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1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历史沿革
自198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实施以来,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人才以及开展广泛学术交流的基地,得到了科技界的充分认可,其中,评估起到了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创新的指挥棒作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始于1990年,由原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和原国家科委分别组织评估,根据二者的评估结果向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放设备更新费和运行补助费。
为简化管理,减轻实验室的负担,经两部委协商,1995年开始联合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两部委发放实验室设备更新费和运行补助费的共同依据。
1998年政府职能调整后,国家重点实验室完全划归科学技术部管理,其后一直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作为评估依据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和“评估指标体系”也随之作出了相应的修订。
自1989~2003年,先后四次修订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和“评估指标体系”。
1990~199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不分学科领域,统一进行现场评估;定性评估为主,但定量数据统计比例较大;评估结果为“问题较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年后进行复评,复评仍为“问题较多”的则取消“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格。
1995~1999年,实行按学科领域、分现场评估和复评两个阶段进行评估;同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周期也固定为4年一次;评估指标体系有两级指标,定量指标所占比例有所降低;较差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参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8%。
1999~2003年,仍实行分领域评估,但评估周期调整为5年;评估体系中的定量评分占总分的比例降低为10%;连续两次评估为“不予资助”类的取消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格;较差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参评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15%。
2003年,在上一轮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体系作了比较大的调整,新评估规则在继承原评估规则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取消定量评估,简化评估指标,突出代表性成果评价,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集中精力从事原始创新研究和出大成果;科学区分代表性成果的类型;取消国家重点实验室排序,不简单划定优秀、良好、较差三类的比例,减小国家重点实验室压力;评估采取第三方接待,减轻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负担;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加大淘汰力度等。该评估规则和指标体系沿用至今。
2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意义和作用
完善评估制度,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是保持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平和活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估,促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更加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有力地促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运行和开放,促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内部管理走向规范化,从而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
1)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更重视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出大成果。
根据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需要,通过调整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从注重论文数量,追求获奖,向注重研究任务的重要性、科学贡献的大小、提高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的转变。
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情况看,2002~2005年3年中,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973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数量和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003年,上述3大任务相比2002年分别增加了19.9%、13.1%和25.8%,对应的科研经费分别增加了14.9%、68.1%和40.7%;
2004年,承担的上述3项任务较2003年又增加11.7%、23.1%和9.1%,经费增长1.5%、47.8%和16.5%;
图1 2002~200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图2 2002~200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科研经费情况
2005年,承担的973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数较2004年有所减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数较2004年增长32.0%,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却较2004年分别增长了71.2%和70.4%。重大科技专项经费减少了2.0%。
图3 实验室人员构成
另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科技问题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承担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分别较前一年增长19.2%、2.4%和8.8%。仅2004年,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的科技项目获得国家三大奖的有3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2项,占全部获奖数的42.9%;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分别占全部获奖数的100%和19.2%;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8项,占全部获奖数的7.8%[1]。
2005年,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的科技项目获得国家三大奖的有4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7项,占全部获奖数的44.7%;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2项,占全部获奖数的30.8%;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15项,占全部获奖数的6.9%。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占全部获奖数的50%[2]。
2)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着力促进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基地、人才、项目的有机结合,使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汇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基地。
从2002~2005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员构成看,院士人数基本稳定,而杰出青年、长江学者和百人计划等中青年杰出人才明显增多。截止到2005年,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分别占到全国总数的28.1%、12.5%、34.2%、30.5%和23.7%[2]。
3)促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
评估促进了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更加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包括经费支持、后勤保障、队伍建设、政策措施等。资源使用更科学、更充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科技部一直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运行补助费和设备更新费的支持,并要求依托单位和主管单位予以配套经费支持;中科院实行知识创新工程,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也实施985工程支持学科建设,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重点考虑因素;各地方科技主管部门也大多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或通过项目予以倾斜性支持。通过多渠道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条件普遍改善。
4)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制度建设。
评估内容涉及研究水平、人才队伍、研究条件、管理水平等,是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水平的大检验,因此,各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评估要求的内容,制定了经费使用办法、人才引进办法、设备管理制度、人员任免制度等系列管理制度,依托单位也针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定了专门的运行管理办法等。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依托单位也加强了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保证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健康有序地发展。
3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成功经验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是科技管理改革一项创新性成果。从实施评估制度开始就坚持了顺应科技发展需要,紧紧把握科技发展规律,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1)把握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的关系,发挥评估的指挥棒作用。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初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当时我国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大环境下,利用定量评估的手段,有利于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引导科研工作向国际水平靠拢。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出现了重数量轻质量,简单拼凑的现象。用量化指标来考量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与运行水平,已不能够对不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作出客观公正地评价,不利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踏实地开展系列性的深层次研究,阻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从跟踪研究向创新研究的跨越。
科技部及时地发现并把握住了这个变化,在20世纪末,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由定量评价为主逐渐向定性评价过渡,定量分由占总分的15%减低为占10%,最终降为0,实现了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性评估。实现了从初期的依据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数量进行评价,到重视评价成果质量,再到评价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不多于5项的标志性成果的转变,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克服浮躁情绪,集中精力从事原始创新研究、注重出大成果。
2)顺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律与需要,变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分类到对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进行分类。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初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内容比较窄,国家重点实验室规模也相对较小。早期的评估工作中,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内容,将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种类型。
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学科交叉和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内容已经不能再单纯地以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进行界定,绝大多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但开展深层次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也瞄准了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建设、安全保障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单元的设置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更强调国家重点实验室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合作,更强调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其他研究单位的合作,因而成果也更为丰富,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类已不能客观反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真实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与流动。科技部及时地修订了评价指标体系,淡化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类型的概念,强调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其学术水平或科技贡献率。
3)抓住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根本,加大对人才队伍与管理水平的评价力度。
人才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根本,越来越得到科技界的共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实施初期对研究人员队伍要求比较宽泛。当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实现由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时,领军人物的缺乏必然使得这种转变非常困难。为引导实验室培养或引进领军人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强调考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否有杰出人才、杰出青年人才,进而强调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有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要培养帅才。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引导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吸引、培养和稳定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特别是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成为孕育我国科技将帅人才的摇篮。
在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要求方面,也从初期的规范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发展到要求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发展规律的要求加大先进机制的创新。在严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的基础上,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创造宽松的研究氛围,形成各具特色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利用评估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单纯的仪器设备的开放到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实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外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
4)建立淘汰机制,实行“优胜劣汰”。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另一项成功举措就是引进了淘汰制,对于评估不合格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坚决予以淘汰,起到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重要作用,促进了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更加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内部管理也走向规范化,从而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
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是一项系统的、各指标之间相互紧密关联的工作。从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走势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人才、项目、基地的结合。实践证明,实行定期分类评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保持在国内外先进学科领域不断进取、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评估机制已成为保证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创新,保持先进性,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良性运行的重要手段。该评估机制,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督促作用,激发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和聚集高水平人才、出大成果的积极性,得到了广大科技界的认可。
4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不断完善评估机制,逐步与国际通行的评估方式接轨,向职业化评估过渡。
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严格的申报、建设程序,保证了其研究水平在同领域的权威性。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基础研究的国家队,具有很高的开放性,已经被置于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与监督之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一支专业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职业评估队伍,不定期地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抽查式评估。
2)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
与职业化评估相配套,建立面向公众的评估公示制度,每年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和评估报告予以公示,接受公众的监督。
3)规范评估程序。
在评估指标体系已经能够充分体现国家意志,适应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后,应制定规范化的评估细则,固定评估程序,使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在较长的时期内处于稳定的操作状态,减少和避免非科学因素的影响。
总结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是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涉及到专业研究、财务核查与监督、人员评议等,需要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保障,需要良好的科学道德、人文环境为前提。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国内外评估经验,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需要,具备超前的宏观管理意识,才能发挥评估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中国科技论坛京96~99N1科技管理20072007
实验室/评估/人才/条件
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历史沿革,分析了评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作者:中国科技论坛京96~99N1科技管理20072007
实验室/评估/人才/条件
网载 2013-09-10 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