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242(2000)06—0088—05
  世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出现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起源可追溯到16 世纪。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从1492年起多次率船队横渡大西洋,远航美洲,把东西半球联结起来,使人类有了全球的观念,并逐步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步伐加快。全球化首先是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扩大化,使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运动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同时,由于经济与文化、政治等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华文化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并不断创新,以赶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由此促进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并为21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这是新的时代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所有的国家,不管其发达还是不发达,都已经不可能脱离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而从事经济建设。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各国逐渐走向开放,科学技术迅速进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趋势和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包括技术、劳动力、资本、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和配置,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即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相应的位置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这使得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这种发展的趋势和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当前,经济全球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每一个国家都必然要参与国际分工,并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一个车间”,生产“全球性综合产品”。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网络化的体系逐步形成,作为经济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目前总数已达4.45万家,其境外分支机构包括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多达28万多家。这些跨国公司“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进行全球化的生产。
  二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时间、地域、国界对资本流动已不构成障碍。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年金融交易量500 万亿美元,每年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的融资在1万亿美元以上。
  三是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正在加强。目前已有146 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35个区域性经济集团。区域经济组织形成比较完备的有欧洲共同体、美加墨贸易协定、东盟10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几年也很活跃。这些区域经济集团不仅内部的商品和资本流动加快,共同大市场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开放程度也在提高,有利于所在区域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
  四是投资外向化的现象正日趋凸现。1990年国际直接投资额为2430亿美元,1996年就达到3600亿美元。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也在稳步增长。
  五是贸易自由化的范围迅速扩大。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行以来,贸易自由化已从传统的商品贸易领域扩大到技术、金融等服务贸易领域。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额合计已达6.7万亿美元,预计2010 年将增加到16.6万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是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经济的全球化意味着生产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全球化,它体现在投资的自由化、贸易的自由化和金融的自由化上。经济全球化亦是世界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造成的必然结果,是一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大趋势、大潮流。我们的任务是积极加入并引导这种趋势和潮流向有利于世界所有国家,特别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以利于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繁荣,而不是去阻止它。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外部世界而孤立地发展自己的经济。面对21世纪,各国已不是要不要投入经济全球化的问题,而是怎样投入才能对本国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也更能符合总的潮流和趋势的问题。对各国政府来说,要么参加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发展本国经济,要么封闭起来而被世界潮流所抛弃。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会受到某些西方大国的左右,即受到国际生产关系的一定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以其高科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的高水平,为世界经济制定规则和秩序,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影响。但是,那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为操纵的产物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已经宣布参与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也将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们已选择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 中国的选择对经济全球化有实质性的推进,因为没有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不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因此,中国加入WTO完全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 也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段时间里,中国曾被迫采取了自我封闭的政策,并力图自力更生地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实事求是地讲,这种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如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发展了科学技术。但是由于脱离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80年代初我们打开国门环顾世界的时候,才发现中国的经济已经远远落在同时代起步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后面。这时我们才逐步认识到,中国只有改革开放,只有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只有在充分发挥本国资本、本国资源、本国市场、本国人才作用的同时,借助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国际市场、国际先进管理方式,来发展自己的国家,才能使中国较快地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起来,使国家强大起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并在此基础上,复兴伟大的中华文明。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和文化密不可分。从广义上讲,文化指人类社会在其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此文化犹言文明,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狭义上说,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价值观、哲学、艺术、宗教等各种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每一时代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文化传统。由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当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之时,世界各种文化也呈现出某种全球化的交融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世界市场的开拓时,就对物质的生产(经济)和精神的生产(文化)的联系,以及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作过论述:“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句话中的‘文学’Literatur一词是指科学、艺术、 哲学等等方面的书面着作。——编者注)。”[1](P255 )认为世界市场的开拓,不仅打破了以往各地方、各民族在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代之以各地方、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而走向世界,而且文化上的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在地域上的局限而提炼世界文化的共性,使各民族和地方的文明与文化走向世界,构成人类共享的、公共的文明财富和资源。
  文化作为经济的反映,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之时,也促进了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并存互补格局的形成。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过程的深化,信息、通讯、交通、计算机、卫星、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以及VCD影碟机的普及,使世界各国间的距离缩小、 经济和文化间的联系增强。文明的共性日渐超越各民族文化的个性,成为全球意识的重要体现。
  世界文化由多元构成,这是历史形成又延续至今的客观现实。每一种文明、文化都是在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产生,并为本国、本地区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各自的贡献,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各文明、文化既相互区分、冲突,又相互沟通、融合,同时保持自身的特点,由此推动世界文明的不断发展。英国汤因比先生在他的《历史研究》里,把人类文明史分为26种文明,历经发展演变,剩下的5种比较重要的文明是,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欧和俄罗斯的东正教文明、北非和中东等地的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文明、中国和东亚的儒教文明。[2] 美国亨廷顿先生认为当代的主要文明有七八种,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以及可能的非洲文明。[3](P29)虽然世界文化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又具有共同性和趋同性的一面。例如不断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力图改变不文明的状态,使世界更适合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和平发展;各文化形态和文明体系中都有某些适应于全人类、被人类普遍认同的观念、原理和有价值的成分;世界文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文明的共识来维系。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以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体,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形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使全球联结成一个紧密联系、彼此依存和相互联动的信息整体。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已成为一种趋势,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多元互补和互动使人们对当今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战争、种族大冲突、生态环境、人口、能源、毒品、贫富差异、腐败等问题进行思考,从中找出某些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评判标准,以促使上述问题的公正解决。
  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的问题上,日本沟口雄三教授指出:在多元化中不能忘记的是,多元性中亦存在着一元的普遍性。例如,法国革命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原理,这个原理作为人类的普遍原理,为地球上所有的人所共有。这里所说的多元化是指,就自由而言,有美国式的自由、中国式的自由、日本式的自由等等,其形式是多元的,但自由这个原理却是普遍的、一元的。”[4](P8—9)各种不同的文明都讲爱、仁爱、博爱,这体现了文明的共同性。正因为世界文明中存在着共同性的一面,亨廷顿也承认,“除了‘避免原则’和‘共同调解原则’外,在多文明的世界里维护和平还需要第三个原则,即‘共同性原则’:各文明的人民应寻求和扩大其他文明共有的价值观、制度和实践。”[3](P370)提倡共同性原理,而不抹煞多样性, 既反对“全盘西化”、西方文化独尊,也反对保守、复古和狭隘民族主义。在全球意识下,融合不同文明的冲突,吸取世界文明的优质成分,经过时代的优化选择,把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在新的历史时代融会贯通。在民族特质中寻求世界共性,既保持文明个性,又追求世界共性,把世界共性融入各民族特质之中,同时从各文明中提炼出世界文明的共性,由此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中华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前景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世界文化也呈现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华文化?使之既保持自身的特质,又走向世界而成为人类共享、公共的文明财富和资源,这是时代提出的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就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思考和意见:
   1.求同存异,开展文明对话,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1世纪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观相互影响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中华文化应以积极的态度寻求文明对话,促进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这是适应全球化趋势、打破保守和自我封闭,走向世界的正确途径。
  各民族文化及其宗教、人文精神虽千差万别,但却是彼此平等的,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和交流,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中西方及其他各种文化各有所长,应加强彼此的对话、交流与合作,相互吸取优长而共同发展,提倡相容互补而不应彼此排斥。同时应把现代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而不是互相脱离。加强国际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也应包括培养能贯通东西方文化的通才,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通与发展。
  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一个文明冲突的时代,但冲突论和者甚寡,对抗更不得人心。从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角度来看,21世纪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世纪。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将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因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有容乃大”。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世纪,应借鉴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来引导,才是人类正确可行的出路。
  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和主流,是一种有涵盖性的人文思潮,可不可以全球化以走向世界?儒学与各文明、各宗教都能和平相处,没有排他性,而可贯通于世界各教派之中。杜维明先生指出:“在文明对话的过程之中,现阶段很难想像有信奉基督教的回教徒,信奉回教或犹太教的基督徒,信奉犹太教的回教徒,但却有基督教徒的儒家、回教徒的儒家,佛教徒的儒家。那么,所谓‘儒家的回教徒、基督教徒、佛教徒’这个词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它一定是入世的,一定是关切政治的,一定是参与社会的,一定是能够考虑多元文化,考虑当今人类的生态环境、社群解体、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其所以如此,与儒家的人文精神有密切关系。”[5]儒学的人文精神所体现的贯通于各文明、 各教派之中的世界性在于:儒学适应了人类基本的道德要求,它不是外在灌输和强加的,而是出于人类社会道德生活自身的内在需求。所以它在2500年后,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价值,不因人为的排斥和批判而失去其活力和存在的价值。因此,儒学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可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人类道德的基础。由此在21世纪应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的儒学人文精神,通过文明对话、交流及各种形式的推广、教育和传播,使之发挥出更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所具有的普适性、超越性使其超越东方民族、东方文化的范畴和地域界限,而具有世界意义。
   2.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共荣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紧密联系,即在全球经济、文化、政治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间的影响、互动不断加强,使得具有共性的经济、文化、政治样式逐渐推广、普及。然而,当今世界东西方之间、南北半球之间存在着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和文明的差异。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和文明的差异相互交织,表现为强势的西方发达国家和西方文明对弱势的非西方发展中国家和非西方文明的冲击和影响。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载体的全球化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为全球化进程制定规则和秩序,向非西方的南部及东方国家施加影响和压力,使其接受有利于西方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不仅在经济上是这样,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如此。经济上的支配性力量衍生出文化权势,美国的决策者认为,美国文化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通过输出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美国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就能在任何时候比任何国家更强大,就能建立由美国的价值观念支配的国际政治秩序,就能使美国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先和主导地位。于是,美国强势文化利用其资本、科技和市场优势对其他弱势文化进行渗透、控制和强行“市场准入”,提出所谓领导全球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及“以美国价值观为价值观”的一系列文化“新干涉主义”的理论。美国在对外文化扩张和渗透中,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倾销,占领对方的文化市场和信息空间。美国的文化扩张不仅引起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忧虑,也遭到了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抵制。他们把美国的文化扩张行为称为“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等。这些国家以“文化例外”的主张,来抵制美国在“贸易自由”名义下的文化扩张和渗透。
  经济全球化决不意味着全球文化单一化,决非一花独秀,百花凋零。事实上,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有好几千个民族, 有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要求。因此,国际社会应是多极的,世界文化也应是多元而又互补、共存共荣,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交融的。对文化霸权主义,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应予以抵制,以保护本国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全球化决不等于全盘西化,或以美国文化价值观为标准。全球化应有各民族、各文明自身的特色,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来进行。摈弃本国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全球化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个抛弃了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很难对外来文化,哪怕是先进的外来文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实事求是的诠释,更谈不上结合本国的实际去学习和融会贯通,反而会无所适从。任何一个有影响的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文明传统,不在发扬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去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和长处,而是盲目地“一切照搬”外来文化,其结果只能是本民族文化的衰落、灭亡,以致整个民族的衰亡。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要全部抛开它深厚的文化传统,全部引进美国文化,只能造成一种俯屈在帝国主义面前的殖民地文化。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
   3.发展创新,使中华文化现代化
  文化乃一国国脉之所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亦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文化、共同社会心理、共同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的总称。民族精神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对现代社会产生重要作用。这使得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海外华人华侨无不受到华夏民族主义精神的感召,而认同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要保持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固守和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元文化交融的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华文化必须创新,使其现代化,充分体现时代的新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创造性地发展自身,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岿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文化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兴衰与否全在于是否创新。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振奋民族精神,努力创新,在各个方面迎头超上世界文明前进的步伐,使中华文化现代化,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我们的新贡献。
   4.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新时代文化
  在全球化浪潮中,每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都承担着守护者的责任。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和创造财富的手段。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在现代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推进中国文化及其产业的发展,繁荣新时代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各种贸易谈判中,总是以“贸易自由”为理由,千方百计地迫使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开放其文化市场。据1998年《华盛顿邮报》题为《美国流行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地》的文章介绍,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的产品,而是大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产品,包括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1996年美国的软件和娱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高达602亿美元,超过美国其他任何产品。 这些美国的文化产品不但占领别国的文化市场,同时也输入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对别国的文化形成明显的冲击。中国在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也势必会受到美国文化的持续冲击。在这方面,中国既是一个文化资源的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小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还有待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还属于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产业。并且,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出口额很小,这不利于把优秀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充分了解5000年灿烂的中华文明成果。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需要加快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得到文化产业这一物质载体的支持,从而使其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
   5.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之普及大众,深入人心,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中华文化衍生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它在爱国主义旗帜下,把12亿中国人凝聚成一个具有强大向心力和钢铁般意志、无坚不摧、无所不能,能够创造任何人间奇迹的民族整体。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培养必须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起,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普及大众,深入人心。因此,我们在新的时代,一定要树立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自信心,有计划地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把它贯串于大、中、小学教材中,切实有效地开展教育。并从娃娃抓起,从小进行系统的国学、历史爱国主义的教育,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增强民族的团结,灌输爱国的传统美德,把我国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具有优秀中华民族素质的一代新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优秀文化能否普及大众、深入人心,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兴衰和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前途,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以上我们就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问题提出了不成熟的思考和意见,旨在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的走向,在新的世纪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并在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开封88~92G0文化研究万本根/蔡方鹿20012001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中国文化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挑战和发展的机遇。我们应求同存异,开展文明对话,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共荣;发展创新,使中华文化现代化;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之普及大众,深入人心,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全球化/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万本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蔡方鹿,中华儒学文化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1  万本根(1944—),男,四川省蒲江县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编审、副院长;蔡方鹿(1951—),男,四川省眉山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作者: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开封88~92G0文化研究万本根/蔡方鹿20012001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中国文化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挑战和发展的机遇。我们应求同存异,开展文明对话,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共荣;发展创新,使中华文化现代化;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之普及大众,深入人心,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全球化/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

网载 2013-09-10 21:30:53

[新一篇] 經濟倫理的研究對象和主要課題

[舊一篇]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對外開放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