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文化世界观与文化价值取向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83—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06)03—0036—05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取向是指主体追求的目标方向。换句话说,就是在特定的主体看来,什么样的目标、方向是有价值的、值得追求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指特定文化追求的社会理想及人生目标。世界观、文化价值取向属于意识范畴,受特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世界观、文化价值取向作为建立在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呼应、互相渗透的关系。文化价值取向体现着主体能动的追求,世界观则体现主体关于世界、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两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文化观念体系的主体。把握特定文化的世界观和文化价值取向,即能大体掌握该文化的性质、内容和特征。本文在讨论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和生态文化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简要论述生态文化世界观、文化价值取向的内涵与特征。
  一、生态文化对古代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的辩证发展
  生态文化产生的现实根源是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由此导致的人类生存困境。生态文化观念的形成则是在批判、反思近现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近现代文化在主客二分的认识思维方式基础上,突出人的认知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价值,其人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在当代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所取代。主客二分的认识思维活动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随着人类认知理性和技术理性力量的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得以形成和强化,也促使它将人从所处的环境中分离出来;认知理性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将客观对象看作供人利用和改造的工具。由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只看到人自身的价值,将自然万物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和工具,因而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统治,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因此,对近现代文化观念的超越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化认为,认知理性只是主体认识思维活动和功能的一个方面,它追求关于对象的确定性认识,对事物、客观世界的认识局限于浅层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层面,不能认识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世界观是近现代机械论的世界观。而人的本性本来包含理性、情感、意志、直觉等多方面活动和功能,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精神系统,过分强调其中某一方面,必然导致本性系统(精神系统)的失衡和偏颇,造成人性的异化。现代社会人自身存在的精神危机,实际上都与人性的异化密切相关。
  从文化发展的辩证过程来说,生态文化作为对近现代文化的否定,必然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古代农业文化相似的特征。古代文化主要建立在人的生命体验(如道家)和农业生产经验(如儒家)基础上,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观念占主要地位。在古代文化观念中,自然是一个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运化过程,人与万物是在统一的自然运化过程中生化出来的生命现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人与万物共处于统一的自然运化整体之中。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古代文化将自然放在主要位置,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遵从和对自然原本和谐状态的维护。人们从长期的农业生产经验中早就认识到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的丰收和生态的良性发展。与维护自然原本和谐状态相应,古代文化普遍肯定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主张恢复、保持人的自然本性,将人的社会性建立在自然本性基础上,追求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本性的协调(“内圣外王”)。
  不过,生态文化作为在近现代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与古代农业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古代文化建立在农业生产经验和个体生命体验基础上,生态文化则建立在科学技术和生态科学发展基础上,具备古代文化所没有的科学理性特征;古代文化是建立在人的本质力量未得到充分发展,人处于依附自然、社会地位的状况下的文化形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一体关系,是一种人依附自然、社会的不平等关系。生态文化则是在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得到确立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形态,因而有可能在肯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一体性关系的前提下,肯定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和人的主体性,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人的主体性结合起来。
  生态文化是对古代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的辩证发展。一方面它要求克服近现代文化片面强调主客二分、主客对立的理性思维方式,克服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同时继承发展近现代文化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它要求继承古代文化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整体性观念,以及对人的自然本性的重视。同时克服古代文化中存在的人对自然、社会的依附性。生态文化对前两阶段文化的辩证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生态科学以及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古代文化和近现代文化合理因素的有机整合。
  二、生态文化世界观的基本内涵
  生态世界观反对在现实世界之外寻找存在的本质、依据,肯定生态存在是世界本然的存在状态、存在方式。但与海德格尔不同的是,生态哲学并不主张回复到古代直观的有机整体论,将存在看作混沌的存在状态,而主张结合古代直观整体论和当代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的理论成果,将存在理解为包含人、社会在内的整个大自然的存在。将整个世界看作人—社会—自然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形成的复合有机系统整体。[1]在这里,我们试以自组织演化理论为中心对生态世界观做一简要描述。
  自组织演化的世界观是在系统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复杂性科学中的代表性理论,它对于当代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具有较强的整合力,为新的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范式。
  自组织世界观首先是一种系统论的世界观。它将世界万物均看作系统的存在,而世界即是由人、社会、自然万物相互作用、协同发展构成的多层面有机系统整体。生态文化讨论的系统是相对稳定的开放系统,即耗散结构系统。一方面它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从环境中获得物质、能量、信息,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系统又有自身的内在结构,是由不同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自组织演化世界观的主要内容。所谓自组织,是指生命系统或生态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的自身结构、功能的调整以及行为方向、行为方式的选择。[2] 系统的自组织演化通过两个层面表现出来。一是任何系统都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与环境系统(更高层面的系统)中的其他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环境系统决定着系统演化的总的规律、趋势和特征;另一方面,系统的演化又具体表现为系统内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具有进化特征,生态系统的演化是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系统演化过程中,系统总是趋向于生成、保持、发展更多的生命和价值,趋向于和谐有序。自组织演化过程是一个有规律有秩序的过程,系统内在结构的秩序以及系统的有序进化均是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生成。[3]
  自组织演化的世界观还改变了近现代机械论世界观关于具体事物的认识。机械论世界观将具体事物看作消极被动的实体性存在,割断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组织演化的世界观则从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从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考察具体事物,将事物理解成关系性存在、过程性存在,从事物之间的关联、演化过程把握事物的性质特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态文化从生态系统整体的高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社会—自然看作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自组织进化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产生以后又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以自身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活动,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在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人类是作为社会群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与自然打交道的,是借助特定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文化与自然相联系的,社会生产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状况和水平。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即“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自然与人的相互转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三、生态文化价值取向
  生态文化价值取向是与生态自组织演化的世界观密切联系的,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化反对近现代文化将自然万物与价值分离开来的认识思维模式,认为存在与价值不可分离,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不仅是一个存在系统,而且是一个价值系统。不仅人具有自身的生存目的和内在价值,而且自然生态系统、其他生命同样具有自身的目的和内在价值。一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总是趋向于生成、保持、发展更多的生命和价值,生态系统的演化本身是一个进化或价值增值的过程;另一方面,生命在应对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趋向于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同人一样的内在价值。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价值系统,要求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应从人、社会、自然的协同发展出发,选择文化发展方向,规范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上,生态哲学认为,任何生物都是在特定的环境系统中产生、生存、演化。外在环境的变化常常给生物带来不同程度的生存压力,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一方面依靠自身生命的自组织、自调节、自选择功能,调节自身的功能结构,以合乎所处环境整体的“目的性”(合规律的发展趋势),朝着适应环境选择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功能,从环境中吸取物质、能量、信息,以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生物的生存活动始终合乎两种目的,一是合乎环境整体的目的,二是合乎自身生存的目的。相对说来,前者是更为基本的方面,离开特定的环境,生物就无法生存。人的生存活动及社会的存在发展同样必须合乎生态环境的自然目的性和自身生存的目的性。目的性是与价值密切相关的范畴,活动目的性表现在价值取向上即是价值追求目标。生态哲学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双重目的性——环境系统的整体目的性和人自身的生存目的性的肯定,表明生态文化能够在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将古代文化的整体性价值取向与近现代文化的主体性价值取向有机地统一起来。[4]
  古代社会由于人的本质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人处于依附自然、依附社会的地位,因而,古代文化赋予自然、社会整体高于人自身的价值。“天道”(自然规律和秩序)是人类效法的榜样;对自然规律的遵从和对自然秩序的维护,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准则;对于人性,古代文化主要关注人的自然本性,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将人的自然本性视作社会属性的基础;就人的社会性而言,由于看重社会整体的价值,古代文化主要关注人的道德本质。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古代文化强调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将人看作自然、社会整体的有机组成成分。
  近现代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人的需要、目的、追求是近现代文化价值取向的根本。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揭开了蒙在自然脸上的神秘面纱,而且带来了人自身力量的增强,它促使人们自信能够无限制地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需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近现代文化突出人的需要、目的、追求,是一种立足于人、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文化价值取向。
  生态文化价值取向是古代文化和近现代文化价值取向合理因素的整合,是整体性价值取向与主体性价值取向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它继承发展古代文化立足自然和社会整体的视角,将人看作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生态规律、自然资源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制约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它继承近现代文化立足于人的视角,肯定人的主体性,主张发挥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不过,生态文化理解的主体不再是脱离自然万物的主体,而是存在于自然生态环境中,受生态系统制约,与其他生命有机体相互关联的主体。生态文化将人—社会—自然看作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协调发展。追求自然、社会整体性价值,与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共同实现是生态文化价值取向的主要内涵。
  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中都有具体体现。
  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具体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协调发展。这种协调一是人与其他生命的协调,二是人—社会—自然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协调;“协调发展”的另一层含义是协调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它一方面肯定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肯定生命、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进化。按照中国古代哲学的说法,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阳是指进取、发展的一面,阴是指协调、平衡的一面,只有两方面统一起来,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繁荣与稳定,才有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进化。
  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代文化单纯强调自然整体性的价值,将遵从自然、维持自然和谐状态放在重要位置,而将人置于依附从属地位,注重制定礼义法度约束、规范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现代文化则以人为中心,否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将自然仅看作供人利用和改造的资源或工具。生态文化继承发展前两阶段文化价值取向的积极合理因素,将人与自然置于统一的复合生态系统中进行观照,注意人的主体性价值和自然的整体性价值的协同实现。
  生态文化肯定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有自身的自然目的性。当生态系统内部某一要素发生变化或生态系统受到外在环境的冲击时,生态系统能够调动自身内在调节机制,适应新的变化,维护系统整体的健康,并朝着适应环境选择的方向发展、进化。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能单纯考虑人自身眼前、局部的利益,而应肯定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制约作用,将人自身的生存目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统一起来。
  生态文化并不主张否定人的主体性价值,将人完全融入自然大化的洪流,而是肯定人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和权利,肯定人的主体性。不过,生态文化所理解的主体,不是脱离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体,而是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它要求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
  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必须调整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加强人与人之间思想认识的交流以及实践活动方面的协调合作。
  生态文化反对近现代文化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主客分离、主体统治客体的关系,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间平等共在的关系,因而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并将它视为实现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的前提。
  从人与社会群体的协调来说,首先应将个人的生存目的、价值追求与社会整体的理想、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从特定层面来讲,人的价值追求与群体的价值追求之间存在对立冲突,社会整体的发展对个人利益、追求有制约作用;但从更深层面讲,社会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所,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发展是个人生存发展的保障,同时,没有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就不存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社会整体性价值取向与个体主体性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能够达成一致。
  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外在物质利益的协调,还包含内在智能的协同发展。每个人都只是秉承人类智能基因库的一部分,只有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才智,才能促进群体智能的整体进化。
  人与自身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人自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多层面的复杂生命系统,不仅具有与自然环境内在相关的自然生命系统、精神系统,而且具有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社会意识系统。人在长期与自然、社会协同发展过程中,产生、形成自身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质,人的社会本质是在自然本性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自身的协调发展要求实现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质的统一。古代文化偏向于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人的社会本质也主要是建立在对土地、血缘纽带等自然因素基础上;近现代文化片面发展人的社会本质,社会生活的发展日益隔离了人与自然的联系。生态文化要求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质的平衡发展,在当前,应着重克服近现代文化对人的自然本性的遮蔽,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和谐相处。
  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质的协调发展的另一方面内涵是精神与肉体的协调发展。人的生活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生活,人的社会生活必须建立在人自身生命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基础上,社会生活的节奏、强度不能超过生命系统本身的承载力,社会信息的接收不能超过大脑思维系统的承载能力,更不能单纯追求社会生活目标,遮蔽人的生命的自然本性,将身体当作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或工具;当然维护身心的和谐并不等于摒弃社会文化生活,没有社会文化生活的实践,既不利于生命本身的发展、活力,也不利于社会、自然的发展进化。
  人自身的协调发展还是自主性活动(既包括社会生活,也包括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与人体自身自然生命系统自调节活动(身体与思维的自调节机制)的统一,片面强调自主性活动,会带来机体或思维的失衡,而片面强调自然生命系统的自调节或整体的和谐,容易陷于消极被动,缺乏活力,因而健全的人生同样应是自主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生态文化价值取向的三个层面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生态文化价值理想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
  收稿日期:2006—02—30
  基金项目:山东省2003 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03BYZ07)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武汉36~40N2生态环境与保护陈红兵/姜宗林20062006
生态文化/世界观/文化价值取向/自组织演化
  ecological culture/world outlook/cutural valueorientation/evolution of self-organization
Ecological Cultural World Outlook and Cultural Value Orientation
Ecological culture i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modern cultural conception, and is a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s as well. Taking the theory of self-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as the core, the present article deals with the concret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al world outlook. Having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reasonable factors of the ancien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s, the ecological cultural value orientation combines the integral value orientation with that of the principal part. Such is manifested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humans and nature, humans and society, and humans and their own coordinative self-development.
生态文化是在批判反思近现代文化观念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的辩证发展;文章以自组织演化理论为核心论述了生态文化世界观的具体内涵;生态文化价值取向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的合理因素,将整体性价值取向与主体性价值取向有机结合了起来,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协调发展三方面都有具体体现。
作者: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武汉36~40N2生态环境与保护陈红兵/姜宗林20062006
生态文化/世界观/文化价值取向/自组织演化
  ecological culture/world outlook/cutural valueorientation/evolution of self-organization

网载 2013-09-10 21:32:01

[新一篇] 試論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生態環境問題之救濟體系的構建

[舊一篇] 試論經濟學的內容、性質和功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