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荆其诚(召集人)、张厚粲、徐联仓、沈德立、林仲贤、陈永明、(匡培梓、朱祖祥、车文博请假)
理事长:张侃
副理事长:董奇、乐国安、沈模卫
秘书长:杨玉芳
常务理事:林崇德、傅小兰、韩布新、朱滢、王登峰、苏彦捷、舒华、申继亮、金盛华、杨丽珠、刘华山、游旭群、赵国祥(特邀)
秘书:李扬
2006年5月12日晚8:00~11:00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论坛。会前散发了1985年《心理学报》第2期的文章“心理学家的期望——心理学家迎春座谈会纪要”。
荆其诚:老中青结合,发展中国的心理学事业
今天是第一次召开会士会议——会士论坛。学会广大会员选出我们几个人为会士,是对我们的尊敬和鼓励。我们对此表示感谢,并愿意以微薄力量为学会作出贡献。今天的会士论坛是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提出看法,供大家参考。希望会士和常务理事踊跃发言。
“心理学家的期望”一文是21年前一次春节座谈会的纪要,由当时的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荆其诚主持。参加座谈会的有老一辈心理学家潘菽、周先庚、林传鼎、李家治等人,中年心理学家马启伟、伍棠棣、许政援、张厚粲、罗大华等人,还有许多青年心理学家,到会者共60余人。当时心理学刚刚经过文化大革命,正在重建恢复时期,当时全国共有4个心理系,心理学会会员总数不超过1000人。在这次座谈会上大家满怀希望,以极大的热情畅谈了中国的心理科学的美好前景。老中青三结合是我们学会的一贯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又是老中青坐在一起,讨论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中国的心理学事业。
不幸的是,当时的老人已经离去,我们中年人现在已进入老年。可庆幸的是,当时的青年人已经成长起来,成为现在心理学的中坚。同时,还有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里来。
再看21年后的今天,形势大大不同了。现在全国共有130多个心理学单位,会员总数超过6000人。2004年举办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依我看,中国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在国家经济与国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产生了对心理学的需要,这不论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国家需要心理学的基础创新研究,提高中国科学的总体水平。同时,国家更需要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来解决教育、医学、工业、社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这后面的需求是大量的,也是心理学最能做出贡献的场所。我们希望在这一方面能取得成功,为国家作出贡献。第二,中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们有了更宽松的学术环境。心理学可以借鉴各种派别,引进创新并举,取长补短,朝向多方位发展,并开创我们自己的新方向。以上两点对于近20年来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非常重要。
这次会士论坛,特别是能和常务理事一起开会,也是我们会士的一次学习机会。会议的召开,要感谢学会的组织工作和沈德立先生的赞助。现在我请大家踊跃发言。
沈德立:心理学必须紧密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世界各国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均表明:心理学的发展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科技成就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也就是说,经济建设、科技成果和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对心理学的需求与促进就越大;反之,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制约。目前发达国家专职心理学工作者在它的全民人口中所占比例之所以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就说明这个道理。新中国建国以来,心理学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高潮与低潮时期,也证明这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规模成倍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实体,并且在15年后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发展阶段: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面对“矛盾凸显期”。为此,中央提出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其标志是: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的综合实力显着增强,进人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将“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列入国家8个科学前沿问题之一,心理学正是认知科学的主干学科。而早在1999年,国家科技部就已经将心理学列入国家优先发展的18个基础学科之一。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国家对心理学科的要求和期望。
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今后国家建设必须解决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两难问题。例如,既要使GDP持续快速增长,又要加快社会建设步伐;既要注意公平、缩小差距,又要保持活力、提高效率;既要推进市场竞争,又要关心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这样就可以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保持大家的心态平衡,维护全民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要既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又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人们的理想、信念和八荣八耻荣辱观等等。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应该在国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充分珍视这个机遇。
虽然目前我国专职心理学工作者在全民人口中所占比例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但据统计,目前已有130多个心理学专业在招生,而且我国现有的经济建设规模和综合国力已经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各主要心理学单位的研究手段基本上达到了现代化水平。如果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能够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紧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且想方设法去实现这种服务和在这个服务过程中不断壮大与发展自己,则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将是很广阔的。中国心理学工作者也必将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来提高和完善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仲贤:论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发展的形势非常好。文革前我国没有一个大学有心理学系(原有心理系,在院系调整后都合并到别的系去了)。新中国建立前也只有可数的几个心理系,心理学系的人数也很少,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随着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到现在根据粗略的统计,国内已建立了132个心理学系(包括研究所),心理学的刊物从文革前的为数只有3~4个,到现在已有十几个心理学学术期刊。心理学工作者的人数,1954年登记时只有501人,1965年时为1056人,到1989年时人数达2900人,而现在粗略统计约为6000人左右,大批的硕士生及博士生被培养出来,许多人已成为业务骨干,担任着各级的业务领导,并做出了很好的成绩。目前中国心理学者的工作可以说已经覆盖当前心理学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国的一些心理学家也相应被选入国际心理学机构担任一些重要职务,在我国也举办了多次的国际心理学大会。可以说中国心理学的地位在国际上已空前地提高,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已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并享有一定声誉。
我想谈的是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还是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要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后,各大学心理系都大批招收硕士生与博士生,其中有的学成后也做出了一些很好的成绩,但与国际水平比较仍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应该提倡创新精神,头脑里多一点创新思维,要多思考前沿性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会赶超国际水平。如此,对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应有一个严格而明确的要求与标准。有的单位已规定博士生在提交博士论文答辩前必须在国家一级的学术刊物上发表2~3篇学术论文,科学院有的研究所还要求博士生必须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这样做可以锻炼他们的独立性,思维的创新性,以及对材料的分析及写作的表达能力,总之对研究生的培养应从严要求,不仅在学习、工作与业务上要从严,而且在思想上也应从严。在工作上、生活上应艰苦奋斗,不要过于依赖某种条件。一些老一辈的科学家过去在工作异常困难的条件下也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2.心理学的研究,对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都应重视,不应偏废。心理学从学科性质来说,它是属于基础性学科,但心理学也有应用性的一方面,过去有的心理学工作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这是不正确的。心理所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进行过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与实际研究(应用研究)的大辩论。辩论结果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密切联系社会应用实际进行。于是,全所研究人员都下去找联系实际需要的课题了。几年下来,虽然也解决了一些有关实际的问题,但很快发现,心理学的学科水平提不上去,于是又返回来从事一些实验室基础性心理学问题的研究。虽然也相继发表了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但很快“文化大革命”了,全部工作又停顿下来了。现在看来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不恰当地对立起来是不正确的。没有基础研究,一门学科的科学水平是难以提高的,而基础性研究却又往往是为应用性研究铺路的。最近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在英国《Nature》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染色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宣言完成。科学家们认为,成功破译1号染色体将为研究和治疗癌症、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等350余种疾病提供指引。可以看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相互促进的。我个人认为,心理学者的工作,视个人的条件(如知识、训练、兴趣等)的不同,以及单位的条件设置的不同,对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是可以有所侧重的。一些人可以侧重于基础研究,另一些人可以侧重于应用性研究,不同的单位也如此,不宜过于强求。我个人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几十年,基础性研究及应用性研究都搞过。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性质是不一样的,思考问题及研究路线与策略都不一样。但是,心理学工作者经过这二方面的磨炼,往往会大大扩展视野与知识领域,增强科研工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性的研究咋看起来理论学术水平似乎不怎么高,文章也不容易在SCI、S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但它一旦获得有价值的结果,往往受到社会的欢迎,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我过去科研上获得的成果奖,其中6项均属于应用性成果。
3.学会应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具有国际交流及组织能力的青年心理学家。老一辈的心理学家已经为中国心理学会奠定了进入国际心理学舞台的良好基础,中国心理学会要一代代地将这火把传下去,在国际心理学舞台上发挥中国心理学应有的影响与作用。学会在每次换届改选时,应有意识地把合适的人选选入心理学会中的各个机构(如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各个专业委员会及工作委员会)进行培养与锻炼,或者有意识的多让他们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提高与国际同行的交往能力与适应性。
张厚粲:促进心理学的全面发展,辅助边远地区的学科进步
从80年代至今,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是成功的,2004年的国际心理学大会是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心理学在国内国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进一步如何发展,确实值得我们很好的考虑。目前关于脑的研究、认知神经科学是热门,国内成立了几个重点实验室,又引进了不少回国的精英,再过几年肯定会出成绩,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水平。然而,心理学内容广泛,除神经机制部分外,其他方面又怎么办呢,如何联系中国实际,发挥创新精神,使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心理学上有所体现,是需要我们考虑的时候了。
另一方面,这一两年心理学科大发展,据说全国现在有130多心理学专业在招生。数量大了而质量如何,令人担忧。毕竟心理学有经验的教师有限.边远地区文献资料少,学术交流机会也不多,即便这些教师们努力,缺乏外在条件也很难获得成功。这对于下一代心理学工作者的培养必然有重要影响,对心理科学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当然,现在在很多大会期间,都办了研讨班,请专家讲授新知识,然而学费很贵,很多人是参加不了的。回想文革以后心理学刚刚恢复时,由陈立先生主持在杭州举办的实验心理学培训班,和林传鼎等几位老师在武汉举办的测验和统计培训班,那时的学员都成了后来、以至现在的专家和教学科研骨干。所以我想,在我们心理学会的经济条件稍好时,是否可以不仅用于支持年轻学子出国参加学术交流,也在提高边远地区的教师方面做些工作。比如,教育部这两年在规定一些指定的新教材,但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掌握,好教材也不可能真正地发挥出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当然,这件事不是学会的主要工作,但是在讨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时,不能只看尖端,大面积低水平的部分也需要加以关照。意见不妥当处,大家批评指正。
徐联仓:勿忘过去,努力奋斗,迎接未来
2006年5月12日心理学会邀请各位会士座谈,会上还印发了1985年中国心理学会邀请在京的心理学家参加迎春座谈会的纪要。与会同志畅谈了当时的心理学界的情况,并讨论了如何培养人才,进行体制改革等大好形势。从1985年到2006年过了大约20年,今天的心理学已大有发展。在2004年中国举办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参加会议的心理学专家6000余人。全国心理学人才大约6000人,心理学系、研究所达130处,其情况已大大超过1985年心理学家们所想象的规模,研究的内容,为实际的服务也是不断开创新局面。我们有理由确信心理学在今后的中国会发展更快、更好、更有前途。
我们这些人,在今天回忆起过去的历程更是百感交集。心理学的发展在中国并不是一帆风顺,就从1951年科学院设立心理研究所开始,几经变换,曾是心理研究所,又改为研究室,又到1956年重新建所。还不用说,在工作内容上有多少变化,时而强调理论,时而要求联系实践,实验室也时而建立,时而废止,而在文革期间,全所撤销,下放湖北潜江。但是全所大部分同仁都对心理学的忠诚之心不动摇。一旦有了机遇,就是努力奋斗,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能做些什么心理学的事就努力争取。没有地方,随时借地方,搭一些木板房,也搞实验,用各种代用品来做实验仪器。我们与其他单位合作还完成了许多由院里下达的重要任务,甚至还完成了如激光防护之类的尖端课题,“文化革命”时还参加651计划,“小狗上天”,选拔训练工作等,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了开创性工作。
现在时来运转,形势大好,我们要怎样在新形势下加大力度,把心理学工作向前发展,更是全体心理学工作者的远大目标。再过20年开个座谈会,那时将风光无限。
陈永明:努力自主创新,克服急功近利心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心理学事业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社会群体科学素质的提高,心理学得到社会的认同和重视的程度,是心理学发展史上所没有的。
据统计,我国现有132个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单位,有了一定规模的心理学工作者的队伍,已初步形成了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领域的研究工作,既有一定的特色,也有相当的水平。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对心理学研究经费资助的力度,也不断提高。可以说,形势很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心理学亦面临着一些严肃的问题和任务。我们需要居安思危,积极认真地去看待。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保证。据说,中国要生产八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大型波音飞机是自主创新技术的集成,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这件事说明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些年来,虽然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主要还是对发达国家先进科技的跟踪,真正自主创新的研究较少。我国心理学研究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与生命科学其他学科相比也有差距。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贡献创新成果,是我国心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现在社会上心理学比较热,有些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人也在搞心理学,鱼龙混杂。如果我们没有自主创新的成果,心理学就有可能被社会误解。这对心理学的健康发展来说是危险的。
目前,科技界较普遍地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当然,这主要是目前科技体制的某些因素造成的。心理学界也难免受这种心态的影响,比如,有的把文章改头换面再次发表,这无异于把生产成果变成生产文章,所以也要引起我们的警觉。自主创新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自主创新成果的产生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必须要有“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历来是善于艰苦奋斗的,我们也会勇于专心致志,苦心钻研,贡献出自主创新的成果。我国的心理学也一定会出现一个朝气蓬勃和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张侃:
今天到会的会士都发了言,心理学会的所有常务理事也都发了言,大家展望未来,畅所欲言。我们听了各位会士先生的讲话,又一次受到很多教育和启发。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平常的道路,到今天,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应该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对心理学还是一直很重视的。中国科学院成立时的第一批研究所,就有一个心理所就是明证。大家想一想,在那个时候,真是百废待兴呀,有多少学科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注意了心理学的部署。这对我国心理学后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同意各位会士先生的看法。中国的心理学一定要将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科技原动力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当前的形势很好,社会对心理的需求正在增加。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学会和全国心理学界,要在这个问题上做更多的研究和工作。
与此同时,各个相关基础科学的进步,也为人类从更基本和更宏观的方面来探索人的意识的本质,人的行为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技术平台。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代,一定要做出和我们的地位相称的科学贡献。为了这个目标,各位会土都提了很好的建议,特别是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加强学术道德方面的建议,都是切中时弊的。
我们学会的会士制度开始于2004年国际心理学大会之际。在会士的组成中,还有美国普利斯顿大学心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教授和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前主席、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前主席、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家巴甫利克(Kurt Pawlik)教授,应该说在科学层次上是很高的。学会的会士都是德高望重并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先生们。你们的智慧,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学会今后还要多听取各位的建议和意见。我谨代表今天出席会议的全体常务理事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您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心理学报京475~479B4心理学20062006
作者:心理学报京475~479B4心理学20062006
网载 2013-09-10 21: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