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者需要的萌发是期刊产生的重要根源
人类在远古时代,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个人的力量在跟自然界的斗争中显得十分软弱。为了生存,人们需要交流思想、传播消息,用以协调行动,于是,在共同劳动生活实践中就逐渐产生了语言和信息传播,即产生了对信息传播的需要。信息传播是期刊的先驱。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经济逐渐繁荣,文化逐渐发达起来,开始出现了统治阶级,继而出现了一些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利益的政党和社会集团。于是,以时事、政治、评论为主要内容的时事政治类期刊产生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文化进一步繁荣,生产斗争、社会斗争经验进一步丰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日益频繁,于是,专业类期刊产生了。
人类进入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时代,社会分工更加详细,物质生产部门分出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知识领域分出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之后,它们又在各自的领域内分出了各个学科以及各个学科的各个专业,如医学从自然科学中分出之后,又进一步分为妇、儿各个专业,各学科之间又出现了交叉学科,于是,各学科各专业的学术期刊产生了。
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物质产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受教育的机会增多了,空闲的时间更多了,于是,文化生活类期刊产生了。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工作效率更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了,于是,文选、文摘类期刊产生了。
社会的行业多种多样,人们的需求千差万别,于是,各种各样的期刊产生了。
这样,各类期刊产生的顺序,似应是先产生时事政治类期刊,继而产生综合类期刊,然后产生专业类、学术类、文化类期刊,再产生文选、文摘类期刊。
读者需要的萌发,是期刊产生的重要根源。可以说,除了政治性特别强的少数类别的期刊外,其他各类期刊,主要是由于读者需要而产生的。
二、读者需要的存在是期刊生存的重要基础。
有些期刊出版后不久,就休刊、停刊、死亡了。但有些期刊则相反,出版之后,能“平平安安”地年复一年生存下去——原来,期刊的生存能力,一经投放市场接受检验便立即凸显出来:如果期刊文章和图片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为读者所认可而被“欣然接受”,期刊就有了生存的基础;反之,如果期刊文章和图片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是读者不需要的,期刊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就休刊、停刊、死亡。
在期刊的总的读者群中,于期刊最具“适合性的”,只是某一层次,或某一层次中某一层面的读者,这一读者层,称为期刊的基本读者层。
期刊生存的关键在于“特色”。
所谓特色,就是设置别的期刊没有的,而又最适合本期刊基本读者层需要的特色栏目。
一期刊物中有十数个栏目,要求所有栏目的内容都适合基本读者层读者的需要是很困难的。因此,特色栏目只能有几个。办好几个特色栏目,使基本读者层的读者对之读后有所得,或思想上的提高,或信息上的交流,或知识上的充实,或情感上的欢娱,得到了从别的期刊处得不到的满足。这样,这几个特色栏目,就如磁石吸铁,牢牢地将基本读者层吸引住。基本读者层稳定了,期刊的生存基础就牢固了。
读者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但基本读者层的读者的阅读需要、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兴趣是基本相同的,不论这一层的读者,是按性别、年龄划分,还是按文化、职业划分。因此,只要认真调查研究,办好这几个特色栏目并无多大困难。
特色是期刊生存的决定因素。只要有特色,期刊就有旺盛的生命力。美国的《国家地理》月刊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该刊,每期均有世界各地的探险亲历,生动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图片,都是第一手资料,因为特色独具,多年来一直发行上千万册,在同行乃至世界期刊林中独领风骚。
三、读者需要的扩大是期刊发展的重要条件
期刊发展的关键在于“新”。
所谓新,就是每一期的刊物,都给读者以“初次见面”的感觉。期刊有了特色栏目,就有了稳定的基本读者层;而要使读者对期刊的需要扩大,就必须有更多能吸引住读者的东西。一期刊物的版面是有限的,因此,就只能从“新”上下功夫了。期刊的图文,不仅要构思巧妙,观点鲜明,体裁新颖,风格独特,而且内容应是鲜见的。这样,期刊就会读起来引人入胜,看起来赏心悦目,给人以清新、新鲜的感觉,期刊的好名声,就会在读者中不胫而走,如兰发幽香,琴传韶乐,向四面八方传播。期刊声名远播,读者就会如蜂蝶觅芳,慕名而来;读者群扩大了,对期刊的需要扩大了,期刊就有了发展的条件。
四、读者需要的变化是期刊前进的重要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发展了,科学文化发展了,社会政治形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条件改变了,生活条件改变了,教育条件改变了,读者对期刊的需要也就随着发生了变化。环境发生了变化,读者对期刊的需要就变化,期刊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原来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条件改变了,期刊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跟着改变,从而适应新环境,以求生存和发展;不改变或改变不大,不能适应新环境的期刊,休刊、停刊、死亡则是必然的。环境变化是期刊前进的决定因素。在期刊史上可以看到:每隔一段时间(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就有一批新的期刊诞生;原来的期刊,有的休刊、停刊、死亡;有的改变了内容,有的变换了形式,有的甚至变更了刊名,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如50年代创办的《中国建设》,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1990年1月17 日易名为《今日中国》,从而使自己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社会要求与读者需要是期刊生命的决定因素。我们的期刊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一方面是新闻出版工作的原则要求,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要求与读者需要是支撑期刊生命的两大支柱。对此,新闻出版工作者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予以足够的重视。
出版发行研究京13~14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雷寅威19991999作者单位:广西教育杂志社 作者:出版发行研究京13~14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雷寅威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1: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