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译文] 想当年我不愿在春花烂漫的时节与百花争芳斗艳,如今却还是无端地被秋风埋没! 

  [出典]  北宋 贺铸 《踏莎行》

  注:

  1、《踏砂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2、注释:此词又名《芳心苦》

    ①回塘:环曲的水塘。

  ②别浦:水流的叉口。

  ③红衣:此指红荷花瓣。

  ④芳心:莲心。

  ⑤返照:夕阳的回光。

  ⑥骚人:诗人。

  ⑦“当年”句:韩偓《寄恨》诗云:“莲花不肯嫁春风。”

 

  3、译文1:

   绿柳环绕、鸳鸯游憩,池塘中长满了绿色的浮萍,连采莲小舟来往的路也被遮断了。不但莲舟路断,无人采摘,甚至连蜂蝶也不光顾,荷花只能在寂寞中逐渐褪尽红色的花瓣,剩下孤苦的莲心。

    夕阳的余辉,照映减浦口的水波,迎来了晚潮,流动的云彩,带着凄冷的秋雨,荷花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好象在满怀感情地向文人雅士诉说自己的遭遇:想当年我不愿在春花烂漫的时节与百花争芳斗艳,如今却还是无端地被秋风埋没! 

    译文2:

   杨柳遍布曲折的池塘边,鸳鸯嬉戏在水流交汇处。水面长满了绿浮萍。阻断莲舟往来路。绝没有蜂蝶恋清香,荷花落尽莲心苦。

   夕阳返照回潮涌,飘浮的云朵降细雨。悲苦只有诗人知,与之低声相泣诉:耻与春芳争娇妍,谁料遭际风妒。

   4、贺铸生平见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的词颇得楚骚遗韵,在北宋自成一家。他心性旷达,词风多变,既长于高旷之作,又擅写哀婉之思。他的豪放词,境界格调颇近苏轼;他的婉约词,与秦观、晏几道相近。张耒对贺词大加赞赏:“贺铸东山乐府,妙绝一世,盛丽如游金张之堂,妖冶如揽西施之袂。幽索如屈、宋,悲壮如苏、李。”,陈廷焯也说:“方回词,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贺铸的胸中,有一种说不出的伤心之处。他的缠绵并非寻愁觅恨,有意为之,而是情郁于中,由笔端自然倾泻,有着不可抗拒的感人魅力,《踏莎行》这首以荷花自喻的咏物词就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踏莎行

    大部分写荷花的作品,往往是赞扬它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而贺铸这首词中的荷花却生长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只能自开自谢,在秋风中花瓣落尽,只剩下孤苦的莲心。

    这样的荷花,虽然不趋时附俗,不愿在春花烂漫的时节与百花争芳斗艳,保持了所谓的气节。可最后,还是无端地被秋风埋没,在孤独、寂寞、悲苦中度过一生,没有人理解,没有人赏识。

    这首词道出了词人悲壮的一生,词中的骚情雅意,幽索哀怨,让人心痛,令人神伤。很难让人相信,这么缠绵哀伤的词,竟然出自相貌丑陋,人送外号“贺鬼头”的贺铸之手。

    贺铸精通音律,还善于用典,经常在词中“偷”前人诗句,他的词也有诗化的倾向。因此,在获得无数赞誉的同时,《东山词》也饱受批评,王国维竟说他在北宋名家中最次!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北宋词坛,贺铸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在美丽中诉说着凄凉,在高旷中吟唱着哀伤。梅雨终会过去,长久的阴晦之后是伊人灿烂的微笑。

 

   5、上片起首两句两句互文同指,先画出一个绿柳环绕、鸳鸯游憩的池塘,见荷花所处环境的优美。水上鸳鸯,双栖双宿,常作为男女爱情的象征,则又与水中荷花的幽独适成对照,对于表现它的命运是一种反衬。回塘,意即曲折回环的池塘;别浦,即江河支流的水口。

  第三句“绿萍涨断莲舟路”意谓因水面不甚宽广,池塘中很容易长满绿色的浮萍,连采莲小舟来往的路也被遮断了。莲舟路断,则荷花只能回塘中自开自落,无人欣赏与采摘。句中“涨”定“断”字,都用得真切形象,显现出池塘中绿萍四合、不见水面的情景。

  四五两句写荷花寂寞地开落、无人欣赏。断无,即绝无。不但莲舟路断,无人采摘,甚至连蜂蝶也不接近,“无蜂蝶”也包含了并无过往游人,荷花只能寂寞中逐渐褪尽红色的花瓣,最后剩下莲子中心的苦味。这里俨然将荷花比作亭亭玉立的美人,“红衣”、“芳心”,都明显带有拟人化的性质。“幽香”形容它的高洁,而“红衣脱尽芳心苦”则显示了她的寂寞处境和芳华零落的悲苦心情。这两句是全词的着力之笔,也是将咏物、拟人、托寓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化工之笔。既切合荷花的形态和开花结实过程,又非常自然地绾合了人的处境命运。此二句形神兼备,虚实结合,将词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极为动人。

  过片两句,描绘夏秋之际傍晚雨后初晴的荷塘景色,形象地烘托了“红衣脱尽”的荷花黯淡苦闷的心境。夕阳的余辉,照映浦口的水波上,闪耀着粼粼波光,像是迎接晚潮;流动的云彩,似乎还带着雨意,偶尔有几滴溅落荷塘上。

  接下来一句,写荷花晚风中轻轻曳,看上去似乎满怀感情地向骚人雅士诉说自己的遭遇与心境。这仍然是将荷花暗比作美人。着一“似”字,不但说明这是词人的主观感觉,且将咏物与拟人打成一片,显得非常自然。这一句是从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引伸、生发而成,“骚人”指屈原,推而广之,可指一切怜爱荷花的诗人墨客。说荷花“似与骚人语”,曲尽它的情态风神,显示了它的幽洁高雅。蜂蝶虽不慕其幽香,骚人却可听它诉说情怀,可见它毕竟还是不乏知音。

  结尾两句,巧妙地将荷花开放与凋谢的时节与它的生性品质、命运遭际联系一起,一方面表现出美人、君子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和严肃不苟的态度,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他们年华虚度,怀才不遇的悲哀。嫁春风,语本李贺《南园》:“嫁与东风不用媒。”而韩偓《寄恨》“莲花不肯嫁春风”句则为贺词直接所本。

  桃杏一类的花,竞相春天开放,而荷花却独夏日盛开,“不肯嫁春风”,正显示出它那不愿趋时附俗的幽洁贞静个性。然而秋风一起,红衣落尽,芳华消逝,故说“被秋风误”。“无端”与“却”,含有始料所未及的意蕴。这里,有对“秋风”的埋怨,也有自怨自怜的感情,而言外又隐含为命运所播弄的嗟叹,可谓恨、悔、怨、嗟,一时交并,感情内涵非常丰富。这两句同样是荷花、美人与词人三位而一体,咏物、拟人与自寓的完美结合。

  作者词中隐然将荷花比作一位幽洁贞静、身世飘零的女子,借以抒发才士沦落不遇的感慨。《宋史》“虽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这些记载,对于理解此词的深意颇有帮助。

 

    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二句。“嫁春风”,语出李贺《南国》“嫁与东风不用媒”。而韩偓《寄恨》“莲花不肯嫁春风”则为贺词直接所化用。这两句是说荷花不肯与百花在春天竞相开放,而独自在炎炎夏日中盛开。但是,秋风一起,红衣落尽,芳华消逝,便被秋风耽误。作者巧妙地把荷花的开放与凋零与自己的内在品质、人生际遇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咏物、拟人与自寓的完美结合,可谓是咏物词中的珍品。

 

    7、这是一处别样的荷塘,花开得格外卖劲,却被众多的粗心人忽略。

     四周绿柳环绕,临水照影,纷纷探身垂钓。池中鸳鸯,在尽情地戏水,享受它们的幸福时光。浮萍茂密,让那些身段秀美、姿态婀娜的柳树们无限失意,找不到一点空隙来赏阅自己曼妙的身影。

    浮萍肆意地占据着这一大片领地,仿佛要阻断兰舟进发的去路。只有鸳鸯独据其境,独享其乐。

    荷花婷婷,开得正盛,笑得正惬意,却不见蜂蝶的光临,真是辜负了荷花的美意,辜负了荷花的靓丽青春!

    风乍起,荷香阵阵,香远益清。花开得如此热闹,四周却是如此的幽寂。

    那些早一些绽露芳颜的花们已经褪尽了撩人的红衣,万般风情都交付给了阵阵轻风,现如今正感无限冷落、万般失意。人间的冷暖,世态的炎凉,生命的艰辛,仿佛都已尝尽。现在,只有她们苦涩的心包容着这一切,品味着这一切!

    那一池的荷花开得如此的孤独。她只能孑身只影地迎送着日升日沉,以她的柔弱之躯抵挡着潮起潮落,以她田田的碧叶遮风挡雨。孤独的荷花就这样无奈地消磨着她的美好芳华,实在耐不了长久的寂寞,就小鸟依人般地点头默语,仿佛在同我这般潦倒落寞的文人讲述她们苦涩的心事。

    相当年,自己太过孤高,不愿与春风为伍,现在却又被秋风耽误,想来,这真是天大的怨呀!

    荷花的哀叹亦正是你的悲吟。

    想想人生也是如此。你的清高自赏,不染风尘,你的傲岸不群,少有知音,不也如这一池孤寂中自生自谢的荷花吗?自己曾有过很好的机会,却因自己的耿直任性而耽误。现在回过头来,叹春风也好,怨秋风也罢,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荷花文人两相惜!

    在我读来,那一池孤高独艳的荷花宛如一位清绝脱俗的美丽女子。她的丽影高扬,她的清气四溢,她的气质独运,都是一个幽洁贞静、典雅贤惠的玉骨冰肌之女!她的飘零身世,她的年华虚度,她的高洁自赏,莫不与你的怀才不遇、一事不成的命运一致!

   美人的遭遇即你的遭遇!

    文人即是如此,自己心中天大的委屈却不能如实道来,偏偏要寻个异类来曲折地表露心迹,可见你的良苦用心之深,悱恻用情之真。

   读这章《踏莎行》,让我们再一次真真切切地明白,你这位“庆湖遗老”的心并未随你的年龄一道老去!即使你又是以“庆湖遗老”自居,又是退隐乡里,却无法平息你心中依然热血喷涌、依然炽情燃烧的希望!

    唐韩偓《寄恨》有“莲花不肯嫁东风”语,你深得妙意,化用而来,言莲不愿将自己的芳颜妙姿交与春风,交付岁月。可是,照样又被秋风无端地耽误,被岁月无端地夺去。南唐后主的“菡萏香销翠叶残”只是引起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你这“贺梅子”则更进一步,以美人误了嫁事来形容莲花,以抒发自己的迟暮之叹。

   《白雨斋词话》评曰:“骚情雅意,哀怨无穷。”此言精当,别无赘语。

 

   8、“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这两句归纳了红莲高傲品格和“一生”际遇,也是对诗人怀才不遇的概括。作者也明白,自己之所以沉沦下僚,终被埋没,也是因为正直仗义、不阿权贵的缘故,就像红莲不肯嫁与春风(即不愿与百花一样在春风中争妍斗艳),理所当然落得寂寞的结果,到头来,秋风肃杀,红衣脱尽而芳心独苦了(即被秋风耽误)。因此,言下也有些许自我安慰之意,不同于寻常的愁苦之辞。

  这句词通过具体可感的红莲形象,将本来容易直接吐露的激愤、不平,转化为含蓄深沉的倾诉,失意而不自卑,凄清而不羞愧,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因而常引起历来怀才不遇者的共鸣,成为评价极高的名句。

 

  9、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只是很喜欢这句诗而已...

   似有那么一个忧伤而甜蜜的故事...

    一朵孤花表春余.

   我费劲心机遇见你,得到的却是这么一个故事.

   那些年,我曾经因为一句

   “朝落暮开空白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伤心许久.

   只为那曾经一个个如今已不在的人,一些些曾经让我悲伤得不能自已的事情.

    忧忧人世,竟无一个值得我留下的人,留下的东西,留下的回忆.

   兴许是自己太容易淡忘吧.

   从前的那些事情仍记得,只是感觉已不在.

   那些伤心的,快乐的,难过的,幸福的,居然唤不回我的心.

     至今仍是在期待有个人可以带我离开.我愿陪你一起灰飞湮灭……FROM宝贝 : 3月小记  

 

   10、 小窗晚坐,灯下夜读。一杯淡茶,几部闲书。闭门即是深山,开卷随处净土。心中花开花落,眼前云卷云舒。如此这般几十年,读兴如初。

    闲书并不“闲”,杂书也不“杂”。它们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宝,像春天烂漫的山花、夏天幽谷的清流,也像秋天霜林的明月、冬天飞扬的白雪。徜徉于闲书夜读的精彩世界,似有一种“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感觉,十分赏心悦目。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成才。也有人说,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香。对于我,无意功利,不求闻达,只要文化有素养,数典不忘祖,读出积极而平和的心态,读出睿智的思考与洞察,大概就是闲书夜读的本意了。 

     回忆当初夜读闲书,如同刘姥姥踏进大观园,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一路走来,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如此潜移默化,兼收并蓄。书读不尽,精义不能穷通,“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漫不知名”,这求解“未知数”的诱惑,正是夜读不断、读而不厌的魅力与动力。 

    我时常回忆起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高中生活。那时风和日丽,空气清新。时值花红柳绿之春,学生会在河畔林中举办篝火晚会,同学和老师兴高采烈,彻夜歌舞,恰是“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情景,永远都不会从记忆中抹去。但转瞬间,一批老师,特别是归国华侨老师,几乎同时在突变的风云中消失了,同学们也似乎一夜间在迷茫中成熟了许多。接着,大学里似乎连闲书也不能看了。不久,更是“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的10年,闲书最先被当作“四旧”遭横扫,贻误了一代青年人。“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热血青年,也曾热血沸腾过,可世道变化太快,转眼兔死狗烹,便有了“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的逍遥。无所事事,便躲进小屋成一统,不管窗外风和雨,竟日读书。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凡书箱里有的,别处能搜罗到的,盖品读不辍。没想到蹉跎岁月,事业无成,却有足够时间读书,也算是空虚中的充实,无聊时的收获。(刘传兴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5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