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需求与期刊生存、发展的关系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当代期刊大致有综合类、专业类、学术类、文化生活类、文选文摘类等几大类,但不管是哪类期刊,都是由于读者的需要产生的。因此,读者是期刊的主体,办刊者必须正确把握和满足读者的需求,努力贴近读者、研究读者,从而吸引读者,扩大读者群,不断提高刊物占领市场、生存发展的能力。
  一、期刊必须把握准确的读者定位
  正因为读者的文化素质有高低之分,所以期刊的文化品位也有高低之分,与之相对的是刊物的文化含量也应有一个由低到高的梯形结构。因此,每种期刊定位在什么层次、什么地方,即以什么样的品位、什么样的内容给什么样的读者阅读,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办刊的人往往都想拥有一个最大的读者群,企图最大限度地包容读者,将刊物针对的读者定得非常宽泛,总希望办一个“人人都可以读”的杂志,其实这正是陷进了期刊把握读者定位时的误区。俗话说得好:“面面俱到,等于面面都没到。”任何一种期刊,那怕办得再好,也不可能征服所有的读者,因此,期刊要根据自己刊物的性质、特点、办刊宗旨,寻找读者需求的切入点,这就是刊物的读者定位。在读者总体中,于期刊最具“适合性”的,只是某一层次,或某一层次中某一层面的读者,这便是期刊的基本读者群,或称“目标读者层”。
  我国的大刊、名刊《读者》,2000年的月发行量达500万份,居世界期刊第六位。2000年新办乡村版,以广大农民读者为基本读者群,同时,兼及打工族和都市人中有乡村情结的读者,而新办的子刊《读者欣赏》,其基本读者群定位为城市的白领阶层和成功人士,刊物是豪华型、高品位的文化期刊。《读者》作为一本文化精品类的杂志,由于读者定位准确,所以“选择了《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文化”,已成为全国读者的共识。
  浙江的《幽默大师》以诙谐幽默、雅俗共赏为宗旨,它的读者定位于“老少”两端,以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为基本读者群,创刊16年来,办出了自己的个性特色,成为全国知名期刊之一。上海的《艺术世界》是一本“小众”刊物,却有着固定的读者群体,即从事艺术事业的专业人士和艺术爱好者。所以只有依据杂志本身的个性,牢牢把握自己的基本读者群,才能使期刊具有生命力。
  把握读者群体还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把握,即把握到读者本人。二是间接把握。面向中小学学生和少年儿童包括幼儿的刊物,一般都要间接把握。因为作为其读者的学生和少年儿童不是独立的消费者,与其说要把握中小学生,不如说要把握社会、家长和教师,特别是家长和教师,要使教师认为你的刊物对学生有用,要使家长觉得你的刊物对孩子有益。
  二、期刊要引导和满足读者的需求
  刊物要赢得市场,就得满足读者的需求,让读者依赖你的刊物。而要赢得读者,最重要的就是刊物的质量,质量是刊物的生命,没有高标准的质量,任何刊物都很难赢得读者。期刊的质量关键在于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刊物每期有十来个栏目,要求所有的栏目内容都适合基本读者层读者的需要是很困难的,但必须有几个特色栏目,使读者能得到在别的期刊中得不到的满足。同样,一本刊物不可能篇篇稿件都出彩,但必须有一两篇到几篇文章是精品,让读者阅后难忘,思之有得。这样,这几个特色栏目,每期的特色文章,就会如磁石吸铁般牢牢地将基本读者层吸引住。基本读者稳定了,期刊的生存基础就牢固了。
  期刊要满足读者的需求,首先要研究和了解读者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贴近读者,这正是我们的期刊和采编人员所要花大力气努力去做的工作。跻身于全球期刊发行排名十强之列的《家庭》杂志,十分重视对读者需求的调查研究。他们经常召开读者恳谈会,或在读者中作抽样调查,建立长期稳定的读者需求网络,聘请读者评刊员,把获取和了解的读者需求落实到办刊工作中。《家庭》把每期杂志的整体结构分为三个板块,即真切动人纪实篇章;发人深省的言论和理论文章;丰富多彩的实用篇目,让读者喜闻乐见,爱不释手。
  三、期刊要与时俱进,适应读者需求的新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政治形势的变化,人们的生产条件改变了,生活条件改变了,读者对期刊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这样,期刊必须与时俱进,内容和形式要跟着改变,从而适应和满足读者新的需求。
  当今《山海经》杂志的读者群已不再满足于传统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以宣扬勤劳、善良、惩恶扬善和因果报应为主体的道德说教,而偏爱带有时代烙印的、反映当代社会中现实生活的故事。对此,刊社对编发的稿件题材、内容和栏目也作出了新的调整,增设了如“打工族的故事”、“下岗人员的故事”、“新民间传说”等栏目,这些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的新故事既富有时代生活气息,又适应了读者群新的审美需求。
  由于期刊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现代文明水平的提高,今日读者阅读品位有了新的进步提高。他们渴望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渴望期刊有新的突破,精品新作不断涌现,而不愿看内容和形式雷同、陈旧,缺乏原创和情趣特色的东西。据2001年5月29日在上海举办的“时尚类杂志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的信息,原有的一批时尚类期刊由于内容的平庸、缺乏创意而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他们面临的正是读者新的需求的挑战。因此,创新是期刊适应和满足读者新需求的必然选择。
  读者求新,刊物创新。成功的期刊在拓展题材,精心采编,加大信息量,加强服务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同时,都十分注重创意。一般来说,读者对于创意活动、重大事情、突发事件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总是持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于是不少刊物在这方面开始全力突破。这种做法从出版技巧角度上讲,是加强“热点”报道,从期刊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就是寻找“卖点”。这个“点”十分重要,它只要在具体运作上掌握有度,不仅拓宽了期刊反映生活、反映时代的空间,而且很好地适应和满足了读者需求的新变化。
  《咬文嚼字》月刊,抓住目前书籍报刊编校质量下降的热点问题,设立了“众矢之的”专栏,把“枪口”的“准星”对准全国知名作家,公开向他们“宣战”,将他们的作品作为“挑刺”的“众矢之的”,并制订了“入选”作家的三条标准:一是必须在全国有知名度;二是创作了广大读者关注的作品;三是把语言文字还当回事。首批“入选”的着名作家有王蒙、刘心武、叶辛、贾平凹等12位,此举产生了“不打不相识”的社会效应,王蒙、刘心武、叶辛等名作家都诚恳地表示支持这次活动,甘愿为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作“靶子”。给作家“挑刺”的稿件如雪片般地飞向编辑部,仅去年头三个月就收到“咬”作家的稿件2000多件。由于这个专栏产生的社会影响大大超出了专栏本身,对促进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北京、天津、广州及东南亚的华文报纸纷纷作了报道,新华社向全国发了通稿,使小32开的《咬文嚼字》悄然走进社会公众的视觉世界,知名度大大提高。读者犹如蜂蝶觅芳,慕名而来。读者群扩大了,对期刊的需求扩大了,期刊就有了发展的条件。
  读者的需求是期刊生命的决定因素,而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又给刊物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刊物与时俱进,不断地适应、满足和引导读者的新需求。与此同时,期刊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中国出版》京48~49Z1出版工作施彩霞20012001施彩霞 浙江大学医学院《健康人生》编辑部 作者:《中国出版》京48~49Z1出版工作施彩霞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1:39:24

[新一篇] 諾斯的制度變遷理論與中國社會變革評說

[舊一篇] 讀者需要與期刊生存、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