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 簡體 傳統 |
第九章
一个失落的信念——诚信——欺诈成为美德
一
一八四一年十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的舰队进入长江,不久占领了定海、镇海、宁波、距杨州很近。当时,扬州为富甲一方的盐商们聚集之地,因承平日久,突然发生战争,全城人都无不感到惊惧异常,惶恐不安。扬州城内有位盐商叫江寿民,他与英国军队中当翻译的一个人,很早就认识,并且有些交情,于是通过这个人的介绍并在扬州商人的授权下,前往镇海英军的指挥部与英国军队谈判。通过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协议,扬州以白银三十万两的代价换取英军不进攻扬州的承诺。双方签署和议后,扬州的商人设宴款待前来签署和约的英国军人。
繁华美丽的扬州,因此逃过一劫。江寿民为此得到人们的交口赞杨,扬州人都称他为“江善人,”
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太平天国的军队,占领了金陵和镇江。太平天国的军队在豫王胡以晃、指挥黄宗清的率领下准备进攻扬州,当时清廷扬州知府张廷瑞,因公务不在城内。扬州盐商因为曾经有与英国军队达成过和议的经验。此时,也想如法炮制,众盐商开会讨论再集巨资,换取扬州的安全。他们公推江寿民为和平使者到江宁与太平天国的军队谈判。谈判时,太平军首领一口答应,承诺收了钱便离开,绝不进入扬州城内。江寿民喜出望外,回到扬州,将这一消息告诉扬州的所有商人。大家这才松了口气,以为又向上次一样有惊无险。于农历二月二十二日,扬州人将太平天国的将领请到城里,大摆筵席招持。不料就在筵席进行的时候,进入城中的太平军将江寿民捆绑起来,并在筵席上当场杀掉。然后打开城门,让预先埋伏在外的太平军蜂拥而入,扬州陷落。
这两个事件让人们看到不信守诺言的,是自己同文同种,同肤色的同胞,而不是那些拥有先进武器的侵略者。这是一个诚信问题,正好是说明文明与野蛮,先进与落后的典型案例。
有的人常常说,中国人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实际上这一个自欺欺人的自我陶醉。实际上中国人更崇尚的是欺诈,是权谋。诚实,守信,实际上早已经失落,不再为人们所关注。
诚实,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几乎可以说就是傻瓜的同义词。直躬的捡举父亲偷羊;尾生为了不失信而被淹死。在中国人的眼里,这些都是一群不懂变通的傻子。用知识分子的言语来形容,叫“迂”。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缺少诚实和信守诺言的国家,从远古的传说到现代社会,都无不弥漫着谎言与欺骗。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道沦丧,没有任何诚实信用的时代。那些诸侯国的君王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可把自己的盟友出卖,早上刚达成的协议,到了晚上,这君王们的庄严誓言就已经成为笑谈,墨渖未干的契约也就只是一张废纸。人们在肆意地为了权力,为了利益,毫无顾忌地出卖着自己的灵魂,出卖着自己的人格,出卖着自己的尊严,出卖荣誉,出卖朋友。只要利可图,他们甚至可以将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父亲、兄弟、妻子、儿女、丈夫,所有的一切出卖;什么亲情、友情、全部都必须服从个人的现实利益。他们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到处上演着一幕幕欺诈,无耻的丑剧,到处是一个个的惊天骗局,诚信在人们的头脑中被彻底地清除。事实上,也只有那些最无耻、最卑鄙、最背信弃义、最不信守诺言的人,才能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生存下来,成为最后和最大的赢家,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统一的秦始皇与他的臣工们就是这样一群最为下流无耻人群的绝妙组合。
《左传》第一篇,就是着名的“郑伯克段于鄢”。这是一个兄弟相残的故事,哥哥郑庄公,是郑国的君主,为了通过打击自己的弟弟来报复母亲对自己的不公正待遇,而故意纵容弟弟的不法行为,直到弟弟的罪行暴露以后,才在正义的名意下率领他早就集蓄好的军事力量,一举将弟弟打败,并将自己的母亲囚禁起来。郑庄公是一个极不诚实的人,对自己的亲弟弟,采取了不教而诛的卑鄙手段,从而去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
战国时期,六国为了抗击强大的秦国,在着名的外交家苏秦的游说下,结成了抗秦同盟。而这个联盟,在秦国的威胁利诱下,很快就解体了,很少表现出他的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这些各怀鬼胎的诸侯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信守自的承诺,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这样才造成秦国有机可乘,终于被秦国的军队各个击破,最终谁也没有逃脱灭亡的命在命运。而为了折散反秦联盟,秦国所采用的手段也是完全背信弃义的奸诈手段。
公元前313年,秦国准备向齐国发动攻击,但是齐楚是盟友,为了破坏齐楚联盟,秦国派张仪到楚国游说楚国的国君楚怀王。张仪到楚国后对怀王说,只要楚国与齐国断交,我会向秦王请求将商於之地六百里献给楚国,交让大王娶秦国的公主,这样秦楚两国就成了亲戚。楚怀王听了十分高兴,认为自己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便答就与齐国断交。当秦国的看到自己的目的达到后,马上就翻脸不认帐。张仪可以毫无愧色地告诉到秦国来索要土地的楚国使者,说自己承诺的是六里地而不是六百里。楚怀王这才知道自己上了当,然而此时悔之晚矣。不自量力的楚怀王为此大动肝火,派兵攻打秦国,最后被秦军打得丢盔卸甲,损兵折将,只好割地求和。
这种崇尚狡诈不讲信义的事件在春秋战国时期,比比皆是。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诚信已经成为最为奢侈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公元前356 年,历史上着名的商鞅变法伊始,不得不采用“立木赏金”的办法来重建政府的信誉。可见当时的秦国普通老百姓对政府信义已经没有信心。对政府的行为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不讲诚信,从来就是专制政权的最具特色的政治产物。
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事,(清文宗)“谓有能复金陵者可封郡王。及曾(国藩)文正公克金陵,廷议以文臣封王似嫌太骤,且曰:旧制所无,因析而为四,封候、伯、子、男各一。(清.薛福成《庸庵笔记》)
一言九鼎的天子承诺,变成了一种权宜之计的不得已作法,一但目的达到,就会承诺变成为了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这样的政府在人们的心目中那里还有一点诚信可言?
清政府的这一作法,曾经使许多立有战功的军人大为不满。只是曾国藩等一些湘军领袖,下决心坚决要做清政府的奴才,这才使国家避免了一场更大的分裂。才使得清政府能够苟延残喘地存在了几十年。但这是一柄极为可怕的双刃剑,随时都有可能让自己受到伤害。
1900年的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庚子国变,就展示了这种背信弃义给国家和人民所带来的巨大伤害,他使中国差点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1840到1900年,中国与西方列强已经打了六十年的交道,应当知道国际公法。有义务保护外国侨民,更不要说那些拥有外交豁免权的驻中国的外交使节。
当义和团兴起时,他们攻打教堂,残害传教士,和信教的教民,到处打、砸、抢,无恶不作。这些既违背了国际法,同时也违背了中国自己的法律。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是得到中国政府批准允许的,是合法的。而义和团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刑事犯罪和危害国家安全罪,作为国家机器有理由对他采取坚决的法律手段加以制止。而中国政府,的最高决策者,只是为了发泄自己见对西方列强的极度不满,竟想借义和团之手来对外国人加以报复。对外公使不断提出的处交照会,置若罔闻。清政府的军队还公然枪杀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书记生杉山彬;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
清政府军队与义和团在政府的支持下公然对外国驻北京的使馆和教堂发起进攻。这是一种公然挑恤和践踏人类普世价值的野蛮行为。
这必然要引起列强的不满。1900年5 月28 日各国驻北京公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调兵进入北京保卫使馆和侨民。并通报给总理衙门。6月10 日,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尔摩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发,6 月16日清政府颁布宣战诏书,国家处于战争状态。8月14 日,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终于让她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这个对中国人为所欲为的独裁者,在外国人的面前也同样可以为所欲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庚子国变,是发生在中国二十世纪最悲惨的历史事件之一。这是由一个极其愚昧落后,野蛮无知的政府直接造成的,但是他的悲剧性后果,最终却由中国的老百姓来为之承担。
专制政权的最大特色就是没有原则,一切取决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对比。处理国内问题是这样,处国理国际问题还是这样。在当他能够有实力足以能够蔑视任何承诺的时候,其蛮不讲理的豺狼本性就立即得到显现。一但被打败,立即就会变成一条驯服的哈巴狗。寄希望于任何一个可以挽救其命运的条约协议。那怕这个条约对其进行何种羞辱,此时都会得到信守。这就中国文化中侍强凌弱的意识。
公元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广东东莞士兵哗变,广东总兵汤克宽,与叛军屡战不利,于派人到澳门请西洋人帮助官军平叛,并且许诺事成之后,免征其交给海关的部分贸易税款,战事平息后,汤总兵将战功归为己有,上奏朝廷,而海关收西洋人的税款却没有减少,西洋人不服,不肯交纳税款,双方僵特不下。广东地方政府于是下令断绝西洋人的粮食供给,西洋人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交纳税款。一场事端才得已平息,但是西洋人却十分愤怒认为中国人不诚实不守信用。据说当时汤克宽与洋人达成的协议并没有得到广东巡抚的批准,完全是汤克宽的个人行为。这显然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托词,如此这样大的军国大事,作为一省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居然会在全无晓的情况下进行,让人匪夷所思。更何况明代对军人的控制极严,汤克宽以一个地方军队的首脑擅自作出这样的决定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并且就算是汤克宽的个人行为,而以他作为军队指挥官的身份而言,也代表了政府在行使体权力。就算是巡抚完全不知晓,政府也有责任执行双方在平等条件下达成的任何协议。可见当时政府官员完没有契约合同的观念,只是凭自己的意志和想象,作为行事的准则。(见明·叶权《贤博编·附录·游岭南记》)
二
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人们,中国国家政权也从来就没有信守承诺的意识,既然国家政权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政体。那么,整社会也将失去诚信。人们只能陷入亳无理性的,没有任何可以约束人的游戏规则中进行博奕,以谋求个人的发展和寻找机遇。那么在社会上人们所能看到的就是一幕幕由此引发的人间悲喜剧。
国家的军队负有保民卫国的重要职责,平日列所事事,用人民的血汗活。而专制度下的这家军队的将士,完全将国家和人民的重托置之脑后,而是乘火打劫,这样军队如何能有战斗力?因此,中国历史上凡是遇上外敌入侵,虽然中国的军队在数量上与入侵者相比,占有优势,却往往是一触即溃,望风而逃。但是中国的军队却非常懂得贪功冒赏的生才之道,其行为之下流野蛮,让人发指,痛心疾首。
明崇祯年间,司礼监太监曹化成,奉命监军抗击清兵。他下令,凡是将清军的头提来报功的,就赏银一锭。并由兵部派人负责审察是否是敌人的首级。审察的人报告他说,满人的头,脸比较宽,而口较小,但是清军中有许多人都是辽阳地方的人,与中国人的脸形没有区别,(这些人本来就是中国人)无法区分。这样一来,军队的士兵不是去杀敌人,而是将一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抓来杀掉,砍下他们的头,送去报功请赏。更可恶的是有些人,将砍下的老百姓的头冒充满人,为了去掉这些普通中国人头上戴网巾的痕迹,就用湿草鞋击打头皮直到所有的痕迹消失为止,又将这些人头放在蒸笼里去蒸,让人的头肿胀起来,以此骗过审察人员。
这样凶残、无耻的军队怎么会不百战百败?
失去了诚信的社会,在一般人的生活中,稍有不慎,也会遗祸无穷。
在宋代,有一位谏议官的儿子叫辛有仪,他与一个叫阮逸的人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辛有仪对阮逸说:“你还没有成家,我有个很知己的朋友,没有儿子,他的家庭很富有,他想为自己的女儿召一个上门女婿,入赘他的家里。他现在准备拿出两千两银子来做这件事,如果你同意,我想法为你成全这门婚事。但是,你要拿一千两银子酬谢我,不知道行不行,”阮逸听了很高兴,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久,阮逸结了婚。便对妻子的父亲提起这件事,妻子的父亲反悔,不肯履行当初的承诺。于是,辛有仪非常生气,就想方设法地对阮逸进行报复。有一天发他在阮逸的诗稿中发现有一首诗,其中有:“易立太山石,难芳上林柳。”的诗句,便将它拿到衙门去控告阮逸,罪名是“语涉讥刺,图谋不轨。”于是官府就将阮逸逮捕,关进在牢,最后判阮逸一家被判充军流放。
就因为一个承诺没有过兑现,便惹火烧身,给一家人带来如此的灾难。虽然这位辛有仪实在可恶,但不履行承诺,也不是一个值得称许的事情。
在中国这个无序竟争的社会,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他迫使人们不得不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段去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什么人格尊严,什么诚实守信,在人们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些阻碍其发展和无用的东西,早就被人打发到阴山背去闲着去了。
唐朝有个中郎官叫李庆远,此人狡猾阴险。最初在皇太子左右当差,因此能够随太子进出宫廷。于是他非常得意,凭借他特殊的身份,到处招摇撞骗。以至于宰相以下的官员都称他为“要人”不敢怠慢。
这个李庆远经常在宰相吃饭的时候机造访,宰相看到他来,就赶紧召呼他一起坐下用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他豫先安排好的人,急匆匆跑来找他,在门外大声说:“李庆远,殿下正在到处找你,有事商量,还不快去。”于是他便假装还来不及将菜饭咽下,就将菜饭吐了出来,跟着来人立刻就走。他到各个部办去,都会如此地表演一番,让人们认为他是太子殿下身边的大红人,须臾不能离开。于是许多官员都纷纷贿赂他,托他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因此,他卖官鬻狱,无恶不作。后来,太子对他有些疏远,没有让他在自己的身边当差。但是他还是常常潜入太子的宫中,去吃卫士们吃剩的菜饭。有一次晚上从宫中出来,吃坏了肚子,疼痛不堪。有人问他是什么回事,他还要对人大言不惭地撒谎说:“是太子殿下召我进宫,赏赐的瓜果太多,将肚子撑坏了,”还没有说完,就大口大口地呕吐,人们一年他吐出来的食物,全部是一些卫士们吃的粗粮和烂菜。(事见唐•李《朝野签载》)
向这样的丑陋的表演,在中国的官场中,是一出久演不衰的活闹剧。置身于官场中的各色人等,既是这闹剧的表演者,同时又充当观众,分不清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
清雍正初年,有一位当同知的官员被引见去见皇上,不料他帽子中不知道什么时候钻进一只蝎子,怎么弄也弄不出来。当他见到皇上,趴在地上时,这蝎子不断地用钳子螫他的头,痛苦万分,痛得他涕泪交并。
雍正皇帝见到这个情形,十分吃惊,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便问他是什么事情,让他如此的伤心,以至于痛哭流涕。
这位同知,非常机灵。听了皇帝的问话,赶紧,将顶帽子摘了下来,不断地对皇帝叩头,说:“臣见皇上,就想起圣主仁皇帝康熙爷他老人家六十一年的深厚仁德。臣的家,两代人都受到皇帝的极大恩典。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涕泪横集了,望皇上怒罪。”雍正皇帝被他编出来的这套骗人的话,深信不疑,还为之感受动不已。就说“你这个人还有些有良心,知道感恩。” 遂后将这个人的名字记下,升任知府。
后来人们戏称他为:“蝎子太守。”(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七38》
这样一个偶然的事件,在十分得体的谎言中,不但化解了自己的痛苦,还竟然有了意外想不到的收获。这似乎太让人感受到不可思议,然而这不可思议的事居然发生了。试想如果他是一位诚实的人,对皇上坦承自己流泪的真实原因,恐怕也就当不上这个蝎子太守了。相信这对他而言,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看来这谎言确实有美丽的和丑陋之分,有善意与恶意之分。
既然整个社会道德链上诚信已经缺失,那在普通人生活的世界里,就只会成为道德败坏、奸诈狡猾之徒的天堂,而诚实善良的人,就成为了他们肆掠施暴的对象。因此,明代一位文人张应俞,还专门收集了骗子们如何骗人的事例汇聚成书,以提醒人们随时注意不要上当受骗,洋洋万言,并名之曰《编经》。这其中各种骗术之高明,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中让人不齿的一环。事实上在明代以前和明代以后的许多文人,已经注意到民间这种不诚实的行为大量存在于普通人的主活之中。宋末元初的诗人周密在他的《癸辛杂识》中,提醒人们注意他说:
“世号墨鱼为乌贼,何为独得贼名?盖其腹中之墨可为写伪契券,宛然如新,过关半年,则淡然无字故狡者,专以为骗诈之谋,故谥曰:‘乌贼’”。
明代中期有人说,现在市面上卖的商品假货太多,特别是在北京和南京两个地方,其次就要算苏州。看到卖花的人挑一担花在卖,这些花,灿然可爱,但是没有过一枝是真的。卖杨梅小贩,为了让杨梅的色泽看起来更好,便用大棕刷沾上墨弹在杨梅上,染成紫黑色出售;
还有的将老母鸡插上野鸡的尾巴,冒充野鸡卖。等等。
不诚实的行为,充斥着社会的各个阶层,迅速地腐蚀了人们思想意识。将人类的普世道德价值彻底地颠覆了,社会只有一天天烂下去,直到不可收拾。
一生懵懂 2011-04-13 20:36:5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