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山路蜿蜒曲折,几番回转就看不见你的踪影了;但我还伫立着,凝望着,山路上早已空无一人,只有马行走的足迹留在雪地上。
[出典]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注: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xml:namespace>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2、注释:
武判官,未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
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经霜后变白。
胡天:这里指西域的天气。
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 罗幕:丝织帐幕。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锦衾(qīn)薄: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形容天气很冷。
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瀚海:大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阑干:纵横的样子。
惨淡:昏暗无光。
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所居。
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饮,动词,宴饮。
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辕门:古代帝王巡狩、田猎的止宿处,以车为藩;出入之处,仰起两车,车辕相向以表示门,称辕门。
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
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罗幕:用丝织品做的幕帐。
控:拉开弓。
3、译文1:
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都拉不开弓,都护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译文2:
狂怒的北风卷地而来,枯脆的秋草都被吹断了,这北方边陲的天气呀,竟然在八月就大雪纷飞。就好像忽然之间刮了一夜春风,那千树万树的梨花都灿烂地开放了。片片飞舞的雪花穿帘入户,沾在帷幕上转眼消融;天气这么冷,穿着狐皮的衣服也不暖,盖着锦缎的被子也觉得单薄。将军们手冻得连角弓都拉不开,那冰冷的盔甲谁也不想穿。你看那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你看那阴沉的天空,浓云密布。就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主帅的营帐中正在为要回京城的武判官饯行,传来胡琴、琵琶和羌笛的演奏声。时近黄昏,送客走出军营门,外面依然是大雪纷飞,寒风凛冽,那营门上的红旗竟然冻得死死的,风都吹不动了。送客送到轮台的东门,是分手的时候了。唉,你这回去的路该怎么走呀!眼见得大雪封山,连路都看不见了。目送着客人远去,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山后,只在雪地上留下一行寂寞的马蹄印……
译文3:
呼啸的北风席卷大地吹断白草,塞北八月就漫天飞舞着雪花。就好像突然刮过一夜的春风,无数的树木都挂满雪白的梨花。雪花飘入帘内在幕帏上慢慢融化,狐皮大衣不暖锦被也嫌薄。将军角弓冻得都拉不开,镇边大将盔甲冰冷难穿戴。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覆盖,万里长空阴云浓重稠密。中军设宴欢送回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一起演奏。傍晚雪花纷纷飘落在辕门,朔风猛烈却吹不动冻住的红旗。从轮台东门送你回京城,出发时大雪落满天山路,路转峰回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
4、岑参生平见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是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在八世纪五十年代,他曾经两次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他边塞诗的特点,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他是一个好奇的人,正如杜甫说的“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陵行》)。早年他喜欢从出人意表的角度去发现诗。有了边塞生活的体验以后,他的好奇天性也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第二,岑参诗人中的一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这也是其他边塞诗人所无法比拟的。他赞叹别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自己就是这样作为戎装的少年英雄驰骋在西北战场上的。他出塞时,才三十出头,正是充满锐气的年龄。王昌龄、高适等年稍长的诗人,随着开元盛世的逐渐萎缩,朝政的日益腐败,已经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性的一面时,岑参却还在战阵上高呼驰骋显示英雄气慨。这种心态和思想境界,就使他的诗和高适比较明显的区别。高适观察比较深入,更多的看到战士的艰苦,因而诗的色彩要淡一些。岑参则用绮丽的笔调来凸显西北地区冰天,雪地,火山,热海的异域风光,歌颂保卫边疆的战争,歌颂将士们不屈不挠,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有一种感人的厅情异彩。《唐之韵》
此诗在今人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等的着作《唐诗排行榜》排名第77名。该排行榜以“古代选本入选次数”、“现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文学史录入次数”、“互联网链接次数”六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排名第17名,现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地3名,文学史录入次数排名第13名,互联网链接次数排名第29名。
5、这哪里是写送别时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这分明是写着自己的苍凉和寂寞。
雪落,是没有声音的。
就如同,雪地里深浅不一的马蹄印,只是一场虚幻的梦。
金刚经上说,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那是佛家的空。
但若真是如此,那这饮酒、吹笛、谈心谈情;那这暮雪、寒冰、万里愁云;那这守关、战争、为国为民;那在这荒凉胡地,白白蹉跎的漫长岁月,又有什么意义?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然后,是送别的人,转过身,背过脸,一脚踏上来时的路。雪拥连城,但那纷纷落在辕门的暮雪,已经不是来时的雪了。
送走了她们。我撑开伞,慢慢的走回学校,然后出东门,去热闹的五道口,剪了头发。
没有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空寂。
空谷回音,发丝飘落的那一刻,若还能清楚地听到内心的声音,我想那必定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见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句大意是:峰回路转,挡住了凝望的视线,远去的友人看不见了,只有友人走过的雪地上空留下马蹄的痕迹。
这是一首出色的送行诗,而~两句又是此诗出色的结尾。人去路空,蹄印徒留,送行者怅然若失地站在雪地里,望着雪上的马蹄印迹怔怔出神。无需“一路平安”之类的套话,仅此一笔就把悠悠不尽之情,依依惜别之意烘托出来了。写送别、惜别可借用其意境和以景托情的表现手法。这是写归客远行,也是写别后雪景。友人已然远去,远方只留有马的足迹,而分别处也只有一个孤单的诗人,为友人的离去不舍,为友人的回京高兴,亦为自己那不知何日是尽头的边塞生活而惆怅。景中见情,诗人复杂的感情在这两句诗中表现得恰到好处,似有宇宙无穷人生短暂之感流露于字里行间,细细读来自是回味悠长,唐诗之蕴藉自此可见一斑。
7、“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我读易安的词,你听到了吗?喜欢诗词的你我,曾经在多少唐诗明朗与隽永的风格中畅游,曾经在多少宋词的婉约与豪放之间浏览,曾经在多少元曲的宫调与曲律中体味着剧中人的悲喜。只是曾经的凤凰涅磐,辉煌而悲壮,而那辉煌之后,便是无痕的灰飞烟灭和有痛的久远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天的南国红豆是对你的相思;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夏日桐叶也是对你的相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秋天的夜雨还是对你的相思;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冬日的落雪还是对你的相思!心外无物,当繁华落尽,满目尘埃,袅袅的余音之后余下的却是晨钟暮鼓,木鱼声声。醒在梦中,便想去一座紫烟燎绕、草木萋萋、清泉潺潺的深山,让自己沉醉在飘渺的青烟、白云、迷雾里,也许这只能是亦如一场六朝春梦般的梦幻吧!
8、阿力麻里城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如今,旧日的城郭踪迹全无,只有白杨树立在瑟瑟凉风中,只有古而班通古特沙漠变幻的沙丘诉说着曾经的沧海桑田;“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派苍凉中,空留斯人远去的脚印,还有悠悠的诗词:
“琴山瀚海,乌孙西突,天马故乡风土悠。倚览浩浩江水,激情迤逦,醉人眸。
云杉绕堤,湍水吐雾,飞桥雄踞万仞头。巍巍雪峰,一跃直上轻舟,云幽幽。”
历史的厚重常常能为现代增加一抹灵犀,曾经历经风雨的西域,给我们留下了以往的记忆,给历史添加了几多悲壮。不如归来,来品尝阿力麻里的香甜,来感受雪峰云杉的场景,来观赏大漠孤烟的辽远,来凭吊古往今来的伟人们。
9、如果你不太在意雪的寒冷,不太在意此刻茫茫草原太过寂静的话,你应该感受到这茫茫草原的博大与辽远。没有了高低纵横,我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你可以骋目驰怀,神游八荒,细数当年金戈铁马草原烽火;遥想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峥嵘岁月;聆听羌管悠悠胡笳悲鸣。没有了浓淡深浅,你的目光会更加单纯、澄澈。用一张纯得不能再纯的稿纸覆盖我们日益浮躁的心灵,让我们钟爱的文字在无任何羁绊的情况下自由流淌。在这张稿纸上,我们不必刻意掩饰自己的思想,不必曲笔委蛇。像那一片茫茫大雪,只有纯净,只剩无暇,在微笑的阳光底下静静袒露,尽情倾诉。
见惯了城市里的高楼林立,听惯了嘈杂的声音,即便离开城市,你的目光也常常被连绵的群山,如带的树林所牵绊,所阻碍。只有在这如白纸一样平展的雪的草原,白纸一样单纯的草原,才会让我们心无旁骛,回到人性的最初,倾听自己灵魂的声音。
10、车子行驶至白山和凉水的路口时,朦胧中被大家指指点点的叽叽赞叹声唤醒,我下意思的睁开眼睛将头转向车窗外。两山的凸凹处,棉絮般的云雾升腾着,整个群山被大自然的铅灰和苔绿锦绣成旖旎的素装。望着车窗外迅速倒退的树木,不由的让我想起:“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那千古绝句。啊,真的太美了!心中的阴霾顿时烟消云散,只剩下几分欣喜、几分感叹、几分超然……
11、一夜北风,“呜呜”的,一阵紧一阵,如泣如诉。令我的梦境和残雪的《暗夜》一起混沌莫辨。这一夜的风声会不会成就某些久违的东西呢?
果真,清晨,拉开窗帘,匝地惜琼瑶啊,真美,有什么可比得在戈壁上欣赏一场风雪的苍茫与盛大呢?
而却又如何能每每相遇呢? 更何况好似是从雨润之秋突然转入飘雪之冬?
雨后的清新气息尚未飘远,冬雪之趣,姗姗而来。
雪花的旋舞,轻灵与雅致,令屋顶上的两只鸟儿也为之倾倒吧,它们也忙着在屋顶和雪花之间起落。
耳边萦绕的《千里之外》,却真把我的心带远了。
想象着胡杨林里该有多么美:天地净白,枝与干,笔走墨泼,风雪点染,干湿浓淡,虚实难猜。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样的古意境,只有在想象里才能多出一些人生况味。
可此刻,飞鸟不至,野物隐匿
办公室外的榆树上,雪满枝头,躲在雪枝下红红绿绿,黄黄褐褐的叶片正享受着落日最后的别情,一缕缕的金色余晖,令它们如白雪红梅,焕发光彩。
抬头之际,缀满雪团的枝条,晶莹剔透,摇摇欲坠,颤颤有声。而匆匆路过的云朵,和纯蓝的天空擦身而过。哦,这瞬间的美丽,转眼已逝。
12、是谁,带来了雪,这世间神物,点缀了冬天,把一切污垢都深深埋在深处!
雪,带给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因为你,才有了白雪公主的浪漫!才有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落魄,
有雪的世界是那么雍荣华贵,仿佛一位哲人,将外在的洁净渗入人的心灵,有雪的人心是那么的平和舒适,一切的险恶无处显露,
鞠一捧洁白的雪花祭奠秋天,送走了苍凉,迎来了内心的无比宽敞!然而雪又是何等的脆弱,一热,便香销玉损,一冷,便凝结成冰,所以雪,总是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
纵有千古不灭的美韵,豪华落尽的奢华,终难逃风华易老的结局!一旦阳光降临,就化成淳淳甘露,滋养着一代代生命,我不知道这算是雪的悲哀,还是又一场神韵!
有人说:雪意味着离别,因为天下或许无不化之雪,而雪的离别又是一种神韵,即淡淡的离别,不忍亵渎这洁白的世界!默默的离开,为爱祈祷这,这就是雪,无私的唯美!
我想捧起一捧雪花,把它放在我的心里,永远的留在我的心里,拨开自己凌乱的心扉,收获一份舒适的宁静!然后找个人,轻轻的用爱把它融化,融化,融化,融化在心中的天涯!滋润着干涸的心灵!直到浇灌着心里的最后一片禁区!
雪,如我,如你,你,如我,如雪!
13、“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徐志摩先生的那首诗《再别康桥》,引发了我们对告别的思考。
在古今诗人的笔下,告别往往是一种不舍,一种愁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一种多么惆怅的告别呀!“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又是一种多么失落的告别呀!然而我并不喜欢这种依依不舍的告别,我更喜欢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种豁达的心胸开阔的告别。因为告别其实是人生又一个新的开始。
当爱迪生离开关心他的母亲到各地去找工作时,这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当比尔·盖茨离开故乡西雅图去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这与他故乡的告别意味着他的创业的一个新的开始;当鲁迅放弃医学而回国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这与他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就意味着他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开始。由此可见,告别旧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事物的开始,所以,告别并不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事。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以开阔的心胸来面对告别的。许多人因为对告别过于伤感而会忘记了告别之后的崭新开始。这些人往往因为太留恋过去的事情,也就无法面对新人新事物,也就甭谈新的开始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告别之类的事。人们会与同学朋友告别,会与父母亲人告别,如果我们把这些告别都看作是新的开始,就可以在后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历史上有无数的伟人名人给我们提供了范例:海伦告别了聋和哑,成了一位盲人女作家,社会活动家;莱特兄弟告别了玩耍的竹蜻蜓,却发明了飞机;霍金告别了绝症的痛苦,写下了《时间简史》。因此,只要以宽阔的胸襟、顽强的毅力对待告别,成功或许正向你招手。
告别过去吧,你定会迎来新的开始,你的未来定会更加美好。
14、少年出门踏雪,本已抱着“不踩它百八十个印子不罢休”的目的。门开,白衣胜雪的少年眸里闪现了晶莹,小指轻轻插进雪中,整整是三寸深。望着光滑的雪面,少年已舍不得踩踏,正如春时舍不得将花摘下一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需要几个脚印的“巧夺天工”,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少年蹲下,第一次有了人生的愁绪,不善流泪的他,却忍之不住的滴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少年看着无垠的雪,心中以为这便是那“寒江雪”了吧,思及痛,单纯的体会着孤舟上身着蓑笠老翁的心情,第一次感觉人心的荒凉,事态的炎凉。从此宣告了少年时光的结束,恰伴着一片白雪,如一汪清水,那般的矛盾。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送走了武判官,那时我送走了童年,却只因那怜雪时的一滴泪……然而我并不后悔,无因便无果,即是因果相连,何必去执着。着笔此时我抬起头望望天空,仿佛儿时久别的碧云在朝我微笑,慧心的笑笑,也许这正是等我的那片云……
15、路,你从山中来,蜿蜒盘旋,曲直幽深,在崇山艰险处,走出自己的坦途;在幽谷阻碍处,走出自己的雄姿。
路,你从水中来,纵横交错,勇往直前,在激涛汹涌处,走出自己的秀丽;在险滩暗礁处,走出自己的平和;
路,你从梦中来,瑰丽多姿的山河,因为你轻盈的身姿更添娇美;繁华喧嚣的都市,因为你宽广的胸怀更添魅力。
有人赞美你的宁静,“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有人感叹你的多变,“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有人寄托你于满腔抱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人则将你寓意人生,“三十公民,八千里路云和月”。
你穿过高山峡谷,走过崇山峻岭;你昂然跨立在繁华的城市,安静蜿蜒在寂落的山村;春华秋实,你始终默默倾尽自己的所有,带着那些心怀梦想的人,去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你是慈母含泪的期盼,是游子思乡的泪光;你是展翅高飞的起点,是落叶归根的欣慰;你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是炎黄子孙最踏实的依靠。
16、不知该从哪说起,走到这一刻似乎说什么都已是多余,只是那浓重的悲哀和凄凉仿佛要深入骨髓,慢慢的吞噬着每一血肉……
或许,人到离开的时候都会是这样的心情。伤心处,别时路,又有谁不同?怕离别,最终选择的偏偏还是莫不做声的离去。此刻我并没有任何回望,但也只有我自己明白自己走的并不是那么潇洒,在这片土地上值得我感动留恋的东西毕竟还是很多,最终却还是选择了这样无情的离开。
不知多少次我曾这样问自己——你到底是个好人呢?还是坏人?
若是好人难道你就忍心负尽那么多可以为你流泪的人吗?难道在自私狂妄的余暇里就不能为他们做点事吗?哪怕一句安慰的话。你是怕一出口就会卸下所有的矜持和伪装露出你的脆弱吧?
或许我甚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不是懂得所谓的感情,只是最终在亲情,友情,自由,无望的爱情寄托及为人子女的责任间选择了自由。
请原谅我的自私,我不可以在黑暗中永久的堕落——因怕深情伤人情,惟恐多情故无情!
离开似乎已经说了好多次,也早该有个了结。无从忘记,也无法忘记,有些东西在茫茫的一生中虽短暂却需要你用一生的时间去忘记。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苍茫误此生吧。
茫茫大漠中,将来也许我会忘了你,忘了自己,忘了曾经那些相濡以沫的日子,只是我想到时我依然会记得曾经铭刻在心底的那淡淡的温暖和灼热的伤痛。
果子是酸的,是苦的……但是好美,不悔!
不能忘记,始终破不开自己的执念,那么也许也只能选择在茫茫彼荒里终我一生,望断天涯梦回无路,从此江湖两相忘。
回头看看,我们原本就不是同一类人,每人头上一片天,而我的与你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颜色,或许那是生命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鸿沟。那注定你我宿命的星辰也许有那一刻交汇的缘分,我误以为那就是灵魂最终的救赎。
然,那只是檫肩而过的误会……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你说对感情已经麻木,不明白也不懂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婚姻?
我想所有的一切都不需要明白,有时那只是一种感觉,一个美好的心境。我的离去并不会从你的世界里带走点点,你该庆幸,该欢笑……
只是希望有那么一天你可以重新感觉到爱的存在,苦的,甜的,酸的……都很美!有那么一刻的相知也就足够,留下那么点思念,爱情或许就是所谓的永远。
相爱不如相知,还有人懂的苦就不能算苦,就不会感到孤独的存在和悲哀。人的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救赎,但更多的时候人必须自救。毕竟只有你自己才明白自己真正要的东西是什么。
大漠没有江南那烟雨的妩媚,更不会有那山川的秀丽……无论怎样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无悔!忽然想到了会名的那十六个字——
血色残阳,祭我山河。花飘若舞,葬月如歌。
不由低眉沉思,在脑海中默默的去捕捉,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好美!
来年的春天,玉门关外将不再闻得到春风的气息,但是我明白在我跨马扬蹄对着雪山的身影后必是大片大片盛开的桃花。
闭上眼睛,想想,那里黄沙远上白云,长河落日圆……那里似乎还流传着雪山女神的传说。
世事未必尽如人意,伤心初,别时路,又有谁不同?真的,不若相忘于江湖。
17、万事万物自是规律的延续,当遇事时不要丧失耐心更不要抱怨,因为有些事态发展不是自已一人之力所能控制、所能违背,就尽遂其愿。遇事要有耐心,任何操之过急的举动都无异于饮鸩止渴。拔苗助长之举更会适得其反,更会造成追悔莫及的伤害。“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心浮气躁之时不妨置身于纯净洁白雪的世界,让纯洁洗涤心灵思绪的阴霾,让纯洁净化心灵的浮躁!
18、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确实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为全体国民所认同并矢志不渝的追求着,就像屈原那样长太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像孔子那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像孟子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此等等,我们忽然感到这原属于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明却与今天的时代渐行渐远!
·唐诗名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古来青史谁不见, 今见功名胜古人。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岑参 《山房春事》其二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岑参 《暮秋山行》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 《碛中作》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 《逢入京使》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2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