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近代地理大发现,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以来,世界由封闭走向开放。资本主义在开放世界中大踏步发展,而封建主义在封闭世界中走向灭亡。在开放与封闭的对峙中,出现了历史上称之为“李约瑟难题”的历史现象,强大的中华帝国在自设的封闭中走向没落。20世纪诞生了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经过几十年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到20世纪7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兴起了改革浪潮,社会主义必须进入开放世界体系中。社会主义必须学习与创新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人文、社科思想理论。近代以来的社会就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不仅如此,近代以来的科技、经济、教育、政治、法律、文化、军事等都是开放的。特别是20世纪计算机的诞生,加快了世界开放体系的步伐,80—90年代因特网(Internet)的出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各国国门更是大大地打开了,地理国界形同虚设。信息社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我们正处于几大因素的交织作用中,一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二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信息化,进而进入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三是进入国际经济、政治等的区域化、世界化的进程中;四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本身揭示出世界的巨大开放性。面对这些因素,作为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必须作出自己的思考与回答,在作者看来,有必要建立开放论以反映时代的要求,并为时代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
正是由于近代世界的巨大开放性,已有不少论者及经典作家注意到了“开放”概念的重要性。
在开放社会理论方面,哲学家柏格森比较早地提出了“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概念。他认为封闭社会的特点是自我中心、等级制首领的绝对权威;而开放社会则包括全人类而不以领地、血缘为限。开放社会是封闭社会在各个方面的扩张,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逻辑实用主义代表人物莫里斯(C.W.Morris)在《开放的自我》一书中从人性的发展角度对开放社会的特征进行了讨论,他极力推崇开放自我的开放社会。他认为,病态的自我是封闭的,而健康的自我是开放的。着名哲学家波普尔的着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被称为开放社会的经典之作。波普尔在该书中以批判历史决定论为核心,强调个人主义的原则。在他看来,开放社会就是个人主义、平等主义、理论、自由、民主的社会。柏格森、莫里斯、波普尔三人对开放社会的论述各有不同,但却紧密联系;尽管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但是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研究的地方。
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运动向各国渗透,60—70年代出现了从不发达国家立场考虑问题的“依附理论”,提出了“中心—外围”“宗主国—卫星国”“中心—边陲”等核心概念,为推动后来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尽管依附理论有一些失误,但它在开放理论探索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开放”概念,但他们在人类思想史上最早从开放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并把资本主义当作一个开放的世界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开放性质也有所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开放就成为不可阻档的历史必然趋势。开放不仅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在文化、科学技术、艺术和精神上也会相互影响。
列宁根据苏维埃俄国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开放的必要性、可能性等作出了科学回答,还指出苏维埃制要吸取西方议会制的长处,要注意对外开放的“度”,要对消极影响有所防备。
本世纪初孙中山明确提出了“开放主义”这一鲜明概念,但是他把对开放促进中国发展的进程设想得过于乐观,没有看到开放也可能产生一些负作用。
自1978年以来,邓小平精辟地论述了开放思想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指导原则。他指出,要遵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就要搞好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对内开放也就是对内搞活,就是改革。开放主要是对外开放,发展与国际间的广泛联系。邓小平还指出,对外开放还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审视,邓小平的开放思想注重了两种不同的开放,而且中肯地确立了它们的地位。
二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除了对邓小平的开放思想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外,还注意到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从开放性的视野展开研究。
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的现代化系列研究颇有特色,特别是中心创始人罗荣渠曾在《现代化新论》等着作中,对开放思想有诸多论述。
在国内,研究开放与经济现代化关系的较多,这方面出了不少着作。比如,胡栋机《开放经济理论》,罗龙《当代经济发展中的开放度问题》,朱浣源《开放社会的先驱》,田志立《全球开放论》,叶自成《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等。
从开放性的角度审视某些特定领域国内也有不少着述,例如,李未教授提出了开放逻辑,(注:李未:《一个开放的逻辑系统》,《中国科学》A辑,1992,(10):1104.)胡懋仁对开放逻辑进行了分析,(注:胡懋仁:《开放逻辑与理论系统》,《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3):7.)李连科提到了开放价值论; (注:李连科:《哲学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8页.)费斯则从构建辩证法理论新形态——联系的辩证法——出发,提出了开放系统规律:(注:费斯(傅德本):《走向辩证法理论的新形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4):23.)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地存在,它总是处于对内对外的相互联系之中,即对外是开放的,对内是相关的。但对开放联系规律有待作更深入的探讨。
吴国林则从微观物质开放性出发试探解决量子力学的有关疑难问题以及物质的可分性问题,(注:拙作:《试论微观物质开放性及其对物质可分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1):1;从微观物质开放性角度审视EPR佯谬,同上1997,(11):12.)孙显曜与吴国林从宇宙开放性的角度试探解决宇宙的有限无限问题,(注:孙显曜、吴国林:《宇宙耗散结构模式科学前提的探索》,《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7):1. )吴国林从物质开放性的角度探讨了物质可分的有限无限问题,并且从物质开放性出发提出了一个新命题:物质可分无限性与宇宙无限性具有统一性。(注:拙作:《试论物质可分无限性与宇宙无限性的统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2 ):42.)
在作者看来,以上关于开放问题的探讨大多是与具体科学问题相结合在一起的,还没有具体而深入地把开放作为一个对象进行研究。但是,业已清楚显现,把开放作为一个对象来研究,或者说建立开放论的时机正在来临,需要我们从哲学的一般去探讨开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三
国外后现代主义思潮也给我们的开放论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例如,罗蒂提出一种“没有镜子的哲学”,他认为用隐喻可以消解一直使西方哲学苦恼的科学和艺术的对立。他从种族中心主义出发,认为我们与别人、别的共同体的对话必须从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共同体的信念网络出发。伽达默尔解释学认为,我们的理解决不可能离开我们的先见。先见是我们理解的前结构。我们的理解必须从先见出发,理解的结果是我们的视野与理解者的视野的融合。他还认为,我们的理解永远面对新经验。经验的辩证法的完成,不在于确定的知识,而在于由经验本身激起的对新经验的开放性。开放性与有限性构成了经验的一般结构。对传统开放就是与传统对话。
与上面的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不一样,由格里芬等人倡导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也蕴涵了许多开放性思想。作者并不赞同格里芬等人倡导的“后现代科学”概念,而宁愿用更符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后现代知识”概念。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推崇一种整体论的方法,并通过思维方式的转变以消除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真与善与美、价值与事实、伦理与实际需要的分离,也就是对立的二者通过边界开放走向融通。
无疑,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许多主张并非都是洁白无瑕的玉,但毕竟值得我们细心地敲打。
四
自然科学自近代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它对哲学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生观,世界观等都有重大的影响。现代自然科学是否蕴涵了开放的思想?是的,的确如此。下面我们简要叙述一下。
20世纪物理学有三大突破,一是相对论,二是量子力学,三是非线性理论。狭义相对论由于参照系之间相对速度,呈现出“尺缩”,“钟慢”,“质增”等效应,它们表明:长度、时间及质量等的性质不仅仅由自己的内在性质(如固有长度、固有时间,静质量等)决定,而且与这些量的外界环境(另一参照系)性质有关。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由于没有考虑到引力场的能量——动量张量,因而场方程是不完备的,将该场方程用于整个宇宙,我们自然得到符合场方程的宇宙是开放宇宙而不是封闭宇宙。从量子宇宙学的角度来考察量子宇宙时,都涉及到引力场与物质场的来源问题,而它们不可能“无中生有”,这表明我们宇宙创生时的量子宇宙是开放的。(注:孙显曜、吴国林:《宇宙耗散结构模式科学前提的探索》,《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7):1.)
从量子力学来看,微观物质本身具有开放性。而且微观粒子与宏观外界之间是开放关系。即微观物质的性质是由系统的内外部共同决定的,微观客体与宏观外界相互作用后才产生宏观可观察状态——量子现象。(注:拙作:《试论微观物质开放性及其对物质可分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1):1 ; 从微观物质开放性角度审视EPR佯谬,同上1997,(11):12.)
60—70年代以来的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混沌学等非线性学科群的进展,揭示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非线性系统,当获得足够强度的物质、能量或信息(即负熵流)时,系统将从无序转变为有序。开放是系统向有序转化的必要前提。非线性理论消除了热力学系统演化与生物系统演化的对立。
五
要研究开放的有关性质,首先要确定开放的基本涵义。由于开放广泛关涉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尤其是社会现象中的开放问题更为复杂。开放大致有两种涵义:(1)外在开放,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开放,它是指系统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尽管系统的开放是通过世界进行的,系统的开放程度(开放度)将影响系统的状态,换言之,系统处于开放态。可以认为,从基本粒子到宇宙整体的整个自然界都是开放的,处于开放态。
(2)内在开放,是系统开放的另一种涵义。 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内在开放有一些差别。自然系统的内在开放是指系统具有内在随机性,不确定性或不完备性,(注:拙作:《“开放”初探》,《哲学动态》,1997,(9):23.)这是由混沌理论、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所决定的。社会系统的内在开放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对一个国家来说,用邓小平的话讲,对内开放就是为对内搞活,对内改革。在作者看来,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内在开放可以归结为系统具有不确定性或不完备性。因为社会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各种交换正是说明要素是不完备的,不确定的。要是要素确定而完备,那么要素也就失去了联系,失去了作为系统的要素的基本功能。
总之,系统的开放,可以分为内在开放与外在开放。内在开放是系统演化的基本动因,外在开放是系统演化的外在动因,属于条件。但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外在开放可以成为系统有序化的最为重要的原因。特别在信息时代,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随着世界区域性、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加深,外在开放成为一个国家强盛的最基本条件,甚至在特定时间内演变成为动力。
我们还注意到,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内部与外部是可以转化的,内在开放与外在开放也具有转化性。这意味着,通过加强内在开放带动外在开放,也可以通过加强外在开放带动内在开放。当一个小系统处于另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小系统的外在开放就成为更大系统的内在开放。总之,系统及系统的要素都具有开放性。凡系统都是开放的。
六
把开放作为一个对象建立开放论,其构架应是怎么的呢?在作者看来,以下几点是基本的清理门户的工作。例如:
研究开放与封闭这一对范畴的内涵与外延。是把开放作为一个状态还是作为一个过程?用什么量进行描写?外贸经济中的开放度能否直接作为开放论中系统的开放度?或者如何改造?
开放是系统的开放。这就需要研究开放的类型、结构与功能。各种开放的差别与联系。开放有没有基础与前提?开放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如何?开放的动力是什么?如何控制开放?
开放与客观实在有什么关系?实在是开放的吗?
在哲学意义上,还可以探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开放问题。
当开放论作为一个假说建立后,它可以向其它领域渗透,比如:从开放的角度探讨教育、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等问题。
在作者看来,只要有学术同仁大力协同,本着开放的精神,完成开放论这一设想,应当是可能且现实的。
学术界L合肥31~36B2科学技术哲学吴国林20012001吴国林,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 作者:学术界L合肥31~36B2科学技术哲学吴国林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1: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