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出典]  《论语·雍也》

      注:

      1、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注释:

质:质地,内在的品质、才能等。质朴。

文:文采,外在的装饰,礼节的修饰和约束。文采、文饰

史:掌文书的史官。长期掌文书,则不免过于注重修饰文辞,而诚信不足。这里是指象“史”那样过分重视修饰。虚浮不实。

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指配合适当。文质兼备融和恰当。

3、译文: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孔子说:“内在的品质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品质,就会浮夸虚伪。文采与品质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意译: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4、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

5、放到服饰上来,可以把“文”理解为服饰。也可以把服饰的类型理解为“文”和“质”两种。我觉得就是要注意个人气质和服饰的统一,什么样的气质搭配什么样的衣服 。

6、这段话可以从各种层次上来理解和发挥。

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

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实际。所谓 “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忘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广而言之,“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以理解和发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先秦文化中孔子对文与质的阐述,这一哲学概念最初是用在人格的修养评判上,被作为理想的君子人格。随着中国绘画的萌芽、产生、发展和绘画理论也相继出现,文与质在绘画中也和人格修养一样成为一个评判标准。孔子的“绘事后素”论,同样也是谈到绘画中文与质的问题,“素”是质,“绘”是文,以文求质,以质载文。

8、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指的是质地,可以引申为内涵,个性。文指的是文采。作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文采,同时还需要有个性和内涵。

代表人物:诸葛亮。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自比管仲乐毅。仅仅27岁时以独到的见识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

9、孔子此言,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他从礼的思想出发,通常把华美的装饰看作权力、地位、礼仪的象征;,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段话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又反映了他一贯坚持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这两点都属不易。孔子一直是很重视个人修养以及外表礼仪的。所以他强调一个君子既要有着不凡的文采,也要具备良好质朴的个人品质和优雅的外表,只有两者相互陪衬,相得益彰、均衡交融,言行文雅而又真实、合乎中道,才是真正“文质彬彬”的君子。

 一个人的文采固然重要,但如果光有飞扬的文采,个人修养却是不值一提,只怕再优美的文字也得不到人们的许可和赞扬;相反,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言行举止,谦和有礼,但学问不深,连一篇像样的文章也要踌躇半天,那也肯定谈不上是一个君子了。俗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文质兼修,方能成为一个仁德具备的君子、成就一番真正的大事业。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孔子的这段话:对美的看法,应符合人们对文艺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要求。因此,孔子的文与质的此番论述也对后世文艺理论产生了广泛影响。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来解释这句话,大致意思是:如果内容胜于形式,就显得粗野。形式胜过内容,则显得浮华。只有内容与形式配合得很好的文章,才称得上好文。由此可知,孔子是主张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的。

孔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及其理论批评史的基本走向。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及理论阐发还是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东汉末年的王充即以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来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西晋陆机在其《文赋》中提出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这里,指事理,喻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有了思想内容就如同树干那样能够树立起来,而文辞(形式)就如那枝条和花果那样繁生在树干之上。同样,也非常强调内容的重要性。

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不同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变种,比如中唐韩愈、柳宗元的文、道并重观;白居易“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包含的内容与形式结合的文艺观;王夫之的情景论等等,总体上体现为对内容与形式并重的特点。这一思想也是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思想的延伸。文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如果配合得很好,那么就能成为一部好作品。

因此,不论做人,还是为文,请记得:文德兼修,才称得上是个谦谦君子。

10、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者,文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者,质朴,合乎君子修养之内在仁德;彬彬,搭配和谐之貌,中庸之大智慧也。人之万物灵长,仅有良好的修养是不够的,为人,质地朴实,自然很好,然而木讷寡言也同样不为人称道。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文质尽失,人非人。故而,“仁”的内在与“礼”的外在表现和谐中庸地揉合在一起,才能成为“君子”,进而拥有理想的人格魅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应了这句“文质彬彬”,内“仁”外“礼”,处事有度,不怠慢不激进,不退缩不逃避。盛时,展意气而风不发,指点江山,大济苍生;乱世,隐志节亦心不躁,激扬文字,悲悯柔情。
  而如今,黄口小儿滔滔不绝者有之,唱了几首歌,做了几件事,写了几章病句,便无病呻吟,哗众取宠,谈心得教体会,“老子天下第一”不可一世,“钦差大臣满天飞”忘乎所以,飘飘然腾云驾雾,文不文,流于浮华。
  而如今,仅剩皮囊媚态百出者有之,什么身体多汁,糟践纯洁的语言;什么肉体与精神分离,除了卖肉,何来精神,而且肉价渐高,引来日多食肉者;物种灭绝加速,人群便加速分离出诸多物种来,形形色色,质不质,人趋非人,扭曲异化,恍恍惚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
  而如今,高唱和谐,屠戮天下者有之,自撞左墙右墙,抹去嘴角的血渍,慈祥有加地教育愚昧者说,这是爱你,此后某天定死,岂不更痛苦,不如死在我手里吧,我也好安心了。质不质,文不文,“彬彬”不再,时过境迁几小时,红红的遮羞布挂起来,扭捏的步子浪起来。
  文明尽失,邯郸学步,爬将起来,不知羞耻抬头媚笑;开掘祖坟,骂不离口,守着金山家业,乞讨街头,这次第,怎一个哭字了得?
  究究竟竟,这是一个什么世界?
  卓尔千年文明人性,2500年前孔子何以重视“文”,“克己复礼”?礼者,修养的体现,文明的密码,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接人待物,无不体现礼,无不承载着仁的内涵。
  礼者,诸多的文明程式,不仅体现着儒家的文明修养,同样体现着文明的优秀、包容与悲悯。读书人,可以知书达理,暗熟天地精神;不读书的人也可以在文明程式的熏陶下,顿悟宇宙真理,以天地宇宙和谐精神,以及人群、、以及人与众生、以及人与天地宇宙的和谐有序,融汇生命的安宁、快乐,坚守文明的家园稳固。
  儒家注重心性修养,内外兼修,进而人人懂礼,礼通四极八荒,礼至仁成,仁者有礼,仁者爱人,爱心融融,其乐融融,“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59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