Guiyang,Guizhou Province 550025)Ethnic recognition is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history.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is phenomenon leads to that of the law of ethn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nalysis of notions,forms and features in ethnic recognition,and illustrates a number of issuse concerned.刘吉昌(1965-),男,贵州民族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贵州民族学院教务处,贵州 贵阳 550025 作者: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贵阳33~38D5民族问题研究刘吉昌20032003民族认同是民族发展必然出现的客观现象,正确认识这一现象,有利于对民族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本文就民族认同的概念、表现形式、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华民族发展进程,阐述了当代中华民族认同及其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民族认同/中华民族  Ethnic recognition/and the Chinese people.

网载 2013-09-10 21:58:15

[新一篇] 民族文化建設與民族文化的哲學研究

[舊一篇] 民族音樂學作用于歷史研究的理論思考和實踐嘗試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