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 江流冲击,你布阵的石头从未转动。遗恨千古,不能制止先主失策去吞并东吴。  

    [出典]     杜甫   《八阵图》

  注:

   1、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2、注释:

   盖:超过。

   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3、译文1: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着,
     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
     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译文2:

      你建立了三分天下的功业,又创建了着名的八阵图。江流冲击,你布阵的石头从未转动。遗恨千古,不能制止先主失策去吞并东吴。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着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着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对诸葛亮的下面评价和感慨,诗人已经写过很多,但这首对刘备颇有微词,因为刘备当年不同意联吴抗魏,反而想要吞吴,以致蜀亡,这就不是诸葛亮的过错了。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着。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这首诗,深沉,无比深沉,因遗恨而无比深沉,因家国情怀之深、而无比深沉

   是诸葛亮的遗恨?是杜甫的遗恨?

   杜甫是第一个真懂诸葛亮的人,功盖三分国,这里并非是在表诸葛亮之功,而是在痛述诸葛亮之遗恨,诸葛亮当然不是武艺高强的战将,但他确实是一位具备文韬武略的伟大战略家。社会政治,不是日常生活的实用器具,三脚支起,就摆平了.社会政治,尤其是国际社会政治,三角鼎立,是个很危险的局面.诸葛亮非常明智,一加入刘备集团,就提出联吴抗曹主张,作为这个集团的首席参谋,以至后来担任蜀国丞相,诸葛亮都始终不渝的坚持联吴抗曹战略,可惜,这个事关实现统一大业的根本性战略,一失于守荆州的关羽,再失于刘备亲身帅师伐吴.刘备要大兴伐吴之师,诸葛亮急坏了,竭力劝阻,又动员赵云去竭力劝阻,赵云把话说透了: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可是,刘备深陷为二弟报仇的情谊之中,忘了国贼,自毁联盟,毁掉的是统一大业啊!

    这之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维的九伐中原,一切努力都只是为求自保,为求自保,怎能保得住!诸葛亮遗恨悠悠!

    遗恨失吞吴!杜甫懂诸葛亮,可谁懂杜甫呢?


   7、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一首短短不过二十字而已的小诗,却概括了一代骄子、被称为智慧的象征的诸葛亮之伟绩,及其取得伟绩的基础,指明了一个朝代中最关键的过失,还能腾出闲而不闲之笔墨,来描写眼前的实在情景加以衬托之,可谓宏阔伟大矣,可谓神思精达矣。难怪前人评论时,会极赞他“伟大思精”,真是独具慧眼。

    起句“功盖三分国”。有人说“三分国”就是“三国”,若此,则诗人岂不闲抛了一个“分”字?这与诗人严谨的创作态度是不相符合的。其实,倒恰恰是这些人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动词“分”字。看过《三国志》的人就知道,当时天下群雄蜂起,刘备既无地盘,又无兵力,整天东奔西窜;后来,三顾茅庐请卧龙,孔明慷慨陈辞定天下,隆中一席话,使刘备大为振作;卧龙的出山,使先主[刘备]犹鱼得水,从此,孔明按“东连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行事,在极度困难中,为刘备创立了一席之地,跃居鼎足国之列。如此丰富的史事,俱隐隐地通过这一平常的“分”字表现出来,岂可忽略之。诗人老杜就是善于使用平凡的字眼,使之重放异彩。一首诗,要摄住读者的心绪,起得的气魄,有人称之为“壮”或“宏阔”。此诗起句正具有这样的气魄。它丰富的内涵是:诸葛孔明的伟绩,超过了同时代任何一个人,其伟绩就在于他定分三国,稳定局势。此句极赞诸葛武侯的功业辉煌,盖世无双,并且点出了他的地位。

      老杜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很崇拜蜀相孔明,曾在漂泊中(759-770年)写下了着名的《蜀相》(760年)《古柏行》(766年)《武侯庙》(766年)和这首《八阵图》(766年)等诗作,极力赞颂武侯,对他为国家鞠躬尽瘁的精神,备致崇敬,并以他喻己,把自己与武侯视为一体。他的漂泊时期,正是“安史之乱”后不久的十来年,整个社会正处于动乱之中,民不聊生,朝廷腐败,急剧转向没落。面对这样严酷的现实和自己所处的恶劣环境,加之伟大的现实主义思想,因此诗人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象武侯一样,在动乱中出山,为皇上整治好国家,安定下社会,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啊!正因为如此,所以一看到武侯建功立业的“八阵图”,诗人当然就抑制不住滚滚诗情,如信手拈来,一连吟出了几首诗来,自然而又严整。

    次句“名成八阵图”。很明了地点出武侯的绝世才能。当然,武侯的才能,并不只是一个阵法。诗人之所以点出它,是因为它是武侯才能的最有代表性的一点,是他神机妙算的具体表现之所在。“八阵图”是孔明创造的一种军事工事。是全用石头堆聚而成的六十四聚石子堆,以此推演兵法。关于它,有着许多神奇的传说。有人说:先主以为关羽报仇之借口,欲吞吴,东行,与吴会战于夷陵(今湖北宜昌东),蜀大败,退。吴帅陆逊追赶到此,看到此阵图,惊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敢再进攻,于是退兵了。这就是本诗末句所提及的“失吞吴”一役。

    上联起句宏大,次句入题;语言精简,含意深邃,包罗万象。足见一代名家之艺术功力了。第二句不但为末句设下了伏笔,而且又很自然地带出了第三句“江流石不转”来,整首诗浑然一体,巧夺天工。

    第三句“江流石不转”。“八阵图”是几十堆石子,日久天长,风侵雨水蚀,人为的散乱,怎么样了呢?古语道“水滴石穿”,况长江时流千吨水!几颗小石子,岂不早被带进了深邃的大海里去了。然事实并非如此,经历了几朝代、千百载,这些石子“复依然如故”(《荆州图副》),岿然不动,似乎在永安宫南(史载:八阵图在夔州奉节县西南七里)扎下了根。否则诗人老杜岂能见之乎?这够神奇的了。看着眼前实情,再想想自己的处境,诗人怎不会在凭吊古迹的此时发出:象江水流逝一样的无情,日夜不息,(掩盖了许多的至诚、这样惋惜的长叹呢?)石头虽在,人却逝去,此其中隐含着多少郁郁的“恨”啊!这里,诗人强烈的感情正急剧上升。

     末句“遗恨失吞吴”是诗人感情的高潮,也是此诗的重点,而且还是古往今来各家聚讼之所在。之所以会赞成聚讼,是因为史来有些人在分析它时,多少参杂着自己的世界观,自己的处境等主观因素,甚至还轱知识面的不够开阔,因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概括之,不外乎两说:一为恨未吞吴,一为恨失于吞吴。据分析,后说较近史实。

     为什么诗人会沉郁地道出“遗恨失吞吴”呢?上联是很高亢激昂的,但其中第二句却隐隐约约地牵扯到了“失吞吴”,再经过第三句的一转化,由其中所隐藏着的“恨”,孕生了第四句,此“遗恨”也就明朗化了。这样一层层的转化,可谓“古今独步”,只有老杜才能够,正如胡应麟所言:“后学沾溉无穷,真化不可为矣。”他的诗,“错综震荡,不可端倪,而天造地设,尽谢斧凿。”读诗至此,就得注意体会其中的意境。一个“遗”字,很能说明问题:武侯把当时的“恨”“遗”了下来,老杜承接之后,加进了自己的积郁,又“遗”了下去,使后人读之,不能不在此“恨”中引以为戒。诗人之所以能吟出它来,是因为严酷的社会现实,触惊了他,使他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老杜绝句不多,却都很精工,确实少而精。胡氏曾评论道“杜之律,天授神诣”,概括了老杜善工律的特点;又道“杜以律为绝”,这就是他的绝句为什么如此精工的原因了。名“两个黄鹂”、“中巴之东”等,信手举来,都是极佳的。就说《八阵图》,其上联也是对仗工整,平仄起伏等等都很好,读之琅琅上口,一气贯通;下联似有婉转之势,确是“壮而委婉,宏而细腻”,完全是“老杜之诗,老杜之风格,他人所无”的了。


     8、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关键在最后一句。过往,人皆以为老杜的意思是诸葛亮遗憾没有用八阵图消灭吴国,这其实是误解。失者,错误、过失之谓也。老杜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诸葛没有劝得住刘备讨伐吴国,不但造成蜀国从此元气大伤,更破坏了联吴抗魏的统一战线,在战略上犯了根本性错误。所以刘备东征,诸葛亮痛苦的说:“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可见孔明是反对讨伐吴国的。

    但是,法孝直在,就能劝得住刘备伐吴么?连诸葛亮那样的权力和影响,刘备都一意孤行,法孝直算老几?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一直以来“言听计从”的刘备,忽然不听三顾茅庐请来的诸葛亮的劝阻,不惜破坏联吴抗魏的大政方针,坚持要伐吴?要害就在家族统治上。

    东吴杀了二弟关羽,三弟张飞也因为急于伐吴被部下杀死,虽然仅仅是结拜兄弟,但“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使得刘备无论在感情上还是在儒家忠孝节义的伦理上,都不得不去讨还“血债”。

    更重要的是,事涉皇家“家族内部事务”,他人“不好置喙”。人家皇帝要为自己兄弟报仇,于礼,于情,于理,于内外之分,别人都难以措辞,即使诸葛亮那样的宰相,遇到皇帝的家务事,明知有错,也不敢抑或不便于劝说,说浅了没用,说深了,有破坏人家内部团结的嫌疑。此诸葛亮真正“遗恨”之所在也。

    由此,我想到了古代朝廷的宰相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发明创造。这就好像现代企业的经理人制度,业主并不亲自参与日常管理,一切都委托职业经理人去办,假如业主自己出面主持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各部门经理都是自己的儿子媳妇七姑八大姨,遇到难题,哪一个外人敢向他直抒己见?此中国传统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之根本原因也。

    反观历史,秦之所以强,相权实也;亡,相权失也。就是那个大明朝,由于朱元璋恐惧相权太重,威胁到朱氏家族的统治,从而长期使相权虚置,反而把自己的儿子孙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各自成为独霸一方的诸侯,导致自己亲自培养的接班人都被打倒,差点弄到亡国的地步。朱元璋这个传统,是明朝后来奸宦当道的主要原因。到了末代皇帝崇祯,短短17年,换了几十个宰相,简直把相权当作儿戏,此大明所以速亡不待也。

    大而化之,一个江青,就把智慧和能力空前绝后的周恩来总理搞得委曲求全,此中道理,三岁孩童亦能明白,况诸葛亮乎?

    诸葛非遗恨不能吞吴,乃恨面对皇帝为兄弟报仇雪恨之误国盲动,不能劝阻耳。因为他知道,皇帝对己虽然有三顾之恩,但比起刘关张手足之情,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了。


    9、“遗恨失吞吴”虽有四说,但实际上可归结为二说:释“失”为丧失、失去,即前一说;释“失”为过失、失策,即后三说。后三说之间虽有些差异,但都是基于刘备东征而立论。殊不知东征吞吴是“夙已为”的既成事实,既已视之为“失”(过失),理应追悔奠及,“今愿宁不为”,因而说“遗恨”就很不合适。在《后出师表》中,诸葛亮谈及刘备东征、秭归失败时说:“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既然对东征失利未尝逆料,只是尽己所能不计成败的态度,那么,“以先主之征吴为恨”说就不符合诸葛亮个性为人,事后他有的只能是对先主征吴未加谏劝的追悔,即钱钟书称引简文帝所谓“还思不谏之尤”;如果说诸葛亮“不能制主上东行”或不能使刘备用其阵法,那么,他有的也只能是内咎自责的痛悔。可见后三说于情于理都不相宜,遗恨的应是未能吞吴。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说;“失吞吴犹言未能吞吴耳。以武侯如此阵图而不能吞吴,真千古遗恨!故精诚所寄,石不为转,大意与(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同一感慨。 后人胸中横亘一吴蜀唇齿相依之见,遂致自寻苦恼。”此论十分中肯,可谓知音。


    10、诸葛亮后裔聚居的八卦村

诸葛八卦村位于兰溪城西18公里,古称“高隆”,村中有3000余人是诸葛亮嫡传后裔,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 村落格局按九宫八卦图式而建,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全村房屋呈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村内弄堂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曲折玄妙,似乎是重重山峦间埋藏的一个谜语…

神秘布局

诸葛村村落布局十分奇巧罕见,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伟壮观,结构精巧别致,空中轮廓优美,是南宋末年诸葛亮二十世孙诸葛大师公迁居此地后,为纪念先祖诸葛亮而按九宫八卦阵图式精心设计构建的。

位于诸葛村九宫八卦图中心的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钟池周围构筑的八条弄堂向四周辐射,使村中的所有民居自然归入坎、艮、震、巽、离、坤、兑、乾八个部位。更为神秘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环抱诸葛村,构成天然的外八卦阵形。步入村中纵横交错的古巷时,大有似连非连、半通不通、曲折玄妙之感。置身其中,更加感悟到杜甫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的内涵。

据传,在明清时,诸葛村有18座厅堂,18口井和18条主巷,阴阳相克,祥瑞气升。至今,这里保存完好的有大公堂、丞相祠堂、崇信堂、尚礼堂、雍睦堂、大经堂、崇行堂、春晖堂、文与堂、燕贻堂、敦多堂等11座大厅堂。村民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沿袭至今,识草用药蔚然成风,医药高手名士众多,广开药行遍布全国各地,天一堂、大经堂便是其中之一二。此外,还有清代乾隆御题的“文成药行”等。更为可喜的是,他们始终保存着善良质朴的民风。


11、船近三峡,已是深夜。细雨迷蒙,星月全无。要感受夔门的雄奇雄峻,眼看是不行了。但我们还有耳朵,可以听。人总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那要看针对什么事物。对音乐而言,则应当是眼见为虚,耳听为实,耳闻绝对胜于目睹。

  三峡是史诗,是音乐,当然可以听,值得听。

  我伫立船舷,侧耳细听。两岸群山,一江波浪,都在接受夜风洗礼。秦汉的日月,唐宋的星辰,全都钻进厚重的黑色天鹅绒被中睡觉去了。

  此时此刻,唯有风,永不疲倦的风,陪伴着夜行的江轮,陪伴着江轮上不眠的旅人——如我。

  铿铿锵锵,浩浩荡荡,风在奔走呼号;呜呜嘟嘟,呼呼噜噜,风在浅吟低诉。哦,这古老而又年轻的风,你从鸿蒙初辟之时起,就来到这世界上。记否记否?人事物事,倏忽来去,历四万八千岁而不老的是这三峡。山依然葱葱,水仍旧荡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年被曹操称为天下唯有的两个英雄之一的刘玄德,最后竟惨败在一个乳臭未干的东吴小将陆逊之手。刘备兵败后病死在三峡边的白帝城,使得大诗人杜甫慨叹“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夜色中,我听见江风在传述着历史自信乃至固执的教诲:天时、地利、人和,永远是不可随意分割的三位一体啊!

  听,何处传来滚滚沉雷?这秋江,这冷雨,不应有雷。再仔细听,原来是江水奔腾时的呐喊。发端于唐古拉山的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沿途接纳了沱江、嘉陵江、乌江等一批江河,水势陡增猛涨,然而到了夔门这地方,江面突然被束窄在仅有50米宽的河床上,那水势当然就湍急起来。加之两岸绝壁悬岩胜如斧劈刀削,十分陡峭,江水无处漫溢,便都拥挤在这窄而又深的门口,争先恐后地冲将出去,訇訇的呼啸经两岸群山的共鸣和扩音,便成了惊天动地的轰雷声,在峡谷中瓮瓮地传响了亿万斯年。


    12、行犹如宝石,虽愈千年,仍会发出璀璨的光芒。品行是甘露,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而且给幸福于施于的人。品行是建筑人格大厦的基础,没有品行,知识、智慧、财富、权势都将显得苍白无力。

   优秀的品行是成就大业的前提和基础。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正是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使大禹克服种种困难,最终采用疏导的办法遏制了洪水的泛滥。苏武持汉节而不辱,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羁敌营十九载,而初衷不改,光大宏扬了中华民族气节和精神。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他为国家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步,正是这种精神,至今为人们所称道。而现在的人对于品行的教育却并没有非常重视,所以使得人与人之间缺少了尊重,愈来愈自私自利,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良好的品行会影响你的一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行,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也让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15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