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第一部分 第1节:序言
序一让经典成为我们的心灵发动机
香港明报集团主席、《亚洲周刊》社长张晓卿
有幸一睹名家风采,倾听名家教言,乃人生的一件乐事。
我们除了分享名家的创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之外,也将从中获取他们对文化充满乐观的信心,并为千万的读者开拓心灵的新境界。
在文化的氛围中,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内在和永恒的价值。
一个社会存在的可贵,不在繁华的外表,而在于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或民族性格。
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见证了当前中华经典普及化的热潮。
重新认识经典,其实并不是只走回从前,而是为了要走向未来。
要准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我们才可以拥有未来的智慧。
易中天和于丹,都是经典灵感海洋中的探索者,让我们发现那些被偏见迷雾所掩盖的文化真貌,发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发现我们在21世纪的新旅程和新方向。
我们感谢于丹和易中天为中华经典的普及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激活了全球华人对经典的重新思考。
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为经典做出了更丰富、更多彩多姿的诠释,提供了更多的"附加值",也刺激了更多的人去拥抱经典。
浩瀚的经典不再受限于"定于一"的一元化诠释,而是面向"百花齐放"的多元格局。
格局决定了结局。
让这些被重新发现的经典,成为我们生活中一座又一座的心灵发动机,启动我们的想象力,也启动我们的创造力。
建构中华民族的美好远景,并不能单靠经济力量来支撑,还必须在文化思想的深远层面上不断地反思、探索、创造或再创造中寻找更丰盛的养分,以便与经济前进的列车并驾齐驱。
但愿各位学者对中华经典的探索、研究成果以及所引发的思潮,能普及并深入全球华人世界,启发文化新思维,促生更多的文化创造力。
序二他们点燃文化的火炬《亚洲周刊》
总编辑邱立本
"历史超男"易中天教授和"国学超女"于丹教授,两位文化明星同台出现是空前的,他们是第一次联手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更是第一次联手着述。
大家都期待着这两位的相遇会有化学作用出现,能够擦出智慧火花,用他们的智慧和妙语,点燃我们文化的火炬,来照亮我们文化的版图。
《论语》和"三国",《论语》可以说是庙堂的,是道德理想国;"三国"可以说是很江湖的,是很重视权谋之术的。
但是这两个经典,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中的,都在我们历史上有很重要的位置。
两种不同年代的经典,从江湖到庙堂,都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易中天、于丹和大家谈的并不只是学问,他们是在用整个生命的温度去感受千百年以来整个中国经典的温度。
正如易中天教授所说:"我讲历史的方式可以总结成四句话: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最后落脚在人性上。
"所以他们的表达方式,在我们过去的学术界,在知识界的谈论里面,是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今天的我们,特别需要这样在经典里面寻找一种新的智慧。
回归经典阅读,回归对经典的重新认识,是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最好方式,是唤醒我们深层历史记忆的最好方式。
我们目前有很多新的挑战,也必须要回到从前,才能够走向未来。
易中天和于丹的出现,拉近了我们和传统文化经典的距离,但我们阅读的应该是经典,而非学术明星,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希望大家现在就忘掉我,回归到对经典的研读中。
"
第一部分 第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2)
他要等。
要等多少年呢?要等三百六十九年,到了唐代,这玩意儿就有用了。
自从隋文帝设科举制度以后,到了唐代这个东西就非常有用了,但是你得非常有耐心,因为要等三百六十九年,因为魏晋南北朝就是三百六十九年。
于丹要说到读《论语》的用处,其实真正悄悄读的人不是为了"有用",因为《论语》读来以后,不一定是要延伸到一种社会功利的实现上,它可能就是一种道德抚慰,使人心安顿。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为什么在夹壁墙中还能发现那些经典?有些人以生命为代价留下这些经典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为了对自己生命有用,可能仅仅是在仓皇乱世中的一种生命安顿。
所以读《论语》的人不会想到他要等三百六十九年,也不会知道后来还有个"唐"。
就像《论语》开始写的时候,也不知道后来有个"三分天下"。
易中天有人将儒家视为一种宗教,将孔子当做神一样跪拜,将《论语》神格化,但《论语》却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种对孔子的崇拜是"怪力乱神"吗?是不是有悖于孔子的思想?我是不赞成把儒学说成儒教的,而且我不赞成把中国说成儒教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没有宗教感的民族,也不知宗教为何物。
中国人有的是什么?巫术传统。
我小时候经常在电线杆上看到字条,写着"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哭夜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
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巫术,就是把它当咒语。
中国古代,把《论语》当咒语的很可能有,把《论语》当圣经的,我个人认为,真没有。
现在经常有人问我,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读《论语》?好像几岁读很重要,读了哪几章很重要,就好像要立竿见影,就好像要把自己摇身一变变成什么人,骨子里面、潜意识里面都是巫术倾向。
所以中国人是没有宗教感的民族,中国自己也没有宗教,就连道教也不是本土自然产生的,它是外来宗教进来以后,看到人家有宗教,咱也整一个,然后把老子啊庄子啊整出来弄。
但是中国人有个什么情结呢?就是圣人情结,中国人不崇拜真正意义上的神,你看中国的神谱里面,那些神都是人变的,大禹啊,或者后来姜子牙啊。
一个人死了以后,如果他是对国家、民族有功劳的,他就是神;如果他是一般般、没有贡献的,像我这样的,就是鬼——我说的那是死了之后啊。
如果活着的时候就升天了,那叫仙;而活着的时候悟得了无尚的正等正觉的,那叫佛。
这个神性是很清楚的,那当然还有兴妖作怪的,叫妖啊,怪啊,精啊,女的叫妖精,男的叫妖怪,那是另外一类,它是很清楚的。
我们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你崇拜它?于丹"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为什么会被尊为圣人?就是易老师说的这种实体崇拜、真人崇拜,儒家本初的说法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这个概念很好。
比如说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经常有人说到超验的东西,说神神鬼鬼怎么样,我们对此大多持两种态度:一种是跟着疑神疑鬼,笃信不移;另一种是断然喝斥说不存在。
但孔子有第三种态度,叫"存而不论"。
实际上这是一种很理性的态度,他不会盲从或轻易否定,"六合之外",我们这个世界以外的东西,"存而不论",它有可能存在,但我不了解,我就不去讨论。
学生问鬼神的事,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间事,对父母,对国君,对社会,该做的事你做好了吗?你能做到敬事而信,把眼前的事都完成了吗?这点事都还没做好,你还能"事鬼"吗?先不想了,你就活在当下。
学生又问孔子,老师给我讲讲死亡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活明白了吗?你知道这辈子该做什么事了吗?还没弄明白吧?那就好好活着,先不用管死的事。
实际上这就是儒家的态度,它没有断然去否定神鬼的世界,只不过"子不语"。
第一部分 第5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4)
历史上,西周以来是宗法制。
宗法制有大宗,有小宗;嫡长子所代表的这一系,叫嫡系,也叫正宗,也叫大宗。
什么叫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正妻所生叫嫡,第一个儿子叫长,合起来叫嫡长子。
大家都说中国的古代是一夫多妻制,这是不对的,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妻是只有一个的,妻才是嫡,妻之子才是嫡子。
嫡子做什么呢?嫡子做君,或在家做家君,在国里面就是做国君,那么在天下,他就是天子了,就是下一任的天子了。
嫡长子就是君子。
那么剩下的庶子分成的宗就是小宗,小宗之人叫小人。
所以最早它是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家君之子为君子,小宗之人为小人。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等级概念上面的区别。
但是随着阶级分化的时间越来越长,老在上面的,老是正统的,继承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都多,他的品位肯定就高起来了。
他的品格、修养、受教育条件,都和小宗之人不一样,他就越来越有修养,越来越有品德,越来越有品位,最后君子和小人由等级变成了品级。
这个品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品级,一个是审美品级。
按照当时孔子他们的理解,就是君子必须是出身高贵、道德高尚、品位高雅的。
于丹这个审美趣味的延伸,到了魏晋的时候尤其明显。
到了那个时候,九品中正制出现,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这样一直排下来,排成了九品。
下品和上品之间、寒门和士族之间的等级差别越来越明显。
其实在那个时候,原来那种政治权力跟社会地位的划分,更多的开始转移,出现了很多的审美经验。
所以这个概念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潜移默化,逐渐变成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指代,但是它本初的含义就变了。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文化、历史上,长久以来存在着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形而上"、"概念化",我们习惯的教育就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男即女,非对即错。
我们两个人非男即女是对的,但你不能说全世界非男即女就一定是对的。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其实不存在简单的黑与白,更多的是中间的灰色地带,是从浅灰到深灰的渐变。
我们的文化形态不应该把"一元化"作为它强大的标志,多元共生才是一种真正健康的状态。
所以,我们的文化怎么样的状态是最好的?就是它仍然能拓展,能吸纳,能发展,能包容。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论语》到今天为什么能活着?是因为它仍有很多生生不息的元素在我们身上体现。
"三国"为什么能在今天作为电子游戏被那么多小孩子喜欢?说明它作为一个概念大家仍然喜欢它。
所以我认为不存在哪一方和哪一方严重的冲突,那其实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易中天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是君子能够独善其身,小人也能够自得其乐。
这里的小人不等于卑鄙者,我指的小人是普通人、平常人、正常人。
我们中国道德评价有个很坏的东西,就是一定要把人分成好人与坏人、善与恶。
我赞同你刚说的那个"中间地带"。
其实君子与小人都处于中间地带。
两端是什么呢?两端最高的那个是圣人,圣人的等级比君子高,最低的那端是恶人,圣人和恶人是极少数极少数。
大量的是中间地带的普通人、寻常人。
那么这种中间地带的人就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是去读《论语》,把自己变成一个君子——君子只能独善其身,我是这样理解的。
但是,我发现社会中有一些以君子自居的人,老要对别人进行道德谴责。
他以道德高尚者自居,自称是有道德洁癖的人,自称是道德完美的人。
这种人其实跟恐怖分子只有一步之遥。
这是一部分人,他可以做君子,因此他可以独善其身。
第一部分 第7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6)
第一句是君子可以有过错;第二,君子很恭敬,很宽和,很朴素。
第三,君子不是一生的标签,君子不是墓志铭,它是流动的。
我相信很难有人终其一生,他的言行举止永远那么君子。
《论语》里还有一个词,叫"君子不器",就是真君子他不追求一种固化的、确定的价值。
不是说我现在是个杯子我就只能装水,我现在是个桌子我只能托起其他的东西。
君子是流动的、变化的。
君子允许有彷徨、有困顿,君子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其实孔子也曾经说过,富贵如果可求,虽"执鞭之士"我也愿意去做。
但是如果富贵不可求,不合于君子之道,违我心愿的东西我就不愿意做了。
所以我的理解就是,君子是流动的、变化的,是生命成长过程中人心里一种人性的善意,是一种根性,随时可以以一种自省的方式去唤醒。
但君子不是圣贤,君子不能因为被仰视而被疏远。
我相信君子作为一种基因,在我们每一个日常生活场景中都能遇得到,都能得到唤醒,这就是我理解的君子。
数英雄,谁是英雄于丹说完了君子,我们再来说说英雄,这是另一种层面的东西。
君子是相对于内心而言的,而英雄则是相对于形象而言的。
有很多历史上的人物,他们不能算君子,但却是英雄。
英雄是作为一种道德评价而存在的。
例如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他们的形象是在民间传说中慢慢形成的,是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按人心中的理想勾勒的一副脸谱。
易老师在《百家讲坛》上说的曹操,他出生的时代经历了四百年乱世,"魏武挥鞭"就整个终结了,他是一个大定天下的人物。
这样一个人物,应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而且他那样求贤若渴、招贤纳士、平定天下,这是他的情怀。
可是为什么在戏曲舞台上,他的脸谱永远改不了,永远就是代表奸邪的白脸呢?而关公这个人真正站起来了,关公的髯口,红脸,一切扮相在各个戏曲中都不会变。
关公的单刀赴会,那在昆曲里面有一句,就是关公一捋髯口,在船上叫周仓,你看这下面是什么?周仓说是长江。
他说这哪里是长江,这是二十年滚滚不尽的英雄血。
关公这个人永远作为一个忠勇的形象出现,这是为什么呢?仁义忠勇都不是停留在文字概念上的,它一定要有某种外化,要兑现在某个人身上,而这种仁义忠勇是一种道德评价,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很多时候会出现一种"二元悖反"。
关于英雄的故事不是从曹操、关公开始的,我们想更早的时候,刺秦的故事,张艺谋拍过《英雄》,陈凯歌拍过《刺秦》,周晓文也曾经拍过,这么多导演为什么要把这么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故事来回拍?就是因为这里面没有哪一个是英雄、哪一个是小人,其实这里面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立场的英雄的较量。
秦始皇万古一帝,平定天下,统一六国,如果没有他,没有公元前221年这样一个历史坐标的话,我们无法想象这两千多年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动,历史会走出什么样的一个境遇。
所以说这样一个人,万古一帝,在历史评价上,是一个坐标。
而荆轲是什么?那样的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英雄一去不返,高渐离悲筑,樊於期可以把人头给他作为托付,这是一种道德的承载,这是一种道德评价上的真英雄。
所以两个英雄之间的较量是分不出胜负的,这是一个历史的悲剧。
老百姓的心中,荆轲永远带着这"萧萧易水"活在人心里,而历史上,秦始皇的名字就写在里程碑上。
再往后走,是楚汉之争。
我们看到的刘邦和项羽是什么样呢?且不要说民间的评价,看一看司马迁是怎么写的。
我们今天写着汉字,说着汉语,叫着汉族,我们从大汉秉承了多少东西?但是汉高祖刘邦在民间的道德评价中受尊敬吗?说到出身,他是一个亭长,干的那些事,大家觉得他几近无赖。
第一部分 第9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8)
比方说,当时刘备当了汉中王以后封将,封四个将军。
顺便说一句,五虎上将在历史上是没有的,这是罗贯中封的,刘备没有封五虎上将;当然罗贯中封五虎上将也有一点根据,就是陈寿的《三国志》把这五个人合成一传。
那刘备封的四个将军是谁呢?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没有赵云。
赵云终其一生都没有当上名号将军。
可能有人会很愤怒地说,你为什么要贬低赵云,赵云明明是五虎上将。
我说,我说的是历史。
事实上,历史上的赵云的确是没有封的,只封了这四个人。
封的时候诸葛亮就跟刘备说这肯定不行,关羽肯定要跳起来,因为关羽觉得他是NO.1,加封一个张飞勉强可以接受;再封一个马超,因为马超地位高,是从别的阵营过来的,当时官衔就很高,出身又高贵,勉强还可以同意;但是怎么还能有黄忠?诸葛亮说这肯定不行。
刘备说我有办法,就派了一个叫费诗的人去给关羽送委任状。
费诗去了以后,果然关羽就跳起来了,说我大丈夫怎么可以跟一个老"丘八"(兵)同列?意思就是说我堂堂大将军,这黄忠就是一个兵,让我跟他站在一块,不接受。
费诗就说,君侯想清楚了,你想一想主公封黄忠的原因:黄忠他刚刚立了大功,他又是从别的阵营过来的,搞搞统战嘛。
但你要搞清楚,搞统战和咱们自己不是一回事儿啊,主公心里肯定是装着君侯你的,黄忠的地位怎么能跟您比呢?当然君侯如果一定不接受封爵,我也没办法,我就回去啦。
这下子,关羽赶紧说,回来回来,我接受了。
这是一件事。
还有就是马超来投奔刘备的时候,关羽得到消息,马上写了封信给诸葛亮说,军师您作个证,让关某和马超PK一下。
诸葛亮回封信说,马超啊,确实是杰出的人才,但是和美髯公你比起来嘛,美髯公是冠绝天下啊。
所有的人都知道,关公其实有点像小孩子的脾气,得顺着毛捋,非常可爱。
其实关公也有爱情故事。
他曾经看上吕布那边的一个女人,就是吕布一个手下的妻子。
当时刘备投靠了曹操,曹操要刘备、关羽、张飞去打吕布。
当时关羽就跟曹操讲价,说我要把吕布打败了,吕布手下那人的老婆归我,曹操说可以。
关公这个人做事有点死心眼,他老是去提醒曹操,过一会儿就说,我们俩讲好的啊,那个女人是归我的啊。
他提醒得多了,曹操这个贼他就想,我得去看看什么样的女人能把我们关公迷得这么神魂颠倒啊。
他一看,国色天香啊,算了,我要了吧。
像这样的历史里面的八卦,关羽在这里面也是死心眼,也是爱美色,可是大家也不计较了,还是把他当做盖世的英雄、忠义的象征。
历史有很多八卦的东西。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他的忠奸思想太重了,不会去八卦。
如果让周星驰来整的话,周星驰演关公肯定演的是一个八卦的关公,不定是什么模样呢。
罗贯中非此即彼的观念太重了,他老是忠啊奸啊,正啊邪啊,君子啊小人啊,红脸啊白脸啊,他非得这样,结果历史上很多很生动的东西就没有了。
于丹过去很多人拍"三国",现在很多人拍"三国",将来还有人拍"三国"。
如果要重拍,那么"三国"的故事应该怎么拍?因为我自己的本行就是影视传媒的教育,搞策划啊,写剧本啊什么的,所以我比较清楚。
今天拍电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历史和道德的悖论。
也就是说,写绝对的大忠大奸,按照罗贯中的那种写法,已经过时了。
到今天人们不会再去讨论道德判断这种一边倒的东西,也就是说大家不希望在一个明确的道德判断上再去加重它鲜明的色彩。
其实在大家心中,以古代的公案小说为例,最好看的是什么?八个字,"其情可悯,其罪可诛"。
第一部分 第11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0)
我有个观点,曹操和诸葛亮有惊人的相似,就连他们的官职也是一样的,都是丞相;曹操封武平侯,诸葛亮封武乡侯;曹操领冀州牧,诸葛亮领益州牧。
而且他们当政的时候,他们的皇帝都是"橡皮图章",汉献帝就不用说吧,这刘阿斗也没什么权力,这个《三国志》记载得很清楚,"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就是芝麻大的事都得诸葛亮拍板,但是为什么到后世,两个人却有了截然相反的舞台形象呢?说到底是人性的问题。
我觉得,因为人性本来就有两面性,任何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性的善恶两面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这个东西要投射到文学艺术当中去,然后被传统的民间艺术脸谱化,然后分出了截然相反的两个阵营,一方是红脸的关公、一身正气的诸葛亮;一方是白脸的曹操,贼眉鼠眼。
所以我们不能把民族的情感过于扩大化、分极化,我们的民众要学会理智地对待历史,当然更要理智地对待现实。
曾经有一个学者在APE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看到所有国家领导人都穿唐装的时候,他说,哎呀,21世纪肯定是中国的世纪了,你看他们都穿什么衣服了。
我说他们到菲律宾穿菲律宾的,到印度尼西亚穿印度尼西亚的,那21世纪是谁的世纪啊?现在连流行歌曲都大唱三国和中国话,像周杰伦啊,还有S.H.E.,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文化正在或即将统帅全球?反过来说,是不是说明中国人面临着信心危机,需要借古人以服天下?用不着这么小题大做,不就是唱唱歌、穿穿衣服嘛!既不意味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也不意味着中国文化走向衰亡。
于丹其实我很认同易老师这种心态,我把这种心态叫做"不较劲心态",我觉得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东西过于较劲,但是较劲之后,就会适得其反。
有个词叫"局限",什么叫局限,有局才有限。
我们老是人为地做一个很小的局,然后为其所限,那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其实在个人生活中,我更喜欢庄子,我觉得我们不要过分地攻伐异端,不要过分地把一种庄严肃穆的东西变成我们的主旋律。
"无为而治",有时候可以从无为达到无不为。
我觉得一个人生命的成长,不能揠苗助长,要尊重人的性情;文化形态的局面也不要刻意去修建,一定要用什么去打败什么,用什么去取代什么,就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去看待,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其实周杰伦的歌我非常喜欢,从最早的时候我就喜欢。
周杰伦的歌我都很熟悉,大家可以看到2006年的乐坛,那是一个网络音乐的天下,专业歌手里面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销量最好的就是周杰伦的《依然范特西》,在这张碟里面,就收了很多很中国风的曲子,比如说大家很熟悉的《菊花台》,整个他的造型,他的词,包括前面的《东风破》、《发如雪》,方文山整个的创作,我觉得都是很中国意象的。
但这种中国意象是非常时尚、非常前沿的。
它其实是完成了对中国诗词意象的解构,而不是结构。
我们去写格律诗的时候,是从一个平仄格局里面去一点一点地完成七宝楼台的堆砌,但在周杰伦的歌里面,在方文山的词里面,是做了一种情趣的解构,最后总会放上一点点中国音乐的造型元素。
我喜欢的中国文化是什么呢?就比如现在的时装设计,它可能会设计得非常时尚,但里面有一点点中国元素在,有一点元素,中国文化就被启动了。
文化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成长,不一定非要端着面孔庄严肃穆地出来亮相,说我一定要在意识形态主流的位置上被大家尊重。
非得要"罢黜百家、独尊一种"之后它才是健康的吗?真正的健康就是被孩子们喜欢。
比周杰伦还年轻的乐队——南拳妈妈在《牡丹江》里唱道:"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这句歌词多深刻呀,是吧?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
第一部分 第1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2)
其实我们今天繁华的物质世界,不是不够美好,而是这种美好有了太多人为的痕迹和社会化的标准,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贴近自然的地方,已经太少了。
如果万物可以各复其根的话,那么天地之间"浑浑沌沌,终身不离。
若彼知之,乃是离之。
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
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会自由生长,你不必去窥明它其中的道理,不必去追问,不必去计较,世界真正的和谐其实就在这样一些杂乱丛生之中,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于是构成了天地和谐。
我们小时候做过一个试验,一张白纸,划七等分,涂上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然后用铅笔在中间一戳,"啪"地一转,老师说你看到什么了?我们认为会是七彩混合旋转得极其绚烂,但是转起来才发现,是白色的。
而这种白跟一张白纸的白是不同的,它是一种飞动之白、融合之白,各种光谱交融之后一种很高级的融合。
其实我们现在的"和而不同"要的就是这样一个东西。
我听过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青蛙遇到蜈蚣,青蛙说你看我只有四条腿,我要是走的话,两条前腿一撑,两条后腿一使劲,我就往前蹦了,我这四条腿都有分工。
它说蜈蚣啊,你是百足之虫,你往前走的时候最先迈的是哪条腿呢?蜈蚣听它一说,"咔嚓"就停在那儿了,然后蜈蚣很沮丧地跟青蛙说,我劝你以后永远不要问任何一个蜈蚣这个问题,你只要一问,它一定就卡在那儿了。
其实这多像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大家理出头绪想一想,只会比蜈蚣多,不会比蜈蚣少的,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交友,从老人到孩子这一切一切,当它顺理成章成为你的生活的时候,我们是不能过多思考的。
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叫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们一思考,我们的日子就会像蜈蚣一样,就卡在那儿了,我们就运行不下去了。
这是因为我们违背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真实,所以庄子说"有大物者,不可以物",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把真正的物质当成物质去役使,不要真正地拘泥于这种物质,一定刻意想要怎么样去做,顺乎自然,这一直是道家至极、根本的简单观点。
易中天幸好我们两个人不是蜈蚣,好在我们也不是青蛙。
做正常人就好于丹在生活中,我们不做青蛙,也不要做蜈蚣,只要做个正常人就好。
我在很多场合都被问到家庭,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这么关心啊。
大家关心我就说一句,我可以简单地告诉大家,我对自己家庭的评价就是"很正常"。
其实什么叫正常呢?比如说有老人,跟妈妈住在一起,我有丈夫,我有孩子,我想我们中国绝大部分家庭都是这样,有自己的长辈,有自己的伴侣,还有自己的孩子。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必追求一个家庭多么多么完美,这个家庭有什么什么样的传奇,实际上最朴素的东西最恒久。
我孩子出生的时候修正了我一个很大的观念。
其实每一个妈妈在孕育孩子的时候总在想,我希望我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希望我的孩子是最漂亮的,希望我的孩子是多么多么了不得,我要为我的孩子做什么,每天就像是揣着一个梦想。
但是我的孩子生下来以后,带她去做各种检查,说一个孩子应该在多少公分到多少公分之间,说这个孩子正好居中,然后写上"正常"两个字。
然后一个孩子什么头围啊,胸围啊,体重啊,各种东西它都有一个上限跟下限。
我跟亲戚曾经讲过,生一个大胖孩子多骄傲啊!后来这孩子不算胖也不算瘦,正常。
我看我的孩子的检查表格上一片"正常"的时候,当时觉得很骄傲,她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其实"正常"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尺度。
不要追求所谓的卓越、优秀,人的生命能量就这么大,如果有哪个方面你表现得过分超常的话,一定有其他的方面低于正常。
第一部分 第15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
经过这个成长以后,孕育起来的人有一个理想,被表述为六个字:"神于天,圣于地"。
所以神圣这个词不是一个层面,而这"神于天,圣于地",是中国人可以企及的最辽阔的人格。
"圣于地",在土地上做一个圣贤,这就是儒家理想。
儒家理想是给我们一种社会人格的自我实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这样一种担当,在大地上行走,去担当,去尽责,来完成士阶层的使命,这种自我实现给了我们一个重任,这就是圣贤境界。
那么,"神于天"是什么?我的理解,是道家。
庄子说,每一个"自我"都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一个"自我"虽然短暂、渺小,但是当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合一的时候,我可以完成"乘物以游心"、"磅礴万物"的逍遥游,其实这就是一种神仙翱翔的境界,所以,庄子教会我们的是一种生命角色上的自我超越。
如果说圣贤的境界教我们入世实现,那么神仙的境界教我们出世去遨游;如果说儒家教给我们在这个土地上去承担重任,那么道家教给我们的态度不是要忍辱负重,而是要举重若轻,当我们生命轻扬潇洒的时候,你照样可以为这个社会尽职尽责。
所以我认为,儒与道是中国人的一天一地,"神于天"的时候我们心思远游,"圣于地"的时候我们责任承担。
那么,有了这样的一进一出,一个人不至于因为过分地飘游而显得不尽职,也不至于因为过分地担承重任而不堪重荷,缺少飞扬的力量。
所以我经常想,生命的长度其实不在自己的手里,短则五六十年,长则八九十年,总归是人生不满百;但是人就如同河流,究竟活成一条小溪或是一条河流,生命的宽度在自己手里,宽度就在于我们把河床的两岸打在哪里。
在我看来,一儒一道,天高地阔,我们可以在里面找到一个生命坐标。
我其实不是站在学理的意义上解读儒、道,我并不是在做一种唯"体"的研究,而是在做一种唯"用"的延伸。
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的体会,用生命的名义就够了。
我们去触摸经典,去分享智慧,给自己一个人生的界定,遨游其间,那我想我们每个人至少可以活得宽广一点。
让心灵去飞扬有人说我喜庄厌孔,实际上我是我喜庄不厌孔。
其实,每一个人开始读书的时候,都是从儒家进入的,儒可以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行走得稳健踏实,但是道家会给我们摆脱地心引力、向上飞扬的力量。
我之所以更加喜欢庄子,是因为他让我觉得人的生命可以有一种任达的自由,可以有一种让心灵飞扬的能力。
但是我也并不厌孔,人在这世界上的审美就如同桃红李白,各有其妙,可以乐山同时也可以乐水,人喜欢的东西都不是一元化的,只要你能从这个中间吸取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价值、可延伸的东西。
就好比我读唐诗,我喜欢杜甫,可以为他的沉重而热泪盈眶;但我更喜欢李白,我一样可以为他的天真而热泪盈眶。
也就是说,你的泪水可能是相同的,但令你感动的缘由可以各有不同。
同样的一种春花秋月,当这样的一种古今徘徊,从历史、从我们心中走过的时候,我觉得儒与道在我的生命中无法分家,无法准确地分出来哪一种是儒家的情怀,哪一种是道家的思想。
在我看来,真正的神圣都是殊途同归的。
比如说对于人生很高境遇的描述,儒家说,从年十五志于学,经过毕生的成长历练,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两个标准的内外合一。
所谓"不逾矩",是指我们在现实社会中,不超越规矩法度,不违背害社会规则,不违背他人情感,这是一个好公民的规范,它是很外在的;但前四个字"从心所欲",是一种个人的、独立的、心灵的,它要求我们听从心灵的声音,跟从心灵指引的方向,去追求你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一部分 第17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3)
而今天,物质也造成了人的异化呀!物质的发达,让我们的愉悦享受变得廉价,让我们心灵飞扬的力量受到削减。
所以我觉得去重新阅读经典,不要把圣贤当做高高在上、用以顶礼膜拜的偶像,要把经典当做我们身边最朴素、天真、恒久、温暖的生活方式。
我们去触摸它,其实丰富的是自己的感知和生命,这就是我对经典和圣贤的态度,敬而不畏,真正的道理都是道不远人的。
兴之所至,随处可及道家精神有三个精神层面:道,法,术。
相比较来说,我更喜欢心灵沟通的层面。
其实我是一个反技巧主义者,我从来不信任任何的"术"。
我觉得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一种悲哀,是运用脑子过的生活太多,用心过的生活太少,我们过于信任外在的规则和技巧,而忽略了一种诚意的自然表达。
语言是什么?无非是一种思想的载体,只要你的生命有着一种真诚的热情,你的语言,它不一定是澎湃的、华丽的,即使它是木讷的、简约的,它也能流露出真实的意思。
所以,在道家层次中,我最喜欢的也是它作为哲学的层面,对生命的阐发,而不是作为宗教的层面。
儒与道也一样,不仅是道教,儒也曾经和道、和释一样,同居庙堂之高;也曾经作为"罢黜百家"之后的儒术被放在统治术里;也曾经作为儒学,让历朝历代书生为之皓首穷经。
所有的这些,今天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兴趣,对于普通人来说,抛开学理,抛开学术研究,只在大众文化权利的分享层面上,以生命的名义去触及,就足够了。
人在接触自己热爱的事物之前,不能带有太多的礼赞,这种尊敬之心,有的时候也是过犹不及的,你敬到了无法去触摸、心中产生障碍的时候,对自己也是一种约束。
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有太多太多可以依靠、依凭的商品,我们可以借助高科技放大自身的力量,其实我们同样需要放大自我的能量,放大心灵的力量,也就是说,"兴之所至,随处可及"。
我觉得对经典的阅读,不见得非得是系统性的,也不一定要具备什么资格,只要你有这种觉悟就足够了。
读一本书,看一回电影,和一个人讲话,瞬间心有所感,醍醐灌顶,那是一个"觉";我们自己终其一身的历练,自己内心慢慢地参透,那是一个"悟"。
我们很多人就是有"觉"而无"悟",听别人讲的时候,看一本书的时候觉得很对,而过去了就丢掉了。
其实,建立在我心澄净这样一个基础上的、终其一身的参悟,才是最重要的,古圣先贤、山川万物、世间造化,都能够终得心源,变成自己的人生经验。
在讲完《〈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以后,我自己也在回过头去想,我和经典共生共长,去揣摩、研读,这是一个多长久的关系!其实说到儒与道,中国哲学这两大源头,在我最初接触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孩提的蒙昧状态,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意识要去读,要去记忆。
我自己出身和成长的年代正好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我是独生女,我的爸爸妈妈是知识分子,被下放到不同的农村,我是跟着外婆长大的,我们家三进的院子里就我们一户人家。
我小的时候连幼儿园都没有上过,因为他们不放心我出去,所以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小女孩就锁在这个大院子里。
干什么呢?就读诗词啊,写毛笔字呀,临帖呀。
但我很庆幸的是,我的家长从来都没有以一种强制的方法来教育我。
我最早接触《论语》里面的一些道理,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现在想起来,我父亲从一开始就没有要求我死记硬背,却经常带我去叔叔、阿姨家参加聚会,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就悄悄地跟我说,你看,这里有这么多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些人里头,肯定有能当你老师的人,你去看看,你觉得他们谁对人特别有礼貌,谁特别博学,谁做事做得特别麻利,你去看看谁能当你的老师?小孩子嘛,我就这样跑来跑去看,有的时候看到有些行为是好的,也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会跑回来问爸爸,说你看,有一个叔叔他随地吐痰了,有一个阿姨她高门大嗓地抢别人话了,这个人肯定不是老师吧。
第一部分 第19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5)
一次是在上世纪之初的"砸烂孔家店",因为这样的一种文化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成了中国社会转型最大的障碍,这是一次。
接着是半个世纪之后的"批林批孔",又是一次全民性的批判。
即使是经过两次大规模的颠覆之后,到今天,我们又开始回归和寻找我们的文化基因。
其实,并不是说我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到什么,我只是现象之一,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回归和寻找,有太多太多回归和寻找的行为,不见得一定要站在理论的高度,在一种精神的指导下才出现,它都是自发的行为。
中央电视台,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有一台大型的节目叫《感动中国》。
这个节目是将中国能够让全社会感到温暖、善良的行为挖掘出来,然后集中起来,最后选择十个人,进入当年的"感动中国榜"。
这几年来,我一直是这个节目的推选委员,他们会把几十个人的材料拿出来,让我们看材料然后去推荐一个人。
前几年的推选中,我见到的都是真正的英雄,有排爆除险三百多次的排爆专家,有奋不顾身解救人质的警察,也有高山上的哨兵,都是一些极端的个案,很传奇。
但是在2006年的材料中,我看到了一个叫林秀珍的农村妇女,河北衡水人,终其一生,她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她从二十多岁嫁到这个村子,就义务抚养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
她作为一个新媳妇去认人的时候,看到刘爷爷刘奶奶这样一户人家,很穷,她就说我婆家也不富裕,那我吃窝窝头,你们也跟着吃,我喝粥你们也喝粥,但我保证你们不断炊。
这样说过以后,她就每天去给人家做饭,天天做,一直做了八年。
刘奶奶有一天从炕席下拿出一包安眠药,她说:"本来这是我和刘爷爷准备最后动不了的时候用的,这是我们的下场。
八年了,我看你一天都没断过,现在我才觉得我们大概不需要了!"说着就把药扔进了火塘。
林秀珍不光养这一家,最多的时候她养了六家老人,有一户养一户,她养上了,就一直养到送终。
如今她已经六十多岁,这么多年来,她自己的四个儿女陆续出生,孩子们都管这些老人叫爷爷、奶奶,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儿女就会去帮忙给老人们洗脚、剪指甲。
这就是林秀珍被推荐的全部理由,她没有过惊天动地,也没读过圣贤经典。
如果不是《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发现了她,她也许一生都不会走出那个村庄。
当时的推荐语是我写的,我写了一句话:"如果富人做这样的事叫做慈善,那穷人做这样的事,她就是圣贤。
"我看她材料的时候,就想到了"仁"这个字,二人成仁,仁爱之心,永远是从与他人的关系中生发出来的,区区两万字的《论语》,"仁"字被提到109次,"仁"可以说是中国儒家思想核心中的核心、基石中的基石。
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在世界上安身立命,那么,就用树立自己的心去帮助别人去树立;"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将自己的心去与同类的人做一种心灵的模拟,这就是仁义最基本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后来被孟子推演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非是讲眼前人、身边事,当下完成,把它推广开来,不需要多么远大的理想,也不需要位高权重。
我看见林秀珍的材料,脑子里就真的跳出这些话来。
后来她当选的时候,舞台上每个人有一座"丰碑",我还记得在她的前一位就是霍英东先生,他的丰碑镌刻着四个大字——"辉煌一生",这是一位伟大慈善家的碑铭。
接着就是林秀珍的丰碑掀开,她的碑也有四个大字——"温暖世道",这也是推委会对她的评价。
推委会说:"三十年来,善良流过村庄,她用自己的仁心温暖了世道。
"这句话言外之意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世道有点苍凉——不苍凉,为何需要温暖?但这样一个农村妇女,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就真的可以温暖这个世道,这不就是圣贤吗?这还用说,我们的文化可以人为地被改变吗?可以在文字中被终止吗?林秀珍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她在做。
第一部分 第21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7)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就算这种短发萧疏、一腔清冷又有什么呢?我还可以稳稳地泛舟,生命还是稳健的。
所以他说只此一刻,即使天地都没有光明了,我还能做到"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这是什么样的心?我会想到儒家所谓的"君子",生命坦荡而没有戚戚之怀,这不就是君子之襟怀?张孝祥所表现出来的天地坦然,不就是这样吗?这种境界在道家思想中,"孤光自照"转换为庄子的话,就是两个字——"葆光"。
他说,我们的心为一个府库,养心最后是为了葆有心的光芒。
这种光芒不一定来自外界,你心里就一直带着的。
而光芒的境界,我最喜欢老子的表述,四个字,"光而不耀",内心有光芒但不耀眼,它不刺伤别人,它不张扬,若要我形容,我认为"光而不耀"是"哑光"的那种光泽,它不是那种亮亮的光泽,而是一种优雅、节制、含蓄、内敛并且是永不中断的光泽。
像张孝祥在那样的困顿之中,你说他是儒家之境,还是道家之境?总而言之,他葆有生命光芒。
所以他不是在隐忍,而是在欢乐。
想到所有人都在中秋团圆的时候,他看到山川万物皆为我的嘉宾。
大家都在喝酒,我有什么?"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我抬头看见北斗之星是勺子形,我用这勺子舀尽西江水,遍宴山川万物。
这是什么?我不把它当作诗词来读,我把这对苦难的穿越看成人生豪奢的一场审美。
中国知识分子,还有一个很杰出的代表——苏东坡。
这个人,你说他是儒是道?作为儒家,他当过翰林大学士,在北宋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他以自己敏锐的政治禀赋和知识分子的良知,看出新党过于激进、旧党过于保守,一生挣扎于党争之间,两党都不把他当自己人,他一直做着文化学者的担当,这说明他入世很深。
另一方面,在生命遭遇困顿的时候,他又是怎样的态度?他如果在好地方当官,比如在苏杭,他可以写一写淡抹浓妆总相宜的西子湖,可以参禅修道、修桥修堤、赏赏风景,还可以研究东坡肘子这样的美食。
但是,一旦贬官了,"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贬到天涯海角,贬到今天的海南这个地方,你说他沮丧吗?但他却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我平生未到的奇观丽景,纵使再有千百次的贬谪,心中都不会有遗恨,因为这里的景观太美了。
到那里没有东坡肘子了,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我可以吃鲜荔枝啊,吃得多高兴啊。
到那里不做高官,没人成天给他送礼,他抬头见月,低头看花,"菊花开时乃重阳,良天佳月即中秋",有月就叫中秋,菊花一开就喝酒过重阳,我想过节就天天过节。
这样一个被贬官的人,处处欢乐。
他到那么老,在密州出猎的时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这样一种生命豪情,你说他的心不悠游吗?你说这不是沉浮由心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大家都在追问家贯何在的时候,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一颗心可以安顿的地方就是故乡。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没有物理上的故乡,今天所谓的故乡就是祖辈的他乡。
我们只有此心安处,才是生命可以托付的归属。
以这样的态度来看道家,就是生命的潇洒狂放。
因此我喜欢林语堂对苏东坡作的评价,叫做"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乐观主义是一种生命态度,当一个乐观主义者去担当重任时,他才不会被沉重压垮,所以我说,我们要担承重任,但要举重若轻。
我不喜欢忍辱负重,同样是重,为何不能担当得轻盈?我觉得家国责任,加在一个乐观主义者的身上,他会永不妥协。
第一部分 第23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9)
而这么一个"继"字,我的理解是,不是简单的传承,而是真正的阐发,要像司马迁那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继承。
"究天人之际"是一种哲学;"通古今之变"是一种史学;"成一家之言",他那样一种汪洋恣肆、"无韵之离骚"的笔法其实是一种文学。
文史哲融入一体的时候,他的《史记》才会成为二十四史之首。
虽然它远远不如《汉书》那样经得起推敲,但它那种个人的风发扬厉,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在里面是有的。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说到他的父亲司马谈在病中向儿子托付,说五百年有周公,五百年有孔子,而到今天又这么多年了,有谁可以继绝学,为往事作一种阐发呢?司马迁在父亲的床前涕泗横流地说,小子何敢让贤,这是历史的选择,自己是无法推卸的。
我觉得,这就是文人的使命,所以你"为往圣继绝学",是对历史的交代;"为万世开太平",是对未来的承诺。
今天的社会需要我们太多的人来改变,但那样一种"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它必须托付给一个健康的、有能力的、蓬勃的、有梦想的生命,这个生命本身不能是暗淡的、瘠薄的、脆弱的、消沉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拥有了风发扬厉状态之后,才去担任那样的职责。
你创造,你快乐,你成就世界,世界也会成就你的生命!给你的是情分,不给的是本分有很多人对我说,《论语》再好,它也是两千多年前的东西了,当今社会跟两千多年的那个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他们就又了这样的疑问:当经典智慧和现实生活发生矛盾的时候,会不会有挫败感?会不会有怀疑、沮丧的时候?我说,当然人人都有他的怀疑和沮丧,但我们不能将其归咎于经典或现代给我们的理念。
孔子有一句话:"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当你真正了解了生命规律的时候,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去抱怨的。
你不把自己的生命交出去,你也不要指望哪一个经典来拯救你。
你不断章取义,不急来抱佛脚,哪有他人的智慧可以用来抱怨?只有感激。
我觉得,每个人在完成生命觉悟、修炼、自省的过程中,这个世界给你的都是情分,不给的都是本分,在本分的时候不要抱怨,是情分的时候要学会感恩。
用这样的心态去对待,每悟出来一点,它都是很美好的事情。
在困顿迷惑的时候,我相信泰戈尔说的一句话:"人向前走路,抬脚是走路,落脚也是走路,如果只抬不落,我们怎么往前走?"人的情绪总会有它的潮起潮落,你在迷惑的时候,会想到这是两个波峰之间的一个波谷,下一个波峰即将到来,所以凡是路总会走得过去的。
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去面对困顿,佛家有个境界,当世界无情时我多情,当世界多情时我欢喜。
欢喜之心一直在,没有什么迷惑走不过。
当这个世界给你情分的时候,当经典给你智慧的时候,你要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我们的心灵才得以获得重生的力量,然后我们才可能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去回报,去爱这个世界,去平等地对待世间万物。
这就是儒家说的"仁",墨家说的"兼爱非攻"。
百家之说异彩纷呈,各有自己的一种阐发。
墨家"兼爱非攻",这是它的核心理念。
也许有人会说,儒家被各个朝代的封建君主拿来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它特别强调尊卑、等级,它怎么会有真正平等的"仁爱"呢?我想所谓等差之说,其实是它在后世作为统治之术被人为地放大了。
可以说,当儒家真正强势起来的时候,也是它弊端最明显的时候。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时候,儒作为绝对主流的意识形态,它的强权被放大,等差就随之出现,因为它成了统治阶级的一种御用术。
但是,如果我们回到本初,回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的一个性情层面,应该说等差是不明显的。
第二部分 第24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0)
什么是仁呢?孔子曾经跟他的学生解释过,有五者能行于天下,仁就算做到了,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
他说,首先人要对世界保持由衷的恭敬,"恭则不侮"。
也就是说,每个生命皆有尊严,这种恭敬态度是对所有人说的。
第二个态度是"宽","宽则得众"。
一种宽和之心,心底无私,天地乃宽。
这样一种心态才能得到大众的拥戴。
接着是"信","信则人任焉"。
一个用生命守住信誉的人,就会有人用你,你的职业生涯就会顺风顺水。
第四点是"敏","敏则有功"。
一个有敏锐之心的人就能建功立业。
第五点是"惠","惠则足以使人"。
有慈惠之心,让所有人可以分享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那你就足以使用别人。
孔子说,"仁"只要恭、宽、信、敏、惠就可以做到了,其中并不强调级差。
任何一个文化形态的诞生,一定是跟当时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形态相关联的。
《论语》产生的时候,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是靠"纲常礼教"的,也就是大家用一种礼法来进行道德约束。
在那个时候,"民可使由之",有一种意旨让大家知道怎样做就够了,在儒家的体系中,并不主张让老百姓去了解很多的知识与道理。
还有比这个说得更过分的,比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都是当时站在封建统治者的角度上所讲的一种行为规范。
我从来不主张"为贤者讳"。
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挑剔经典中已经过时、不合时宜和没落的思想,我们只能本着建设性思路,把对我们生命建设有用的东西从中提取出来。
传统文化中确实有很多东西,在今天都已经过时。
但我认为,宽容,也包括对古圣先贤的宽容。
我们不是搞纯学理的研究,无需揪着没落的学理去死缠烂打。
正如我们看一个半瓶子的葡萄酒,如果你看到已经空了半瓶子,那你就是悲观主义者;如果你看到还有半瓶子酒,你就是乐观主义者。
我倒是觉得,年轻的朋友如果能摘掉有色眼镜去重读经典,从原初的阐发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也许是一件好事。
我小时候,我们的教科书上对《庄子》的评价很糟糕,说《庄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思想,说它是消极的,是腐朽的,是阻碍社会前进的。
如果你这样去读经典,那你永远读不懂,你得到的就永远是本分,不会是情分。
生命的"王道"在我个人的生命取向上,我非常痴迷于道家的精神境界,因为它说"夫列子御风而行",生命真正的境界,是生命无待,自由飞扬,这个境界多好!但这些都需要把自己的心融进去后,才能解读出来的,戴着有色眼镜去读,那只会闹笑话。
比如说,庄子的思想倾向于"无为",那么可能就有人会担心,这种思想对年轻人来说是不是过于消极?不利于资本主义的竞争性?那么我们就来说一说如何理解"无为"。
"无为",不要断章取义,它真正厉害的叫做"无为无不为",也就是说,"无为"是为了"达道而治"。
"无为"是一种对生命境界的顺应,它从来不矫情。
庄子曾经提出一个大胆的结论,说伯乐是个残酷的暴徒,说伯乐识马,整治马匹,把马一会儿给烙,一会儿给剪,一会儿给训练,马已经死伤过半了,最后训练出来的几匹,他叫做"良马"。
这实际上是违背了物理天性的。
其实,什么叫做真正的无为、顺应?就是尊重生命、尊重成长,在这种尊重中,让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今天的外在社会,有时候修理了我们太多的天性。
在这种状况下,道家的积极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比如,一个生命长成什么样子才叫标准?惠子曾经去问庄子,说魏文王给了我一个葫芦籽,后来我就种出一个大葫芦,这葫芦长得太大了,把它剖开当水瓢吗?庄子就说,你真笨,长那么大你就别把它当水瓢,把它绑在腰里当个游泳圈多好。
第二部分 第26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2)
教养不一定是知识,不一定学富五车,读到博士也不一定美;教养有时候是一种通透的悟性,在举手投足之间,你会觉得她有一种温婉如水的气质。
这种气质不会以强劲的力量迸射出来,而是以一种婉约和持续的姿态自然流露出来。
在我们生活中,它可能是一种养分,它可能是一种鲜亮的光彩,它可能会为我们带来一种身心的愉悦。
为什么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情怀、有教养的女人,会洋溢出一种气质,只有气质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从这点看来,女人没有必要怕衰老,年华就像陈酿,越酝酿越有味道。
如果说还有第三点的话,那跟自信有关。
自信的女人,你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任何一个生命都有它的自我确认。
一个真正有情怀、有教养、有自信的女人,在任何一个年龄段上,可以说,她永远都是一个美好的女人。
当然,要做一个美丽的女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要扮演好生命的多元角色。
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我觉得,第一个是工作的角色。
我的工作看起来好像很忙,但是我有一个标准,就是我做的事情一定是我很享受的事情,如果我不喜欢,我就不去做。
我觉得我们的人生没有那么多的时光可以用来浪费,用来勉强自己做不愿意的事情。
第二个是家庭的角色。
我有我的家庭伦理观,我有时候跟我老公讲,我在外面奔忙的时候,最牵挂的两个人,就是我叫妈妈的人和叫我妈妈的人。
这是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根,所以你说家庭对女人来讲是一种负担吗?沉重吗?正是因为你有他们的爱,以及你可以给他们爱,而感到一种真正的幸福。
这是我的家庭角色。
第三个,我还有独立的社交角色。
我有形形色色的朋友,我的一个朋友圈子跟另一个朋友圈子完全不交叉。
我有一批特别文人气的朋友,是把酒临风、赋诗作画的老先生,我跟他们在一起,可以完成一种文化飞扬的穿越。
我还有另一批玩行为艺术、特别酷的年轻朋友,我们可能今天去听爵士,明天去看展览,后天去飙车。
另外,我还有一批特别女人气的朋友,今天去泡吧,明天去做SPA,后天去逛小店。
当然,我的学生都是我的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玩得非常疯。
我觉得,人生就是因为拥有不同的朋友,你在这个社交角色中,生命的各种潜质都可以被启动,他们可以激发你的活力,所以对朋友要永远感恩。
第四个角色是我的心灵角色。
我永远能意识到我的灵魂在哪里。
大概从六七岁起写日记,一直到现在,我的这个习惯没有中止,即使再忙,我每天还是会写日记。
因为我觉得写日记让我完成了对内心的梳理,可以安顿,我对自己会有一个评价。
从一个角色跳到另一个角色时,它是一个很积极的跳跃和休息,你不会感到疲惫的。
所以我还是要回到那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的心态会决定我们的状态。
过去说到中国的劳动妇女,一直都把奉献、牺牲作为传统美德,我对这种话很抱质疑,因为我不喜欢牺牲这个概念。
什么叫做牺牲?根据《辞海》的解释,那种被剥夺生命、奉上祭坛的生物才叫"牺牲"。
牺牲就意味着你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当女人觉得她为家庭、事业做出了牺牲,这就给她的抱怨找到了最佳理由。
她就会跟孩子说,妈妈就是为了你才弄得蓬头垢面,你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吗?然后对老公说,我就是为了这个家才操劳成这样,你还不好好爱我,你还对得起我吗?当一个人总是这样抱怨的时候,这在心理学上叫"非爱行为",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亲情之间的绑架。
对一个女人来讲,你爱一切,你付出,你享受,这是一个很幸福的过程。
能够爱与被爱,这是生命的幸福与奢侈。
第二部分 第28节:之三 什么样的生命是快乐的(2)
我说我不行了,比如说我周一、周二要上课,周三要写点东西,周四还有个演讲,那别人就要说你周五和周末是没有事的,你也可以来讲课啊?我在想,我们什么时候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惯性,就是只要有时间就要排上工作?我们大家已经顺理成章地认为,有一天的日子,就要工作,因为工作是社会的需要,是你自己生存的需要。
但这一切不是你自己心灵的需要。
我们还有空闲吗?我想给整日忙碌的朋友一个建议,就是我们要活得内敛一点,回到我们的内心,看一看我们的内心真正需要什么。
我看到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他说我的工作压力很大,大到自己已经感觉得了抑郁症。
什么症状呢?他说我很怪,每天都不怕工作,我只要在工作的场合,大家都说我是优秀的、称职的,大把的鲜花、掌声,赞誉从来是不缺少的;但是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会忧思惶恐,不知道何去何从,左一个念头,右一个念头,犹犹豫豫,徘徊不定,患得患失。
所有这些挣扎的念头弄得我食不甘味寝不安,这种日子长此以往,我觉得就要崩溃了,你怎样给我治一治?那医生说,好吧,你看我们这个城市里面,有一座大剧院,在这个剧院里,有一位我们国家最优秀的喜剧演员。
他每天都在表演自己最拿手的喜剧剧目,只要是看过他演出的人,都会开怀大笑、忘记得失。
医生说我先不给你用药,你先去看他的演出,看上个十天半月,整个人的心智、状态全都调整好了,你再来,我再给你治病。
听完这番话以后,这个病人很久很久都没有说话,他抬起头来的时候泪流满面,他说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
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我们自己?这个社会有一种规则,就是人的社会地位越高,他的喜剧属性越强。
尴尬吗?无奈吗?每天早晨,我们用职业的笑容、职业的装束打扮起来一个职业的自己,远离内心,进入职业角色,想着拿起公文包,装好名片。
这个时候,你是名片的附庸,名片上面写着一个职称、一个身份。
这背后是薪水,是稳定的社会角色,你要为它去表演。
其实一个人的外在和内心,就好像我们见到的老式钟表,下面有一个钟摆,如果一个人内心的钟摆角度大,他的外在角度也就大,一个人越是忙碌,他的内心就越挣扎,其实这就是每一个现代人心中的不甘和无奈。
我们都像那个演员,有自己的职业身份,我们的业绩可能是优秀的,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心能因为外在的掌声和鲜花真正安顿吗?每个人都有他的社会属性,关键是当你把社会性的这一切都担当起来之后,"自己"还在吗?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在多元的角色里面穿行而过,但最不能遗落的,最重要的,只有自己。
如果说我们连自己都已经丢了的话,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所以在这个社会上,周而复始有很多的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流转之间,最难抓住的是自己安静的心。
向李白同志学习好多朋友都在说我《论语》讲得好,但在很多私下场合,坦率地说,我更想和大家多分享一些读《庄子》的心得。
《论语》和《庄子》,一个教我们入世,一个教我们出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面有句话说得好:对于这个世界,就像是写词一样,要先"入乎其内,故有生气",而后要"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每一个人在社会层面上先要承担,完成一个社会角色的融合。
这是自我实现,但同时要跳出这个角色,完成一种生命的优游,在这种优游的层面之上,人是能够成为大用之才的。
其实贯穿整部《庄子》的就是一个"游"字,逍遥游之游。
我们现在有很多旅游团,可以去度假、去旅游,但恕我直言,我们现在的旅游团往往给大家的是有"旅"而无"游",也就说说什么什么之旅,旅行社告诉你这一天游多少景点,到了一个地方,然后给大家二十分钟下去拍照,二十分钟之后再回到车上来。
第二部分 第30节:之三 什么样的生命是快乐的(4)
所以,李白这样的一个人,他这一生困顿坎坷,当然他也有过荣耀,比如说,他进宫的时候,用杜甫的话来说就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高兴的时候天子来了都无所谓的。
他在大唐宫中得了三年的翰林供奉,但是他干过什么呢?我们真正去查史料的话,发现他一点正事都没有做。
什么贵妃捧砚、御手调羹、龙巾拭吐……都是一些不着调的事。
他把宫廷当成一场豪奢的审美穿越了。
他本来是入宫了,终于见到天子唐玄宗了,两个人挺投缘,他挺喜欢唐玄宗,所以他给唐玄宗写诗。
写什么呢?"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着金鞭。
"我带你玩去吧!其实这话多么不着调,他入宫的时候四十二岁,唐玄宗六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对一个六十多岁的人说"夫子红颜我少年",我可以带你玩去了。
这里没有天地君臣的尊卑,也没有年龄的差异。
其实在我的眼中,李白从来没有过暮年,就如杜甫从来没有过青春。
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是一码事。
杜甫在那么年轻的时候,一看到花开烂漫,一个蓬勃怒放的春天,他会想到什么?他说:"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他一登楼看到的都是万方的苦难。
由此来看,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决定他的生命状态。
一场安史之乱,李白是怎么经历的?宫中的人都跑了,他也跟着跑,往北跑,到了扶风遇到一个豪士请他喝酒,一高兴就写了一首《扶风豪士歌》,跟陌生人就坐下喝酒,不走了。
李白在那里说:"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
饮君酒,为君吟。
"咱们就在这喝酒吧。
帽子一摘,长剑一放,行了,这个地方,天地变乱,皆在身外。
这是什么?这是一个人主观心灵的能量。
我们今天只看到了诗仙的飞扬,但我们不知道诗仙的内心。
李白这个人从十五岁仗剑远游,在他整个行游天下的时候,他是一个仗剑的行侠。
他的人生都只有六个字,叫做"不屈己,不干人",一方面不委屈自己的心,另一方面不去求人拜人。
在这一点上,杜甫不如他。
杜甫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他还是有这样的经历。
但李白是不愿意屈心抑志的,所以李白也不参加科举,做官也没有个做官的样,他也不求青史垂名。
李白这一生,连他的家乡也不追问,只要有好酒,处处皆是故乡。
他说:"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有酒的地方人就酣畅了,心就安宁了。
这就是他对世间的穿越。
李白终其一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到老了,杜甫去看他,问他你这一辈子还有什么遗憾啊?人生总归要有点遗憾吧?他想了想说,我看晋代葛洪写的《抱扑子》,都是那些求仙求道炼丹的事,可我这一生啊,怎么就没炼成丹呢?我很对不住这个葛神仙啊!在杜甫这样一个"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人来看,这个观点太不着调了。
但杜甫的心眼儿很好,他能理解朋友,他俩只差十一岁,两个人一直非常好,所以杜甫最后就给李白写了一首小诗,说人生晚秋,我来看你,你还像蓬草一样飘零,问你有什么遗憾,你偏偏觉得自己愧对这么一个炼丹之人。
你这样的一个人在我看来是什么人呢?所以他的诗说:"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也就是说,李白这一生傲慢,飞扬跋扈,无所羁绊,是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独立天地间的英雄,不为其主,这才是真正的生命。
今天的我们,心有羁绊,不要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老板叫你夜里三点去,你打车都得去,你敢说你不去吗?李贺的诗说得好,"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其实世间真正的英雄,都是为自己的心而活着。
第二部分 第32节:之三 什么样的生命是快乐的(6)
人文之"文",原来通假花纹之"纹",在《说文解字》上的意思就是观察世间百态,把百态云集,了然于心,再去广播天下,赋予它一个理念。
我们今天的文化最缺什么呢?如果让我说,今天是"文而不化"的时代。
有那么多作家、作者着作等身,但是所有这些文字意味着它的主人们一定臻于化境了吗?有那么多人着作等身,名片上的头衔很多,但是他可能仍然心有戚戚,斤斤计较,生命不从容,气概不坦然,情怀不深刻。
这种人很多!在今天,拿一个博士的头衔,拿一个博士后的头衔,难吗?其实头衔什么都不代表,它不代表我们的胸怀和快乐。
所以,"文而化之"才是当今文化界的使命。
再比如商界。
其实在商界,恕我直言,大家都在追求富贵富贵,但普遍的现象是"富而不贵"。
富庶是容易衡量的,有金钱的标准摆在那儿,数字说明一切,但是不一定会带来生命的尊贵啊!一个真正的富贵之人,内心会有一种气节,眉宇轩昂,他会表现出一种坦然淡定,他对社会会有一种深刻的悲悯,对社会有他自己持久的回馈,他会用默默的行动让内心获得快乐和安宁。
其实,这是生命的贵气。
文而不化,富而不贵,我们这个社会上,好多概念只进行到了一半。
这是因为什么呢?我想,在今天,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学习和完善的过程中,每一个人最终找到自己。
对于自我的这种寻觅,可能是终其一生的一个历程。
比如陶渊明,他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想做官,他也满世界去找人打听,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我要养家糊口啊,谁能给我找份差事,让我有点"三径之资",种种花草?别人就推荐说,那你去做个县令,他说远的我可不去,人家说离你家很近,就是彭泽。
好,他就去了彭泽,当了几天县令以后就很不高兴,但是他又不敢走,要等薪水,说还是等结了账再走吧。
再等了几天呢,遇到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地委一级去县里视察,领导就通知他第二天穿正装,说"应束带见之",相当于今天穿西装配领带。
就为了这么一点事,他就觉得很不爽,他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就向乡里小儿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这么来的。
我为什么要屈心抑志呢?一不高兴,自己把大印一解,扔下走了。
这个时候,他写了着名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不难懂。
如果在一个悠闲的下午,或安静的晚上,大家一字一字地诵读一遍,心情会和读之前大有不同。
《归去来兮辞》我大概是七八岁时背的,但一直到最近两年,我每次读的时候都会有新的认识和感慨,因为人不"穿越"是不会真正懂得的。
那是一个多么幽远的自我招魂啊!他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自己家真的要荒芜了吗?为什么荒芜了呢?"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什么叫做"自以心为形役"?就是我的心为我的形体所役使,心灵做了身体的仆人。
为什么我们的心灵会做了身体的仆人呢?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有欲望。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想要住豪宅,想要开香车,想要吃美味,想要赏五彩,世间的一切,我们被这个物欲世界伺候得太舒服了,我们的身体机能太发达了,所以只能"以心为形役"。
这很像《庄子》里的一个故事。
庄子说南海北海有两个帝,南海之帝曰,北海之帝曰忽。
他们俩经常在哪碰面呢?就是中央之地。
中央之地的帝王叫什么呢?叫混沌。
混沌就是一个大肉球,什么都没开。
混沌待和忽特别好,每次都热情款待,好得不行。
和忽就想报答混沌,说咱俩怎么报恩呢?二帝商量说,世间人皆有七窍,可以去赏五彩啊,听至音啊,呼吸芳香啊。
混沌这大肉球什么都没有,咱俩为了让他幸福快乐,弄个大工程,每天给他开一窍。
第二部分 第34节:之三 什么样的生命是快乐的(8)
但是"晏如也",我过得陶然自乐。
为什么呢?"常着文章以自娱",不为发表,不为职称,也不是为了娱乐他人,我为了自己的心智,自娱自乐。
写文章就是为了自娱自乐,然后在文章中忘怀得失。
他说我在读书的时候,也不考据,也不为了什么东西,所以叫做"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我们小的时候,家长总在把"不求甚解"四个字当做贬义词来敲打我们,但实际后面还有半句话叫"每有会意",就是那样一番悠然心会,贯穿古今,懂得了书中的兴味,可以"欣然忘食",连饭都忘了吃,这不是大欢喜吗?陶渊明从来不读功利之书,他读闲书,他读《周天子传》,他读《山海经》。
读出什么样的境界呢?他说:"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其实,"不乐复何如"是读书中最高的境界。
读书是为了获得快乐,像我们今天为了要考一个文凭、要发一个文章,就恶补,把这本书硬读下来,那是无乐可言的。
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如果少一点功利目标,多一些随心所欲;少一些用脑子的生活,多一些心灵的生活,也许就会有一种根本性的改变。
陶渊明的日子是什么呢?就是可以把一份窘迫困顿过出洋溢天地的欢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之间,南山自现,是不用去追寻的,是自然在那里的。
不过,你的心不闲,你就看不见。
可以说,陶渊明那一轮斜阳,温暖了后世所有带霜的菊花。
但是,他给我们留下的这方田园,我们心里面还有吗?比一比古人,古人多么骄傲,《南史·隐逸传》里面说:"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
"陶渊明这个人,从来不懂音律,然而自己弄了一张琴,叫素琴。
这琴素到什么样呢?就是一根琴弦都没有,说白了,不就是一段木头吗?就弄这么一张素琴。
他自己稍微有点钱就买酒,不论贫贱,呼朋唤友,大家来喝酒。
结果别人还没怎么喝,他就已经喝多了,涕泗横流,又轰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我已经喝醉了,要睡觉了,你们走吧。
他抚弄一段木头,喝多了就轰朋友,放在我们今天的人情世故里面看,这样的人一定是不大懂事的狷狂之士。
但是这里面的心境谁要是能懂得,那就真是他的千古知音!李白几百年后写了一首小诗,他说:"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说陶渊明自从辞了彭泽县那一刻,他的赤子之心,已经茫然混沌,回归太古。
天籁之音都在人心里,明月清风,花开花落,这些声音我们能听见吗?如果我们真能听到它储备于心的时候,"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一段没有琴弦的木头,也能流出心中的音乐,所以李白真可谓"画龙点睛"。
陶渊明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这不就是一句俗语,不是简单的轰个客人的事,改一字续一句,兴味就可以变得完全不同。
李白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你看,这一句,相隔几百年,续上了这么一番人生况味。
其实对诗词意境的领悟,不在于我们有多高的文学修养,而在于当我们的生命拥有一片海洋,当我们在里面被浸润的时候,是不是总有一些古人的血脉可以流入我们的内心?杜甫怀念宋玉,他说:"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每每到秋风摇落树叶,我心中就会深知宋玉的悲戚。
因为宋玉是写过《悲秋赋》的,所以杜甫说在这个时候,我可以一眼望断千秋,为他洒一掬之泪。
为什么?因为"萧条异代不同时",但是,每有秋风起,人同此心来。
我们今天还有穿越古今的能力吗?让心灵去旷野旅行在这个资讯异常丰富的时代,我们有很多的书可以读,我们也读了很多书,但其实书不在于读多少,而在于有哪些部分真正以生命的名义进入了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的救赎。
第二部分 第36节:之三 什么样的生命是快乐的(10)
"其实我们大家想一想,人这一生做过的事多事少,和我们的心重心轻不成正比。
有些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但一生笼罩于心;也有人一生千山万水,冲击而过,心无碍。
所以禅宗有一句偈子说得很好,叫做"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什么意思呢?说我们的一颗心在乎与不在乎的区别,如果在乎,心似千江水,天上只有一轮月亮,但是千江有水千江印月,处处皆有这一个月亮。
一旦放开了,心似万里晴天,不挂一丝云彩,也就是"万里无云万里天"。
其实,生命的流光都一样长短,我们的一生,容量能不能大,心思能不能宽,就看我们能不能完成"乘物以游心",能不能完成一场豪奢的逍遥游。
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道家有一个观点,叫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个世界上,言者不智,智者不言,真正的道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天地大美",自己的心在穿越中的体悟。
所以,多一点非功利之心,多一点生命悠闲的时光,让自己在空灵之境流动起来,也许就是对自己生命最大的款待。
苏东坡说陶渊明一句话,"以无事唯得此生,一日无事便得一日之生"。
说像我们这样"终日碌碌者,岂非失此生也?"他说我们每天都忙碌,这一生就好像没过一样,因为是"无事得此生"嘛。
所以,无事无心做出来的是天下最好的东西。
读陶渊明的诗,元好问说:"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
此翁岂作诗,真写胸中天。
"陶渊明写的诗的题目都难吗?不是《归园田居》,就是《饮酒》,一本陶集拿出来,就是饮酒、归田,所以说"此翁岂作诗",你以为这老头儿作的是诗么?"真写胸中天",他是在抒写他胸中的一片天地。
其实文学不是技巧,它是一种气概;人生不是一段阅历,它是一种胸怀。
我们的态度永远会决定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内心永远会决定我们的世界。
古往今来,历史上的或者文学着作中的这些人物,以他们的诗词,以他们的书籍,以他们各式各样的方式,终会汇成我们生命中一个温暖的朋友,一种笃定的生活方式,会成为我们内心的一份自信,当我们面临抉择的时候,想起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会给我们一种气概、一种勇气。
我也希望我们每个人,真正能够在古往今来的人生里面都找到一个生命的参照坐标,让我们有一份真正的骄傲。
这种骄傲不为外在的物质所役使,也不为他人的标准所动摇。
《庄子》里有一段话说得好,叫"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举世誉之",当全世界都夸奖你、褒扬你、赞赏你的时候,说你都已经这么辉煌了,再走一步,你会得到更高的职位、更好的薪水、更辉煌的名誉,往前再走一步吧。
而这个时候,我自己"不加劝",我适可而止吧,不再往前走了,这叫"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但是我们还会遇到无端加之以辱啊!比如说全世界都在责难你,都在怪你不是,这叫"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全世界的非难都激不起内心一丝涟漪,生命从容坦荡、快乐光明,毫无沮丧,这容易做到吗?做到这些的前提叫做"定乎内外之分",就是知道有外在的一万个声音,十万个声音,它也只是一种"外在"而已。
内心只有一个声音,但也是一种,就是你的内心。
你的内心笃定与外在有一个"分辨",就可以"辨乎荣辱之境",宠辱不惊,"斯已矣",生命到这般境界,大概也就可以了。
生命中还有一种态度,叫做"尽人事,知天命"。
我们能做到的事情就做到,但是不较劲,接受一切结果,并且在结果中找到最好的可能。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黑与白、是与非,我们要找到一个中间地带。
"知天命"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洞悉了很多的真伪,了解了很多客观的规则,所以我们的心可以镇定。
第二部分 第38节:之三 什么样的生命是快乐的(12)
在我看来,中国的文人,有两个地方不可不到,一个是东临泰山,一是西向入蜀。
入蜀,自古文人皆入蜀,那是一种奇山异水的生命陶冶;而东临泰山,秦始皇、汉武帝,封天禅地之地,五岳之尊,那是中国文人的人格成人礼。
所以在我们大三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登泰山。
我记得,那是在一个夏天,我们是在凌晨开始登山的,从中路拾级而上。
因为要去看日出,夏天大概早上五点多钟就可以看日出了,所以我们走得很辛苦;而且还相信一个词,叫做"登高必自",结果谁都不拿拐杖,年轻嘛,背着水壶拾级而上。
那一路上,中路两边都是碑刻铭文,古圣先贤那些教诲全都肃穆宁静,铺陈其上。
那一路上,你觉得圣贤的光芒一直都笼罩着,自己的生命受着一种责任的托举。
越走越疲惫,越走越沧桑,但越走生命越有负载,心中越有向往。
就这样,一路上晨光熹微,逐渐逐渐,朗日东升,走到山顶。
你觉得这真是一番洗礼啊,人文的教化、道德的托付,让自己变得沉甸甸的了,但是在那一刻,你的生命终被成全。
站在南天门之上,那个时候是真的可以懂得什么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真是任重而道远啊!其实这一条路,在我看来,就是儒家的践行之路,它教给我们怎么去行走,去接受思想的痛楚。
后来我们就下山了,决定在泰安休整一天,再过一天,我们要去曲阜。
我那时候体力特别好,我听说泰山还有一条后山的路,所以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大家都不起来,我早上大概七点多就一个人起来了,自己去找后山的那条路。
我现在还记得,我当时是独自攀岩。
上世纪八十年代,泰山后山的路经常是断的,没有修好。
一路上,除了挑夫,基本上见不到游人。
我在那条路上,几乎是手脚并用攀爬上去的,而且也没有经验,穿短袖T-shirt、短裤,结果弄得四肢鲜血淋淋,全是口子。
这样一路上去,路上鲜有碑铭,也没有别人的陪伴,没有老师,没有同学,我看见的,叫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那样一座夏天的碧山,苍松翠柏,蓊蓊郁郁,山花烂漫,开得不计成本,生命恣情,那样的一种放纵豪奢,从来没有人修剪。
那个时候就觉得,四时万物,千年百代,就是这样一座葱茏碧山。
一路走上去,结果发现,前山一条路,后山一条路,最终交会在一点。
在南天门,一副对联写着"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其实,儒是一条路,道是一条路,释是一条路,我们走哪条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到最后不丢了自己。
看到大海有涯,仍然苍天作岸,延伸出去;山登绝顶,不是你征服了山峦,而是各种山峦终于把你托起来,融铸成山上的巅峰。
其实这就是人格,这就是我对儒道释的解释,它在我的心里,不是一时,而是一个笃定的生命信仰。
有人说我们现在是思想真空,要用儒家的理念来构建一个思想体系。
如何构筑一个体系,这个命题太大了。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管理好自己的生命资源,建设好自己的内心,也许我们整个社会就自有一种梦想,自有一种和谐。
体系的东西,不用太信任。
诸子百家从先秦的时代,有一统的体系吗?大汉、大唐的盛世中,思想体系建立了吗?今天的中国,站在一个多元化的关口上,多元的共生共存给了我们最活跃、最肥沃的土壤。
关键是每一个人都要找到一个坐标。
我们能做到的是,见微知着,从脚下做起,去建立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这样的内心世界,可能就如同孔子所说,"君子不忧不惧",内心没有忧思、没有恐惧。
为什么那么简单?孔子的回答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叩问内心,不忧不惧,没有自己的歉疚,这就够了。
所以,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在于它的多元化,就是每一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是穿越之后,仍然保持着一种永不妥协的乐观主义。
第二部分 第40节:之四 为人生寻找坐标(2)
魏王很不理解,扁鹊就给他讲,他说我大哥的医术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一个人的病未起之时,他看看这个人气色就知道了,他就能用药把这个人调好,但天下人都认为他不会治病,所以他一点名气都没有。
他说我二哥能治病于初起之时,就是在病刚开始的时候,看起来还是小病,还没有转成大病,他就用药给治好了,所以大家认为他是个治小病的大夫,他的名气仅在乡里之间。
他说,我呀,就是因为学得比他俩都差,所以我看一个人的病呢,我必须等他的病都发出来,最后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了,我再去下虎狼之药,起死回生,结果我就变成天下神医了。
你看我大哥这么治病呢,这个人元气丝毫不伤;我二哥这么治病呢,元气马上就可以补回来;像我这么治病呢,病人的命捞了回来,但元气大伤,你说我们谁更高明?扁鹊的这番话,其实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应该思考一下。
一个人可能会被客观的机遇选择或成全,但并不意味着自己就了解自己的进度。
这一点不光是孔子有所表述,老子、庄子也都在说:一个人要知道自己。
孔子说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一个真君子,他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他怕的是自己无能。
《论语》开篇就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发火,这也很难的。
《道德经》里面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一个人了解别人、打败别人都不算强,而有自知之明、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其实文化给我们的就是这种力量。
国学在当下兴起的唯一理由,就是我们的生命在多元选择中过于迷惑,所以我们需要坐标。
浮华时代的我们大家经常探讨文化的话题,什么叫做文化呢?它不是一个僵死的、高高在上的范畴,按照《周易·易传》里面对于文化两个字的解读,叫做"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也就是说,"文而化之",这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关乎人文"就是观察人间事物百态,"人文"就是世间万象。
在观察之后,凝聚起来一种信念,凝聚起来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与生活方式,再去布行天下,这才叫"化成"。
其实,我们今天不缺少发达的文明,但是我们的文明中有一种遗憾,就是文而不化。
我们也许有很多束之高阁的典籍,我们有很多值得敬畏的文化成果,但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百姓,我们自己的生命和这些典籍有什么关系呢?它可以以一种生动、感性的方式激活在我们的生命里吗?它可以化身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吗?所以说,我们缺少的不是文,而是化。
我们不缺少成果,但我们缺少的是生命和这些成果之间的亲近、温暖,它不能给我们以力量。
其实,我们自己要做的就是"文而化之",一种内化的过程。
中国的经典究竟带给我们什么呢?为什么活在今天的人,活在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华人,会对我们的经典都抱有一种深深的敬重呢?就是因为21世纪,我们来到了一种多元语境的社会,来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物质时代,在这样的社会,我们的心究竟是更安宁了还是更困惑了?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正在被历史选择,并不是我们短暂的生命在历史中浮沉不定,而是历史正在从我们每一个生命中穿行。
在一个价值观出现极大的动荡、社会出现极大变化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看待文化,这是一个很难的命题。
文明空前繁荣了,物质空前丰富了,资讯空前延伸了,科技空前发达了,这显然是我们的幸运。
但是另一方面,人心的困惑空前加重了,在太多的选择面前,由于每天的起伏不定,比如说受广告的干扰、受他人建议的干扰、受自己心灵的困顿,我们该何去何从呢?外在带来的所有的丰富,一定就意味着人心灵里的安宁吗?一定意味着我们幸福程度的提高吗?古老的文明形态和现代气息扑面而来的这种交错,有没有使我们感觉到一种断裂?有没有冲突?人如果没有当下的需求,是拿不出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一些已经流失久远的、在历史长河里显现出作用的经典。
第二部分 第42节:之四 为人生寻找坐标(4)
别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读经典,不是站在学术的角度上去做严谨的义理考究,我们所希望的,无非是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都有最朴素的理解。
什么是朴素呢?孔子是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大家都会觉得,他的人格理想一定是宏伟壮阔的。
但是,他和学生们在一起谈论人生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说得很大,子路等人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有车马轻裘,与朋友共蔽之,大家一起来分享,讲了很多美好的理想。
讲到后来,学生们才发现他们的老师很沉默,总说是你们各言其志,然后他自己老是"欲语无言",他自己是不讲话的。
有学生问他,老师你也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孔子淡淡地说了三句话,他说我的理想,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三句话很简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因为有"我"的存在,老人长辈们都能安顿了;因为有"我"的存在,朋友觉得有一份信任、托付;因为有"我"的存在,年轻的孩子们得到了关怀。
这个理想大么?不大,但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
我们想想,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不能摆脱与这三种人的自然关系。
每个人都有生我养我的父母长辈,每个人都有终其一生相随相伴的朋友,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子女或晚辈。
那么,这三种人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安稳地生活吗?孔子说"老者安之",何谓"安"?我的理解,是让我们的老人,外在可以安身,内在可以安心。
安其身,就是儿女孝顺、老有所养,你尽量让他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下得享天年;安其心,就是做儿女的为人正直、善良、有出息,对社会有益,父母的脸上有光彩。
内外皆安,老人就安顿了。
这个标准容易做到吗?《论语》里面讲孝道的内容很多,都在讲我们怎么和父母相处。
其实我们想一想,不说很复杂的,就说两个很简单的概念,看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第一个概念,学生问:什么叫孝?孔子回答了两个字,他说:"无违。
"就是你不要违背自己的老人。
无违,容易吗?民间有个说法,"孝顺孝顺,顺则为孝"。
你能真正顺从自己的老人吗?现实中,很多子女在和老人争执的时候,本意都是为了父母好,但一定要让父母顺应自己的方式。
比如说,儿女和父母争执得最多的话题,说你看你现在的生活方式,显然是以前在农村遗留下来的生活方式,显然就是在生活贫困时期留下的习惯。
你买东西总是要省钱,去买那种便宜的、处理的东西,我们现在生活已经好了,你完全不用这样节俭,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生活呢?我完全可以带你去吃西餐,完全可以带你去过一种更好的生活,你一定要这样吗?这是儿女经常和父母争执的,但其实每一个人的此刻,都是他所有历史的总和。
我们的容颜背后隐藏着所有的历史。
我们去爱一个人,必须要包容和爱他全部的历史,不管对自己的父母、爱人还是朋友,你的选择一定是站在历史的成因上,"无违",不违背它。
我们今天的世界,并不缺少爱,但我们往往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别人,一定要违背他,包括对自己的父母。
其实,做到"无违"并不容易。
第二个概念,《论语》中有两个字,叫"色难"。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孝敬父母这个问题上,最难最难的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
也许有很多子女说,我可以给你买豪宅,我可以让你参加很豪华的欧洲游,我可以每月给你几万块钱的零花钱,我都能做到,但是我工作太忙了,我没有时间陪你聊天。
一个人走到晚年的时候,他要沿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去追寻他必须记住的那些"界碑",他希望把那些透过历史的尘埃呈现出来的影响以他的描述传承给他的儿女,让他们心灵有痕。
有时候,父母年纪大了,絮絮叨叨,在念叨那些已经说过几十遍的亲戚朋友,儿女还能有好脸色说,对啊,你接着讲啊。
第二部分 第44节:之四 为人生寻找坐标(6)
我们往往凭着一种惯性在这个世界上忙碌,但是问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而出发呢?我们应该为的是心中那份恒久的生命温暖。
其实,这种感悟就是我们叩问内心、反躬自省可以得到的。
有了这样的感受,心不能安吗?今天的现代人,最难得的就是自己内心那份坦然、磊落与温暖。
生命中的"口子"学生曾经问老师孔子,说你成天在讲"君子",那么何谓"君子"?你给我讲讲做君子的道德。
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孔子是个特别谦虚的人,他说君子就是有三个道德,但是我自己可做不到。
他一直都是这样,总在讲自己做不到。
哪三种道德呢?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就这三点,但容易做到吗?什么叫"仁者不忧"呢?世界上的忧伤、忧思、忧慌、忧惧太多太多了,但是世界跟我们的内心不过是主客观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宅心仁厚,能够对人施以温暖,成全更多的人,他的忧伤多少会少一点。
这就好像如果你不小心碰伤了自己,划了一个一寸长的小口子,这对于你的生命来讲,是大伤痛还是小伤痛呢?不同的人答案是不同的。
一个十几岁的娇滴滴的小姑娘,她可能就觉得这个伤很大,她会疼得哭鼻子,会照镜子,会上药,她会一个星期都记得有这样一个伤。
如果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孩子,天天在跑步啊踢球啊运动啊,他的腿上可能两寸长的口子、三寸长的口子,从划伤到好他根本不知道。
其实我们每个人是一样的,行走于世界上,会面临职业竞争的压力、情感的背叛、亲人的远离甚至死亡,还有金钱的得与失。
这一切一切无非就是生命中一条一寸长的口子。
一辈子赶不上这些事,是不大容易的,但是你遇上的这些事带给的伤痛一定是相同的吗?我们有些人的心就是娇滴滴的小姑娘,伤痛之后有笼罩一生的阴影;有些人的心就是那种很豪爽的大小伙子,他总能很快走出伤痛,基本上不留痕迹。
那么人心要经历怎样的历练才能达到这样的豁达呢?孔子告诉我们,"仁者不忧",让自己的仁厚多一点吧!活出人间好时节儒家永远提倡的是"推己及人",自己喜欢的事的帮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够了,这就是"仁爱"。
其实,我们再来从几个具体方面来想,这样简单的事情,我们能做到吗?学生也在追问老师,你说的仁,这么简单,那你再来给我拆解拆解,说出来几个行为层面,看看能不能够让我自己一点一点去衡量、去体悟。
老师说,好啊,"能行五者于天下",仁就做到了。
哪五者呢?就是恭、宽、信、敏、惠。
第一条,是恭敬的"恭",孔子的原话是"恭则不侮"。
什么叫做"恭则不侮"呢?一个人对世界、对他人保持着毕恭毕敬、温和的态度,那他是不容易招致侮辱的。
这个道理很深刻,我们每个人都有尊严,谁都不希望无端招致很多羞辱,但大家总会发现有些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周围的人好像都跟他不太和谐。
你仔细去想想,这个人肯定是富于攻击性的,是最爱挑剔别人、最爱攻击别人的;他看起来剑拔弩张,看起来是一个主动出击者,但实际上往往会自取其辱。
恭敬是什么?恭敬不是如何握手、如何铺餐巾、如何告别,这些东西是外在的礼仪;它应该是我们内心的态度,是我们对真心为他人付出的一种认同。
真正的恭敬,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温和,恭敬他人,事事都想到别人的不容易,自己会一直保有尊严。
那么,本着这样的一个态度,再往下走,叫做"宽则得众",这是第二条。
一个宽广、宽容的人,就可以得到最广泛大众的拥戴。
什么样的人能做到"宽"呢?心底无私,天地乃宽。
一个人能做到"宽"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们经常说到一个词,叫"局限"。
第二部分 第46节:之四 为人生寻找坐标(8)
谁不喜欢宽容乐观的人啊!谁喜欢每天在生活里抱怨、对他人百般挑剔的人?这种人注定是没有朋友的。
成事者的人格修炼"恭"与"宽"这两种态度讲的是我们自身的修养,接下来孔子说的第三条是人进入职业社会后的做事。
做什么事?怎么来做呢?这就是"仁"的内容,也就是"信"。
人一定要有信誉,为什么呢?孔子的原话叫做"信则人任焉",就是你自己守信用,别人就会任用你。
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上发展得好?就是有信誉的人。
我在大学里面教了十几年的书,有一个很强的感慨,我们的学生啊,毕业很多年后回来看老师,讲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我很惊讶地发现,发展最好的学生几乎都不是当年的专业尖子,而是那些做事特别认真、老实但专业资质平平、不那么聪明的孩子。
为什么呢?我们的专业尖子,有时候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到了一个工作岗位上,他会说我当年都没有去考研究生,我是推荐上来的,为什么要我和本科生一起工作?觉得自己不够受重视,就辞职了。
再到一个地方,又说我在学校一直都是最好的,第一年你就应该送我出国留学,如果你不送我去的话,我觉得我的地位没有受到足够的肯定。
结果呢,又辞职了。
一个人这样三跳两跳,他的职业生涯就没有持续性可言。
而一个专业能力平平的孩子,他内心善良、笃诚,到一个岗位上就觉得我一定要把事做好,反而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能走得更好。
这就是龟兔赛跑所说的道理。
很多人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技巧和专业永远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在学习中会不断改变,但信誉是一生的基石。
因为守信就有人用你,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那是不是一个人认真苦干就意味着一切呢?那不一定,还要找对方法,还要有效率,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第四条"敏",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敏则有功",谁敏锐、敏捷,谁就能够建功立业。
我们今天是缺乏用大智慧去提升效率,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潜规则,做一件事往往需要打通很多关系,效率极其低下,浪费了很多额外的成本。
那我们能不能像《论语》中说的那样,"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言辞上不一定说很多大话,真正去把事情做得很有效率?我曾经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说一个大电讯公司在招聘,它在招聘一个蓝领技术工人,就是会用摩尔斯密码发电报的人,很简单。
因为这个电讯公司很大,所以来的应聘者很多。
他们被带到了一个很嘈杂的大房间,有很多人在那里收发电报、发传真、打电话,来来往往很喧闹。
这些人就被安置在两边的凳子上,然后人力资源的经理就和他们讲,你们看那边有一个小门,应聘考试就在那个小门里进行,然后他就走了。
这些人就坐在那里等人来叫,但一个小时过去后都没有人来叫他们,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人来叫他们。
这时候来了一个迟到的小伙子,他在旁边站了一会儿,就直奔小门走过去,一推门就进去了,过了十分钟,人力资源的经理带着小伙子出来,和大家讲:"很抱歉,你们都可以回去了,这个职位已经是他的了。
"大家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等了两个小时,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这个职位就给他呢?然后这个经理就说出了一个秘密,他说:"各位,其实从大家坐在这里的那一刻起,考试一直在进行着。
你看这个大房间很喧嚣吧?你听到有很多嘈杂的电波声是吧?这个电波声之中始终是有一个摩尔斯密码在发报,它的内容是说:如果你听懂了密码,请直接走进小门。
这个经理说,小伙子一推门就说我听懂了,而你们等了两个小时都没有进去。
"最后这个经理告诉大家,其实你们敢于来这里应聘,就说明你们每个人都懂摩尔斯密码,但我们这样一个大公司,要的不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而是一个用心灵在嘈杂的环境中捕捉有效信息的人才。
第三部分 第47节:之四 为人生寻找坐标(9)
敏锐难道对我们不重要吗?韩国人有个比喻说得好,他们说世界上有一种怪物,前面的脸上长满了头发,后面是秃脑勺。
所以它迎面而来的时候永远面目不清,它走过你身边时终于知道它是谁了,一伸手,后面空空荡荡,眼睁睁看着它走远。
这个怪物的名字就叫"机遇"。
机遇永远只可以劈面抓住,一旦错过了,就永不再来。
什么是我们的敏锐和敏捷呢?就是多用心去作判断。
如果一个人有信誉、有敏锐,可以建功立业了,那他就可以成为团队领袖、领导了。
那作为一个团队领导人,最应该具有什么能力呢?就是孔子说的最后一条,"惠",他说"惠则足以使人"。
也就是说,一个有慈惠之心的人,在精神上不断肯定他的下属,在物质利益上不断与人分享,他就足够去使用别人,别人就会听从他的调遣。
恭、宽、信、敏、惠,孔子说这五者行于天下,仁就做到了。
这五者总结起来,有三点。
第一点是讲做人,首先是"恭则不侮",你对别人尊敬,就可以保持自己的尊严;其次是"宽则得众",对他人宽容会得到他人的拥戴。
第二点是讲做事的,"信则人任焉",用信誉去保障职业生涯;"敏则有功",用智慧去提升劳动效率。
第三点是"惠则足以使人",如何做团队领导,这一点是讲做官。
做人、做事、做官,人穿行于世界无非就是这些事情。
难道孔子没有告诉我们吗?而且他告诉我们的是人人能做到的事情,这样"仁"就做到了,就如此简单。
懂得害怕的人最可信是不是"仁"做到就够了呢?那孔子说还有第二个道德,叫"智者不惑"。
什么是智者?学生又去问他,老师你给我讲讲什么叫"智"?孔子说,"仁"就是"爱人"两个字;"智"就是"知人",还是两个字。
但知人很难啊,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大智慧不是天体物理,不是生物化学,那都叫知识,不是智慧。
智慧只有一件事,就是洞悉人心,能够顺着人心上的纹路,走到它最深邃的地方,了解它的由来,了解它的过去,了解它最深处的愿望,以它的方式去好好待它。
这样的事情不要说我们对团队、对邻里,即使对我们自己、对我们的亲人,我们都未必做得到。
所以说,做到"知人"真的很难!但是如果不知人的话,你又怎么找得到和他相处的方式呢?不知人又怎么能够善用呢?所以只有智者可以不惑。
什么叫"惑"?上面是或者的"或",就是人在世界上有很多选择。
我们买什么样的房子啊,选什么职业啊,读什么专业啊;我们去超市,可能买一袋方便面啊,一管牙膏啊,都有很多很多选择,或此或彼,这个或者的"或"就是指很多选择。
那么下面呢?有一颗"心"。
这颗心如果很弱小,被"或此或彼"的选择一压,给遮住了,那就叫迷惑;如果这颗心有智慧,它很强大,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托住了,知道怎么选,那它就是不惑。
其实说白了,惑与不惑,就是外在的选择和一颗心的较量。
谁"知人"谁就少迷惑,因为你知道何去何从。
怎么样才能做到"知人"呢?孔子告诉我们,你不要看表面现象,而要去了解他本质的东西。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经常给他的老师出难题。
有一次他问老师:"子行三军,则谁与?"如果有机会让你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去带兵打仗,你会选什么样的人和你一起去呢?言外之意,你肯定要选我这样勇敢的人吧。
老师和他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什么叫"暴虎"?就是一个人赤手空拳,像《水浒传》里的武松一样,敢去打老虎,这叫"暴虎"。
什么叫"冯河"?就是指一条大河在那里,上面没有桥,下面没有船,一个人只身就敢游过去,这叫"冯河"。
这样的人不但这样去做,而且还拍着胸脯说,我死而无悔。
孔子说,这样的人,我永远都不敢用她。
第三部分 第49节:之四 为人生寻找坐标(11)
"也就是说,当别人伤害你的时候,你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去坦荡地面对他,这已经够了。
不要冤冤相报,但是要"以德报德",用你生命中慈悲、温暖、热情的部分,去面对真正对得起你、对你好的人。
这就是生命的分寸。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我们做事时会遇到很多障碍,但是我们的圣贤留下了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
记住这些道理,它会保护我们的心灵,它会提升我们的效率。
什么叫"智者不惑"?有大智慧的人行走于世,这颗心足够坚强,知道何去何从,那些"或此或彼"的选择是压不垮他的。
这就是我们给内心的定力。
那为什么孔子还要说"勇者不惧"呢?什么是勇敢?孔子在游学的时候,有一次在匡这个地方被宋人包围了,宋人拿着兵器围着他,他自己做什么呢?四个字,叫"弦歌不辍",弹琴唱歌,头都不抬。
莽莽撞撞的子路,咣当一下推门就冲进来指着老师说:"何夫子之娱也?"外面围着那么多的人,我们都已经性命不保了,你老先生还傻乐什么呢?孔子就很坦然地叫他:"来,吾语汝。
"你过来,我和你讲。
他说子路啊,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不同的勇敢,在水中穿行不避蛟龙者,那是渔夫的勇敢;在陆地行走不怕犀牛猛虎者,那是猎人的勇敢;当白刃相交于前,视死如生、大义凛然者,那是烈士的勇敢;但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勇敢,就是每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不惧,猝然而来的一个事件,用自己的智慧清醒判别,用自己的坦荡从容走过风险,迎接一个光明的结局。
这种勇敢才是君子的勇敢。
所以孔子说:"由,处矣!"你坐在一边,少安毋躁。
"吾命有所制矣",我的命怎么样我自己知道。
他话音刚落,那群宋人就进来了,带头的那个统领深表歉意地说:"您和我们的仇人阳虎长得太像了,大家把你看成了阳虎,所以包围了你;现在知道了你不是阳虎,请让我向你表示歉意并且撤离部队。
"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老是在假设另一个结局。
以子路的勇猛,把我老师包围了,这还得了,拔出剑来,先杀十个八个,最后一听,哦,围错人了。
那会是什么结果?我们这个世界,小到夫妻口角,大到国际纠纷,有多少是源于误会?真正的君子之勇,是用一种镇定从容的心态去辨明是非,迎来一个光明的结局。
我们很多人都缺少这样磊落的大勇敢。
这种勇敢不是匹夫之勇,不是拔剑相向,而是镇定从容。
生活节奏很紧张,但不意味着我们的心要被这种紧张给骚动起来,我们可以保持一种从容。
从容其实是一种态度,从容而不迫,没有那么多的急迫,内心不慌乱。
不要为"褒义词"活着"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句话,孔子说,这是君子的道德,它是连接在一起的一个体系。
他很谦虚地说"我无能焉",他说完以后,他的学生对他说:"夫子自道也。
"您说的就是您自己呀!孔子的一生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他传递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态度。
那么,这样的态度对今天的我们来讲,是不是有用呢?我们要时常看看自己的心,但是在今天这个多元的世界,文明有着它的异彩纷呈,我们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支点上,不是有了孔子、有了儒家,它就会带给我们全部的幸福,道家对我们来讲,是另外一个坐标,西方文化也有很多坐标可以进入我们的生命。
我认为儒道兼济才是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完善人格。
如果说儒家给我们的是一片土地,它教我们行走于世,它教我们担当责任、担承使命,完成社会角色的自我实现;那么道家给我们的就是一片天空,它教我们实现自我之后的超越,它教我们摆脱功利心的羁绊,达到心游万仞。
用庄子的话来讲,这个世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第三部分 第51节:之四 为人生寻找坐标(13)
仁爱容易吗?"仁"看起来很简单,单立人加一个"二"字,但是就在这简单的笔画里面蕴含着一个道理,就是二人成仁。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仁爱"从来不是一种孤独的自我状态下的心情,它是跟另外一个人在一起表现出来的态度。
"二人"中那另外一个人是谁并不重要,一个心中有仁爱的人,那另外一个人就算是陌生的路人,你也会对他报以一种善意的笑容;如果没有仁爱呢,那个人就算是你的父母、妻子、儿女,你也可能恶语相向,甚至举手打骂。
所以,"二人成仁",就是看你对别人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到而立之年后,按照这样一种"仁爱之情"往下走,那么再走十年,就会走到"四十不惑"。
不惑之年我们就真的会没有迷惑吗?我想所谓"四十"不过是孔子针对当时那种简单的农业社会提出的标准,因为那个时候的四十岁已经可以做爷爷了,守着几头牛几亩地,到五六十岁可能就差不多了,所以才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嘛!但是在当今社会,人到四十方识大惑,不到四十岁,连迷惑的资格都没有。
二十岁、三十岁,忙着学习,忙着工作,连迷惑的时间都没有,迷惑也是一种奢侈。
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哪来的迷惑?年轻时谈"不惑"是不可能的,因为年轻人还没有找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人真正走到"不惑",是从社会角色回归到自己的内心。
四十岁的人在今天最为迷惑:上有老,下有小;比比二十年前的同学,原来专业不如自己的,现在飞黄腾达;原来相貌不如自己的,现在却依然青春靓丽,比自己嫁得要好。
心里有比较,就会有迷惑,比较得越多,迷惑就越多。
再过十年,人就到"知天命"的年龄。
"天命"不是迷信的说法,"知天命",是说一个人闯荡半生之后终于知道了世界的规则,终于了解自己生命的轨迹,终于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而避短,把自己发挥到最好。
我们经常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为什么这样说?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养的门客中有两个"鸡鸣狗盗"之辈,一个会偷东西,一个会学鸡叫。
结果就是这两个谁都瞧不起的人,在关键时刻救了孟尝君的命。
任何人在世界上都有他的价值。
其实一个人了解自己是那么难,了解之后就不要跟自己太较劲,肯定自我、尊重自我,是一个人赢得世界的前提。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知天命"了,那就跟这个社会和谐了,当自己和社会和谐之后,就快到"六十而耳顺"了。
什么叫"耳顺"?就是听别人说什么话都不再觉得刺耳。
年轻人听别人说话时,可能会奇怪这个人怎么会这么想、怎么会那么想,但其实站在他的立场,以他的修养、他的出身经历,他只能那样想。
"君子和而不同",你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见解,但是你要包容别人,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能接纳不同的意见,不会再因别人的几句话就喜怒形于色,这就是"耳顺"。
走过了"耳顺",才能达到七十岁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就是生命的成长,在这成长的一路上,儒家所有的话,《论语》里的话都很简单,但简简单单的话最后揭示出来的是什么道理呢?就是一个人终于认识了自己,终于成为了自己。
梦想是知识的翅膀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经典?怎么样让他们走进传统文化的大门?我想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其实对于孩子来讲,什么是最重要的?我想不在于形式,你一定要他死记硬背吗?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找到一种快乐的方式。
我记得自己三四岁的时候,爸爸抱着我在公园里面背诗词,说这个红杏枝头春意要怎么样呢?闹!这个"闹"字是什么?身边就有一棵开满花的桃树,爸爸看着花说,你看花动吗?我说不动。
爸爸就带着我跑到另一边,说花现在动了吗?咦,发现花的位置都变了。
再带着我换个位置,发现花全都动起来了,然后爸爸说,很热闹、很喧嚣是吧?所以为什么不说红杏枝头春意绽、春意开呢,而要用一"闹"字,就是用动态观之。
第三部分 第53节:之四 为人生寻找坐标(15)
对世界要有宽容和悲悯,而自己的内心要有所坚持,这实际上就是我们面对社会的正确态度。
在一个多元文明的时代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合而不同",我们的生活就会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生命就在你的手中我讲《论语》,有朋友评价我,说我是"涂着口红的孔子",这样的称号我不敢当,因为我并不希望自己成为孔子的代言人。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可以挖掘的东西,我并不会局限在孔子、庄子这儿,我的爱好非常广泛,比如昆曲,已经喜欢了很多年了。
昆曲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优美典雅的戏曲形式。
在戏曲舞台上,我们能触摸到什么呢?《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是什么样的人?她无非是在后花园里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与一个叫柳梦梅的书生相爱,结果她就因情而亡了。
后来这个书生拾到她的画像,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杜丽娘就这样复活了。
用作者汤显祖的话来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今天的我们,太缺乏这种至情至性了,我们讲的都是义理。
孔子讲"发乎情,止乎礼",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能够蓬勃而欢乐。
杜丽娘去游园,感叹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青春蓬勃绚烂,但在断井颓垣的映照之下,就算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都与自己无关,"奈何天"、"谁家院",这是自己远离的世界。
在大都市里,我们能看见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也许你我就是其中一员,每天都穿着时尚的套装,化着很漂亮的妆容;每天走进写字楼,不见天日,开着日光灯,开着冷气、暖风,夏天当冬天过,冬天当夏天过,四季不分。
这不同样是另外一番"断井颓垣"吗?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还知道四季的变化吗?我们还有行走于山川的欢欣吗?杜里娘"游园惊梦",那我们离梦还有多远?我们每天累得要死,加班加点,睡觉的时候上一个闹钟,刚刚走到梦的边上,闹钟就响了。
我们的生活,连做梦都那么匆匆忙忙。
我读《论语》、《庄子》、昆曲,也许还有更多好玩的东西,只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理由,就是为我们的生命。
我们不是用我们的生命去殉祭古典文化,不是用我们的时光去注解六经,而是要让六经注我。
所有的文化形式、文化意蕴,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我们都可以去吸收,吸收到最后,让我们的生命"文而化之",使自己成为山峦中的顶峰。
这样一个"六经注我"的境界,才是阅读经典的真正收获。
这一生,我们可以有过楷模、偶像,但最终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自己。
有一个古老的部落,它有一位睿智的老酋长。
他所有的预言都一一应验,从来没说错过一件事。
有一个小伙子不服气,要和他打赌。
他抓了一只刚孵出来的小鸟,藏在身后,他问老人:"我手里的小鸟,是死是生?"他胸有成竹地想,你要说它是活的,我手指一捻它就死了;你要说它是死的,我手心一张它就飞了,反正我一定要让你说错。
听到这个问题,老人睿智地一笑,说了一句话,他说:"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
网载 2011-02-22 20:05:0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