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年代初即兴盛起来的文艺心理研究,一直自囿对于文艺活动中心理机制和功能的描述与阐释,而冷淡对心理活动和心理结构作审美价值上的探寻,造成文艺心理研究中的价值空位现象。“审美心理学”和“心理美学”(或“心理审美学”)两个本应有区别的概念常常混用,这一理论事实也说明,心理活动的审美价值问题长期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笔者看来,“心理美学”应是对心理活动的审美性质和意义进行阐释的一门价值论学科,但实际上是处在价值空位状态。被视为心理学“第三思潮”的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揭起心理价值论的旗帜,重视心理建构中的价值取向,这对我们的文艺心理研究乃至整个心理学研究,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一、价值取向关系着文艺心理研究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实现
诚然,对文艺心理活动的科学认识,乃是正确揭示其价值内涵、确定价值取向的前提;如果对文艺心理活动的构成、特性和规律都没有比较清楚深入的认识,价值的取向就必然失去科学的依凭,而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和武断。但是,既然哲学要从科学中引出对世界和人生的价值追问,文艺心理研究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更必须以价值取向为主导和归宿。
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心理学派,或把人性及其心理结构加以肢解、割裂、抽象,或把人性及其心理世界还原以至归结为生物性的本能。同种种科学主义的心理学不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痛感于心理学中价值观念的丧失,认为“价值观的丧失是我们时代的最终痼疾……而目前的状况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要危险……人类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1〕在其他心理学派多多少少都流露出对人性“异化”和人性之“恶”的悲观情绪时,马斯洛却表现出对人类的信任和对人性的健康、进取与完整性的追求。正是基于此,他明确响亮地在心理学领域内扬起价值的旗帜,指出:“一旦拒斥了价值观,心理学就将被削弱,将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样就会使人类陷于超自然主义或道德相对论。”〔2〕对于文艺心理研究,亦应作如是观。
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社会文化属性通过心理活动而同生理活动相联系和沟通,从而使人成为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感性生命活力与理性生命秩序相交融的有灵有肉的生命形态。人的生命系统,由于社会实践的熔炼,形成由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三个子系统是:生理子系统、心理子系统、社会意识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层次联系,正好有序地呈现出人从动物生成的生命演化过程。人首先是一个“生理存在”,然后是“生理—心理存在”,最后是“生理—心理—社会意识存在”。在人的生命系统整体中,生理子系统是其心理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而心理子系统则是社会意识子系统的物质载体和运作形式。正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意识构成心理子系统的文化内涵,才使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而具有了人的本质。通过心理子系统这个中介,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才相互融合,成为具有社会理性精神的个体感性生命存在。心理子系统的这种中介地位和整合功能,使心理建构对于人性生成和人格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斯洛把需要看作人性的内在动力。在他对需要层级结构及其动力关系的描述中,生理性需要是初级的,在此基础上才有其他高级的、超越性的需要。整个层级图式从纵向角度显示出生物性向社会性提升和社会性向生物性渗透的双向动态机制,并明确地显示出心理子系统在生理与意识两个子系统之间的中介地位。正是通过这个中介,社会意识子系统和生理子系统才能相互依存、制约和渗透,并在心理子系统中凝聚为人格的本体结构。一个人的需要处在什么层级上?他以什么样的需要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什么样的需要满足才使他产生幸福的心理体验?正是这些心理事实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倾向和心理品质,其间的价值内涵是十分明显的。
文艺活动作为一种专门的审美活动,曾被称为“心灵的体操”,文艺家则被看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艺心理研究,可以看作是塑造人类心灵的一门工艺学,其中当然应有适应时代需要、符合人性生成趋势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不同,这门工艺学的实际作用也会不同。是否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加以贯彻,实在是关系着文艺心理研究自身价值肯定和实现的大事。
二、推动人格优化是文艺心理研究必须承担的责任
在西方现代心理学潮流中,马斯洛的心理学是以一种崭新的、健康的价值观对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进行反拨的产物。马斯洛曾说:“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末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他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尺度越放越低,对人的指望也越来越小……因此,对畸型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这一点正是日益明显了。一个更普遍的心理科学应建立在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上。”〔3 〕尽管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人”的描述是理想化的,但毕竟是观察了许多优秀人物而概括出的一种具有创造精神、追求超越的健康人格。这同弗洛伊德所热衷的变态和病态人格显然大异其趣。对于倾向于研究平常人的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马斯洛也报以不满。他认为,如果只在通常情况下研究人类行为,就“会陷入这样的境地:我们会从描述的、没有价值观的科学角度出发,认为这种通常情形就是我们能指望的最好情形,因此应该心满意足了”,这种研究所导致的是形成关于“适应得好”的人的概念,而不是发展的好的人的概念。〔4〕在马斯洛看来, 发展得好的人就是他所谓“自我实现的人”。
从动物或病态的人研究人的心理,强调和夸大人类心理中生物本能的因素,虽然也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成果,却终究难免陷于对人性及其心理构成的曲解,甚至把人“还原”到低层次的“非人”的水平。把人降低为生物,把丰富的整体肢解为零件和机械组合,这样的心理学就不能正确反映真正人的心理。人性自我生成的道路无论多么曲折艰难,这生成的基本趋势总不会逆转。追求理想、崇高、实现超越、创造,乃是人性生成的基本动力。如果只讲“适应得好”,就没有了自然向人的生成,就根本不会有人,更不要说人性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马斯洛的心理学就体现了这种人类本性中不可扼制阻遏的自强倾向。这种自强倾向也正是人格优化的自觉追求。
事实上,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文艺创作中,都涌现了不少具有“新”的时代特质的人格形态,这本应是心理研究难得的素材。遗憾的是,心理研究,包括文艺心理研究,对这些心理事实并不感兴趣。偏爱病态和灰色,结果往往是在“现实性”的名义下容忍卑劣,美化畏琐、野蛮和平庸。对病态和畸形心理的分析研究自有其不可轻视的意义,但新的时代要求心理学更重视建设。早在80年代中期,一本名为《性格组合论》的文艺理论着作,曾被不少年轻读者当作性格自我塑造的指导参考书而误购,以及传记阅读、明星崇拜在青少年中一直长盛不衰的事实,都说明社会对人格优化的建设要求是多么强烈。文艺心理研究应当积极回应社会的这个要求。
三、文艺心理学需要心理审美学的补充和校正
对于文艺心理研究来说,价值取向的中心问题是审美价值的探索和判断。审美心理学和心理审美学(或心理美学)通常被视为同一回事,即都是研究审美中的心理活动的学问。笔者认为,两者理应加以区别:如果说前者是对审美中的心理活动的考察的话,后者则是对心理活动的审美价值和美的规律的考察。心理审美学,既然是一门特殊生命领域中的美学,就不能不对人的生命的心理子系统的美化有所帮助,为此就必须以对心理构成和活动中的审美价值探寻,来填补心理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价值空位。
同弗洛伊德心理学疏于对心理活动审美价值的考察一样,在文艺心理研究中同样影响重大的格式塔心理学却是从具有普遍性而且主要是非审美的心理现象中确立起来的。它们对审美心理的分析,未必切合审美这一特殊的内涵和层面,而往往只是作出某种普遍而浮泛的阐释。由于在心理学与审美心理之间尚缺乏对审美特性这一中介层面的确切认识,也就难于在审美价值问题上有所施为,因为离开了对审美特性这一真正的美学之谜的确切认识,所谓审美价值就成了无根无本的概念空悬。更何况心理学对真正的人的本质的偏离,已然失去了审美价值的正确人学依凭。拿格式塔心理学来说,其“异质同构对应”说虽已触及美感心理的奥秘,成为解释美感生成的心理机制的一种假说,但对这种美感的价值内涵,即是什么性质的美感,却未能有所辨析。
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审美价值的揭示,从来是文艺的重要内容。情感、意志、智慧,作为文艺作品常写常新的内容,其审美的价值内涵十分丰富、细腻而深刻。文艺心理研究理应从这些生动的素材中提炼出心理审美的理论概括和科学阐释,使文艺家的心理审美经验在文艺心理研究中升华为理性形态的揭示。在今天的时代,思维的审美价值尤应受到重视。在传统的美学观念中,思维被视为与感性、感情相对立的东西,被逐出审美的王国。这显然是与人们实际的审美观念及其在文艺中的表现相悖的。既然人的本质决定美的本质,除去了思维的人还能说具有人的本质吗?恩格斯把“思维着的精神”赞誉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这无疑是对思维之美的明确肯定。改革开放时代不仅需要充分解放人的感性,也需要优化人的思维。文艺心理研究对思维的审美价值的揭示,一定会推动人们对思维美的强烈追求,使“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开放得更加绚丽动人。我们已经有审美思维学对审美活动中的思维进行描述和阐释(尽管受思维学自身发发展水平的局限和理论混乱的限制,这门学科的现状还很不理想),现在还迫切需要思维审美学对思维之美作深入细致的切合美的规律的阐释。对于审美思维学来说,思维审美学不仅是必要的补充,而且具有价值校正上的重要意义。
四、心理系统整体观是心理审美价值考察的前提
人们认为,马斯洛心理学对心理结构的整体性的肯定和重视,“打开了心理学研究向上发展或向社会生活方向发展的通道。”这是很有见地的。艺术是对人的整体说话的,文艺心理研究应当有相对应的整体观:一方面,要把心理活动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心理活动同人的个体生命系统和社会关系系统的整体联系。
同心理学以及许多学科走过的路一样,文艺心理研究也必然承受知性分析的痛苦。心理学的不同学派往往专注于某一特定角度、层次和环节上的心理事实,未必自觉地意识到这只是整体中的部分,却“各执一隅之见,欲拟万端之变”。如此抽象分析的结果,终于造成对心理系统整体具体性的屏障,而整体认识上的局限又必然对局部的认识带来消极影响。即使以整体观着称的格式塔心理学,也未能真正避免这种偏颇。事实上,正如马斯洛心理学所强调的,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整体中,社会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才在心理系统中达到有机的交融,某一心理因素才既受制又表现心理系统的整体质,个体的心理系统也才成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因为这样,才有可能从社会系统运动和人性系统生成的总体趋势出发,为心理活动确立科学的价值坐标体系;同时,个体心理也才可能从社会系统的运动中找到正确的价值定位和取向。
男女关系大概是文学艺术中最为恒久的热门题材。如果只是孤立地看待这种关系及其心理活动,那就势必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文艺史上也就除了量的积累,不会再有质的丰富和深化。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新意层出不穷。这无穷的“新意”不仅来自这种爱情方式和心理本身的变化,更来自这种关系以最自然、最本真的生命方式而几乎全息地透视着社会生活的微妙变动,也透视着人性生成状态的变迁。对爱情生活中心理事实的描写,不仅使光怪陆离的人情世态得以生动展现,千差万别的人格心态也被洞烛幽微。爱情心理的这种文化全息性,使其永恒的价值能在常变常新的情态中存在。正是心理系统的多层次整体联系,才使历史从心理层次上对人性的深层介入的事实得到科学的解释。文艺心理研究把握了这种整体性系统联系,才能真正消除机械论造成的屏障,使心理分析具有向社会和人性敞开的透明性,也从中透视出各种价值内涵。
五、重视生态世界观对心理审美建构的迫切意义
应当说,马斯洛对心理学中偏爱病态畸形心理的批评和对健康人格的追求,正表现了他对人格和心理生态问题的敏感。今天,生态世界观作为一种探寻人类生存智慧的现代思潮,正在向各个领域深入。这种世界观要求我们重视不同事物的系统整体联系和综合效应,从整体上考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在差异、矛盾和对立中发现互补相生的联系和功能,要求在个体生命的丰富多样的形态中营建整体的生态机制,在动态平衡中实现人性的和谐生成。生态世界观把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置于生态规律的基础上,真正具有马克思所说的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内涵,这对于那种把人性至圣化、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偏颇乃是一种带根本性的校正。人的心理活动是生命活动的高级形式,无论其主观能动性如何高扬,仍然是一种生态性的存在,要受生态规律的制约。
就心理审美建构而言,首先是个体心理建构的生态问题。每一个体的心理系统,都是由诸种心理因素在互动互成中形成的整体。其中既有感性与理性层面上的区分,也有功能性和价值性的区分。这里,不仅每一个因素应有其生态地位和功能上的特殊性,而不同因素之间和整体结构上,也都有是否符合人的本质所要求的生态规律的问题。时下为人所重的开发右脑以纠正大脑两半球功能上的“左倾”病和提高“情商”以克服片面强调“智商”造成的畸化等,就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对人的需要的健康尺度与合理结构的研究,意在抑制反生态的畸形消费,建立同人的本性相适应的生态型生活方式,也已为人们所重视。此外,由于个体社会角色的差异,角色功能所要求的心理结构也自有其生态上的特殊性。
就一定社会群体心理的审美建构而言,一方面有如何使个体心理自由发展、各展异彩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有如何使千差万别的个体心理构成互补共生的和谐整体,从而发挥出良好的整体功能的问题。如果说大自然生态景观已经足以使人为之惊叹不已,那末人类心理世界的生态景观应当更加令人神往。在这里,不同群体对个体心理在整体生态营构中的地位有不同的要求,也就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如何使群体和个体的关系处于和谐的生态之中,使社会心理从整体上实现价值优化,这应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艺心理研究也该予以重视。
就心理审美建构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创造和维护适于健康优美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已是一个十分迫切的实践性问题。人的心理构成的内涵、性质和水平,特别是其中的价值系统,是在环境制约下形成和变迁的,其中社会化生态或“精神圈”的作用至为重要。现实生活中多元价值的存在,既是生态的表现,但又不一定自发地就符合精神生态的要求。社会主义新人的培育,需要相应的环境条件。文艺心理研究理当对此有深入的考察,而不能只是陷于对现实的理想和悲叹。
心理审美学或心理美学的建设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文艺心理研究中审美价值探寻的空位及其同现实心理审美价值建构的错位,要求我们提出这个课题,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努力做好这个课题。苟能如此,文艺心理研究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能真正发挥出“建设性”的作用。
注:〔1〕〔2〕〔3〕〔4〕《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第99页,第100页,第4页,第15页。*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2-25B4心理学黄同/曾永成19971997 作者: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2-25B4心理学黄同/曾永成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