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译文]  想那花草树木都要凋零啊, 唯恐美人也将有暮年到来。

  [出典]  战国  屈原  《离骚》

  注:

  1、  《离骚》(第一部分)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2、注释:

    高阳:相传是古代帝王颛顼(zhuān xū)的称号。

    苗裔(yì):后代。

    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

     朕(zhèn):我。秦始皇以前,一般人均可用“朕”。

    皇:大。

    考:对亡父的尊称。

     摄提:寅年的别名。

    贞:正当。

    孟:开端。

    陬:(zōu)夏历正月,又是寅月。《楚辞》都用夏历。

     惟:发语词。

    庚寅:纪日的干支。屈原正好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这个难得的吉日。

     皇:皇考。揆(kuí):度量。初度:初生时的样子。

     肇(zhào):开始。

      正:平。则:法。正则:公正的法则,含“平”的意思。

     灵均:美好的平地,含“原”的意思,屈原名平字原。

    纷:众多。重(chóng):加上。修能:优秀的才能。

    扈(hù):楚方言,披。

    江离:香草名。芷:香草名,白芷。辟:幽僻。

    纫:联缀。佩:古人的佩饰。这里用佩带香草比喻重视自己的后天修养。

     汩:水流迅疾,这里比喻光阴似水。

    不吾与:不等我。

    搴(qiān):拔取。陛(pí):山坡。木兰:香树,这里指木兰花。

    揽:采。宿莽:香草,经冬不死。木兰树去皮不死,宿莽草经冬不死,皆香不变者,所以用来修身。

    忽:速。淹:留。

    代序:时序轮流替换。

    惟:想。

    美人;屈原有时指国君,有时自指,有时泛言贤士。这里指楚怀王。迟暮:年老。

    抚壮;趁着壮年。秽(huì):污秽的行为。

    度:法度。

    骐骥:(qí jì):骏马,比喻贤能之人。

    来:来吧。

    道:同“导”,引起。夫:语气词。

 

 

   3、译文1:

     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子孙啊, 我的伟大的先父名叫伯庸。
     太岁在寅那年,正当新正之月啊,又恰在庚寅之日我降生到世上。
     父亲察看揣度我初生的姿态啊,一开始就赐我美好的名字。
     为我取名叫正则啊,又取了字叫灵均。 

    我已经有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上美好的容态。
    身披香草江离和幽雅的白芷啊,还编结秋兰作为佩带更加芳馨。
    时光飞快,我似乎要赶不上啊,心里总怕岁月流逝不把我等待。
    清晨摘取山坡上的香木兰啊, 傍晚又把经冬不枯的香草来采。
    日月飞驰不停留啊,春天刚刚过去就迎来秋天。
    想那花草树木都要凋零啊,唯恐美人也将有暮年到来。
    你为什么不乘着壮年抛弃恶习啊,又为什么不改变原来的政治法度?
    你若乘上骏马纵横驰骋啊,来吧,请让我在前面为你带路。

    译文2:

    颛顼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尊敬的先祖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我注意修养自己的品性。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种不善的法度?任用贤才,来驰骋于天下!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译文3: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 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 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   先父看见了我有这样的生日, 他便替我取下了相应的美名。 替我取下的大名是叫着正则, 替我取下的别号是叫着灵均。  我的内部既有了这样的美质, 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 我把蘼芜和白芷都折取了来, 和秋兰纽结着做成了个花环。  我匆忙地就象是在赶路一般, 怕的是如箭的光阴弃我飞掉。 我在春天去攀折山上的木兰, 我在冬天去收揽水边的青藻。  金鸟和玉兔匆匆地不肯停留, 夏天和秋天轮流着在相替代。 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雕零, 怕的是理想的佳人也要早衰。  你应该趁着年少以自图修洁, 为甚总不改变你那样的路数? 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 你来吧,我要为你在前面引路。

 

    4、《离骚》是战国时期着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全诗一共有372句,2490个字。从篇幅的宏阔看,也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少有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则当作于被放逐以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怀王世被疏以后,有说作于顷襄王世被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作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离骚》是屈原被贬后写出来的。本诗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因此诗人也称“骚人”。一首《离骚》承载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唱诵至今,有多少人为其感染,有多少人为其激昂,有多少人为其奋起。

 

 

    5、《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关于它的内容层次,历来也有各种各样的分法。

   大致说来全诗分九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诗人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自已如何积极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

    第二部分:诗人在实现自已政治理想的过程中遭遇到的挫折。

    第三部分:在诗人的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之后,不退缩不气馁,兴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但在“众皆竞进以贪婪”的环境中,群芳芜秽了——这是诗人遭遇到第二次挫折,但诗人自已依旧积极自修,依照彭咸的遗教去做。

    第四部分:由于诗人的特立独行,立即引起世间庸人的馋毁,从而使诗人再一次遭遇挫折,诗人陷入孤独绝望的境地。但诗人依旧矢志不屈,甘愿“伏清白以死直”,也不愿意屈服认同世俗:“背绳墨以追曲”。

    第五部分:遭遇苦难挫折,陷入孤独绝望境地的诗人内心深处进一步展开矛盾、彷徨、苦闷与追求理想,以及灵魂搏斗的过程,最终坚定自已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理想。

    第六部分:由于女媭的劝诫,诗人不得已来到重华面前,向他陈述自已的观点,期冀引起同情共鸣。

    第七部分:诗人在重华面前阐述了自已的“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后,“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充分表达诗人不被世人理解的强烈感情。

    第八部分:诗人听了巫咸的话,最后决定离开楚国。这一部分把诗人复杂的矛盾心理,万千思绪,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第九部分:诗人在接受灵氛、巫咸的劝告,决定离开楚国远游,最后终不忍离开的经过。这是诗人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展开的最后一次幻想。

    全诗最后是尾声,以当时的楚国名曲《乱》作结。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 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司马迁评论《离骚》说:“屈原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又引刘安《离骚传》说:“《国风》 好色而不淫,《小雅》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曒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基本上道出了《离骚》的精神实质和不朽价值。

 

 

    6、他站在翻滚的汨罗江边,泪眼朦胧。对国君,他一直抱着幻想。听,“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吟唱不正是他梦的余音。然而,这浪漫的诗句所传达的,只是梦的彩虹桥。楚都沦陷,除王被俘的信息让他从桥上下坠,一路高唱“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他,屈原,来到江边,抱石投江。四溅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化成了一座梦碎的美丽彩虹,警示着人们:寄希望于他人的梦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人,还是认清事态的好。

     美丽的死,感人的亡,在人们心中刻下永恒的痕迹,也时刻提醒人们:梦就如心中的彩虹桥,看看可以,但想成功,不如坐上木筏,认清方向,脚踏实地,靠着自己的努力,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7、“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是屈原《离骚》中我最爱的一句诗之一,总是能在这句诗中找到很多美好的感觉,一种忧伤的美,一种逝去的美。甚至会有一种淡淡的痛。我想这便是优秀文学永恒的魅力吧! 

    这句诗看似简单却又美感十足。翻译出来便是:担心花草树木的衰黄凋败,惶恐美人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老去。隐喻着时光流逝、流年似水,而人却躲不过岁月的暗流;年事渐长、壮志未筹、功业难就的痛苦。

    这句诗的美就在于既有诗的对仗之美,又有小词的凄婉之妙。读来顿能生出几许悲伤、哀怨,富有极深的情感,让人不由联想到了人世的蹉跎与不易。

    也许只有伟大的人才能生出此种情怀吧!他们定是有着不凡的经历与情感,才能体察出人世所共有的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感动。他们是悲悯众生的圣人,引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找寻着人生的彼岸。在这苦短的人生之中寻得灵魂的适然与超脱,自我的实现与跨越。走出“小我”,实现“大我”;走出“短浅”,实现“长远”。 

    前有孔子走在大河之畔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有屈原深情吟唱:“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再后有李白放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有杜甫的忧叹:“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有李景吟颂:“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有李煜哀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在叹息光阴如梭、没有息止,而人生却是如此短促、勿勿易逝。 

    也许圣人往往都具有强烈的时间意识吧!他们不愿在那些闲杂的事情上耗费半点的时间和生命,他们有自己不断追求着的人生理想,即便是前方阻挠重重,他们却也不会停止求索的步伐。他们愿意迎难而上,甚至是以牺牲自我的生命为代价,也要去追寻自己最终的志向。面对自然界的动,面对时光的不息,他们在不断寻求着。他们栖息在心灵的高原之上吟唱着生命的可贵,他们为芸芸众生指引着生命的航向与理想的风帆。 

     惟草木之零落兮! 

     看哪!秋风吹动之下,小草枯黄,落木飘飘……诗意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哀伤。草木的零落,何不是人生的“零落”,同是自然生灵的人一样也逃脱不了自然界的规律,不由让人生显出了几分伤怀的色调。“零落”二字极尽哀婉、凄凉。此句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诗人为我们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将悠远的诗意真切传达给了我们,引发我们无尽的深思与联想…… 

     恐美人之迟暮! 

     由上句的自然界存在的自然现象转向了对人生的探寻:人生是多么的短暂,随着时间的变换,人生显得却是那么凄凉、悲苦。美人终会有老去的一天,时间便是那无情的杀手。没有人能够挣脱其束缚而永葆青春年华,韶华依旧,岁月会偷偷将一切都带走,在我们还毫无察觉的时候。迟暮之年的美人将不再是美人,因为其生命已走向了枯竭,再也无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了。到那时再叹婉自己浪费了生命,没有所作为时,已是无回天之力了。读此半句时,便深感岁月之苍茫,人世之沧桑。谁都会有老去的一天,谁都躲不过时间的追杀。

    因此,当我们尚还青春,尚未老去之时,就应去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不使人生虚度,不给迟暮之年的自己留下无尽的遗憾……当我们的理想、抱负实现之后,即使是到了暮年,我想也会内心坦然的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死福祸。因为我们无愧于人生,无悔于自我,我们在人生之途留下自己流星般划过天空的印迹,书写出了自己人生辉煌的篇章,没有让生命庸庸碌碌、无为而逝。 

    当面对自然时,人才能更好的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我们应为自己的人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岁月的交替中,认清自我所要追求的方向,不再迷茫与失落,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优美乐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是一种警醒、一种昭示: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光阴不再、年华易逝。我们应懂得去珍惜,珍惜那匆匆的时光和美好的青春。在岁月的波里掀起属于自己的那朵浪花,在时间的河里找寻到自己理想的彼岸。 

    屈原用生命书写着诗歌,哀婉、忧郁地唱着那无尽的岁月:美人呀!美人!不要老去,早点儿醒悟,做点什么吧!看那匆匆时光,没有一丝要停下来去等待我们的意思……

 

 

    8、很早便听说美人迟暮这四个字,如今学了《离骚》,有重拾了儿时对这几个字的理解, 不禁自嘲儿时的肤浅。

    就像屈原所写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间能够吃人,不经意间,把一个人的岁月吞噬殆尽,让白色的发丝爬满鬓角,让原本内藏的衰老显示的淋漓尽致。

      两个恐字,尽显了屈原对祖国前途的焦虑和担心。爱国,是屈原一生的追求。

     而我,仅仅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没有屈原那样伟大的胸襟和报复,但我也有担心,担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山岳的存在有永恒,它穿越时空,绵亘今古,而人,只是微乎其微。每天,就像小说中写的都会有人到达天蓝色的彼岸吧。可是跨越两个世界的离别确实让人刻苦铭心,我不愿尝试这种滋味,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幸福快乐。

 

 

   9、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句词知者广泛,就算最年轻的一代也能信口捻来,大概是因为预见年华老去之落寞,此乃人类之本能吧。美人迟暮,一个古老陈旧的话题,却无时无刻不让人心有戚戚焉。

    尽管“迟暮”一说令人唏嘘,但是想想,怕是也单单是美人的专享——姿色平庸者很难让人联想到迟暮二字呢。 毕竟,男人不想当没落的贵族,女人不愿做迟暮的美人,因为要把今夕落寞与往日辉煌作比,痛苦大概甚于从未辉煌过。而相较之下,没落的贵族仍可东山再起,迟暮却是不可抗力———任是芳华绝代,总归奈不住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英雄要迟暮,美人要白头,美人也有迟暮,年年花开,但是镜中容颜不再,在夕阳下卸妆后,从镜子里看到了年少的自己和如水的流年,原来也曾有过飞扬的青春、无瑕的脸庞,在阳光下肆意欢笑,那时眼波流动、风情万种。但是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朝如青丝暮如雪,曲调越华美,绝唱越悲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逝者如斯,要走的终究要走,落花流水春去也,是花落的无可奈何?还是燕归的似曾相识?多少惘然凝成追忆,多少往事化作东风?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

    美人迟暮是一句风凉话,意思是,美人变老比一般人更难受。我倒要替美人们说话:曾经美过也比丑一辈子好。但迟暮更要保持好的心态,静看云开笑看落花,纵使没有前呼后拥蜂吟蝶唱,不是也很心明目净、别有洞天吗?毕竟,年轻美丽过,拥有过艳遇、爱恋、情感、纠缠……

 

 

    1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韶华似水,年年花开,可看花的人儿已不是去年人。

王小波这样写似水流年:“就如一个人中了邪躺在河底,眼看潺潺流水,波光粼粼,落叶,浮木,空玻璃瓶,一样一样从身上流过去。”那些东西一样一样的从身上飘过去了,眼睁睁的看着,欲伸手去抓住,却无可奈何。这真让人惆怅伤感。

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那流年啊,多像一场梦,梦起梦落,少年何所去,转眼已迟暮。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的青春就像那日益飘零的草木,终有衰老的那一天。红颜逝去对镜哀思,美人迟暮多么让人伤感。

曾看过张爱玲老年时的一张照片,她是那么清瘦,头发卷起,手如枯枝,岁月的风霜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浑身散发出的灼灼风华依然不凋。一个爱美近于极致的才女就这样老了,她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高昂着头、目光斜视、睥睨一切的少女。

我也曾看到陆小曼的一张晚年照,照片上的他一身青衣,瘦弱苍老,牙齿脱落,颊萎腮瘪。这个曾经红极上海滩让徐志摩神魂颠倒的大美女,老的就像一根干枯的茅草,没了当年的韵致。

晚年的爱玲、小曼,看了让我落泪。那曾经的妩媚风流,窈窕多姿,为何烟消云散,落寞而去?啃噬她们的灵肉,只有无尽的孤独和凄凉。

寂寞,指尖绕。落花成冢,泪落如雨。

 

 

11、 所谓的秋色、秋光,是指一年的草木到了它颜色最为丰富、层次跌宕、五彩斑斓,但是马上就要进入寒冬的那个时刻。秋天可以说从早春鲜嫩的蓬勃经历了整个酷暑一直历练到了秋天,丰厚、鲜艳,这个时候它把最美的状态呈现在天地之间。如果说春天的花儿是草本的,那么秋天的花儿就是木本的,它把一树一树的叶子都招摇成为花朵,铺天盖地,这个季节当然让人心有所感。

   人生那种匆急之感容易在秋天被激发出来。屈原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的生命一直在路上,他在奔波动荡的路上,他在迁徙流浪的路上。他一直都看着春秋代序,时光在他的眼中跑得比谁都要匆急,其实他害怕的就是老之将至、修名不利。

   所以草木的摇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感受是不相同的,有人几乎没有所感生命就过去了,有人一片落叶都会怦然心惊。

   人生苦短,穿越春秋,陆机说得好,“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些春花、这些秋叶难道都不关于我们的生命吗?人生怎么都是走过这一回,走过的时候,如果含情,我们也许会看见很多意象,如果我们愿意去懂得就可以把意象酝酿成诗篇。所以我们想一想清秋时节,我们认识一些诗人,了解一些意象,也许生命里就多了一些朋友。无论是春花满眼或者是秋叶遍地,其实我们都可以在某一个时分和它们相遇。

 

 

    12、八小时以外,让读书驱走生活的倦怠;宁静的夜晚,让读书找回学生时代;闲暇的时候,让读书启迪心智;迷茫的时候,让读书填补生活的空白。读书不仅缩短了光阴,更使生活丰富多彩,放飞心灵,实现精神漫游。

        读《楚辞》,使我们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珍惜时光,善待生活;读《岳阳楼记》,使我们激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读《指南录后序》激发我们报国酬志的情愫;读孟浩然,“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田”把我们引入了平原秀野、风和日丽的大自然,令人陶醉中顿感生活的轻盈如期而至;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学会自强不息。浪漫之都巴黎,酒吧、咖啡厅、公园,津津阅读的人无处不在,他们已将读书融入了生活,大量的文学作品使他们怡然自得,浪漫而富有情趣;德国人喜欢阅读,以富有逻辑的理论着作颇受青睐,这与德国人的严谨不无关系;美国人的阅读是兼而有之,形成了美国的严谨而富有现代气息。总之,阅读是温馨的、宁静的、悠然的,使我们在读书中享受生活。“读书之乐乐何如,雪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先贤将春云夏雨中的读书之乐发挥得酣畅淋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在读书中品尝生活,历练人生,升华情感,积蕴芬芳。

        “淘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读书可以将“丝竹之乱耳,案牍的劳形”的倦怠转化为熟悉的宁静与激昂,让我们真实的生活悠然一些,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多一些轻盈,放飞心灵,何尚不是一件幸事。试着平心静气地涵咏诗文,听历史咏叹,叫山河清唱,让心灵在怀旧中舒展身子,沉入梦乡。(刘曼云)

 

 

    13、惆怅,一片秋天的落叶,飘飘洒洒落入心底,搅乱了曾经荡漾的朝华。
  
  凄凉,一贯以一滴冷冷的泪珠留下缱绻的愁......
  
  盛世繁花到头来也要憔悴凋零得一败涂地......
  
  心里有了岁月的痕迹,便是迟暮了!
  
  
  屈原不是说过: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陆游不是说过: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曹雪芹不是说过: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所以,
  
  就有了哀怨、有了些许的苍凉、有了永恒的隐痛。
  
  
  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
  
  美人迟暮,红颜不在,是真的不再有。
  
  凋零的花,一秋还会绽放,干涸的草,来年也会再发新枝。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英雄末路,还可东山再起!力拔山兮气盖世!!
  
  美人迟暮,英雄末路,即使谢幕,结局也不尽然…….
  
    迟暮之感只针对美人,有了美人,就有了迟暮。
  
  美人也会一样的不安,一样的忐忑。
  
  美人迟暮,让春尽花残遗失在过去的梦里。
  
  美人迟暮,是一首伤人的诗。
  
  留下遗憾残忍的岁月,揪心的寂静、令人扼腕的叹息……

 

 

   14、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读书视野越来越广。我迷上了书中那刀光血影的古代,为那些为国捐躯的忠义之士所折服。想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骨气,诵着屈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诗句,读着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秋景,我感慨万千。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虽不能为国杀敌,虽不能感天动地,却可以在内心深入呼吁我要为祖国的明天更努力的读书。书赋予我最神圣的使命——爱与责任。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19

[新一篇]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舊一篇]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