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是理论探讨的热点之一,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应坚持什么样的主体性,则看法还不完全一致,有必要深入讨论。
一
目前,关于人的主体性研究,看法诸多,并各有侧重点。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所说的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利用、改造、再塑、认识、评价客体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全部特殊属性。主体性的主要特性是:自然性、实践性、社会性、意识性、主动性。”[(1)]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关于人之存在的一般特性的总的表述,人的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性,是否就是人之存在性呢?应当说它不是人之存在性,正如活动的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一样。说主体性是人之存在性,是因为它的确是人所独有的东西,动物不会有主体性。说它不等于人之存在性,是说它只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即是人的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可见,以上这种看法过于宽泛。
另一种观点认为,从认识论上讲,“认识主体性是在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上,即认识活动限度内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包括有认识主体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认识能动性。”[(2)]我认为这是关于人的主观性表述,应当说主体性包括主观性,但不等于主观性,正如主体包括主观但不等于主观一样。主体是人,主观则是主体的观念的或心理的活动,是主体的一部分。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显示的能动性,主观性则主要是人在认识活动中所显示的能动性,这种看法对主体性认识过于狭窄。
那么,人的主体性究竟是什么呢?这只能从人的本质中作出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不能孤立地只是从人自身来讲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如果离开了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就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人作为主体使自己的活动指向客体,同客体相联系,才显示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马克思说:“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3)]这说明没有对象性活动,就没有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对象性活动实质就是人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人区别于动物根本就在于,人是通过生产活动来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并作为主体而存在的。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4)]人通过生产活动改造对象世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由于这种类本质的存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是根本不同的。动物只能片面的适应它所属的自然界,因而,动物只能使自己是所属的那个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人则把整个自然界纳入生活和活动的对象,人的这种对自然界的掌握实质就是能动性和超越性。
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创造,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它表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两个方面:“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5)]
二
人的对象性活动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体现在活动的结果之中。因为活动结果的产品,是积淀了的主体性,通过活动结果的客体人们可以反观自身、反观主体,认识到主体的本质、能力、意志、力量和技能。马克思认为,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两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两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通过对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反观,我认为人的主体性主要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主性。主体性总是与自主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自主性就没有主体性,自主性是人的自主意识的外化,是我们每一个成人都可以感受到和经验到的,自主性既是人的一种内在要求,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感性显现。有自主性的人,常常自觉地把自己视为“主”,把外物视为“客”,把自己视为主动者,把外物视为被动者,进而把人视为世界的主人,万物之灵长。在主客体关系上,表现为一种“为我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不是简单地把自己当作外部世界的一部分,而是把外部世界当作人的一部分来处理;人不是简单地适应外部世界,而是要求外部世界来适应自己。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支配自己命运,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不是消极地依赖,不是等待外部自然界的恩赐,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掌握自然界发展规律,超越依赖性,实现人化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因而,“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6)]
第二,能动性。人作为活动的主体,不仅有自主性,而且其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能够把握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实现自主地掌握自然界外部的目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的活动所面临的对象具有自在性,自然界不会自动地把什么都暴露在人们的面前。“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7)]人们在掌握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经常遇到自然界的隐藏和抗拒,以致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人们为了掌握和改造自然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说:“劳动尺度本身在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那些障碍所提供的。但是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8)]因此,人的这种活动的主体性就有能动性,由自主性发展到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为:
其一,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进行活动的,并为实现其目的进行方案设计、制定计划。
其二,主体活动的选择性。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时,总是根据实践需要进行有选择的活动。人在对象性活动中决定对客体选择,决定运用何种中介手段和怎样运用中介手段的选择,决定对客体的掌握方式和使用方式的选择,等等。正因为如此,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复杂的选择活动。
其三,主体活动对客体世界的改造作用。主体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表现在在这些正确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把观念变成现实,达到改造客体的预期目的。在实践活动中,除了要有正确的理性指导,主体的精神状态也是十分重要的,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等,都是取得实践成功的必备条件,都是主体能动性实现的前提。“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9)]
第三,创造性。人依赖自然界创造事物,但不是简单地把自然界拿来,而是通过能动的活动,创造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对象,人的主体性必然发展到创造性。马克思说:“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10)]创造性活动就是创造形式活动,是对自然界赋予一种物质的新的形式。人的创造性,一方面必须根据现实条件,遵循规律;另一方面又要按照自身需要、自己能力,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而动物是根本不能做到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1)]所以,人的创造性表现为,主体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三
人在对象性的活动中,一方面是作为主体而进行的,另一方面又要依赖于外部世界,因而是受动的。马克思说:“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12)]从这里我们看到,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主体通过掌握世界实现对客体超越,而客体的制约性又使主体处于依赖状态。所以,依赖和掌握是人与外部世界作用的两个不同方面,依赖是掌握的前提,掌握是依赖的实现。这一思想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主体性的基本前提,不理解受动性,就不能全面地把握主体性。从对象性活动中去看,人的受动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这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相对于人的主体来说,自然界是外部的、客观的,因而处于优先地位,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界,总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一种“给定”的客观世界,它以自在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并按其自身的规律进行活动。
第二,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马克思说:人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形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13)]人在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是孤立地进行,人对自然界的作用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人的生产活动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人的活动就是处理两个方面的关系活动,每一个人所面临的现实世界是双重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一定的社会关系成为制约人们活动的环境,人对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人对人的依赖。
从以上可以看出,人必须依赖于自然界和社会,依赖于外部世界,有其受动性。了解受动性,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主体性,不能因为有受动性,一切将顺其自然,认为人在客观世界面前无所作为,这是一种宿命论观点。须知,马克思主义告诫我们,人不同于一般动物,人比一般动物高明的地方,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受动性,但又超越这种受动性,掌握外部自然界。我认为,意识到受动性就是主动性的表现,因为只要意识到受动,人就能激发自己的热情,想办法创造条件,争取主动,实现主动,这表明人在实践活动中仍然是处于主动地位。不仅如此,人们还能够实现对必然的认识,获得意志自由,创造出一个“为我所用”的客观世界,“人化自然”现象就是证明。
人之所以能实现自己的主动性,实现对客观的“超越”,其重要条件就是有赖于人的身体结构和能力结构。一种是先天性的生理结构和天赋能力,那就是有赖于人的自身感官。马克思说:“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14)]另一种是后天获得性能力,主要是通过历史继承和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吸收消化前人和别人的文化成果,如经验、知识、观念、工具、手段等等,纳入到自己的能力结构中来,形成一种活动定势,实现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近年来,在人的主体性以及人性的问题的研究中,有人从人的某些自然特性抽出普遍的人性,从而导致了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本能论”、“生命冲动论”和非理性主义等思潮的泛滥。其理论的实质在于,以抽象的“人”和“人性”来解释历史和人的活动,回避或否认人的现实的、社会的历史联系,否认人的意识受人的社会存在和历史条件的制约,把主体性看作是个人的意志、欲望、生命冲动、情绪和爱欲等这些非理性因素。否认人的主体性是在对象性活动中产生。这是导致抽象地研究主体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人的主体性研究中的另一种片面性在于,有人抽象地理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例如,有人认为,现实世界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加工改造过的感性世界,因此我们现在面对外部世界,不是纯粹的物质客体,而是客体和主体的合二而一。哲学上的物质和意识、主观和客观的界限已经消灭,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别、矛盾和对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无主体就无客体,无客体也就无主体,主客体是不可分割的,从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体是不存在的。在认识论和历史观中,主张认识或历史发展是人的主体选择和活动结果,而不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以上这种看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因为只是抽象地谈论主体和客体问题。没有真实地看到,实现主体能动性,存在着一个活动的出发点问题,到底是以主体自我意识为中心,还是坚持客体自在优先原则,有人之所以对主体性作片面理解,关键是对主客体关系陷入抽象性认识。
总之,对人的主体性认识,一方面,坚持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类存在物,是具有自主性和自觉性的;另一方面,实现人的主体性,必须坚持以客观性为前提,否则,这种主体仍然是盲目的主体。
[作者工作单位:湖北黄石师范学院]
注释:
(1)见《哲学前沿问题述要》第56-57页。
(2)《能动反映论与认识主体性》,载《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3)(4)(5)(6)(7)(8)(10)(12)(13)(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7、96、95、169、169、97、169、121-122页。
(9)(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112、116页。
教学与研究0京049-052B1哲学原理孙晓毛19951995 作者:教学与研究0京049-052B1哲学原理孙晓毛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