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历史上,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二人,一个台前,一个幕后。合作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双簧,实现了从后周到北宋王朝的政权转移。而这出历史大剧的真正导演其实是弟弟赵匡义,他不甘心躲在幕后,终于粉墨登场,从乃兄的手中又实现了政权的第二次转移,而这一次,他要独占鳌头,不容他人置喙。
在这两场极富传奇的政治博弈中,赵匡义无疑是最后的也是最大的赢家。
一、陈桥兵变——双簧表演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后周的都城开封,沉浸在一派新春的欢乐气氛之中。不料,从边防镇(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县)二州传来紧急军情,称北汉勾结契丹大举南侵。这让朝廷感到大为震惊,宰相范质、王溥即刻下令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部出征。
正月初三,赵匡胤的部队驻扎在距京城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站。
这一天,军中有位善观天象的人叫苗训,他要守门的军官楚昭辅与他一起观察天象,发现太阳底下还有一个太阳。
一时间讹言四起,军心震动。
第二天凌晨,众将士齐集驿站的门口,大声喧哗要“策立点检为天子”。
天刚亮,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急匆匆走进哥可的营账中,将醉意犹存的赵匡胤请了出来。
此时,众将士已执兵刃在手,排列在外等候。他们大声鼓噪说:“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
还没来得及等赵匡胤表态,就已经有人将准备好的皇袍披在他的身上。众人见状,立即趴在地上,口呼“万岁。”然后将赵匡胤扶上战马,返回京城,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陈桥兵变,由此,赵匡胤登上了北宋王朝皇帝的宝座。
这次政变整体上还算得上是和平解决,赵匡胤并没有遇上什么太大的麻烦就顺利地实现了从后周王朝到北宋王朝的政权转移。
这自然不会是一个偶然的突发性事件,而是一个精心策划,畜谋已久的政治阴谋。
在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中,赵氏兄弟与谋士赵普,扮演着历史的主要角色,他们分工合作,台前幕后紧锣密鼓,配合得天衣无缝。
五代十国,军人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的事,屡见不鲜,陈桥兵变前十年,即公元950年,后汉大将郭威就在澶州发动政变,也是由部下将皇旗被在他的身上,建立了后周政权。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不过是这一事件的翻版与重演。
陈桥兵变,对赵匡胤个人而言,应当是一件痛苦和矛盾的选择,一方面是皇权的诱惑,另一方面,他与周世宗柴荣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友谊,也并不是一段很容易割舍得了的情感。何况自己对政变的成功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因此在整过事件过程中表现出极其矛盾复杂的心理。
陈桥兵变的契机,显然是经过慎重考虑并进行了周密的策划。
此时,正值周世宗刚刚去世不久,而继位的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因此,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并且选择在新年元旦发动政变,时机非常好。在这天,诈称边事,让忙于过年的朝臣猝不及防。来不急对消息的真伪进行核实,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轻率地做出了派兵出征的决定。
当赵匡胤接到出征命令时,京城就早已谣言四起,说“当立点检为天子”。
这自然只是赵氏集团为了夺取政权,故意炮造出来的把戏。但此时,赵匡胤却表现出了旁惶与不安。
他回到家中,对自己的姐姐说:“外间汹汹如此,将如何?”
正在厨房里忙着家务的姐姐,听到他的话,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抄起赶面杖对赵匡胤就是一阵乱打,嘴里还大声嚷着:“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
如果这条记事是真实的,那么此时赵匡胤对政变还在心存疑惧。
当政变已成事实,赵匡胤在见到原来的上级领导,宰相范质,痛哭流涕地表示说:“违负天地,今至于此”
这里虽说是一种表演与做秀,但是弦外之音尚有几分愧疚。所以他对前朝旧主还是十分的宽容,对他们还是给予了相当的礼遇,并在登上皇位后的第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
誓词中就有明确规定:
“柴氏子孙,有罪不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不得连坐支属”,
这里或多或少地现出一点感恩的情怀。以至小说《水浒传》中说小旋风柴进,是柴皇的后裔,家中藏有太祖钦赐的丹书铁券,可以贷死的说法。这虽为小说的创作,也还是有几分事实根据,并非空穴来风。
赵匡胤在仓促间受禅,正在为没有恭帝的诏书感到惶恐不安的时候,翰林承旨陶谷从衣袖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周恭帝禅位制书,才让他免去了这一时间的尴尬,但他也因此对陶谷的为人,心生鄙夷。所以后来,陶谷因未能得到重用而有了,“依样画葫芦”的自解自嘲。
从以上这些事实可以看出,赵匡胤在整过事件中,并非都是他亲力亲为一手导演的,至少对整过部署并非了如指掌,这幕后一定还有人在操盘。
而这个人应当说就是他自己的弟弟,赵匡义。除他之外,还有谁更热衷于参与这样一场巨大的政治冒险游戏?
这个当时仅仅只有22岁的青年军人,为他日后登上皇位作了一次政治预演。
在这里,他只是牛刀小试,就已经施展出他惯使阴谋诡计的政治才能。而这一点,恰恰让他的母亲杜太后印象深刻,所以才会有杜太后示意赵匡胤传弟不传子的后话。
赵匡义知道,随着后周小皇帝的成长,发动政变的机会只有越来越小,先发制人,是最好的选择。而此时,他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政治资源可以依侍,因此,没有资格参与这一巨大的政治博奕。只能将睹注下在自己哥哥的身上,这样才能实现他借鸡下蛋,一箭双雕的政治目的。因此,他是这一行动的最积极的谋划与推动者。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在人们眼里不谙世事的青年人,在此,他必须借助自己哥哥的谋士与密友赵普。所以,赵普无疑也在幕后担起了策划重任的另一人。
但是,从现存的史料看,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却很少发现赵匡义活动的踪迹。甚至于在元代官修的《宋史·太宗本纪》中,几乎只字未提。由此可见,当时修史的官员就已经感到了历史材料的匮乏。
就连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在他的《涑水记闻》中对这段历史的描述,提到赵匡义也仅仅只有寥寥数字。
这不能不让人心生疑窦,因此,有理由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只能是赵匡义登上皇位后,极力掩盖自己的不光明行为,而故意人为将所有的历史痕迹抹去。
然而,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仍可以让人嗅到来自历史真实的信息。
二、烛影斧声——历史的独角戏
北宋王朝建立后,赵匡胤通过和平的赎卖政策,解除了那些可能犯上作乱的军人的军权,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为后世的政权确立了一个典范和制度。
当他整天东征西讨,为国家的统一寝食不安的时候,却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弟弟已经在悄悄地积集起越来越大的政治势力。
这个恪守“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政治权力不容他人分享的君王,竟然被亲情所蒙蔽,最后不得不咽下这自酿的苦酒。
这一点,他显然不如自己的母亲杜太后那样的精明。
赵匡胤当上皇帝的第二年,杜太后病重,“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
太后曰:‘汝自知所得天下乎?’太祖曰:‘皆祖考与太后之余庆也。’太后笑曰:‘不然,亦由柴氏使幼子主天下耳。’因戒太祖曰:‘汝万岁后,当以次传弟,则并汝之子亦获安矣。’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
这就是后来赵匡义登上皇位的最佳口实。在此,可以看出杜太后确实不愧是一个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她深知枝强弱干的政治后果必然是十分严酷的,极力避免这历史的悲剧在自己的家族中上演,因此她要给做了君王的儿子一个忠告。也为后来所谓的“金匮之盟”埋下了一个造假的伏笔。
当然,说赵匡胤对弟弟的行为没有丝毫的察觉,也是言过其实。
当赵匡义任开封府尹时,让一个为赵匡胤过去最不喜欢的老师,姓陈的学究充当自己的幕僚。而这事让赵匡胤知道后颇为生气。
“居无何,有人言开封之政,皆出于陈(学究),艺祖(赵匡胤)怒,问状,太宗(赵匡义)惧,遂遣之。”
赵匡胤对弟弟的行为虽然给予了警告,但并没有深究,对他还是十分信任,以至于能够让赵匡义继续韬光养晦。后来事情逐步发展到尾大不掉的地步,而此时,赵匡胤已经无力进行反击,赵匡义竟然对自己的哥哥进行挑衅。
宋人王巩在他的《闻见近录》中有一段记述,让人感到赵匡胤面对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弟弟,显得无可奈何:
“金城夫人得幸太祖,一日宴射后苑,上(赵匡胤)酌巨觥以劝太宗,太宗固辞,上复劝之,太宗顾庭下,曰:‘金城夫人亲折此花来,乃饮。’上遂命之。太宗引弓射杀之,即在拜而泣,抱太祖足曰:‘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上饮射如故。”
这是一条宋人笔记中常见的记事,只是说法不尽相同。
如果说这一事件的存在是真实的,那么,是什么力量能够让赵匡义敢于公开射杀太祖宠爱的女人?除了政治实力,还能有什么?
“开宝间有神降于终南,道士张守真自言天之尊神,号‘黑杀将军,’‘玄武’‘天蓬’并列为天之三大将。太祖不豫,驿召守真令降神,神曰:‘天上宫阙已成,晋王(赵匡义)有仁心。’言讫不复降。”
在赵匡胤生病的时候,借神灵之口,暗示要他传位给赵匡义,其政治目的,已经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而一个道士居然敢在当今皇上的面前,借神灵附体盛赞晋王有仁义,传达了一种强有力政治的信号。
如果没有强大的政治势力作后盾,无论如何是不敢如此的胡言乱语。由此可见,留给后人“烛影斧声”的历史悬疑,其实就是赵匡义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历史大剧。
“烛影斧声”有多个版本,有一个版本说:“太宗盛称花蕊夫人,蜀主薨,乃入太祖宫,有盛宠。太祖寝疾,中夜太宗呼之不应,乘间挑费氏(花蕊夫人),太祖觉,遽以玉爷斫地。皇后、太子至,太祖气属缕,太宗遽归邸,翌夕,太祖崩。”
这里说的是说太宗在太祖病危的情况下调戏太祖的爱姬,被发现后,太祖想用玉斧砍他未果,从而加激了自己的病情死去。这一说法,由于太过传奇并与后来事态的发展不一致,只能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另外一说则常常成为探讨的话题,即开宋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晚,大雪纷纷,太祖召太宗进宫,兄弟俩对饮商谈,没有让人在身边伺候。室外的宫女与宦官只看到摇曳的烛光,和太祖手持玉斧戳地时发出的声音。两人饮酒至深夜,赵匡义告辞出宫,不料到了凌晨,太祖就已经驾崩。接下来的情形就更有戏剧性:
“太祖初宴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使都知王继隆(有的书作继恩)召秦王德芳(太祖子)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坐于府门,问其故,曰:‘夜二鼓,有呼我门者,曰晋王召,出视则无人,如此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继隆异之,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以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直庐,德玄曰:‘须待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寝殿。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焉?’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在宋人的着述中,对这一事件的描述,看得出许多都在为赵匡义刻意开脱,但是这种作法却给人以越描越黑的感觉。
首先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死时年纪不过50,确实蹊跷,在子承父业的继承制度下,太宗的入继大统,也不合常理,并且,他是在得知太祖死讯后抢在太祖儿子的前头,尽占先机。这似可以证明宦官王继隆不过是太宗安插在太祖身边的一个间谍。所以,这一切都实际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因此,赵匡义继承皇位的合理性就不能不受到质疑与责难。为此,他后来他不得不抛出所谓的“金匮之盟”,想借杜太后的遗命来证明自己入继大统的合理性。
据说杜太后曾经留有遗嘱,让太祖百年后传位于弟光义,再传弟廷美,次及太祖的儿子德昭,皇位的继承按这样的顺序进行。
据称,遗嘱由赵普执笔,并签上赵普的大名,藏在金匮之中。而这一事件,明眼人一看就是完全的作假,当太宗登极的时候,赵普不可能健忘到不将这样至关紧要的文件公诸于世。而是到了太平兴国六年(981)赵普被卢多逊排挤,为了向太宗皇帝表白自己的清白时,才将此事向太宗报告,并由太宗打开金匮,才使这个遗嘱的内容得到披露。
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赵匡义无意之中将自己与赵普的造假行径公诸于世。
这份伪造的遗嘱虽然让他有了一个合法继承皇位的根据,但也为他制造了一个将皇位传之自己子孙的障碍,于是他曾就此向赵普咨询。
赵普说:“自古帝王传位乃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误,陛下今日还要再误吗?”
此后,赵匡义完全不理会盟书的约束,逼死德昭,德芳也莫明其妙地死去,而自己的弟弟廷美也被迫害致死,并对外宣称廷美并不是自己同母兄弟,而是乳母陈夫人耿氏所生。他不但将人害死,还用廷美不是嫡子这样一个理由将廷美的继承权完否定。
这一事实的真伪,已经很难得到求证,但也很难洗清赵匡义有意擦滥污的嫌疑。经过残酷的打压和铁腕的统治,赵匡义彻底地消除了自己皇位继承上的一切隐患,完成了他所有的政治诉求,功德圆满。
从后周政权转移到赵匡胤的手中,又从赵匡胤的手中将政权转移到自己的手中,并传给自己的子孙,赵匡义不能不说是煞费苦心,在诡谲的政治渐涡窝中,从后台走向了前台,从底部浮出水面,最终露出了其庐山真面目。
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无数风浪与挫折,但是以他的智慧、超人的玩弄权术的技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成为这一历史的真正主角并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难解之密。
2007年10月16日
转载自:http://hexun.com/2154909
一生懵懂 2011-04-13 20:32:3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