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译文]  在海浪声声北风吹起雷雨即将来临之际,我在朱楼上钩起了窗户四面垂挂的疏帘,准备躺着看急雨冲刷千山的壮美场景。

  [出典]  北宋 曾巩  《西楼》

  注:

  1、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2、注释:

     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

     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3、译文:

    海浪像云一样,去了又来,北风吹起时又传来几声雷鸣。红楼的四周都卷起帘子,我卧在楼上看着急急而来的雨。

 

  4、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汉族,抚州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佑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 嘉佑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 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

     一个文学家的文学作风不是固定单一的,往往是多种作风并存,曾巩也不例外,在他的诗中,除了忧国忧民、鞭挞时弊、借古讽今的现实主义作品之外,还有许多浪漫主义的诗篇。在这些诗中,曾巩或登山临水、描摹险景胜景或神游天地苍冥,抒发壮志情怀,写得神采飞扬,豪情发奋,笔触间极其鲜明地透出一脉太白遗风。

 

  5、 钱钟书先生称曾巩的绝句“有王安石的风致”,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得出来。

  “西楼”即文中的“朱楼”,所以称“西楼”,恐与东面的海相对而言。它的位置当是依山傍海。 首句写西楼前面的景色,直接截取了风云变幻的高潮的顷刻:乌云低垂,水天一色,只见海浪拍岸,宛如骏马驰骋,去而复回,呈现出一种动与力的壮美。

  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态:忽然北风卷过,挟带“数声”震耳欲聋的雷响,平添了赫然的声势,壮美之情益显。“吹起”二字可谓笔力千钧,十足显示了狂飙的威力。在这场威武雄壮的戏剧中,“北风”是个“最佳配角”。风是雨的使者,诗人敏锐地捕捉到雷雨之前这个自然特征加以渲染,令人赞叹。

  “朱楼四面钩疏箔”,“箔”是用苇等织成的帘子。此句在全诗结构上位置颇为重要,起一种衬垫作用。有了这一句,全诗避免了一气直下,显得跌宕有致。西楼是处在海山之间,诗写景是由海(楼前)——楼侧——楼——山(楼后)的顺序。此句写“朱楼”既是点题,更是从楼前海景通向楼后山景的桥梁,也是由写景转向抒情的过渡。考察诗意,此楼当雄踞于某座近海的青山之上,视野开阔,可回顾千山。“四面钩疏箔”,指楼上人也即诗人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起。按常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此刻偏要敞开四面窗户,这个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只有垂帘,一般不会挂帘。但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这和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张先的“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李白的“铲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等一样,“愈无理而愈妙”(《词筌》)。

  “卧看千山急雨来”,诗人于尾句道出了内心的豪情,也解除了读者的疑问。前两句写风吹、云涌、浪卷、雷鸣,这是一支壮美的序曲,诗人最欲欣赏的乃是作为“主角”登场的“千山急雨来”的出色表演。他要看“急雨”打破雨前沉闷局面而呈现的新鲜境界,以开阔心胸。这种美学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境界。诗中一个“卧”字亦耐人寻味,它把诗人那种雍容气度生动表现出来,动中寓静,以静衬动,跌宕有致之妙于此可见。

 

   6、曾巩的七绝风格清隽淳朴,但也有遒劲壮丽一类的。《西楼》就是具阳刚壮美之佳作。首句写西楼前面的景色,呈现出一种动与力的壮美。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态。第三句在全诗的结构上起衬垫作用。有了这一句,全诗避免了一气直下,显得跌宕有致,此句写“朱楼”既是点题,更是从楼前海景通向楼后山景的桥梁,也是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末句写出了内心的豪情。作者要看“急雨”冲刷这重峦叠嶂的壮美画卷,要享受“急雨”打破雨前沉闷局面而呈现的新鲜境界,以开阔心胸。这种美学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境界。诗中一个“卧”字,把诗人那种雍容气度生动地表现出来,动中寓静,以静衬动,跌宕有致之妙于此可见。

 

   7、春天来了朦胧的雨景常常给与文人墨客以创作灵感,如唐代王勃的“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北宋曾巩的“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欣赏雨景,首先是欣赏的是雨给整个风景带来的朦胧美。由于雨帘的遮隔,平时清晰可见的景色变得模糊起来,雨时大时小,雨幕中的景物也时隐时现,阵风吹来,雨帘晃动,雨中之景好像也在飘忽不定。但是整个画面是统一和谐的,一切繁杂的景像似乎全被雨幕掩埋,这种景象最能引发游赏者的情思意蕴,所以在春雨潇潇中进行摄影,留下一种无穷的永恒的回味,不乏是件快乐的事情。

  

 

   8、   宋.曾巩听雨:“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惊涛拍岸,狂风怒号,惊雷炸响,山雨横扫,却要倒卷竹帘,“卧看千山急雨来”,何其畅快淋漓!一动一静,愈动而愈静,绝无黑云压城的摧迫,亦无动荡难安的惶急,以雨骤风狂之景印观宁静闲远之心,诗人之胸襟气度尽出。 

     与此相媲美的,有东坡的《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以天风海雨的狂暴写山河景观的壮丽,胸襟雄阔,气势恢宏,非豪放雄迈如东坡者不能为。 

    东坡另有一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诗作于东坡离开海南岛渡海之时,竞日连绵的风雨(苦雨终风)初晴,月朗星稀,海天一色。但东坡并不领情,而说“本澄清”--云收雨散,月色依旧皎洁。天容海色,我本清白。不需要点缀,不需要别人的了解和赞美。对于数度贬谪,东坡只作是壮游,更把海南的贬居称之为“奇绝”之游,以冠平生。记得叶嘉莹论东坡词时说过,苏轼是一个完成了自我的一个人,具有“无待于外而有待于内的修养”,东坡永远不会沉溺在自己的悲哀中,而是把悲慨与旷达结合在一起,在苦难中放达超脱而不失赤子之情。以旷逸的襟怀超脱苦难,跟高远的天地,跟海容月色相结合。这是东坡的特色。

    雄壮开阔的听雨诗,还有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风雨交加的寒夜,以病残之躯写下的热血沸腾的爱国诗篇。放翁不仅有“铁马冰河”的壮歌,亦有“小楼听雨”的浅吟:“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摹写江南二月的都市景色,传神入画,情趣盎然,千古之下读来,依然口角噙香。

 

    10、面对生活的困苦与曲折,只有沉着冷静,奋勇而上,才能捧到艳丽的鲜花;面对生活中的艰难与险阻,只有坦然自在,坚忍不拔,才能遇到明媚的春光;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与灾难,只有镇定自若,一往无前,才能拥有一轮鲜红的太阳;面对生活中的急雨,只有沉着、冷静,不慌恐,不退缩,方能品味那雨后的彩虹。曾巩曾说:“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9:42

[新一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舊一篇]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