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译文]   死后的白骨,遍野都是,无人掩埋;原本人口稠密的地区,这时已是千里荒无人烟,连鸡叫都听不到了。

  [出典]    三国 魏 曹操  《蒿里行》

   注:

   1、《蒿里行》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2、注释:

  义士:指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将领。

  兴兵:起动,发动军队。

  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婿牛辅,其部将李傕、郭汜等恶人。

  会盟津:也称孟津,在今河南省孟县南。相传周武王起兵伐纣时,中途曾和联盟反纣的八百诸侯会合于此地。这里用“会盟津”代指各路讨董卓军队的结成联盟。

  乃心在咸阳:指各种义军心向汉王室。《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无不)在王室。”这里是化用其句。咸阳:秦代的国都,这里代指长安,当时汉献帝已被董卓挟持由洛阳迁到了长安。以上二句是说,这些讨董卓的各路人马,开始时也都说是拥护长安的帝室。

  雁行:鸿雁的行列,比喻诸军列阵后观望不前的样子。以上二句是说,各路会师后,在敌人面前却表现了各怀鬼胎,一个个互相观望,畏缩不前。

  嗣还:随即。还,同旋。

  戕:残害。东方各路军阀退兵后,随即互相残杀起来。

    淮南弟:指袁绍的从弟袁术。

    称号:即称帝,指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淮南寿春(安徽寿县)称帝之事。

  刻玺:刻皇帝所用的印章,指袁绍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图谋废黜汉献帝,拥立刘虞为皇帝的事。

    铠甲:古代军士打仗时护身的。金属制做的为铠,皮制的为甲。

    虮:虱子的卵。

  3、译文: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

  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

  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4、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中,曹操是一个少有的多才多艺的人物,而且对文学的造诣和建树。曹操不仅以一代雄主的身份奖掖文学,自然也赫然可观的创作成绩,从而开辟出了一个文学新时代,在封建社会中堪称独步,如果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起曹操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那是并不过分的。

    曹操在建安作家中是仅次于孔融的年龄较长的前辈,他的创作活动也比其他作家开始的早,曹操便能以自己具有新精神,新格调的作品熏染和影响后来者。曹操的创作诗歌仅存二十几余首,形式有四言,五言,和杂言三种。曹操对不同诗歌形式的运用是充满创新精神的,这在四言,五言诗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四言自《诗经》之后作者寥寥,作品不多,而且内容偏重教训,外形趋向平板,语言典雅凝重索寞寡味,曹操四言犹如异峰突起,“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短歌行·对酒当歌》、《步出夏门行》中的《观沧海》和《龟虽寿》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在内容情调,句法和词汇方面都别具一格,标志着四言诗的复兴,对后来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创作直接有影响,五言诗在当时尚属“流调俗体”,地位不高,汉末文人虽有作者但大多艺名,而且内容是离别相思叹老嗟卑,风格较为柔弱。曹操是一个用五言来反映广阔现实生活的人。《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却出东门行》等内容深刻意境雄浑,笔力纵横,语言通俗,代表当时创作的新倾向,为建安时期“五言腾涌”的局面开出端绪,为五言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奠定牢固的基础,曹操既写四言正体,也写五言“流调”而且都沉雄骏爽,别开新境,衣背后世,堪称双绝。

    明代钟惺在论曹操《薤露行》诗时说“汉末实录,真史诗也”。曹操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诗史”的人,而且一个无愧于“诗史”称号的人,曹操诗“闵时悼乱,歌以述志”,“吟咏性情,记述事业”真实反映了人物的事业、经历、思想和感情,并通过这实录了汉末数十年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内容大多有史实依据,极为真切可信,形成了曹操诗歌现实主义的显着特色。

 

   5、诗的前四句是交代背景:群凶作乱,义士讨伐,形势大好。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是说义士们起初希望结成联盟,心向着汉室,即通过讨伐这一举动来平定叛乱,拥护汉室。(各方将领都希望团结一心,效法周武王那样,会师于盟津,吊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诛恶,忠于国事,匡扶汉室。形势是大好的)

  诗人对此事的态度怎样呢?“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表明诗人是憎恶董卓等人作乱,渴望国家统一。

  中间六句是交代这有关讨伐的情况: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导致的原因是“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袁术分裂,自立为帝;而袁绍也阴谋废掉汉献帝,立刘虞为帝;他们搞分裂、谋私利,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貌合神离、互相观望,畏缩不前、按兵不动甚至是自相残杀。

  诗人对这种情况的态度怎样呢?悲愤、失望;把矛头指向了“二袁”,显示出作者的非凡谋略和远见卓识。

  最后六句直接描写战争的危害:由于连年战争,将士的铠甲不离身,长出了虱子;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面对着这荒凉、凄惨、惨绝人寰的景象,诗人不禁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达了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这首诗描述了关东各郡的将领,公推势大兵强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准备兴兵讨伐焚宫、毁庙、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荒淫兀耻、祸国殃民的董卓。各方将领都希望团结一心,效法周武工那样,会师于盟津,吊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诛恶,忠于国事,匡扶汉室。形势是大好的。可是,这大好形势,却被袁绍等野心家给破坏了。当时各郡虽然大军云集,但却互相观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怀鬼胎,为了争夺霸权,图谋私利,竟至互相残杀起来。诫之不成便加之笔伐。诗人对袁绍兄弟阴谋称帝、铸印刻玺、借讨董卓为幌子,行争霸称孤之实,给予无情的揭露,并对以此造成的战乱,予以严厉的抨击。诗的结尾描绘出因战争而造成的凄凉悲惨的画面,连年战乱,士兵们不能解甲归田,人民死亡惨重,百不余一,使富饶的北方,变得满目痍瘦,哀鸿遍野。到处是白骨累累,千里之内听不到鸡鸣之声。面对这一惨绝人寰的图景,诗人发出了“念之断人肠”的呼喊。

  《蒿里行》运用民歌的形式,行批判之实,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这首诗不仅时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它是汉未之实录,是史诗也。

  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是曹操比较成功的作品,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还能领略作为诗人曹操的还能领略作为诗人曹操的独特文风。 

 

   6、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群雄联盟兴兵讨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曹操感怀时局,在出征路上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开篇,即展现了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义士”、“讨”等词为全篇定下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接下来,作者用两个典故:周武王伐纣,孟津会八百诸候;刘邦、项羽攻咸阳灭暴秦,来比喻当时群雄兴兵讨伐的景象。“军合力不齐”以下六句描述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的局面,表达了作者悲愤、失望的心情。其中“踌躇”、“雁行”形象地刻划了诸军观望不前、按兵不动的样子,“淮南”两句是指袁术在淮南称帝和袁绍在北方刻玺的丑事。最后六句直接描写战争的危害。军士战死沙战,百姓更是深受其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描述了一派荒凉、凄惨的景象,流传为千古绝唱。

  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是曹操比较成功的作品。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还能领略作为诗人曹操的独特文风。

    7、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白骨露于野”说明死者众多,遍野都是死人的骸骨;“千里无鸡鸣”说明广大的中原地带一片荒凉,这里的人不是死了,就是逃走了。这是对残酷内战的控诉。

    1. 材料反映的是东汉末年,因地方军阀割据混战,导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重现了百姓流离失所、死者相籍的场景。

   PS: 这首诗反映的现象已经不再是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期了,因为前面已经有两句“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分别写袁绍袁术两兄弟,一个私刻印玺,一个自立为帝。当时董卓已经被杀死,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2.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加上黄巾之乱和朝廷内斗不断,导致中央政府实力一落千丈,权威被彻底架空,于是各地军阀集团纷纷涌现,彼此攻伐,干戈不息。

  8、东汉末年,政治腐朽,社会黑暗,文人们面对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现实,痛感生命的短促悲苦,人生的坎坷无常,并由此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这在情绪上的直接表露便是孤独,便是对时间之流、生命之本的追寻,便是对人生怀疑而产生的感叹哀伤,对因人生短暂而产生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中国不出乱子、不闹说“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人道主义灾难,能够养活自己,也许就是对世界人民最大的贡献。至于其余的贡献,很多人感到悲观 。“这样的国家与民族,没有五百年现代文明的洗礼,不足以对世界、人类,产生她该有的贡献。”

 

  9、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说曹操《蒿里行》里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场景,最可怕的恰在于:那是历史事实而非文学想象。这句话说得于我心有戚戚焉。回到历史的绝对现场,真相触目惊心——“乱世人不如太平犬”。

   对于“战争”,在现实工具的层面潘知常提醒说:战争是有用的工具,但是永远要牢记:战争更是有限的工具!为战争而战争的战争是可怕的;战争中有许多罪人,但是没有谁是清白的,即使是发生在正义与非正义方之间的战争,因为当人类为战争而流第一滴血时,和平与美好的世界就已经被染污;而人类更没有权利对战争的“胜利”洋洋得意,手上的血污尚未洗净,“胜利是除失败以外最大的悲剧。”

   如何促成国家的统一?

   回答是“英雄”。然而,论天下谁是“英雄”?答案却各有不同。曹操的回答是“唯有能者”,《三国》道统的回答是“唯有德者”。惜乎,正是这两种英雄误导了我们,也教坏了我们。在潘知常眼里曹操是“战争罪犯”,乱世奸雄的楷模曹操公开撕破了道德的伪善,公然赞赏阳谋(暴力)与阴谋(诡计),正是这种以没有底线为底线的丛林法则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道德英雄的典范是刘备,刘备和曹操在道德水准上只有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别。但是透过刘备中国人学会了:利用道德、表演道德原来可以藉以谋利。潘知常直斥道:“没有比利用道德更加不道德的事了”。看来在“不道德”的黑道上,刘皇叔和曹丞相究竟谁跑得更远还很难说。

    美学的回答是:唯有爱者,爱心英雄。真正的英雄是因爱而生、为爱而死、听从爱的召唤的勇士。他们所护卫的是生命的尊严和人类一切爱好的情感与事物。

 

   10、曹操的双重面孔

   1、曹操的政治抱负由“为国家讨贼立功”到“挟天子以令诸侯”,期望有朝一日当周文王,客观上是由天下大乱的形势造成的。他先期的匡汉是真切的,后期的匡汉只是个招牌,为的是僭越帝位,可始终又披上匡汉的外衣。这是曹操双重政治品格的首要表现。

   2、曹操一面残杀生灵,一面对当时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出一定的同情。在连年征战之时实施了一些仰制豪强、减轻人民负担的开明措施,在政治上表达出对仁政的响往。

  面对当时北方人民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他写出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着名诗句,对当时社会现实作了真实的反映,寄托了他对民众一定的同情。在另外一些诗作里,他表达了对“劳民为君,役赋其力”的强烈不满,希望有一个“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人民富足的“太平盛世”,表达出他对仁政的期盼。

   曹操还提倡节俭,规定衣饰不得华丽,官吏们一时以穿破旧衣服为时尚;规定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一律都葬于高处瘠薄之地,不得大搞陵园,并从简改革送终制。他自己以身作则,送终衣服只备四箱,平时“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暖,无有缘饰。”曹植妻子衣着较为华丽,被曹操看见了,以违反家规赐死。

   3、 既有宽容之量又患多疑之病

  在待人处事特别是在用人方面,曹操也表现出他政治上的双重品格。一方面,他不念旧恶、不计私仇,用人待人十分宽容,豁达大度;另一方面,又猜忌多疑,心胸狭窄,常常翻脸不认人,令人有伴君如伴虎之感。

    为了广揽人才,曹操对归降将士都不咎既往,量才使用,对部下的过错有时也能原谅。官渡之战时,曹操部下和朝中不少人暗中给袁绍写信通好,袁绍兵败后,这些信件落到曹操手里,写信的人都惶恐不安,曹操将这些信件全部烧掉。他说:当时袁绍强大,连我自身也难保,何况众人乎!

    曹操政治品格上的双重性,还表现在其他一些方面。总起来看都是出于政治需要,其思想根子则是他所说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是凡个人第一的政治人物,大致都有这种双重人格的特征。

   作为汉末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有不少方面是应当肯定的,但就其双重性的政治品格来说,无疑是不值得赞扬的,只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种双面人的一种警示而已。

   11、看看曹操的诗和文章就能知道曹操固然不是听话的书虫,但读书的数量尤其是效率肯定要优于书虫们。且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脍炙人口,就是一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也可以和后世李太白的名篇《战城南》里的“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相比。翻开《孙子十家注》,第一注家就是曹操,而且是注解得最好的,顺便说一句,要是真想读《孙子》而不是附庸风雅,最好还是看《孙子十家注》。

 

  12、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曹操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扫荡群雄,统一了中国北方。虽然他最终没能完成统一大业,但正如他曾经宣称的那样,“设若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道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在那个群雄割据,有枪便是草头王的乱世,如果没有曹操这种谋略冠人的铁腕人物东讨西征,很显然,世道只会更加混乱,人民只会更加不幸。而曹操在先后击败了袁绍、吕布等割据自大的枭雄之后,混战了几十年的北方归于统一,生产也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世界终于为生动有序的人间烟火所替代。

  13、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且不说天下大乱时的春秋战国,就是统一后的秦朝,由于违背历史潮流而动、严刑俊法、焚书坑儒,造成人心惶乱。对广大百姓,采取掠夺政策,交不完的税赋,做不完的徭役,最后造成陈胜、吴广起义的大祸,秦王朝顷刻覆灭。东汉末年,奸臣当道,政治残酷,军阀割据,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疾苦达到了顶点,出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局面,汉王朝也随即为三分天下。刚刚建立不久的隋王朝,杨坚还是个节俭的皇帝,可以说仓实民安。可到了杨广统治时期,不发展生产,百般地折腾百姓,大动土木,连年战争,把国家带到动乱的深渊。他自己又声色狗马,荒淫无度,连他身边的人都背叛了他,被缢死在扬州,隋王朝也成了杨广的殉葬品。唐朝二百多年的兴旺,成为世界上的强国,兴盛的原因,是政治清明,鼓励农桑,就连皇帝武则天也亲自纺纱种桑。到唐朝末年,由于军阀割据,皇帝年幼,奸臣误国,世风日下,唐王朝走向了颓败。国败民遭殃,唐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受到打击的不光是统治者,真正受害的还是普天下百姓。唐朝以后出现半个多世纪的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中华民族成了一盘散沙。北宋末年,在荒淫无度的昏君宋徽宗统治下,政治腐败达到极致,国家积贫积弱,阶级矛盾尖锐复杂,民怨沸腾,战火四起,最终断送了北宋江山。一部中国历史记载了多少个末代皇帝死无葬身之地?历史的悲剧为什么一次次重演?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失去民心,人心乱则国家亡。任何一个当政者一旦失去老百姓的拥护,他的末日就要到来。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张树国

   14、 我一直都在想,曹操英雄也——曹操奸雄也。不管你到底是哪一个?你那诗中吐露出的建功立业,不凡抱负都令我敬佩。你那气吞山河,拔剑破空的豪情壮志都征服了我。尽管你曾血染天地,给人们无尽的伤痛。也许是那个时代,让你不得不那样做的缘故吧!你悄然的离开了这个花花世界,让人们对你的印象是模糊的,就走了。但历史长河中永久的存放着你这颗明珠,永恒的闪着光辉,永远的熠熠夺目。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34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