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罗伯特·弗洛斯特的寓言诗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I7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4)03-0111-(06)
    诗人有时视自己为智慧的化身,尽量采用聪明有趣或朦胧的手法去表述他们的思想。 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在回答“为什么他说的与想的不一致”时 说道:“我们从不这样做。我们喜欢引用宗教道德故事形式间接地暗示我们的观点”。 他认为一首诗歌的表现形式“应该像演讲一样简单而又直接了当,但如果再细读一下, 有时就应如寓言一样,让人悟出它的思想真谛”。(Prose 394)正如弗洛斯特指定的传 记作者劳伦斯·汤姆逊(Lawrance Thompson)所说,弗洛斯特“一直保持着寓言作者的 精神,通过描写一些动物富有戏剧性的细微活动,让人们联想到人类自己。在描写中, 人类和动物常常被混在一起,难以分辨”。(158)在弗洛斯特的许多诗歌里,动物确实 为人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教训。如果把诗人弗洛斯特看作是一位人生导师的话,那么我 们就一定会把他的一些诗歌比作是含义深刻的寓言。它们以“愉悦”开始,以“智慧” 结尾。(Prose 392)本文试图探讨弗洛斯特如何引用寓言的形式来传授他那深奥而又富 有智慧的人生哲理。
    与弗洛斯特的其他诗歌相比,诗歌“役马”(Poetry 443)毫无疑问是一则意味深长的 寓言。诗歌中的陌生人刺死役马后,弗洛斯特接着描写了“傻了眼的”驾车者:
从不疑人的一对夫妇,一直随遇而安,最不善于憎恨他人,而常人却认为这非得诅咒不可。我们假定陌生人必须听从本人或某人的意愿,要求我们下马,然后走完余下的路程。   YAO Nai-qiang上海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4
    王新球(1948-),男,上海市人,上海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学与圣经 。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京111~116J4外国文学研究王新球20042004如果将诗人弗洛斯特比作为一位人生导师的话,那么他的一些诗作就被认定是诗歌体 的寓言。它们描写的是动物世界的活动及发人深省的教益,但如寓言一样,其目的在于 启迪人们的智慧。本文所选择的诗歌显示了诗人诲人不倦的良苦用心,教导人们如何抵 御人间无法回避的恐惧、孤独及死亡。这些寓言诗具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指导人们在 困境中能做到自我保护,生活自如。弗洛斯特/人生导师/寓言/自我保护注:容庚先生曾经指出,chì@①字本十七帖的“chì@①”字是由唐玄宗《jí@③鹆颂》中移来。周笃文先生对《十七帖》“唐刻”说也提出过不少质疑(见《文物》一九八○年第三期《敦煌卷子中发现的王羲之二帖古临本——兼谈chì@①字本十七帖》)。笔者也曾作过一些补充。见拙文《十七帖在王羲之书迹中的地位和重要版本述评》。已收入《二王书艺论稿》一书。迈夫

网载 2013-09-10 21:49:03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