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译文]   才知道用兵是件凶险的事情,圣人不会特意的使用,只有在逼不得已时才用!

     [出典]    李白   《战城南》

       注:

       1、《战城南》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2、注释:

       

        《战城南》是汉乐府旧题,属《鼓吹曲辞》,为汉《饶歌》十八曲之一。汉古辞主要是写战争的残酷,相当于李白这首诗的第三段。李白不拘泥于古辞,内容上发展出一、二两段,使战争性质一目了然,又以全诗结语表明自己的主张。艺术上则揉合唐诗发展的成就,由质朴无华变为逸宕流美。

  

      “桑干”、“葱河”、“条支”、“天山”都是边疆地名。

       

       “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秽;“放马”,牧放战马。

 

       “汉家”,唐人习惯用“汉”代称“唐”,实指唐朝。

 

     3、译文:    

近年战事太繁忙!去年远战桑干河的源头,今年战争又弥漫到新疆的葱河,都是万里之遥啊!

战士在条支海洗刷兵器上的血迹和身上的征尘,在天山大雪掩盖的草中放牧军马.

万里长征,战士都老死在边疆

野蛮的匈奴只知道杀掠抢夺,所到之处尽是黄沙漠堆白骨!

我中华文明之邦,从秦汉开始就以长城防御为主,直到如今.

残酷的战争只能是人死马亡,树上缠绕着人肠,草丛涂满了血迹斑斑.官兵尽悲伤.

当政者啊,一定要知道慎用兵器,切勿随意发动战争,尽量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才是圣人啊!

   4、“战城南”是汉代鼓吹乐中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是一种军乐,行军时用短箫和铙钹伴唱,故又称短箫铙歌。汉代的“战城南”曲辞,大意是描写将士英勇作战,身死阵地,自以为对君对国,效忠尽节,可是刀笔之吏,还有非议,以致功高而赏薄,欲为忠臣而不可得。李白此诗,也是描写扞卫边防的战士。题材是继承了旧传统的,但主题思想却稍有改变,针对着当时的现实情况了。

    5、《旧唐书·王忠嗣传》说:天宝元年,王忠嗣率师北讨契丹,战于桑乾河,三战三胜。又《李嗣业传》说:李嗣业曾讨伐勃律,打通了去葱岭的道路。李白此诗开头两句,如果就指这两次战役,那么可以推测此诗作于天宝二年(公元七四三年)。

  条支是汉代西域一个小国,在青海边上。这里两句是说唐军在青海上洗兵器,在天山下牧马,他们离家万里,永远过着战斗生活,人都衰老了。以上是全诗第一段,即第一韵六句,首先就说明了题目虽旧,内容却是时事。

  第二段即第二韵四句,说匈奴没有农业生产,他们的生产劳动,就是以杀牛杀羊,乃至劫掠杀人,以代替耕作。自古以来,他们的田,不是稻田、麦田,而是白骨田、黄沙田。秦朝时在边境上构筑的城堡,到了汉朝时还经常燃烧着报告敌人入侵的烽火。这一段是简练地概括一下,在我国漫长的边境上,历代以来都有各个种族的敌人入侵,引起了战争。

  第三段较长,也用一个韵,十句。“烽火然不息”二句是第二、三段之间的一个连锁:从秦汉到如今,烽火燃烧不熄,战争永远没有停止。参加野战的兵士在格斗中死亡,留下来的败阵之马在向天悲嘶,乌鸢飞下来啄食死人的肠子,衔着飞去挂在枯树枝上。在如此剧烈的激战中,兵士的血污染了草莽,将军也只剩一个空名。“将军空尔为”这一句,在语法上是“空尔为将军”的倒装。空尔即徒然,“尔”字是副词的语尾形式。全句用现代语来说,就是“只成了一个空头将军”。结尾二句,完全用老子《道德经》的话:“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由于看到了这样惨酷的战争,才知道武器实在不是好东西,圣人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决不贸然使用的。圣人,指帝王。这两句完全是散文句,李白开始大胆地用在诗里。者、而、之这些虚字,虽然先已有人用过,也没有李白那样突出地用。这都是李白诗的特征。“败马”、“乌鸢”一段,只是稍稍改变了汉乐府的辞句。现在把汉乐府的前半首抄在这里,以供对照。

 
  战城南,死郭北,
  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在开元、天宝年间,玄宗好大喜功,在各方面边境上,对奚、契丹、突厥,吐蕃等经常用兵。虽然最初总是敌人先来侵犯,劫掠我边境,但在打退敌人以后,就不免要乘胜远征,而那时便会转胜为败,全军覆没。所以盛唐诗人以边塞为题材的诗,常常反映出一种既肯定战争又否定战争的矛盾心理,这在岑参、高适、王维的诗里,都可以找到例证。李白这首诗的第二段明白地说战争起于胡人入侵,那么第三段应当描写我军人卫国战争的壮烈场面。可是作者却描写了战争的惨酷。而且结句又并不对这场战争有什么赞扬。他主张兵器应该是“不得已而用之”,什么情况才是“不得已”呢?作者没有在这里说明,但已在《古风》第十四首中说了: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塞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王昌龄也说: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他们都是同样的思想,以为只要坚守国防,不让敌人侵入,就可以免得“士卒涂草莽”。万一敌人竞敢于入侵,那就只好动用武器,把他们打退。这就是所谓“不得已”的时候。在我国的历史上,对待强邻压境的政策,一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偶尔有几个皇帝发动扩张主义的战争,就会受到人民的讽刺或责怨。盛唐诗人写边塞战争的诗,可以说是反映了人民的意志的。

  《战城南》是李白几十首乐府诗中最浅显明白的。运用汉代乐府歌辞的那几句,可以说是有点抄袭嫌疑,因为基本上还是用了原意,没有脱胎换骨。选李白诗的人,不很愿意选这一首,因为不够代表李白的豪放风格。我现在选讲这一首,是为了给学诗或作诗的青年提供一个适当的范本,如果参看汉乐府原作,可以懂得古诗变为近体诗的道路,用旧瓶装新酒的手法,以及正统乐府诗的模式。 【原载】 《唐诗百话》

   6、这首诗可以按韵脚的不同分为三段。作者的心路历程有点像《战争与和平》里的安德烈。青年贵族慷慨从军,却发现军旅生活颇为单调和失望,这是第一段。但是,这场战争是不得已的,拿破仑那种土人,居然自封为皇帝,不受惩罚就礼崩乐坏、天下大乱了。这是第二段,为从军找理由。然后是第三段,半点英雄事迹都没闹成,安德烈受重伤躺在战场上,觉得自己快死了。并不因此而反对战争,但是对战争与功名的幻想破灭了,那种浪漫情绪消失了——不要说传世的光荣,你甚至死得一点不悲壮。

   7、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后,美国的军校毕业生,特别是西点这样的陆军军官学校的毕业生,一出学校就可能上战场。为了帮助他们适应战地生活,一些课程作了调整。西点的文学教育,就追加了一个中国古代边塞诗单元。单元里的重头戏,是李白所作的《战城南》

     一位军校生告诉教授,他读过很多战争文学,有诗歌有小说,他以为自己不会再被这类作品触动了,读了《战城南》,他却很感动。那些9·11事件之后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投考军校的年轻人,面对伊拉克战争的当前现实,读读这首《战城南》,正是一种心理准备,用以调解热情和现实间的无奈反差。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38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