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湖北“恩施自治州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研究”课题启动于1996年9月,有课题实验点9个,课题覆盖全州所属初中学校。2001年11月上旬,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教研室副主任、着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率领专家组莅临在利川民族实验中学召开的恩施州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研究结题表彰大会,对该课题进行鉴定验收,认为该课题整个实验过程持续规范有序,成效十分显着,被定为省级A等成果。
   一、课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家、教育家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而是几十亿普通地球居民的平均素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8年言实在《上海教育》(中学版)第11期发表文章《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最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4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困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摆脱“应试教育”的困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于1996年率先提出了“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的理论表述
  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依据人的发展和21世纪知识经济主潮的实际需要,在读写听说的全过程中,正确体现党和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比较完备的知识、能力,养成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真正地掌握语文这个人生日用必不可少的工具,从而使他们的潜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挥,其理论表述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1.语文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是指在先天的生理、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的影响获得的后天的良好的相对稳定的属性。而语文素质则是指学生个体和群体在语文学习上的内在品质。因此,语文素质教育的定义是:依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为根本特征的学科教育活动。
  2.语文素质教育的性质。语文素质教育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语文是工具性的基础学科,是人生日用必不可少的工具。在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中,语文的地位和作用将显得更加突出。(2)语文素质教育是整个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3)语文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着力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着手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3.语文素质教育的特征。与整个中小学素质教育一样,语文素质教育也有众多的特征。主要有:(1)主体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有目的的活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素质。(2)发展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最优发展。首先,语文素质中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民族文化素质要协调发展;其次,语文能力的读写听说四个方面要同步发展;再其次,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能力、智力以及创新品质要和谐发展。(3)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4)创新性: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要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养成自觉主动的个性品格,主动学习、主动求知、主动探索。(6)民主性:要始终如一地平等对待学生,精心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课堂双边活动和评教评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
  4.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1)思想道德素质,指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灵魂。(2)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在一个特定的教学周期内,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现代文和读写能力、现代生活所需的听说交际能力、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创新能力及语文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学习潜能等。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3)个性心理素质,主要指个人的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即个人的心理面貌。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4)民族文化素质,主要指与初中语文相关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当代民族文化的精粹、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等,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三、课题的目标体系
  1.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既能适应高一级学校的学习需要,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实际需要,更能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
  2.成果状态目标。
  (1)课堂教学成果状态。课堂表现:面向全体学生设置教学目标,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双边活动;教学内容科学地揭示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核;给全体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给全体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民主氛围;多元评价,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结构:出示目标——明向;点拨学法——引路;研读课文——质疑;双边活动——启智;课外延伸——迁移;多元评价——创新。
  (2)教学质量成果状态。在不突破初中语文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总课时量和《湖北省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调整意见》所规定的活动总量的作业负担量的前提下,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3)学生成果状态。①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③语文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4)教师成果状态。①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走向生活,走向知识经济;②人人参与教育科研,形成一支视域开阔、作风踏实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四、课题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
  本课题取得了一些比较显着的研究成果。在表现形态上,这些成果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点。
  1.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课题渗透到了教学过程之中。本课题自启动之日起,就与教学研究融合在一起。全州每年的大小教研活动,都围绕课题研究展开,各市县的教研活动也是如此,其中以巴东县教研室和恩施市教研室最为突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把课题牢牢地贴在课堂教学上,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2.课题理论走在课题实践的前面,并指导整个课题实践。课题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课题理论先于课题实践一步,在指导课题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1996年9月,本课题在提出之前,就已经在酝酿本课题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了。如语文素质的定义、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内容、特征、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原则与方法等。本课题在提出和启动之时,课题的理论构建已经基本完成。因此,本课题五年的课题实践,完全得益于课题理论的先行一步和随后一步的完善。没有成熟的课题理论,就没有成功的课题实践。也正因为如此,本课题五年的课题实践才没有偏离按规律办事的轨道。
  3.以“点”带“面”,形成“点”“面”结合的课题研究格局。课题组有实验点9个,称其为“点”,称其它参与学校为“面”。其特点是课题落实在“点”上,经验推广在“面”上,形成“点”“面”结合的基本格局。具体表述是:“点”上抓课题,“面”上抓辐射;“点”上抓群体,“面”上抓组长;“点”上抓导向,“面”上抓落实;“点”上抓经验,“面”上抓推广;“点”上抓成果,“面”上抓质量。“点”与“面”的接榫点就是在“点”上召开的规模较大的专题研讨会。
  4.课题研究与考试命题方向上的一致,为课题研究灌注了新的动力。1997年以来,中考语文命题人员基本上是课题组成员,语文素质教育最新的研究成果很自然地被吸收到语文试题中,促进了中考语文考试命题的改革。除中考外,各市县、各校的各类考试命题也力图体现这一点。考试命题的正确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中的后顾之忧,为课题研究灌注了新的动力。
  5.把课题管理落实到平时,使课题研究持续规范有序。本课题研究采用州、市县、校三级管理的办法进行,课题实验点和参与实验的学校统一使用《三年工作流程记载册》和《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课题组通过视导、会议、电话、通信、走访等方式,把课题管理贯穿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持续规范有序。
  6.以会代培,涌现了一些科研型的骨干学校和骨干教师。课题组始终坚持把课题研讨活动放在课题实验点上进行,每项研讨活动,理论上有主题报告,实践上有研讨课,经验上有交流论文,研讨上有观点论辩,活动上有素质展示,具有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特点。随着课题研究的步步深入,一些科研型学校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风采,科研型教师也一批一批地涌现出来。
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G31中学语文教与学杨舜山20022002 作者: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G31中学语文教与学杨舜山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1:55:55

[新一篇] 初中歷史教學改革的幾個問題

[舊一篇] 初論政治學常識高考復習的五大支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