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设计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浙江省台州中学 徐世德)
  历史思维能力的内涵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第一层次“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从不知到知,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次“为什么”?要求学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论历史现象、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等能力。第三层次“还有什么?”则要求学生“豁然贯通”,具有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具备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应用能力。思维品质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智力的突破口。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很多,本文仅从历史问题设计的角度谈点粗浅认识。
   一、历史问题设计与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的抽象与概括水平。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能够在对历史知识分析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其中隐含的人类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本质特征、规律和趋势;能够“以史为鉴”、“鉴古而知今”,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操作的问题,能为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有利条件。教学时可创设新情境,提供一些史料,并据此向学生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时应注意:①史料要隐含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规律。②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操作。例如,在讲授秦末农民战争时,可引导学生看教材中提供的史料:“农民把收获物的2/3交给政府”、“建宫室140多处……秦朝人口约2000万,被逼去建宫室坟墓、修筑长城和戍守边疆地区的就在150万人以上”。引导学生从上述数据中得出结论:苛政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而向学生揭示出隐含在教材中的“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让学生把握政治、经济变动的内在规律。其后可引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罪人,对吗?”这一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看到秦始皇的功和过的两个方面,既要看到他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混战局面,建立并巩固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一面,说明他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同时又要看到他施行暴政,残暴专制,引起农民起义,表明他是有名的暴君。这样就将隐含在教材中的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出来,引导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坚持两点论,要全面公正,克服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二、历史问题设计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中随机应变,不为习惯性思维束缚的能力。要求在遇到问题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自觉地、灵活地变换自己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向,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要善于对历史现象或历史过程灵活地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以形成较强的迁移能力。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设计问题时应注意:①设问的角度要灵活。②问题要含有多个答案或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寻找这些答案或方法需要学生作发散性思维操作。③问题具有迁移价值。具体可设计“发散式”,“辐集式”,“变换式”等历史问题。
  1.发散式问题。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期寻求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的思维方式。由于人类历史画卷是由时间、空间、人类活动这三维度组成的。这三维度不是平行而是呈立体错综交叉的网索状动态结构。那么,设计问题时可把思维的启发点立足于交叉点聚焦点上,沿着交叉点延伸出各条脉络,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去把握历史。例如复习英、美、法、俄、日、德、意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设问:①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阐释原因。②从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原理分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各自特点和方式。③从量变与质变或前进与飞跃相互关系的角度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量变引起质变。④从人民群众和杰出历史人物关系理论的角度去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⑤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角度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必然性、进步性及局限性。此类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向多个方向发散,能使学生的思维过程灵活。
  2.辐集式问题。辐集式思维是以某个对象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将思维指向中心点,以达到解决核心问题的目的。例如香港问题: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英国割占香港。②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签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③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规定,英国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新界”)。④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方法:“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⑤80年代,中英通过谈判并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那里的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以上史实都是围绕香港问题,可据此设计问题:①香港、九龙是怎样被英国占领的?②我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是什么?其意义何在?③结合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国情分析当时香港为什么被割占?现在为什么又能收回?说明了什么?
  3.变换式问题。即变换设问的角度或方向,或通过增减问题的限制因素和条件,使学生根据不同条件、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解答问题。该类问题能为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学会随问题的条件、角度的变化灵活地解答问题。第一,增减问题的限制因素或条件。例如,19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入超的原因有A.中国封建生产方式落后B.英国工业革命完成C.大机器生产的商品占优势D.英美商人的鸦片走私。此题如果是多项选择,答案为ABCD;如果加上“根本原因”这个限定词,则答案为A;若改为“直接原因”,那答案为D。这样变换问题的限定因素,使学生知道条件不同,结论就不同,从而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第二,变换设问的角度。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应作相应的变化,这样也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以中国古代史中的牧野之战、城濮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为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命题:
  角度1:按先后顺序排列中国古代的下列战例①牧野之战②城濮之战③长平之战④巨鹿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④②
  角度2:在下列战役中,发生在今河南境内的是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角度3:下列战役中,由项羽指挥的是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角度4:奠定晋文公称霸基础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角度5:将以下四个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重新排列:①前徒倒戈②纸上谈兵③退避三舍④破釜沉舟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角度6.下列战役中,一方曾经采取诱敌深入战术的是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三、历史问题设计与思维创造性的培养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和方法来学习历史,对未知史事进行有创见的思索。通过它可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它是高级水平的思维活动,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精神支柱。思维的创造性是人类共有的思维类型之一,是每个人或高或低,或显或隐都具有的一项基本素质。历史教学中设计带有创造性思维问题时应注意:①学生需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依据,故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多在总复习阶段进行。②设计问题必须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境之中。③必须以探索性的问题为切入点。
  1.联想与综合。联想就是对历史现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使思维朝着前向、逆向、纵向、横向流动,并引导学生把部分和个别的历史现象,通过相互依存的关系加以总结,明确事物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构成对事物的“立体式”认识。如讲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时,可联想到北宋王小波、李顺的“均贫富”口号,南宋钟相、杨么的“等贵贱、均贫富”口号,明末李自成的“均田免粮”口号,使学生认识到:①封建生产关系造成贫富悬殊及土地兼并严重,是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②要求推翻封建剥削的制度及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是人们的普遍愿望。③从口号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民战争的水平是逐步提高的,而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
  2.分析与比较。分析就是引导学生找出历史事件的特点和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同一类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使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的本质差别。如列出中国古代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巨鹿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火之战等,通过分析可使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战争胜败不完全取决于军队多少,有时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同时进一步从古今中外战例中探索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哪些,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一般规律:战争中往往正义者得人心者胜,社会形态社会制度优越者胜,经济与技术先进者胜,智者勇者胜,反之则败。根据这一规律,进一步设计问题:“比较1894年与1937年日本两次侵华的原因,分析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为何一败一胜?”让学生从历史背景、两国国情、领导集团态度、抗战路线、人心向背……等角度探索。
  3.归纳与推理。归纳推理就是由个别事物或现象归纳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规律,或运用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的知识。例如:汉高祖刘邦采取哪些“休养生息”政策来发展生产力?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学生在启发下答出:汉高祖刘邦参加过农民战争,看到农民战争的巨大力量,“以亡秦为鉴”,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从而促进了汉初的繁荣。而封建王朝到了后期,统治阶级日趋腐朽,生产关系又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又会导致农民起义,致使旧政权垮台,开始新的王朝。由此得出结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也是封建社会周期性震荡的根本原因和客观规律。
   四、历史问题设计与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的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能力。对传统的或一般的结论或观点大胆地问难质疑,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正确地分析批判,在“扬弃”中取舍,从而获得全新的思维成果。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应立足于对已知的事物敢于质疑、探索和提高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自我检查和监控能力。在设计历史问题时应经常提出“是非判断式问题”和“自我监控式问题”。
  1.是非评判式问题。指能够质疑置疑,靠自己动脑筋寻求答案,勇于探索,不拘泥于前人已有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去分黑白、辨是非。例如:唐代诗人胡曾在《汴水》一诗中写道:“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让学生结合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及隋亡原因史实的认识,分析评论胡曾这一观点。提出此类问题,促使学生去找批驳或赞成的理由,而不为前人的观点所左右。
  2.自我监控式问题。指能够使学生客观衡量问题中限制因素或条件,养成不断反省自己思维的习惯,基本着眼点在于使学生能正确地矫正自己思考线索或方向。例如:我国在本世纪50年代初期开展的下列运动,哪些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A全国性的土地改革运动 B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并将它们转化为国营企业 C“三反”、“五反”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先不让学生急于选择答案,而是提出:“题干中哪个条件是解题的关键?”“想一想社会主义革命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待学生迁移政治课所学的知识,明确社会主义革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后建立起来的,最基本特征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生产资料公有制等等。再引导学生分析选项内容是否涉及到政权性质变更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变更问题。A项虽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但仍是私有制;B项使生产资料发生质的变化,成为社会主义全民企业;C项是政治经济领域运动,没有涉及政权或所有制性质变更问题;D项完成从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故结论是BD两项。这样,帮助学生注意分析问题的条件,矫正思维方向,以形成正确的思路。
  
  
  
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杭州27-29G32中学历史教学徐世德19971997 作者: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杭州27-29G32中学历史教学徐世德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56:12

[新一篇] 歷史問答題分類與答題技巧

[舊一篇] 歷史高考要充分發揮“加分”、“扣分”的宏觀調控作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