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新途径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尤其是我国自1995年起,开始实行了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国家又实施了“三个长假日”,即:“春节”、“五一”、“十一”(三天法定假日再加周末休息日,共计7天)。这意味着人们的1/3时间将在闲暇中度过。 国家这一行为提出了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旅游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快速向我们走来,并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也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
   一、“假日经济”的兴起为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前提
  旅游业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有条件、有能力追求生活质量的产物。国家越富有,休闲时间就越多。而休闲的普及将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消费成为主要动力。从今年“五一节”,“假日经济”的火爆中,可以看出在富裕起来的人民大众中,传统的休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外出度假的热情格外蓬勃高涨。美国学者认为,旅行和旅游业是一项同休闲活动密切联系的产业,它可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创造30000亿美元的产值, 其中在美国的税收超过6000亿美元。如果把休闲产业定义为包括其相关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业务的集成,那么全美国的前三项最大的产业就是旅游业,开支6210亿美元;卫生保健业,6040亿美元;教育业每年3310亿美元。如果把业务旅行从旅游业总开销中分离出去,再加上在家庭和当地社区的休闲消费部分,我们同样可以得到近10000 亿美元的休闲消费总量。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16%,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据国家旅游局预测,202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33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总产值的8%,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国际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看,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这为贫困地区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带来机遇。
  山西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上文物占到全国70%,五台山、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中外闻名,因此,我省一向有着“文物大省”、“旅游资源大省”的美称,然而文物大省并不是旅游大省。来山西旅游的人数只占全国的2%左右,就在今年空前火爆的五一期间, 我省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次也只占到全国出游人次的3.48%。据考察,我省50个贫困县中具有旅游资源的县占到2/3以上,在扶贫开发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设法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收入是一个难点,调整产业结构,贫困地区怎么调?应该突破传统的就农业调农业的做法和思维方式,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对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和大自然恩赐的自然风景,贫因地区应该学会开发利用。抓住“假日经济”这一机遇,把旅游扶贫摆上议事日程。
   二、对山西省50个贫困县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我们在讨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现状之际,先来弄清楚什么是旅游资源这个概念。
  资源一般指天然的资源,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资源。“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而出现的专业术语。旅游资源意味着旅游产业可以产生出经济价值的旅游对象物,是旅游业产生的物质基础。目前关于旅游资源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这里介绍几种关于旅游资源的提供。一种提供认为:凡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民间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另一种提法认为: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都为旅游资源。也有人提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人工创造力。在《百科全·地理学》中,关于旅游资源的条目写道:“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各种旅游活动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从以上种种提法不难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能吸引游客的一切因素,称为旅游资源,这说明旅游资源,其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内容是十分庞杂的。从类别上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社会文化(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山西省50个贫困县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类型:
   1、名胜古迹类。
  我国是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各历史时期,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绚丽的文化,为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物。山西省有着“文物大省”、“旅游资源大省”的美称,在50个贫困县中也有不少名胜古迹等待或扩大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贫困县中的五台县的东北部是我国着名佛教四大圣地五台山的主体部分,已经成为响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贫困县中代县境内有巍峨壮观的赵杲观、奇特险峻的雁门关、古朴典雅的边靖关、阿育王塔、文庙、杨家祠堂等古迹。贫困县中的交口县境内有:云梦山圣地、温泉大钟、石雕卧狮和享有“中国名胜”之誉的山神峪千佛洞等古迹。方山县是国定贫困县,境内的北武当山,是着名的道教圣地,北武当位于方山县境内,距太原200 余公里。北武当山俗称真武山,海拔1985m,明代修复玄武庙后, 遂改名北武当山,又因其山供奉真武大帝,亦是我国北方着名的道教名山。贫困县榆社境内的大小名胜古迹有37处。其中赵王石勒墓、响堂寺千佛洞、南村造像、邓峪石塔、崇圣寺大殿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此外,榆社县地下还藏有丰富的古代动物化石,1980年被确定为国家古生物化石重点保护区。贫困县左权县境内有:高灌塘、平踪崖、黑龙坛、文王庙等多处古迹。贫困县蒲县境内距县城2公里的柏山东岳庙, 是省一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自然风光类。
  山西地形多种多样、相差悬殊,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许多山地本身就是优美的风景区。多数贫困县都分布在山区,山大沟深的地方,具有许多自然旅游资源。闻名遐尔的壶口瀑布就位于贫困县吉县城西45公里的黄河峡谷中。娘娘滩属贫困县河曲,在晋、陕和内蒙三省区交界的黄河之中。这块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合240亩的小岛上,绿树成荫, 田园如画,岛上人家,环水临波,好似蓬莱仙境,这是黄河之中唯一一个自然岛屿。巍巍太行山南巅的贫困县陵川,1997年以来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太行山水特色旅游,该县推出的棋子山——王莽岭——锡崖沟生态旅游专线,已接待了10万余名海内外旅游者。贫困县壶关境内的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秀丽,具有亚热带气候自然资源,已发现有生长南国的红豆植物,具有开发前景。位于省定贫困县沁水下川村南1 公里处的西峡,两岸悬崖峭壁,谷内奇石玲珑,青山绿树相映,时有清泉飞瀑,峡底河水淙淙,由北向南滚滚而去,水质清澈,常年不涸。水中动物竟生,野花芳草争艳,百鸟婉歌翩舞,杂树争奇斗秀,“舜王刀劈一线天,高山湖泊变桑田”的传说便出于此。此外,雄踞于国定贫困县五寨、插花贫困县宁武两县交界处的芦芽山,史称“三晋第一名山”,这里奇峰嶙峋,岌岌穿云,远望酷似脱水而出的芦苇嫩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尤如大的天然盆景景观。国定贫困县娄烦境内的汾河水库,依山傍水,也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3、民俗文化类。
  浓郁的乡土人情是贫困地区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如三晋民俗文化中有朵斑谰的奇葩,叫河灯会,就位于国定贫困县河曲旧城西门外黄河渡口平的河面上,又称“西口古渡”。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夜举行放河灯仪式。在前后五天会期里,有“歌舞之乡”美誉的河东各地的歌手、舞星云集县城,或引吭高歌,或轻歌曼舞,表演各自的拿手好戏。有传统戏曲、地方小戏、二人台等,确实是一次盛大、红火、团结的民俗文化盛会,烘云托月,形成“一会一节”的地方节日。河东社火是山西运城地区一种民俗文化,河东社火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最着名的有河东舞龙、狮舞。国定贫困县万荣的锣鼓历史悠久,其音浑厚、洪亮、高亢、雄壮。万荣的花鼓,据传兴于宋代,起源于郑恩打瓜园的故事。花鼓亦仿郑之瓜形而做。打鼓者有:低鼓,即腰系鼓;高鼓,即胸前鼓;多鼓者有:鼓系于头部、胸部、右肩及两腿中间,最多可达七八个鼓。打鼓者的舞姿风格,各有所异,有的节奏紧促,动作跳跃;有的节奏缓慢,动作诙谐;有的稳健大方,动作稳重。上述民俗旅游项目是高层次的文化旅游项目。山西境内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蕴藏了大批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艺术和娱乐项目,有待更多的有识之士们去研究开发。
   4、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山西作为革命老区的多数贫困县曾留下许多革命的足迹,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国定贫困县武乡在抗日战争期间,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罗瑞卿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领导机关曾长期驻在武乡的砖壁、王家峪等地。现在武乡县已将这些旧址作为爱国教育基地。国定贫困兴县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晋绥边区的首府,贺龙、关向应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十多个春秋。1948年,毛泽东过黄河后和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在兴县蔡家崖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现在的蔡家崖革命纪念馆,也已经成为传统教育基地。国定贫困县柳林、石楼、五台等也都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工作的足迹。着名的平型关战役遗址就在国定贫困县繁峙东北边境的国定贫困县灵丘境内的城西桥沟一带。因该关距古长城隘平型关约5公里而得名。1937年9月25日拂晓,日本侵略军板垣师团二十一旅团主力数千人,顺沟迤逦而进,我八路军一一五师预伏崖顶,俟敌进入壕堑,发起攻击,歼敌3000多人,捣毁汽车百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成为抗日战争取得第一个战役胜利之地。目前,该遗址及平型关战役纪念馆已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着名的爱国友人、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同志,1938年6月17 日曾在国定贫困县五台金岗库岩口村八路军后方医院工作了近4个月, 现在松岩口村的《白求恩模范病室》纪念馆,也已成为爱国教育基地。可见贫困县有许多革命传统旅游资源值得认真研究开发利用,形成革命根据地传统教育游。
   5、生态庄园经济类。
  休闲的普及使人们有了追求生活质量、追求回归自然消费的愿望。在当今人们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浪潮的影响下,找一片净土去休闲度假,已成为旅游业的一种新时尚。贫困地区相对发达地区而言,由于交通落后,相对环境污染较少,适宜搞生态农业,生态林牧业,并可与旅游结合起来,搞生态旅游。如在交通便利的贫困县,可以划定一片土地,搞无污染、高科技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搞庄园旅游经济。这样既有益于发展旅游业,也有益于调整农业结构,跳出小农业经济,发展高科技农业。
   三、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好处
   1、有利于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通过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结对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基本解决了广大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但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难点。从实践上看,凡是贫困县旅游资源开发得快,开发得好的地方,那里的经济就发展的快,农民收入也增长的快。如省定贫困县吉县壶口景区推出了壶口至克难坡骑毛驴黄河风情特色旅游项目。它的推出为当地贫困农民增加了收入。该旅游线路从壶口至克难坡全长9公里,游客在游览举世闻名的黄河壶口瀑布后, 骑毛驴沿途观赏明清码头、牛马王庙、河清门、清代长城及二战区造币厂旧址,嶙峋怪石,领略峡谷美景,感受黄河风情,并游览阎锡山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旧址——克难坡。该旅游线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点相互衬托,突出了黄河风情这一特色,是一个极具高品位和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据调查,从事该项目的农民,平均每天收入约100多元。
   2、有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1世纪,人类将面临资源、环境和人口三大问题。而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问题。对农业来说,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起到减灾防灾的作用。如:为了保护五台山风景区的环境,省政府规定一律不准审批有碍旅游业发展的工业项目。同时,他们认真保护森林植被,防止森林、草坡资源的人为破坏。开展旅游环境治理活动,这些措施使景区环境明显改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报导大同云冈石窟因煤炭车辆运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后,省、市高度重视已落实改线资金,改道运输,这样既保护了石窟,又治理好周边环境。
   3、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兴起,必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游客外出,需要吃、住、行,这就可以促进餐饮业、旅馆业和交通业的发展;游玩购买纪念品,就可以推动一些特色加工业的发展。据有关专家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就相应增加10.20元。太行山南颠的山西陵川县古陵步行一条街就是在旧时购物街的基础上通过旅游开发新近恢复的,主要经营土特产品。陵县近几年利用当地无污染,水清气爽的优势开发出了一系列绿色食品马武京牌纯天然黑木耳,阿珍牌小杂粮,还有绿大豆、大黄豆、黑豆、绿豆、红小豆,被称作“真粉”的绿豆粉对烧伤、烫伤、跌伤以及酒精中毒均有良好疗效。在锡崖沟村,当地老百姓出售一些何首乌、灵芝、观音茶等山货,价格也很便宜。近几年来,陵川县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万元, 该县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在上升。
   4、有利于更新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观念,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贫困地区由于相对封闭,视野不开阔,观念保守。但是,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将外地人员吸引到贫困地区旅游,既可以带来信息,形成对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观念的冲击,又能更新观念,创造机会。此外,通过旅游观光,能使旅游者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还能使旅游者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体味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无形中培养了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的感情。这是一种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对提高国人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有利于满足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经济富裕了,人民必然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外出旅游是个重要方面。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球旅游人数将从1999年的6.63亿人增加到15亿人,旅游带来的收入总和将从1998年的4450亿美元增加到2万亿美元。 世界旅游高峰会的专家们认为,在20年后,旅游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如今我国“旅游过节”已渐成时尚,今后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的人会愈来愈多,贫困地区抓住机遇发展旅游业实属明智之举。
   四、对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1、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处理好政府推动、 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
  我省贫困地区作为革命老区,名声在外,但贫困县旅游资源的丰富,却很少有人知晓。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一方面对外要扩大知名度,另一方面政府要制订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起到搭台、推动、引导开发旅游的作用。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去策划、去开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规划的范围内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努力扩大社会的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旅游,积极投资兴办旅游的社会氛围。
   2、进一步搞好旅游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开发, 规划要力求符合实际,充分体现地方特色。还可结合人文景观设计一些具有贫困地区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风景区之间形成连线,推出一日游、几日游等时间不等的项目,让游客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发挥好整体优势,避免各自为战。同时,要搞好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目前贫困地区因基础设施差而留不住人的状况,通过几年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
   3、多渠道增加投入,全社会办旅游。
  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差,服务质量低,旅游资源的开发缓慢,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贫困地区旅游投入太少,以至于形不成开发效益。因此,要多渠道增加对贫困地区旅游业的投入,除了政府专项投入外,更要研究鼓励政策,鼓励多种经济成份投资开发旅游。
   4、要加强管理,逐步规范旅游市场。
  旅游业在城市虽说已不是一种新产业,但是在贫困地区还完全是一个新兴产业,整个行业和管理尚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因此,当前要从加强管理入手,制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管理规定,建立和健全旅游管理队伍,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强化对旅行社的管理,做到发展与整顿两手抓,杜绝无序竞争,防止假冒骗出现,注意卫生监督,加强治安管理,处理好游客投诉事件,逐步依法规范旅游市场。
  新世纪来临之际,贫困地区旅游业面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机遇与挑战,只要我们明确思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改革创新发奋图强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全力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进步,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就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农经研究通讯太原22~28MF1体制改革赵俊超20012001作者系山西省扶贫办副主任 作者:农经研究通讯太原22~28MF1体制改革赵俊超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1:57:56

[新一篇] 旅游業也要學會細分市場

[舊一篇] 日本對“文化大革命”的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