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译文]  哪个朝代没有奇才存在呢,只不过是弃在山野中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罢了。

  [出典]  西晋 左思 《咏史八首》其七

  注:

  1、    《咏史》 左思

    主父宦不达,  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  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  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  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  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  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  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  遗之在草泽。

  2、注释:    

   《咏史八首》是晋代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一组咏史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组诗以深厚的社会内容,熔铸着左思的平生理想,在创作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历代诗评家对这组诗评价很高。

    主父:复姓,这里指主父偃,西汉时纵横家。宦不达:仕途坎坷。据《史记·主父偃传》记载,主父偃曾游学四十余年,也没有做官的机会,以至穷困于燕、赵。骨肉:指父母兄弟。薄:轻鄙。骨肉相薄:据《史记·主父偃传》记载,主父偃没有能做官,他父母不把他当儿子看待,兄弟也鄙弃他。这两句是说主父偃由于未做高官,而受父母兄弟的轻蔑。

  买臣:即朱买臣,汉武帝时人。樵:柴。伉俪(kànglì抗立):配偶,夫妻。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未做官时,家里很穷,以打柴维持生计,但好读书,一边担柴,一边诵书,他的妻子引以为耻,遂改嫁而去。这两句是说朱买臣穷困之时,他的妻子也要离开他。 

  陈平:汉高祖的功臣。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他少年时家里很穷,喜好读书,住的地方是背着城郭的偏僻小巷,用席做门。

    翳:蔽。负:背。郭:外城。翳负郭:以背靠城郭的破房子蔽身。

  长卿:即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游临邓(今四川邓崃县),在富人卓王孙家喝酒,卓氏女文君见了,心悦而好之,夜间私奔相如。相如和她同归成都,家中空无所有。

    壁立:即家里只有四壁。寥廓:空洞。 

  四贤:指以上列举的四人。

     遗烈:遗业。光篇籍:光照史册。这两句是说他们四个人的业绩流传后世,光照史册,岂不伟大! 

  未遇时:穷困的时期。沟壑:溪谷。

    忧填沟壑:有身死沟壑的忧虑。这两句是说当他们穷困的时期,却有饿死填沟壑的可能。

  屯邅(zhún zhān):处境艰难;屯,通“迍”。这句和下句是说英雄的处境艰难,不是今天才有,而是自古就如此。

   草泽:犹草野,指穷乡僻巷。这句和上句是说哪个时代没有奇才?不过是被遗弃在草野中罢了。


    3、译文1:     

    主父求官四十年,父母兄弟瞧不起。买臣砍柴以为生,妻子害羞嫁他人。陈平穷困无分文,身居陋巷席为门。长卿携妻回成都,一无所有家壁空。四人难道不伟奇,光照史册有遗业。他们身处困境时,担心饿死填沟渠。自古英雄遭磨难,由来已久代代传。哪代没有奇才人?埋没弃置乡野中。

    译文2:

    主父偃没当成官时,父母兄弟都瞧不起他。朱买臣贫困时靠打柴为生,连妻子也改嫁他人。陈平家无产业,住在靠城墙的破房子了。司马相如返回成都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这四贤怎能不算伟人,他们的业绩载入了史册。然而当他们没有知遇没做官时,担心穷困潦倒葬身沟壑。英雄也有困顿不得志的时候,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每个朝代都有奇才,却往往被视作无用之物弃于荒野。


   4、左思,西晋文学家。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生卒年不详。他家世业儒学。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曾用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全文已佚,若干佚文散见《水经注》及《太平御览》)。公元272年(泰始八年)前后,因其妹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曾任秘书郎。元康(291-299)年间,左思参与当时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并为贾谧讲《汉书》。元康末年,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后齐王召为记室督,他辞疾不就。公元303年(太安二年),左思移居冀州,数年后病逝。左思作品旧传有集5卷,今存者仅赋两篇,诗14首。《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

     左思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成语“洛阳纸贵”就来源于这里。


    5、这首诗列举了西汉四贤士初遭困厄的坎坷经历,指出英雄被埋没,贤者被弃置不用的社会现象。诗人满腹经纶,自命盖世不凡,且有远大的抱负,但他生活在门阀社会,出身于下层寒门,天不时地不利,一生沉沦下僚,深感弃置贤才的权势压抑与世态悲凉,在悲愤与不平的无奈中,诗人借西汉四贤与自己共有的坎坷遭遇宽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同时以人才埋没并不是一个人的悲剧,也不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达观地指出埋没人才是古往今来共有的人类悲剧。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二句,是说主父偃仕途坎坷,他的父母兄弟都看不起他。据《史记·主父偃传》记载,主父偃曾游学四十余年,没有做官的机会,过着穷困的生活。因为主父偃没有做官,他父母不认他为儿子,兄弟不收留他,朋友也鄙弃他。“买臣困采樵”二句,是说朱买臣以打柴为生时,连妻子都离开了他。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未做官时,家里很穷,以打柴维持生计。但好读书,一边挑柴,一边诵书,他的妻子引以为耻,就改嫁别人了。“陈平无产业”二句,是说陈平家无产业,住的是背靠城墙的破房子。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少年时,家里很穷,喜好读书,住在偏僻小巷中背靠城墙的破房子里,用破席当门。“长卿还成都”二句,是说司马相如(字长卿)返回成都,家徒四壁。据《汉书·司马相如传》记载,司马相如游临邛(今四川邛崃),携富人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私奔返回成都的家,当时相如的家里一无所有。从以上八句看,左思确实是咏史,所咏事迹,核之史籍,皆有根据。以排比句出之,表现得鲜明突出。

     应该指出,诗人所歌咏的只是主父偃等四人没有做官时的穷困生活。似乎有意避开他们做官以后的经历。其实,这四位古人,后来都官运亨通。主父偃,后为中大夫。朱买臣,后任会稽太守。陈平,后为汉惠帝、吕后、汉文帝丞相,封曲逆侯。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汉武帝时为郎,后为孝文园令。他们都成了着名的历史人物。“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这四位历史名人,功业光照史册,声名传于后世,不能说是不伟大。可是在他们未做官时,皆穷困而不得志。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左思并不想表现他们做官以后“春风得意”的生活,所以只是轻轻一笔带过,而着重表现他们“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的困厄,即他们未做官时,穷困潦倒,葬身沟壑的忧虑,借以抒发自己被遗弃的愤慨。同时,从诗中还可以看出,左思隐以英雄自任,他举出主父偃等人先穷困后得志,似乎也隐寓着他总有一天会青云直上,如愿以偿的想法。但是,现实给他的回答是失望,所以,他发出深沉的感慨:“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这是说,英雄的处境多艰,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但如主父偃等人苦尽甘来,都有得志之时,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时代没有奇才被遗弃在草野之中。这里道出了自古以来的事实,也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刘良说左思“自伤沉沦,于此见志”(六臣注《文选》卷二十一),确实如此。

     这首诗从字面看来,都是咏史,实际是诗人借古人古事倾吐自己的不忿,以宽慰自己孤独的郁悒。


    6、西晋文学家左思《咏史》诗中则指出:“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不是无人才,只是被埋没了,没有被善用。说到知人善任,在三国中,不止诸葛亮一人,曹操在这方面掌握得也尤为出色。


    7、自己有本事,自己是一块金子,也不要妄自尊大,以为你是金子,别人就能看见你闪闪发光,不要忘了,你自己是不会发光的!金子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和一团shit没什么两样,金子需要有光来照亮的,手电筒的光再亮,那也是手电筒,百十个手电筒的光亮也比不上一个探照灯!如果你是金子,就要让探照灯照在你身上,所以,祝愿所有的探照灯别生锈,别被顽童砸烂,祝愿所有的探照灯光芒万丈、永垂不朽!金子虽多,探照灯却就是那么几个,于是很多是金子或者认为自己是金子的人,就遗失在草泽之中。晋代着名文学家左思有过一句话一语中的: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8、龚自珍诗中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何?清朝的衰败就在于高层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集团,任何外人难进入一窥究竟。一个公平的社会讲求的是机会平等,就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理想,美国梦的魅力就在于,成熟的社会是开放包容,不拘一格的,只要你足够努力就能够达到自己的巅峰。唐太宗曾骄傲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完善的人才遴选机制能够不遗漏任何一个有才华的人。晋朝左思一句诗“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道出了无可奈何的感叹。如果领导层不能够抓住人才,那不仅仅是遗珠之憾了,人才不为你用,必为他用。


    9、三国的风云变幻,其实就是人才的角逐。古人云:为治以知人为先。历来人们都认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如果一个国君,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这是一个国家三种不祥之兆的表现。曹操、刘备、孙权在众多的下属中能够见微知着,识别个人的优劣得失,在用人方面基本做到品德与地位相称,功劳与俸禄相称,能力与官职相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作为那段纷繁复杂、征战频繁的岁月中的一代枭雄,三人也在人才的支撑下成就了鼎足霸业。

    西晋文学家左思《咏史》诗中曾指出:“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意即哪个朝代没有奇才,只不过是被埋没罢了。为何被埋没?或因无机遇.或因君主不会用才。

    人才之涌现。多在盛世或乱世。盛世之所以多才,是因盛世要靠人去改天换地。没有众多治世之才是难于出现盛世的。乱世,是大动荡、大分化、大转变的时期,旧的统治者已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这时草泽英雄便纷纷崛起,逐鹿中原。

    三国的历史正好证明乱世出英雄这个真理。如非乱世,贩麻鞋出身的刘备何能称帝西蜀?如非乱世,宦官之孙曹操何以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若非乱世,一县吏之孙孙权何以威镇江东?虽说乱世出英雄,但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七次分裂时代,为何人才以三国最多,最引人注目?这是因三国之主曹操、刘备、孙权都善于用人。他们在其割据的地区竭力发掘人才,可说是搜罗将尽,被埋没的不多。因此,一个时代,之所以人才涌现,一是因人才机遇多多,二是君主善于用人。

    明君之道,患不知人;明君之德,莫大于知人。


    10、贪图安逸却是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很少有人会主动地去寻找苦难的承载,往往是苦难迎头兜来,促使你沉静下来,而去追求人性的美善和社会的美善。所以,苦难和英雄,一般说来,总是先有苦难再有英雄,“乱世”容易出“英雄”的原因即在此。而古人的那句“自古雄才多磨难”也应该改成“自古磨难出雄才”才更显得颠扑不破。

  自然,我们也不应过份地夸大苦难对于人类心灵的造就。因为,苦难也不知曾摧毁了多少意志薄弱的人们,令人敬仰的摩西在带领古犹太人跨越荒野、横渡红海去创建自己的文明之际,竟有那么多人在怀念“埃及的肉锅”而埋怨摩西。不过,一般说来,一个忍受苦难能力有限的人,他的创建幸福的能力也亦有限。苦难的岁月往往容易突显出英雄与凡人的差别。而安逸平和的环境和时代也不知曾埋没了多少的英雄和天才,他们大多与凡夫俗子一同灰飞烟灭,正如诗人所吟唱的那般:“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读之思来,不禁令人扼腕长叹一声。


    11、聚会对谭嗣同说来,不是很单纯的。康有为、梁启超、乃至其他三位章京——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他们都纯粹是知识分子,就是一般所说的书生,他们的交游范围,是狭窄的,但是谭嗣同却不然。他的交游,除了和他一样的书生以外,还包括五湖四海的各行各业人物,也就是书生眼中的下层阶级。谭嗣同小时候读左大冲的诗,读到“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非常欣赏。他相信“草泽”之中,必有“奇才”存在,一如孔子相信十室之内必有忠信一样。而这种“奇才”,在书生中,反倒不容易找到,黄仲则的诗说“仗义每多屠狗辈”,就是这种观点。谭嗣同要结交五湖四海中的豪杰之士做朋友,为的是他相信救中国,光凭书生讲空话写文章是不够的,还得伴之以行动,而这种崇尚行动的人,却只有从下层阶级去找,尤其是下层阶级的帮会人物。(李敖小说《北京法源寺》:第八章 大刀王五)


    12、逆境也好,顺境也罢,都可以出人才。

     不是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 的乳娘,祸患则为豪杰的乳汁。”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也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 格的最高学校。”是啊,古往今来,大凡取得成就的人,无不饱尝艰辛。“盖文王拘而 演 《周易》 ,仲尼厄而作 《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 ……” 司马迁的话语一语中的,而他本人又何尝不是逆境成才呢?试想,如果没有他身受 宫刑仍执着一念,着书不辍,怎么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 《史记》 传世呢? 至于 3 岁而孤的范仲淹、屡试不第的蒲松龄以及当代的苏阿芒、张海迪等人,哪个不是逆境成才的典范呢?这绝非偶然,因为只有在逆境中经受过磨炼的人,才更 知道人世间的真善美、假丑恶;才更懂得人生的意义,才更能战胜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进而成为人才。困苦环境的确可以使人磨炼意志、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从而 创造生命的辉煌。

    人才也可出于顺境。我们知道,人才的形成需要经过学习和实践,而这一点 又必须依赖于社会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人们才更容 易充分地发挥其聪明才智,成为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政府为人才的脱颖而 出,开创了空前优越的条件,于是企业家、教育家、种粮大王、科技英雄等各行各业的“状元”大量涌现出来。他们生逢其时,旱苗得雨,人才辈出,完全得利于大好的 环境啊。相反,那曾经志在“大济苍生”,又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却因境遇 的原因,虽然在文学上写出一些传留后世的诗篇,而在政治上始终不能实现自己的 远大抱负,最终发出了如同左思一样的“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的慨叹。南宋的 辛弃疾也是,他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经天纬地、安邦定国的奇才,但朝廷昏庸、奸臣当道,他也只能被弃置乡间以酒浇愁或登亭悲歌,抒发那“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的愤懑。这正反的事例,不都在说明顺境与人才的关系吗? 环境影响人的成才,这是不争的事实。

    顺境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假如陶醉其中,不求进取就会使顺境虚度、一无所成;逆境给人以艰难困苦,但如果变压 力为动力,勇敢地同困难斗争,就能做出常人做不出来的奇迹。因此,顺境中要头脑 清醒、善假于物,抓住有利时机,尽快成才;逆境里也不要悲观消沉,要敢于接受困 难的挑战,化不利为有利,坚定地向理想的国度进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3、人们历来重视人才,从国家到单位、从单位到家庭都是一样。国家重视人才,是强国富民、提升国际地位之所系;单位重视人才,是吸纳人才、推动工作、履职为民的的需要;家庭重视人才,主要是针对子女而言,将子女培养成材,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但人才工作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环节、多层次的衔接努力。柳宗元《行路难》中“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一句,表示了对人才培养的忧虑;晋朝左思《咏史》中“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一句,抒写了人才难于发现的感慨; 唐太宗《赐萧踽》中“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一句,道出了识别人才的方法;清代顾嗣协《杂兴》中“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句,说明了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性。


    14、“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要求我们必须要深入群众,找寻国家的治国良策,建立上通下达的快速民生通道、信息渠道。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前进,已经表明,人类的智力资源是推动发展的决定力量。谁掌控先进的智力资源谁就能发展的更快、更高、更强。


    15、故乡的那一抹炊烟,在工商时代的欲望和消费中,越飘越远,越飘越淡……

    人世越走越远,却越走越小,气魄越来越小,格局越来越小,性情越来越小。

    到今天,我还在怀念幼时在箱底闻到的、放久了的苹果味,以前家里穷,苹果也不常吃,父母怕偷吃要藏在箱底,等拿出来,连同放一起的布匹,一叠一叠都是香味,都是岁月;而头天刚磨下来的面,闻来也是香的,白天晒好的被子睡一夜醒来,还能嗅到风与阳光。

    虽然南来北往好些年,我仍然在城市里待不习惯,楼高了不接地气,树不绿没有生气,邻里不通没有人世,唯有枯坐家中,看着窗外一群盘旋的燕子,才找回一点生机与岁月。

    这燕子,是从旧时王谢家飞来的吧,飞过杜甫的草堂,今朝落在这闹市歇歇脚。

    所以我在城里,远观而不亵玩,只是遥看车如流水马如龙。不出门,家里就是我的村;出了门,繁花都是别人的城。不得已时,才出去走一遭,且当红尘中人完成红尘中事。

    花如掌灯说,他至今还有情不自禁坐地的习惯,是在故乡时不知不觉落下的动作。

    今天在城里,他偶尔也会在闹市这样呆坐,坐得与旧日无异,不过蚂蚁变成了人流。而这人流如织,却不再有他舅公那样的人物,四邻八乡都闻名,“凌厉有智慧,作派蛮横,读过《三国演义》,村里人有造孽打架或者婚丧红白事都会来请他,是压得住人的人物”。

    城里呆久了,我也不觉会怀念少时村里人物,抬棺材的把头、做家具的木匠、婚丧嫁娶的总管,都让人在岁月中亲近,即使二流子、痴呆儿,也都比今人有模有样有倜傥。

    及夜半闻邻女夜织,机杼声声,也会让人出一种坚定,一种永恒。

    我的大舅,地主人家出身,过过优渥生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堂里做过学生,解放后因为成分,一直赋闲在家,激动时候手舞足蹈,人称“胡疯子”,其实他不疯。他与我谈文学历史,写毛笔字给我看,真是铁画银钩,撇捺人间,每一个字都锤进了昨世今日的分量。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我非为大舅叫屈,而是爱这草泽,爱乡间容他的好意。

    而且我的故乡,也有金银花、兰草、苦楝树,也有村狗、麻雀、梁上燕,也有鬼有乞丐有和尚,这些今天城市人都不大能见到了吧?儒家讲,做人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我觉得,惟是在这样的乡土中浸润过,知物力维艰,懂人情练达,人生才能豁达而真实吧?

    即使是离家万里,你长大之后的每一寸人性,也都通达着小时候的每一寸物性!(温柔与故乡(代序,《故乡有灵》)


     16、虽然全国上下对人才的重要作用逐渐有了一个较清醒的认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社会氛围也已初步形成。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实生活中,人才工作仍存在这样或那样一 些问题,具体体现在:

      人才使用方面。一是“人才埋没”现象严重(包括人才的“社会埋没”和人才的“自我埋 没”)。“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可我们时至今日对这个问 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二是“人才配置”不合理,人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格气质结 构和性别比例结构严重失衡。三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现象突出。“用人之长长更长, 用人之短长变短”,“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人才”变“庸才”,“ 英雄”变“狗熊”。四是只重视“外才”的引进,忽视“内才”的使用。长期以来,国人有 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一讲人才就“眼睛向外”,似乎只有引进 的才是人才,以至不同程度地出现“引进一个、打击一窝”、“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事与愿违的局面。五是只重视人才的“掠夺性”使用,忽视人才的再培训、再学习、再教育。 


    17、埋首奔波红尘中,不觉春风换柳条。城门外的山林,近在身边,却遥在世外。

    巍巍钟山,势入浮云。春山一径,游龙一般曲指幽深。一种神秘的亲切从心深处升腾。我们,从偶然来到世间的那一刻起,从孩子般来到山脚下那一刻起,就必然地承载了千年山林的千古诗情。

    感谢山林,几千年来一直宽厚地收容着我们渴求自在的梦想,抚慰着我们遭遇挫败的心灵。象一方清丽的面纱,隔开真诚的表情与繁世冗俗的距离;甚至甘愿做一个口是心非的理由,支撑起宦海淹顿、苦涩彷徨者的尊严。

    真的隐士,小紫宫而微王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冲淡萧散,吟诗抚琴,尽得天真。这份淡泊至味淙淙流进诗篇,流进灵魂,渐渐游离于潦倒的生命状态之外,升腾成一个精神的后庭院。

    也只是后庭院。丈夫之志在于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建功立业,求富贵而耀门庭,岂能甘隐山林?孰料这番雄心壮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亘古的规律,并且强大到无可抗衡,它使宫阙化为尘土,帝王变成白骨,功业散作云烟,搏击屡遭颓败。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先贤的草泽之遗给了志士自慰的理由和等待的希望。然而仕途实在难留,可面子终归是要的,于是竭力渲染山林之清幽,隐者之雅洁,不曾记起本是壮怀激烈,必欲奋其智能在尘世成就伟业。隐居,成了不得志又不甘沉沦者的遮羞布。他们不无尴尬地用诗把遮羞布扎染成艺术品,冠以昂贵的价格。

    山林之思和山林之诗,久远地荫护着代代志不能申、退避归隐者的心灵。不吝赐以自由的存在空间、飘逸的精神栖所。渐渐成了萦绕在心底的挥之不去的遥遥呼唤,成了人生至高至洁的理想境界。即便是志满意得、宦途畅达的朝廷重臣,或是一官半职俗务缠身的小吏,也始终没有忘了这根深蒂固的向往,经常在诗里表露,发泄和抒缓那一份隐藏多时的委屈。中国文人,怎样才是其完美的归宿?或许,王摩诘的亦官亦隐是最佳的答案。


    18、峨冠大带之士,一旦睹轻蓑小笠飘飘然逸也,未必不动其咨嗟;长筵广席之豪,一旦遇疏帘净几悠悠焉静也,未必不增其眷恋。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

    看到这样的文字我的心怦怦直跳,一直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来标榜自己的壮志。李敖的话: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给我醍醐灌顶的启示。卞之琳也有这样的诗句:“你站在桥头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站在桥头看落日,落日却回顾……”
 
    我们不仅活在当下,还活在过去和未来;我们不但要关注自己,还要关注周围的人们。乡下的穷人羡慕盖新房的富人,心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搬出土窑洞住进砖瓦房该多好。殊不知,那留着历史遗迹的土窑洞现在是多么的稀缺,窑洞的冬暖夏凉是人们对舒适生活的需要,革命电影的一幕幕背景也为其平添了不少历史的厚重和神秘。满脸皱纹,头缠毛巾的老汉是否意识到自己住着的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聚宝盆。就在乡下人翘首企盼,日夜为之奋斗的城市,人们厌倦了喧嚣和燥热,渴望回归到田园生活的摇篮,乡村游逐渐火热,自留地渐受追捧。范蠡聪明过人,协助越王成就霸业后携一美人归隐桑林,远离政治,终成一代巨商;文仲耿直怯弱,坚守五斗米之职位,却被赐剑自刎,仰天长啸,无可奈何。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曲折抑或平坦,在路的起点已见端倪。拥有的才是最好的,不倔强,不妥协,不固执,不肤浅。轻盈迈步出门去,便可悠然见南山。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3:45

[新一篇]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舊一篇]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