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水边多丽人。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长安水边多丽人。

   [译文]   在长安城的曲江池畔,丽人聚集如云。

   [出典]  杜甫  《丽人行》

   注:

   1、    《丽人行》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翠微榼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2、注释:

    三月三日为上巳日,唐代长安士女多于此日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吴自牧《梦梁录》: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锲饮踏青。

  态浓:姿态浓艳。意远:神气高远。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肌理细腻:皮肤细嫩光滑。骨肉匀:身材匀称适中。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这两句说,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

  翠:一种翡翠鸟的羽毛。为 又作“微”。盍(偏旁 勹 )叶:一种首饰。《唐诗三百首》:“翠微盍(偏旁 勹 )叶,言翡翠微布盍(偏旁 勹 )彩之叶。广韵:盍(偏旁 勹 )彩,妇人髻饰花也。”鬓唇--鬓边。

  腰衱:裙带。稳称身:十分贴切合身。

  就中:其中。云幕:指宫殿中的云状帷幕。椒房:汉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称皇后为椒房,皇后家属为椒房亲。这句是指天宝七载(748)唐玄宗赐封杨贵妃的大姐为韩国夫人,三姐为虢国夫人,八姐为秦国夫人。

  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釜:古代的一种锅。翠釜,形容锅的色泽。水精:即水晶。行:传送。素鳞:指白鳞鱼。

  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厌饫:吃得腻了。鸾刀:带鸾铃的刀。缕切:细切。空纷纶:厨师们白白忙乱一番。贵人们吃不下。

  黄门:宦官。飞鞚,即飞马。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

  宾从:宾客随从。杂沓:众多杂乱。要津:本指重要渡口,这里喻指杨国忠兄妹的家门,所谓“虢国门前闹如市”。

  后来鞍马:即指丞相杨国忠。逡巡:缓慢徐行,旁若无人之态。锦茵:锦织的地毯。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以曲江暮春的自然景色来影射杨国忠与其从妹虢国夫人(嫁裴氏)的暧昧关系。杨花覆苹:古有杨花入水化为萍的说法,萍之大者为苹。杨花、萍和苹虽为三物,实出一体。故以杨花覆苹影射兄妹苟且乱伦。据史载:“虢国素与国忠乱,颇为人知,不耻也。每入谒,并驱道中,从监、侍姆百余骑,炬密如昼,靓妆盈里,不施帏障,时人谓为‘雄狐’”。青鸟:古代神话传说中能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使者。后世即以青鸟代指情人的信使。红巾:妇人所用的手帕。“飞去衔红巾”,指为扬氏兄妹传递消息。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此二句言杨氏权倾朝野,气焰灼人,无人能比。丞相:指杨国忠,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为右丞相。嗔:发怒。


    3、译文: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  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   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   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头上戴的是什么呢?           翡翠片?花叶直贴到鬓角边。

  背后缀的是什么呢?           宝珠压住裙腰多么稳当合身。

  其中有云幕椒房的后妃至亲,   皇上封为虢国和秦国二夫人。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   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吃腻了犀角的筷子久久不动,   鸾刀切着细肉丝空忙了一场。

  宦官骑马飞来却不扬起灰尘,  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   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姗姗来迟的骑马人踌躇满志,   到轩门才下马步入锦褥茵亭。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   使者象传情的青鸟勤送红巾。

  气焰熏灼不可一世天下绝伦,   千万不要近前担心丞相恼怒!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着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着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此诗当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春所作,讽刺杨国忠兄妹骄奢淫逸。首二句提纲,“态浓”一段写丽人的姿态服饰之美,“就中”二句点出主角,“紫驼”一段写宴乐之奢侈,“后来”一段写杨国忠的气焰和无耻。整首诗不空发议论,只是尽情揭露事实,语极铺张,而讽意自见,是一首绝妙的讽刺诗。《杜诗详注》云:“此诗刺诸杨游宴曲江之事。……本写秦、虢冶容,乃概言丽人以隐括之,此诗家含蓄得体处”。《读杜心解》曰:“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概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

  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最后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同时又含蓄不露,诗中无一断语处,却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

  语极铺排,富丽华美中蕴含清刚之气。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但在维妙维肖的描摹中,隐含犀利的匕首,讥讽入木三分。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时值杨国忠任右相不久。诗作对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和狂妄嚣张的气焰进行了有力鞭挞,也从侧面揭露出当时君王昏庸、朝廷腐败的社会现实。诗开篇即点出时间——三月三日。诗人用细腻的笔法、富丽的词采,描画出一群体态娴雅、姿色优美的丽人。接着又言其服饰之华丽和头饰之精美,所有这些无不显示出丽人们身份的高贵。“就中云幕椒房亲”等十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丽人中的虢、秦、韩三夫人。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每逢出门游玩,她们各家自成一队,侍女们穿着颜色统一的衣服,远远看去就像云锦粲霞;车马仆从多得足以堵塞道路,场面甚为壮观。诗人对三位夫人宴饮的奢华场面描写得尤为细腻。她们在云帐里面摆设酒宴,“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用色泽鲜艳的铜釜和水晶圆盘盛佳肴美馔,写出了杨氏姐妹生活的豪华奢侈。然而,面对如此名贵的山珍海味,三位夫人却手捏犀牛角做的筷子,迟迟不夹菜,因为这些东西她们早就吃腻了,足见其骄矜之气。可怜了那些手拿鸾刀精切细作的厨师们,真是白忙活了一场。内廷的太监们看到这种情形后,立即策马回宫报信,不一会儿,天子的御厨房就络绎不绝地送来各种山珍海味。六句主要写杨国忠权势煊赫、意气骄恣之态。他旁若无人地来到轩门才下马,大模大样地步入锦毯铺地的帐篷去会虢国夫人。他外凭右相之尊,内恃贵妃之宠,在朝中独揽大权,阻塞言路,使朝政变得十分昏暗。“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句,诗人借曲江江边的秀美景色,并巧用北魏胡太后私通大臣杨华的故事以及青鸟传书的典故,揭露了杨国忠与虢国夫人淫乱的无耻行径。北魏胡太后曾威逼杨华与己私通,杨华害怕惹祸上身,后来投降梁朝,胡太后为表达对他的思念,特作《杨白花》一词。“青鸟”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是神话中的一种鸟,传说是西王母的使者。据说,西王母在见到汉武帝之前,先看到青鸟飞集于殿前。后来,“青鸟”被视为男女之间的信使,在这首诗中指的是为杨国忠传递消息的人。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终于将主题点出,但依然不直接议论,而是温和地劝说旁人:千万不要走近他们,否则丞相发怒后果就严重了,这样的结尾可谓绵里藏针,看似含蓄,实则尖锐,讽刺幽默而又辛辣。


    6、“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杜甫《丽人行》的开篇之句,它写的是盛唐。盛唐,每年春暖花开时节,当朝皇帝和权贵们都要在游春仕女们的簇拥下到曲江这皇家园林来游园踏青,其规模盛大而奢华。这样的场面偏偏就让杜甫看到了,看到了还不算,他偏偏还要把它记录下来。这一记录,在让后人看到大唐王朝繁荣强盛的同时,也窥见了当朝权贵们那奢靡腐败、骄横跋扈的丑形。谈起这些,朋友说,这杜老夫子也忒胆大了,竟敢那样赤裸裸地揭露当朝皇帝的大红人杨氏兄妹,要是被这些权贵们知道了非枪毙了他不可。我哈哈笑道,唐朝时还没有枪,他们枪毙不了这杜老夫子。

    时光早已逝去,历史已有定论,杨氏兄妹的是是非非任由人们凭说。而今天在这大雁塔下,眺望眼前那沧海桑田的古曲江地域,让我感怀的却是曲江水边那曾聚集着的丽人们。不管她们是陪游的仕女还是达官显贵们携带着的美人抑或是受到皇帝万般恩宠的杨氏姐妹,她们凝重的姿态高远的神情、丰润的肌肤婀娜的身资,“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玉麒麟。翠为盍叶垂鬓唇,珠压腰衱稳称身”,这无疑就是曲江园里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也成了这个城市至今都挥之不去的记忆。

    可是好景不长,盛唐就那麽倏忽地过去了,大唐急转直下,衰落了。还是这个杜甫,安史之乱时被叛军虏至长安,他依旧耿耿于那个日子,就在次年春天的三月三,他偷偷地来到曲江园深处潜行,国破了,山河依旧在;都城的春天来了,却是满目的荒草疯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少陵野老忍不注地抽泣不停。昔日曲江头的宜春苑芙蓉苑都紧锁宫门,人去楼空,当年曲江游园的那奢华宏大的场面今已不在,更何况那绝代美人的杨氏姐妹此时也不知道是生离还是死别,而贵妃已死,玄宗也被迫退位,“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昔日此地的繁华,今天眼前的凄凉,睹物伤怀,活生生地就要把这杜老夫子闹心死。那《丽人行》里的三月三恍然如昨,这简直就是转瞬间的事情,转瞬间,盛唐不在,长安也换了主人,北望古城的黄昏,只见胡骑尘埃满城,胡骑尘埃里飘动着的是国破家亡的深切巨恸,也是李唐盛世的挽歌。

    我与朋友就一直在理论,这杜甫,你写就写《丽人行》吧,怎麽又写出《哀江头》了呢?多麽风华绝代丰姿绰约的丽人们呀,她们简直就是造物主专门赐予这曲江独特的风景,阳春三月,丽人们踏青而来,宝马雕车,遗落馨香一路。但一个《哀江头》刹那间就让她们消逝的无踪无影,烟飞灰灭了,直叫人为之扼腕又顿足。


    7、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曲江”,就在如今的“曲江新区”中。曲江是古代着名皇家园林,借自然地貌而建,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有“中国古典园林先河”的美称。唐代辟出一部分区域,成为市民的游乐园。

  在曲江池遗址公园,许多游客恍惚之间,梦回盛唐时的长安城——在那座世界上第一个居民过百万的城市,从皇家到民间,多少欢乐来自曲江山水。青山绿水间,古人呼朋唤友,相谈甚欢,类似的景象如今同样出现在曲江池遗址公园里。

  漫步园内,墙上、石上、碑上,常能读到唐诗,透出设计者的巧思——《全唐诗》收入500多名诗人,其中超过半数曾吟咏过曲江,佳句不胜枚举。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白居易《江楼月》);“十载定交契,七年镇相随。长安最多处,多是曲江池。”(元稹《和乐天秋题曲江》);李白的千古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是出自曲江边的《月下独酌》。


    8、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上巳节因为是在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举行而得名,后来固定在三月三日举行,因此又称为三月三。上巳节是上古时代的春天庆典,是青春的节日。

  透过《诗经·郑风》中的《溱洧》,我们仍能听到周代上巳节上青春的歌唱: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兰兮。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
    赠之以芍药。
    
   溱水和洧水,是郑国的两条河流。两水相汇之处,水流舒缓,河面开阔,一定会草软沙平,鸟语花香,正是举行节日的好地方,因此,每年三月上巳,郑国的年轻人就在此举行盛大的节日庆典。有位姑娘不知为什么来晚了,河边的联欢早已开始,青年男女正手持兰花,翩翩起舞。姑娘在途中碰到一位往回走的男子,她邀他同去游玩,他却说已去过了,女孩子非常想让他陪自己去,缠住他不放,最后,小伙子终于答应了,俩人一起加入欢乐的人群,玩得开心极了,临别,小伙子送给她一支芍药,爱情之花就在这春天的节日上羞涩地绽放了。上巳节正值阳春三月,大地百花争艳,万物欣欣向荣,春天的人们也生机勃发,春心荡漾,因此,上巳节就成了年轻人寻花问柳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他们唱歌传情,起舞会友,赠花定终身。于是,河畔水湄,花前柳荫,处处荡漾着青年人悠扬婉转的歌声,时时闪现着恋人们携手徜徉的身影。上巳佳节因此就成了春天的狂欢,爱欲的华宴。

  《诗经·郑风》中还有一首诗《褰裳》,大概就是上巳节上郑国的女孩子们隔着溱洧与男子们对歌时唱的: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一群女孩子隔着河与对岸的男子对歌:你真得爱我,就提起衣裳过河来相会,你不爱我,难道就没别的男孩子爱我了,告诉小伙子你莫轻狂。女孩子们的歌唱得如此大胆放肆,上巳节那种烂漫无邪的青春气氛也就可想而知了。

   早期上巳节是年轻人的节日,这在《论语》里也有反映。《论语》载孔子弟子曾点的话说: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雩”是古代的一种舞蹈,天旱不雨,巫师们就跳起雩舞祈雨。在这里,“雩”指鲁国设在沂水边举行雩舞的祭坛。“浴乎沂,风乎舞雩”的意思并非指在沂水里沐浴,然后登坛临风,把身体吹干。暮春三月,风气尚凉,浴后吹风,非着凉生病不可。实则这里的“风”字,应解作“风马牛不相及”的“风”,本义指配对、交媾,所谓“风乎舞雩”,不过是说在雩坛上男男女女成双结对而舞。曾点的话,为我们展现了当年鲁国上巳节的风俗画卷:暮春三月,天气和煦,年轻人脱去沉重的冬装,穿上新制的春衫,约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带几个天真烂漫的童子,来到沂水边,用河水洗去聚积在身上的尘垢和沉郁在心中的烦恼,顿觉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然后来到河边的雩坛边,那里正在进行盛大的舞会。钟鼓齐鸣,管弦悠扬,人们你唱我应,歌声响彻云霄,青年男女们成双成对,联袂而舞。平时祭神求雨的雩坛,如今成了欢乐的歌场。当夕阳西下,舞会散场,归去的人们兴犹未尽,边走边唱,踏歌而行,悠扬的歌声伴着落晖夕照四处飘飏,经久不息。——曾点的这番话,是《论语》中最动人的片断:在世人的心目中,过去的儒生不是义正词严的君子,就是索然无味的书呆子,想不到他们原来是这样风花雪月、风流倜傥。且说曾点的老师孔子,见自己的得意门生非但无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反而一脑门及时行乐的小资情调,非但不以为怪,反而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这小子说到我心坎上了!孔老夫子原本也是一个可爱的性情中人呀。后来那班昏庸天子和穷酸文人却把孔子涂抹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真是有辱斯文,罪过罪过!

   后世文人非但不了解孔子师徒的真性情,也未体会上巳节这个春天庆典的真风流。上巳节渐渐丧失了其与生俱来的生命情怀和青春气息。在民间,上巳沐浴蜕变为具有浓厚的巫术意味的“涤除祓禊”,人们相信,上巳节这天,到流水边沐浴,就可以把一年的灾祸邪祟与尘浊污垢一起荡涤干净。在文人那里,上巳游乐则淡化为点缀风情的“曲水流觞”,文人墨客们在上巳这天,约几个同道,觅一处临水的清雅之地,三三两两,傍水而坐,将酒杯斟上酒,浮到流水之上,酒杯顺流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拈杯饮酒,赋诗抒怀。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的就是一般东晋名士上巳节在山阴兰亭临溪流觞咏诗赋怀的情景。兰亭行觞,文质彬彬,雅则雅矣,却没有了溱洧之交或沂水之滨上巳盛会那朝气蓬勃的青春热情,已经从一种全民性的春季庆典,蜕变为单纯的文人游戏。没有了生命激情的灌注,上巳节渐渐褪去其秾艳的节日气氛,如今,三月三日已成为月份牌上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

   倒是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由于山川阻隔,王道教化所不及,直到现在,每年的三月三日仍举行盛大的歌会,最着名的自然是壮族的三月三歌墟,壮族的三月三歌墟出名是因为出了一个刘三姐。每逢歌会会期,年轻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堂,载歌载舞,聚饮联欢。广场平坝上,歌声如潮,舞阵如海;竹林花丛中,浅唱低咏,人约黄昏……。孔子说:“礼失求诸野。”中原古国的上巳节已经风流云散,只有在山重水复天高地远的远方,上巳盛会的歌声依然余音袅袅,悠悠飞扬。


     9、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杜甫的《丽人行》中描述的我国传统节日“上巳节”的场面。上巳节在中国古代又被称为“女儿节”,是一种古代汉族少女的成人礼,唐代时已成为全年三大节日之一。


     10、“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描绘的就是唐代人们春游的盛况。万木吐翠,鸟语花香,阳光和煦,空气清新。远离城市的喧嚣、工作的压力,自然让人的紧张和焦虑得以释放,心灵得以修复。


    11、古往今来,春游冠得许多雅称,古称为游春、踏青、寻春和探春。许多古代文献都记载春游习俗的生动景象。如 《论语》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述了孔子春日里带着学生到郊外踏青春游之事。以后这种春游习俗,历代相沿不衰,特别到了唐宋,更是盛行。“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描绘的就是唐代人们春游的盛况。

    春季郊野,万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鸟争鸣,阳光和煦,空气清新,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能使人心胸开阔,疲劳消除,精神振奋,还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腰腿肌肉的活动,加强心脏和肺的功能,可降低血脂、血压、防治心血管病,因而,春游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12、又是一年春来到,茶余饭后人们总也离不开的话题便是“踏青”。或是憧憬“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动人场景;亦或是向往“芳草拾翠暮忘归”的意境。

     一年四季都能出游,但踏青却独在春季才有。于花草中远足,于蓝天下嬉戏;陶醉在万物复苏的世界中,游走在桃红柳绿的天地间,春辉耀地,美不胜收。

    踏青,首在“踏”字。“踏”的本义为“用脚踩”,后引申为“亲自到现场看”。踏青的方式可自由选择,可独自踏,可结伴踏,可步行踏,也可借助交通工具踏。

    度过严冬,人们期盼春天里希望、前进、向上的力量。正是那山水花木的返青将绿色的生机带来,让踏青者在“青”一色的海洋里徜徉,一看一听,一书一吟,踏出一份情趣盎然,踏出一份悠闲自得。

    踏青先要看草。春天的草是最宜人的草,经过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历练,小草将无限的生命力铺陈给大自然,让春更柔,春更青。踏青路上嗅嗅草香,清新的气息是否也传递出一种做人的淡定。

    踏青再要看花。春天的花是最可人的花,且不说“出门俱是看花人”,只是万千妙趣横生的花吸引路人驻足观赏,就已经让“出门人”俱是“看花人”了。暖阳高照,花朵用赏心悦目的色彩装点大自然,让春更鲜,春更艳。踏青路上赏赏花颜,素雅的风姿是否也透露出一习动人的气质。

    踏青还要看水。春天的水是最诱人的水,清澈见底,淙淙而去。解冻冰封,溪流用热情的欢呼声唤醒万物,让春更纯,春更美。踏青路上品品水淳,恬淡的味道是否又暗藏着一番为人的朴实。

    踏青最后要尝新。与其说“踏青”,不如说是“寻春”。这边多一棵新芽儿,那里多一片新叶儿,花草尚如此,踏青者更是要在春天里发现新事物、尝试新行动。踏青路上放飞心灵,迸发的灵感是否还预示着一份骄人的成绩。

    正是踏青好时节,让生命的气息嵌入脑海,于广袤天地间寻找心灵的纯净和闲适,尽情畅语、放声欢笑,挥洒心底至真至善的爱意吧。或许这情、这景、这与舒展春天的亲密接触,就构成了一则春天只可意会的寓言呢。

    快带上亲人、约上友人,我们踏青去!


    13、春光无限,又到春游好季节。“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的诗句总令人憧憬。与那个时代不同的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春游不再是一份诗情画意,而增添了更多自在悠闲的含义,我们叫它“户外活动”。在城市边缘踏青野营早已成为都市人娱乐休闲的项目之一,感受晴空的飞鸟、涓涓的流水带来的愉悦和享受;躺在细沙的海滩上,仔细聆听溪水的声音,看满天繁星……这些都是春天带给我们的乐趣。

   14、晋江水边多丽人,特别是春天到来的时候……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2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