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59 (2001)02—0064—06
一、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个命题、一个口号很走红,这就是“以人为本”,它在一些着作、文章、讲话甚至广告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发展经济要以人为本”、“科学技术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以人为本”、“文艺要以人为本”、“体育要以人为本”、“管理要以人为本”、“经营要以人为本”、“哲学要以人为本”等等,总之,我们所想、所做都要“以人为本”。
这是一个很动听的口号,但也是一个很可疑的命题。动听,是因为它把人抬得很高,视人为本,人人听了都高兴,都乐于接受。可疑,是因为它意义不明,歧义丛生。人们赋予“以人本为”以各种不同的意义,传达不同的思想,或者人们对“以人为本”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因此,我认为对这一口号、命题有加以辨析的必要,以便确定,在什么意义上讲“以人为本”是正确的,在什么意义上讲“以人为本”是不正确的。
二、“以人为本”的一种含义是:对人来说,人是最宝贵的,人是人自己的最高目的,人之所想、所做,都是为了人自己,不是为了人之外的东西,例如不是为了自然、不是为了上帝。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以人为本”的命题是正确的,具有进步意义。
人们所想、所做,不是为了上帝,不是为了回到天堂,不是为了来世,而是为了人的现实的利益,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就提出的思想,当时叫人文主义,后来也叫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今天也可以叫“以人为本”。这是反对宗教神学的,也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在宗教神学中,总是贬低人而抬高神,贬低现世的生活而抬高天堂的或来世的生活。神学家安瑟伦说:“轻视自己的人,在上帝那里就受到尊重。不顺从自己的人,便顺从了上帝。可见,你应当把自己看得很微小,这样,在上帝眼中,你就是大的,因为你愈是为人间所蔑视,你就愈是得到上帝的珍视。”(注:转引自《费尔巴哈哲学着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3页。)封建君主借神以抬高自己,把自己看作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所谓“君权神授”。与此相反,人文主义者则抬高人而贬低神,抬高现世的生活而贬低天堂的生活。但丁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注:《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第3页。)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 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们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注:《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第11页。)在政治上,人文主义主张民主,主张人的自然权利,反对专制。后来的人道主义一直继承了这一思想。
人文主义抬高人而贬低神的思想,以及主张民主反对专制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还没有失去它的进步意义。在今天,我们仍然存在着反对封建专制流毒争取民主的任务,仍然存在着反对宗教神学的任务,也存在着反对各种邪教的任务。因此,在反对宗教神学、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的意义上讲“以人为本”仍然是正确的。
在今天的西方和中国,存在着一种思潮,叫作“反人类中心主义”,也可以叫作反“以人为本”。在他们看来,我们所想、所做,不能只从人的利益出发,而是同样要尊重自然、尊重动物,它们不应成为我们改造的客体,它们是和我们平等的主体,我们要和自然和睦相处,不要和自然相对立。据说,这样就可以克服今天存在的严重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思想,其实在费尔巴哈那里就有了。费尔巴哈虽然是一位人本主义者,但他理解的人是一种自然存在,回到自然是人的最好的状态,因此他反对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改造自然,他说:“理论之立场,就意味着与世界和睦相处,……与此相反,如果人仅仅立足于实践的立场,并由此出发来观察世界,而使实践的立场成为理论的立场时,那他就跟自然不睦,使自然成为他的自私自利、他的实践利己主义之最顺从的仆人。”(注:《费尔巴哈哲学着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5页。)
我不同意“反人类中心主义”的这种观点。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在于它通过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的生活。人是通过改造自然而使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的,而且通过不断改造自然而发展自己。人只要想做人,就必须改造自然,要人放弃改造自然,就是放弃做人。把生态环境的恶化完全归之于对自然的改造,客观上掩盖了生态环境恶化的社会根源。人对自然的改造并不必然地产生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生产力的相对发展和相对不发展,二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制度,个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对立,三是认识的限度。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中,在生产力较低的水平上,人对自然的改造并未产生生态环境问题。人对自然改造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它一方面与生产力的相当高度的发展而又没有更高度的发展有关,更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这种社会制度就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在这种制度下,存在着个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分裂,人们在改造自然时追求个别利益而不顾社会公共利益,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要克服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方面要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在更高的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消灭利益的对立。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由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定方式产生的,同时又要由对自然改造的方式的变革来克服,而不是不要从人的利益出发来改造自然。其实,人们之所以关注生态环境的恶化,之所以要“尊重自然”、“尊重生物”等等,仍然是出于对人自身利益的考虑,这不正是“以人为本”吗?所以我认为,在人所想、所做不是为了自然而是为了人的意义上,今天仍有提倡以人为本以反对“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必要。
三、在某些人那里,“以人为本”具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以人为本”应是“以人为本”,也可以叫“类本位”。“类本位”是说,人是类存在物,人是人,即具有类本质的人;失去类本质的人是非人;类本质是人之为人的共同的本性,它是至善至美的;人是我们所想所做的根本出发点;要把人当人看;人们所想、所做,应当是为了人的;为人,就是要有利于人作为人而存在;从量的角度来看,为人,就是要为一切人,因为他们都是人。这就是历史上的人道主义(包括马克思早期的人道主义)的历史观。我以为,在这样的意义上讲“以人为本”是不正确的,在这样的意义上讲以人为本,就是宣扬人道主义的历史观,有意无意地否认唯物主义历史观。
把人当人看,在伦理的意义上是正确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同类,都是人。但是从历史观的意义上看是不正确的,因为它抹煞了人的历史和现实的差别,看不到人的现实的历史的本质。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看到人都是人的时候,更要看到他们的具体的不同的本质。同样,“类本质”的概念在区别人和自然的时候是有意义的,人作为人类,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存在物,有其普遍的共同的本质,就是劳动、实践。但离开人与动物区别的视野,在人类历史的范围内,讲所有的人都有共同的类本质,而且类本质是至善至美的,这是错误的。正因为人类的本质是实践,而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不是从抽象不变的、至善至美的“类本质”出发,而是要从具体活动着的、处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和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出发;人的本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的历史观解释不了人们的具体的现实的历史活动。以人即人的“类本质”为尺度去看历史,必然把至今的人类历史看作是人类迷误的历史,看作不是人的历史,而是看作人的存在与人的“类本质”异化的历史。按照他们对人的理解,人至今还不是人,“现实的人不是人”,这正是人道主义的一个本质必然的命题。当他们呼吁“把人当人看”的时候,正表示着在现实中,人们还没有把人当人看。他们要求人们所想所做要为了人的利益,为了一切个人的利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时至今日,有谁是或能够从人的利益、从一切人的利益而不是从自己的特定的利益出发的呢?奴隶或奴隶主?农民或地主?工人或资本家?或者,随便某一从事一定职业的人?恐怕找不出这样的人。或者,有人想说是共产党人、社会主义者吧?但是,共产党人决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们是无产阶级利益的忠实代表,是要最终消灭私有制的。在现实中,决不能把人当作人看就完了,他们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活动目的。所以,当某些高尚的人本主义者或人道主义者(我不怀疑有道德上高尚的人道主义者)呼吁人们要“以人为本”,把人当人看,所想所做要为了人,要为一切人等等的时候,如果不是骗人,也是在骗自己,是在给自己编织谎言之网。恩格斯在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1892年德文版序言中承认,他曾经有过这样的观点:“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他在写序言时指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它显示了科学共产主义“从它的祖先之一即德国古典哲学起源的痕迹”。恩格斯特别指出:“现在也还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从不偏不倚的高高在上的观点向工人鼓吹一种凌驾于一切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之上的社会主义,这些人如果不是还需要多多学习的歌手,就是工人的最凶恶的敌人,披着羊皮的豺狼。”(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6—227页。)当某些有产者、有权益者说自己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为了别人、为了一切人的时候,他是在粉饰自己,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我们不要轻信他们的高调。对于某些贪官污吏在位时的“以人为本”的高论,我们还记忆犹新。但事实怎么样呢?他们说的是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以自己为本;说的是“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实际上自己是目的,别人都是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历史唯物主义者不会受动听的高调的骗,也决不骗别人,他要说出历史的真相;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怎么样的,是和他们的生产相一致的,不仅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也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个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裂,产生了不同的人,这是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一环而不是人类历史的迷误。
四、“以人为本”,在另一些人那里的真实意义是“以个人为本”,叫“个人本位”。“个人本位”论是说,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人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为人,就是为个人,对每一个人来说,个人利益是最高利益,每个人所说所做,都是为了争取个人的利益,不能要求个人为了什么集体的利益、社会的利益、未来的利益而牺牲自己个人的现实的利益;当然,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时,也会在客观上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推动历史的前进。我以为,在“个人本位”的意义上讲“以人为本”,说出了部分真理,但总体上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也不是我们应当提倡的价值观。
与美丽动听的“类本位”论相比,“个人本位”论并不怎么动听,还会招致许多人的非议,但却说出了更多的真理。确实,现实存在的人只是个人。确实,每个人都有个人的利益。确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我们把人仅仅当作市场主体来看的时候,每个市场主体追求的是自己的最高利益,他不是为了他人的利益、群体的利益、社会的利益而活动,而这些无数个人的追求自己利益的活动的客观结果,却表现了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但是,“个人本位”论有极大的局限性,并不是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第一、个人并不是孤立的单个人,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都是社会存在物。并不是先有个人后有社会,也不是社会由无数单个人所构成,个人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存在物。个人正是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存在的,正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在社会关系中,个人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离开个人固然没有社会,离开社会,也决不会有个人。因此,“以人为本”中作为“本”的人既不是“类”,也不是个体,而是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因此,人的利益就不只是指个体利益,也存在着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第二,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分裂的,这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上的对立,导致多种价值观的存在。“个人本位”论实际上只肯定一种价值观的存在、一种价值观的合理性,就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或换个说法,叫“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追求个别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在价值观上表现为个人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社会利益而牺牲个别利益,在价值观上表现为集体主义。这两种价值观的对立,在历史上也是存在的,虽然以前的集体主义,不过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但毕竟与不顾集体利益只顾个人利益的个人主义有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历史上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都有自己阶级利益的代表,他们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而努力,他们的价值观,与那些只顾自己个别的利益而不顾阶级的利益的价值观还是有区别的。第三,如果我们是站在历史唯物论的立场上看问题,那么,我们今天可以肯定个人主义价值观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它的某种积极的历史作用,但不能提倡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我们只能提倡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正如我们可以肯定宗教在今天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它的某种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我们不能提倡有神论而只能提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一样。
“个人本位”和“类本位”表现形式不同,一个强调以人为本,一个强调以个体为本,但也有共通的东西,都有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历史观在里头,即都是离开了人的具体历史条件,到人的“本性”中去找社会发展的动力。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去问“人是什么”,人生来是善的或恶的,或善恶兼有,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方向错误。人是什么?人就是他的生产,就是他的生活,就是他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人能生产,人能创造自己的生活,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这就是人性。但正因为这样,人性就是具体和历史发展的。人怎样生产、生活,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生活, 在什么样的关系中进行生产、生活,人就是怎样的,他的人性、本性就是怎样的。动物没有善恶,不能对动物的行为作善恶的评价。所以,不能到人的自然本性中去找人性,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人本无善恶,在现实的生活关系中,人才有善恶,而且人们对善恶的评价也是相对的、具体的、历史的,不是绝对的和抽象的、永恒的。一些人认为是善的,另一些人认为是恶;一个时期认为是善的,另一时期认为是恶,反过来也一样。善恶并非人的本性(天生具有的、永恒不变的、一切人都具有的)。人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只能是实践。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所以人的具体的存在本性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
五、“以人为本”还能表达一种反宿命论的历史观:人是历史的主人,人是人类命运的主宰,人的努力、人的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讲“以人为本”具有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也是赞成的。宿命论认为,人是人以外的某种力量(神、理念等)的创造物,这种力量决定着人的命运,历史的变迁、国家的兴衰、个人的祸福等等都是由这种人之外的神秘力量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反对这种宿命论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既不是上帝的产物,也不是理念的产物,也不是自然界的直接产物,人是自己劳动的产物,即如恩格斯所说。“劳动创造了人自己”。人要存在,要发展,也只能继续靠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假如人类的生产停止,不要说一年,就是几个月,人类也很难存在了。一部人类史,正是人类自己的创造史。人类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反宿命论的历史观的意义上讲“以人为本”的积极意义是有限的,这里仍然隐藏着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反宿命论的历史观还并不就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也是反宿命论的,而且它把唯物史观也当作宿命论的历史观加以否定。这里的关键是在对作为“本”的人的本质的理解。
唯心主义(这里当然是指主观唯心主义)把人在本质上理解为一种思想的存在,观念的存在。例如笛卡尔就说:“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纵然身体并不存在,心灵也仍然不失其为心灵。”(注:《西方哲学原着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69页。)在哲学界,有人不满意于物质本体论, 甚至也不满意于某些人所说的实践本体论,认为“实践本体论首先是思维实践本体论”。有人在大力提倡“智能史观”。这样,当这些人讲“以人为本”时,其真实的含义是“以思想为本”。所谓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际讲的是人的思想观念是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前把这叫作唯心史观而加以否定,现在则在“以人为本”的旗号下叫作“智能史观”而加以肯定。进一步而言,说人的本质是思想、观念、意志,实际上只是讲的是杰出人物、英雄人物、“精英”,因为在某些人看来,只有他们能思想,群众只注意粗糙的物质生活,是无思想的,或是低智能的(他们不能成为杰出人物而只能从事劳动就足以表明他们的无思想或低智能),历史的真正主体、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英雄人物,是“精英”,是“强力意志”。这样,“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以英雄人物为本”,或叫“以精英为本”。
马克思主义在讲“以人为本”时,是历史唯物主义地理解人的本质和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如上所说,人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在反对宿命论的历史观时,讲人(人类)是历史的主体就够了。但是在反对唯心主义历史观时,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是“智能史观”而是唯物史观;不是“英雄史观”而是群众史观。对我们来说,依靠人,根本的是要发挥人的实践能力;依靠人,根本的是要依靠群众,首先是依靠无产阶级。
六、“以人为本”还可以表达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和经营思想。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存在着管理。管理要管物,要管人。曾经,管理以管物为主,把人也当作物来管,这就是“物本”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思想强调管理要以管人为主,而且要把人当作人来管,要尊重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这就是“人本”管理思想。作为一种经营观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求经营者为顾客着想,尊重顾客,把顾客看作是“上帝”。与“物本”管理思想相比,“人本”管理思想是一个进步,是与现代管理相适应的管理思想。与官商作风、垄断经营相比,“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也是一个进步,是与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
但是,不能离开上述特定的意义来肯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一些人那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包含着一种人本主义的或人道主义的历史观,抹煞人的现实的本质的差别,美化企业主、经营者,粉饰剥削、欺压、丑恶的现实。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中,实际的本末关系在他们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中是被倒置的。在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中,实际的“本”是“资本”而不是“人”(被管理者)。他之所以要在管理中强调人的因素,是因为现代企业中,人的因素的作用突出了。他之所以要尊重人、关心人,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人相对地获得了更多的独立性,有了多种的需要,不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不关心被管理者的需要,就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资本的利益,被管理者本质上仍被当作工具、手段来看待。所以,实际的“本”是资本而不是“人”。同样,在现代经营中,在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中,本末关系在“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中也是被倒置过来的。实际的本是经营者的利益,他或它才是真正的上帝,顾客不过是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工具,是末。“以人为本”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它成了一些人牟利和美化自己的工具。
七、“以人为本”的口号、命题,可能还会表达别的一些意义,或者人们对这个命题还可以作另一些理解解释,这里不再一一顾及。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口号确实具有多义性。我不想一般地反对这个口号,但也不赞成刮风,把“以人为本”当作一句时髦的口头禅到处乱用,造成思想混乱,观念模糊,是非不清。或许,正是因为“以人为本”这句口号的意义不清,才时髦起来的吧?或者,说者有意,听者无意,但在无意中接受了一些错误的观念。或者,说者无意,听者有意,从无意中体察出自己所需要的意义。
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福州64~69B1哲学原理王金福20012001本文对时下流行的“以人为本”的口号、命题作了辨析,认为“以人为本”是一个具有歧义的口号、命题,它可以传达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因为如此,本文不一般地反对“以人为本”的命题,但反对滥用这个命题,特别反对这个命题可能传播的人本主义历史观。以人为本/人/历史观/价值观王金福,男,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作者: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福州64~69B1哲学原理王金福20012001本文对时下流行的“以人为本”的口号、命题作了辨析,认为“以人为本”是一个具有歧义的口号、命题,它可以传达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因为如此,本文不一般地反对“以人为本”的命题,但反对滥用这个命题,特别反对这个命题可能传播的人本主义历史观。以人为本/人/历史观/价值观
网载 2013-09-10 21: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