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美国十年一度的人口统计结果显示:70年代美国非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超过大都市区增长率,这在1810年以来尚属首次,因而在美国研究城市的学者中引起不小的震动。很多学者据此得出大城市已经衰落的结论。其代表人物美国联邦农业部的人口统计专家艾尔文·比尔称70 年代为美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注:Carlvin Bcale,"Rural Areas End Trend, Surpass Cities in Growth, " New YorkTimes, Tuesday, March 3, 1981.)另一代表人物、历史学家肯尼斯·福克斯则进一步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城市分布模式已趋于稳定,“从此可以向大都市区挥手告别了”。(注:Kenneth Fox,Metropolitan America: Urban Life and Urban Policy in theUnited States, 1940—1980(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88).)相应地,“逆城市化”论盛行一时。这些认识,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国学术界,进而成为主张在我国发展中小城市,限制大城市的主要依据之一。事实上,在纵向剖析美国大都市区由初创至今的发展轨迹后,我们即会发现,上述结论未免操之过急,有偏颇之嫌。今天,全面审视大都市区的历史,不仅有助于准确把握大都市区在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中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可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抉择提供难得的比较参照。
一、大都市区概念的产生及其修订
所谓大都市区,一般来讲,包括一个大型的人口中心及其与该中心有较高经济、 社会整合程度的社区。 美国的大都市区(MetropolitanDistrict)概念于1910年人口统计中首次使用,其标准为:人口在20万及20万以上的城市及其周围10英里范围内的郊区人口,或者人口在10万至20万之间的城市及其10英里范围的郊区均可合计为大都市人口。(注:Donald J.Bugue, ed.,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Historical Trends and Future Projection(The Free Press, 1985),p.140.)这一概念是适应美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产生的。进入20世纪后,美国城市化出现了新的现象。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超越原有的地域界线,向周边扩展,将周围地区纳入城市化轨道,并与中心城市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所以引入大都市区概念把这一地区列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十分必要,籍此可更科学和客观地衡量城市化的水平,为拟定城市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此后,为了准确反映大都市区的发展状况并保持概念的连续性,美国联邦预算局先后对大都市区的定义进行了多次修改。到1950 年,这种统计区被正式定名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tandard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缩写为SMSA),它包括一个拥有5万或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及拥有75%以上非农业劳动力的郊县。(注:U.S. Bureau of the Census,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United States, 1985(Washington D. C.1985), Appendix II.Metropolitan area concept and components.)1980年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有所补充:“若该区域总人口达到或超过10万,并且有5 万人口以上居住在人口统计署划定的城市化区域中,即使没有中心城市,也可划为大都市区。”(注: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85,p.873;Kenneth Fox, Metropolitan America, p. 251.)1980年的定义还规定,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内,其单独的组成部分若达到一定的标准,则可划分为主要大都市统计区(Primary MetropolitanStatistical Area,简称PMSA),而任何包含PMSA 的大都市复合体都可以称为联合大都市统计区(Consolidate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Area,简称为CMSA),这两个标准,能有区别地反映规模较大的大都市区的发展情况。 1983年SMSA改名为大都市统计区( MetropolitanStatistical Area,简称为MSA),其具体标准没有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大都市区概念已取代以前所一直沿用的以2500人口为底线的城市标准。
二、大都市区化及其一般发展状况
大都市区概念的内涵尽管经历几度调整,但它所反映的却是大城市及其辐射区域在美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不断增长的客观事实,有其重大的实践意义。在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一直呈优先发展的局面,并在空间结构方面有相应的变化。20世纪以前,主要是大城市的市区本身不断扩大,但尚未形成大都市区。进入20世纪2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大城市人口开始逐渐向郊区迁移,形成了功能相当集中的中心商业区和以居民为主的郊区,构成美国大都市区的两个基本要素。大都市区的郊区不断横向扩展。每当其外延地区达到大都市区规定的标准时,便被划入大都市区。此后直至今日,美国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大都市区的发展又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20至1940年,在这个时期中,大都市区的规模和数量普遍增长。1920年,美国有58个大都市区,其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33.9%;1940年, 大都市区增加到140个,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47.6%,即接近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注:Kenneth Fox, Metropolitan America, p.34.)至此,大都市区已成为“全国所有地区的主要发展模式”(注: Kenneth Fox, Metropolitan America,p.34.)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所以美国学术界一般称1940年以后为大都市区时代。第二个时期为1940至1990年,主要表现为大型大都市区的优先增长。在这50年中,大都市区数量上升到268个,其人口达两亿,相当全国总人口的80%。其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型大都市区发展速度更快。(见下表)其数量由11个增加到40个,人口由3490万增加到13290万, 占当时大都市区总人口的比例达68%,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由25.5%上升到51.5%。(注:U.S.Bureau ofCensus, Census and You, Vol. 26, No.4,April 1991.)美国人口统计署在公布这一统计结果时,采用了一个醒目的大标题:“全国人口有半数以上居住在大型大都市区!”。(注:Ibid.)这是继1920 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1970年美国郊区人口超过市区人口以来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截止1994年,居住在大型大都市区的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更达到56%。(注:Funk & Wagnalls Corporation, Book of Facts 1996 (Microsoft, Shelf in CD).)不同规模的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大都市区总人口百分比比较
大都市等级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100万以上 52.6% 54.6% 57.8% 54.8% 69%(68%)25-100万 31.9% 31% 29.9% 31.1% 29%(23%)25万以下 15.5% 14.4% 12.3% 14.1% 11%(9%)
此表根据《从殖民地时期到1970年美国历史统计》第39页、《1985年美国统计资料概要》第17页和《1994年美国统计资料概要》第36页的有关资料整理而成。其中1990年数据为MSA和PMSA,如果按MSA和CMSA计算,大型大都市区所占的比例还会更高,如括号内所示。
同大都市区、尤其是大型大都市区的发展相连系,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大都市连绵区(或称巨大城市带)。所谓大都市连绵区,即是由数千英里高速公路联接的绵延不断的数个大都市复合体,它标志着大都市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目前已成型并为学术界首肯的共有下列三个: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是以纽约为中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特区,沿大西洋沿岸跨越十个州;中西部大湖区巨大城市带,是以芝加哥为中心,东起匹兹堡、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西达圣路易斯,中有密尔沃基、哥伦布,南绕五大湖呈半月形;太平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大都市区为主体,从北部的圣克拉门托向南一直延伸到圣迭戈。这三个巨大城市带的人口几乎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在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地区,以特大城市休斯顿为主体的巨大城市带也在形成。很多美国学者据此认定,大都市连绵区是未来美国乃至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注:Emrys Jones,Metropolis:The World's Great Ci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136.有关这三个大都市区发展的详细情况, 可参见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84页。)
如果说在规模上较大的大都市区发展较快,那么在地域方面,则是新兴地区的大都市区领先一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在联邦政府的直接扶植和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以西部和南部为主的“阳光带”地区日益强盛。相形之下,素以美国工业布局心脏着称的东北部和中西部却发展迟缓。(注:关于“阳光带”现象,可参见拙文:《美国‘阳光带’城市的崛起述评》,《世界经济》1991年第12期;《美国西部、‘阳光带’和城市化》,《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1期。)西部城市史研究的权威性学者卡尔艾博特曾对1970年人口在30万以上的100个大都市区的发展进行了考察,发现1940至1970年间,在61个增长率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的大都市区中,44个位于西部和东南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8%位于东北部的大都市区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注:Carl Abbott, The Sunbelt: Concept andDefinition, in Gerald Nash ed., The Urban West( Kansas,1979),p.13.)八九十年代,这一趋势仍十分明显。大都市区的发展带动着美国新兴地区的崛起,经济重心不断西移。(注:参见拙文:《应该如何认识美国经济重心西移:答钟文范先生》,《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4期。
所以,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20世纪美国城市化的主导趋势是大都市区,尤其是大型大都市区的发展。这种以大城市为轴心横向扩展,从而使其市区和郊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又可称为大都市区化。与较宽泛的城市化概念相比,大都市区化更准确地概括了大都市区在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突出了城市化在地域上的整体特征,易于把握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这种大都市区化不仅限于美国,在西欧和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已普遍出现,(注:Emrys Jones,Metropolis: The World's Great Cities,p.133.)是一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或是说,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
三、大都市区化与郊区化的关系
郊区的横向扩展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60年代后更形加快,到1970年,全国郊区人口超过居住在市区内的人口,形成继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以来的又一次历史性转折。此种现象当然引起很多学者的注意,郊区化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被人们视为本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流。中心城市和郊区是大都市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客观分析郊区和中心区的发展变化,对正确认识大都市区化至关重要。
自本世纪20年代开始,郊区的发展就已形成规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引人瞩目。战后美国大都市区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郊区人口的增长。根据美国人口统计,1950至1980年间,郊区人口的增长率分别为:50年代为56.4%,60年代为37.7%,70年代为34.3%。在这段时期中,“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的80%以上发生在郊区。”(注:Carl Abbott, The Sunbelt: Concept and Definition.)大都市的地域扩展也是通过郊区的蔓延实现的。这种地域蔓延的主要途径是兼并土地。菲尼克斯和圣何塞是两个典型。通过兼并,菲尼克斯大都市区在1950至1980年间面积由17.1平方英里增加到324.1平方英里; 圣何塞在此期间地域面积扩展了8倍多,由十几平方英里增到137 平方英里。(注:Richard M.Bernard and Bradly R.Rice, eds., Sunbelt Cities:Politics and Crowth since WWII (University of Texas, 1983), p.317.)无论从人口数量的增长还是地域的扩展,郊区的发展都是大都市区的主导力量。战后郊区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联邦政府住房政策的实施、高速公路的修建、人均拥有汽车量的提高以及通讯技术的改善等因素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郊区的发展并非孤立的现象。随着郊区人口的增多,零售业、服务业、教育娱乐设施乃至很多公司、金融机构也纷纷出现在郊区。原来集中于中心城市的多种经济活动日益分散到郊区的各个中心点上。这样在郊区又形成功能较为完备的中心区,使大都市出现多中心格局。虽然郊区内各中心点功能日益完备,但是仍依赖于中心城市的信息和服务,与中心城市保持一定的联系。例如会计、保险等活动仍在中心城市中的公司总部中进行。(注: David R. Goldfield and Blaine A.Brownell, eds., Metropolitan America(Boston, 1990),p.411.)因此,这些郊区并非独立的社区,是中心城市功能外延的产物,是大都市区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次中心结合起来,构成了大都市区的复中心结构,出现一种全新的城市景观。(注:拙着:《美国西海岸大城市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页。)
相对而言,作为大都市区另一组成部分的中心城市,虽人口增长缓慢,但其功能也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当中心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市区空间形成饱和,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口外流、产业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趋势。到60年代,由于种族骚乱、财政危机等因素导致中心城市问题恶化,这种外迁的趋势更为明显。东北部、中西部许多城市人口甚至出现负增长。(注:Jon C. Teaford, The 20 th-Century American Cities:Problems, Promise and Reality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p.152.)但是,中心城市的衰退只是暂时现象, 并非永久性衰退。人口和产业的分散化缓解了中心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质量,无形中便利了中心城市的发展。(注:Donald J.Bugue,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States, p.134.)更为重要的是,中心城市在人口和产业外迁的同时,进行了功能的转变,完成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性经济的转换和升级。具体来说,工业社会中,中心城市的主要职能是生产和居住,随着战后美国产业结构转换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中心城市的居住、生产职能逐步削弱,制造业出现“空心化”,同时,其流通、信息等服务性功能则趋于强化,成为信息交换和经济决策中心。作为中心城市的神经中枢的中心区(CBD)汇集了产品设计、广告、生产程序制定、市场营销、 法律、金融、保险、会计、公关等活动。(注:Mattei Dogan and John D.Kasarda, eds., The Metropolis Era: A World of Giant Cities (SAGE, 1988),Vol.1,p.112.)这些部门并非直接生产经营有形产品,而是涉及无形产品——信息。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判断、反馈等过程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如中心城市人口的绝大多数都是从事第三产业的。中心城市由此向流通、信息等服务性职能转变。(注: Doganand Kasarda eds.,op.cit, p.87.)总之,中心城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功能转变,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70年代中期,在中心城市迅速增加的白领工作机会以及完备的服务和娱乐设施的吸引下,大批居民迁往中心城市。仅1975至1977两年间,全美有300万人从郊区返回到中心城市。虽然80年代初回流的势头减缓,但流向郊区的人口也相应减少,中心城市人口保持稳定。(注:Carl Abbott, The New Urban America:Growth and Politics in Sunbelt Cities(University of NorthCarolina Press,1987), p.171.)80年代中期以后回流速度加快。根据1990年人口统计结果,美国最大的50个中心城市中的32个在80年代保持人口增长,百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增加了29个。(注:U. S.Bureauof Census, Census and You, Vol. 26, No. 4, April 1991.)因此,郊区化与中心城市的复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都市区的地位得到强化。显然,仅仅用郊区化不足以反映这一现象的全貌,在此意义上,称“大都市区化”更为准确。
最后还应指出,许多学者在津津乐道于郊区化时,似乎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郊区的优先发展现象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而非其他地区。郊区人口增加和大都市区人口增加成正比。1970年,在郊区人口超过市区人口时,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随之上升到68.6 %(注:Kenneth Fox, Metropolitan America, p.51.)。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都市区地位不断上升。如前面所指出的,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1990年已达79.6%,非大都市区人口数量则不断下降,所占全国人口比例持续降低,非大都市区内小城市发展呈萎缩之势,其郊区的发展更是无足轻重。显然,如果以郊区化来概括美国城市化的总趋势,是不妥当的,易使人误解为美国所有城市的郊区都在快速发展。使用大都市区化可更全面地反映城市化的实际,避免这一误解。
四、如何认识70年代大都市区化的低潮
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讨论一下70年代大都市区的低速增长现象。70年代确实是一个令人混淆的时期。从表面上或孤立地看,这段时期大都市区发展似乎并不乐观。但若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便不难发现,70年代仅是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过渡阶段。这里涉及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若以单个大都市区为考查对象,大都市区的人口由中心城市流向周围的郊区,人口似乎流于分散的状态。但是如果把视角扩大至整个美国,就会发现人口并没有分散,而是完成了一种新的集中,新兴地区的大都市区,尤其是大型大都市区成为新的人口集聚点。1980年,全美75%人口居住于大都市区,其余人口亦多分布于大都市区周围25英里之内的地区。(注:Edward W. Hanten and Mark J. Kasoff eds.,New Directional for the Mature Metropolis: Policies andStrategies for Change (Cambridge, MA:Schenkman Publishing Co.,1990), p.122.)绝大多数距离大都市区较远的小城市人口很少增长或不增长,甚至下降。(注:Hanten and Kasoff eds., op.cit., p.122.)就此而言,70年代城市化趋势仍然为人口向大都市区集中。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一直在发挥着作用。其二,不应夸大70年代非大都市区发展的程度。在这十年中,在增长速度方面,非大都市区人口增长15.4%,高于大都市区9.1%的增长速度,但在人口净增长方面,非大都市区人口数量增长仅840万,而大都市区人口却增长了1360 万。(注: U.S.Bureau of the Census,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85(Washington D.C.,1985),p.17.)这是由于,非大都市区人口数量基数小,所以稍有增长,便在速度方面有明显反映。与此相关的因素还有:有些蔓延到大都市区以外的郊区人口和一些已发展到大都市区规模的小城镇人口尚未被划为大都市区人口进行统计,在人口统计结果中没有得到充分反映。从这些意义上讲,70年代非大都市区人口增长比率一度高于大都市区并不能否定大城市、大都市区优先增长的规律。当然,与其他时期相比,70年代大都市区增长确实一度趋缓,其原因主要在于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当时,在美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60年代高科技变革的余波犹在,70年代初滞胀危机的冲击又至,导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乃至城市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美国一些大都市区的原有经济结构造成很大冲击,一些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在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大都市区首当其冲。在此过程中,制造业投资减少,失业率增加,人口自然向其他地区流失。到80年代,这些城市开始进入恢复期,尤其是那些拥有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和多种服务功能的大都市区在日益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中具有相对优势,经过调整之后重振雄风。80年代大都市区增长速度为11.6%,而非大都市区仅为3.9%。(注:U .S. Bureau of the Census, Statistical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1994(Washington D.C.1995), p.36.)这些足以证明70年代大都市区化一度趋缓是一过渡的临时性现象。
纵向观之,大都市区在本世纪城市发展中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大都市区化并非美国所独有,而是在发达国家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带有规律性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现象在美国表现更集中,发育得更成熟,因此也更有比较和借鉴意义。之所以如此,除其他原因外,还在于美国城市化有一个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即:其历史进程较少外来偶然或不确定因素(如战争或自然灾害)干扰,市场经济对城市化的影响直接而强烈,带有典型或称原型特征。城市化与区域开发一道,是在未开发的北美大陆上自东向西依次推进,有清晰的脉络可循,便于从中寻求规律性的认识。一般而言,人口向大都市区的集中似应发生在地域受限、人口密度高的国家或地区,而这一模式却率先出现在地域广阔、人口密度低的美国,显然更具有说服力。这对大都市区优先发展规律的普遍性无疑是一有力的佐证。(注:经济学者王建在其访谈录“‘九大都市圈’:21世纪中国区域布局的设想”(《了望》新闻周刊1996年第37期)中把日本视为大都市区发展的典型,同时却认为美国是“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这显然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日美两国都具有大都市区优先增长现象,不同的是,美国是在市场经济作用下自发产生的,日本则带有一定的政府统一规划成分。)
美国研究京65~77C4社会学王旭19991999王旭: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作者:美国研究京65~77C4社会学王旭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