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月色好谁看?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中天月色好谁看?

  [译文]   夜晚的月色是如此的美好,又有谁来欣赏呢?

  [出典]   杜甫  《宿府》

  注:

  1、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2、注释:

     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

   永夜:整夜。

   自语:自言自语。

   中天:半空之中。

   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指时间推移。

   伶俜(pīng):流离失所。

  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

  强移:勉强移就。

  一枝安:出自《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句。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杜甫此次入幕府,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任职,虽是应严武盛情邀请,但也只是求暂时安居。


    3、译文1:

     深秋时节,幕府井边梧桐疏寒;  独宿江城,更深人静残烛暗淡。

  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  中天月色虽好,谁有心情仰看?

  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  关塞零落萧条,行路十分艰难。

  忍受困苦,我颠沛流离了十年;  勉强栖息一枝,暂借幕府偷安。

    译文2:

    冷清清的秋夜,幕府庭院中的梧桐树显得非常凄寒。我独自在江城的府舍中,出神地注视着那烛光,蜡烛正在渐渐烧残。漫长的黑夜,角声呜咽,如在倾诉世道的悲凉;中天的明月,月色清盈,却无人去欣赏望观。在风烟战乱中的苦度着岁月,又担心路上太艰难。唉,只身漂泊异地,已经忍受了十年,姑且勉强移住栖息一枝吧,以维持生计求得暂时的平安。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着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着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此诗作于764年(广德二年)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

    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清代方东树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而造句之新颖,也非同一般。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翻译一下,就是:“长夜的角声啊,多悲凉!但只是自言自语地倾诉乱世的悲凉,没有人听;中天的明月啊,多美好!但尽管美好,在漫漫长夜里,又有谁看呢?!”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风尘荏苒音书绝”,就是那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风尘荏苒”,指战乱延续的时间很长。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关塞”句紧承“中天”句。诗人早在《恨别》一诗里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好几年又过去了,诗人却仍然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复杂,用两句诗无法写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给读者留下了结合诗人的经历去驰骋想象的空间。

  尾联照应首联。作为幕府的参谋而感到“幕府井梧寒”,诗人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那个鹪鹩鸟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他从安史之乱以来,“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那饱含辛酸的“伶俜十年事”都已经忍受过来了,如今却又要到这幕府里来忍受“井梧寒”。用“强移”二字,表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而是严武拉来的。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诗人一夜徘徊旁徨、展转反侧,心中并不安宁。

  杜甫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这理想难得实现,所以早在759年(乾元二年),他就弃官不做,摆脱了“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的牢笼生活。这次作参谋,虽然并非出于杜甫自愿,但为了“酬知己”,还是写了《东西两川论》,为严武出谋划策。但到幕府不久,就受到幕僚们的嫉妒、诽谤和排挤,日子很不好过。因此,在《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里,他诉说了自己的苦况之后,就请求严武把他从“龟触网”、“鸟窥笼”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诗人宁愿回到草堂去“倚梧桐”,而不愿“栖”那“幕府井梧”的“一枝”;因为“倚”草堂的“梧桐”,比较“安”,也不那么“寒”。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解释这首诗说:“此秋夜‘宿府’而有感也。上四叙景,下四言情。首句点‘府’,次句点‘宿’。角声惨栗,悲哉自语;月色分明,好与谁看:此‘独宿’凄凉之况也。乡书阔绝,归路艰难;流落多年,借栖幕府:此‘独宿’伤感之意也。玩‘强移’二字,盖不得已而暂依幕下耳。”这意见值得参考。至于上四句叙景、下四句言情,也只是各就主要方面加以区分的。其实,上四句虽偏于叙景,而景中有情;下四句虽重在言情,而情触景生。八句诗情景交融,构成完美的意境,令读者玩味无穷。


   6、诗圣杜甫一生壮志难酬,饱尝离乱之苦,他的月亮多是凄清而苦涩的。在千古传诵的《月夜》中他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句句从月色中照出因战乱而离散的妻子,想象着同一月亮下妻子的可怜身影。夫妻的悲欢离合,国家的治乱兴衰,以及对动乱现实的忧愤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都借了这月色抒发出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在月下还思念着“无家问生死”的故园和亲人,怀念着难以再见的故乡的明月。到了晚年,他“漂泊西南天地间”,更加思念故园和故人,常常望月寄怀,“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中天的明月尽管美好,却衬得诗人更加孤苦寂寥,以至于夜深时,“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是啊,就连月亮都耐不住这苦寂而悄悄地移去了。

  一轮明月,不知蕴怀了诗人多少悲喜哀乐。


   7、唐诗大多都是些和月光交织在一起的文字,有些被晕黄的月笼着,有些被皎洁的月映着,有些被圆圆的月托着,有些被弯弯的月钩着……唐朝这些痴人啊,望着这月亮,想着这月亮,或悲或喜、亦哭亦笑,或吟啸抒怀,或黯然神伤,不经意间,便创造了光耀整个唐朝的奇迹。 

    于是,唐朝的月和唐朝的诗交相辉映,月,便也染上了瑰丽缤纷的色彩,显得有几分神奇,几分玄妙。我也禁不住跟上这群痴人一起去探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这样吗?不。借着唐诗的光辉,透过历史的尘烟,看,唐朝的月亮仍是那样地真切!

    唐朝的月亮,洒着清幽的光,映照着静谧的山野,拙朴的柴扉,幽洁的松林,清雅的竹丛。这些被出入其间的摩诘看了个真切,情动于衷发而为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明松下房栊静”,月,悄然飘临静谧山野,惊醒了欲睡的山鸟,将月辉轻洒在屋舍的窗台上,诗人是那样地欢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于松林间抚琴自娱,而那山月便如相约,溜入松林来相和共赏。唐朝的月,是王维的月。是诗人的知己,性情闲适恬淡,志趣高洁幽雅,伴着诗人或安然自娱,或吟啸弹琴。 

    唐朝的月亮,独挂中天,清冷寂寥。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中原大地尘嚣漫天,战火连绵。杜少陵颠沛流离,浪迹他乡,这清冷月色让诗人思绪万千。“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望着这中天孤月,诗人想起了阔别的家园。“今夜绋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千里之外的爱妻在闺中望月疑思,未谙世事的小儿女正酣然入梦,而诗人此刻不也正念着千里之外的妻子儿女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自然,情同手足的弟兄也让诗人愁绪万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诗人因上疏救房馆而治罪,罢左拾遗,漂泊不定,流浪多年,这多舛命运让他伤心不已,不禁为自己的功业前途而生愁。唐朝的月,是杜甫的月。它清冷沉郁,轻易便勾起了羁旅他乡的诗人那无尽的愁思满怀的惆怅。

    唐朝的月亮,出入山川溪谷,游走湖畔江岸,皎洁白皙有如佳人,俊秀飘逸恰似仙子。诗人太白遍游名山大川,饱览秀美风光,更兼笔致飘逸,想象天外,于是。他俩成了一对极具缘分的朋友。太白一生爱月,少时即对月天真好奇,更有月下独酌,把酒问月,连女儿也给起了个叫“明月奴”的闺名,其对月之痴竟痴似如此!“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如平羌江水流”,“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月亮是那般爱水,诗人欣然赋诗,以酬知己。“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这月亮有是那么爱山,成了行吟于山岭间的诗人的伴侣,这让诗人喜不自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晴天揽明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这痴人竟想与月同饮,共享酒趣,甚至还想揽明月以仙游,何其浪漫,何其旷达!这唐朝的月是李白的月,这月伴着诗人游山涉水,给他带来欢愉,为他遣去悲愁,她飘逸俊秀,悟通人情,无怪乎诗人对其如痴如醉。 

    唐朝的月亮洒着清辉游荡在静谧山野,发着冷光独挂寂寥中天,带着淡淡的月晕出入奇山秀水。月下,一群诗痴,一群月痴。王维看她如得道退隐的高人,杜甫看她如孤寂贫寒的逆旅,李白看她如俊秀可人的仙子……有多少诗痴便有多少唐朝的月亮。

    唐朝的月把唐朝洗落得干净明澈,我走进唐诗,这月亮便走进我心里,悬在我心头。“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亦见古时月”。唐朝的月啊,你是如此地瑰丽多彩,让我时时怀想,思念不已!


    8、说起中秋人们自然会想起月亮。自古以来,中秋这个节日就是和八月十五赏月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秋节又称“月节”、“月夕”。记得小时候在乡下过中秋,其实是颇为冷清的。中午照例要吃一顿炒米粉,午饭前先祭一下祖先,此外便没有什么别的节目,甚至连月饼也没得吃。那时过中秋节,在我看来最有意思的还是赏月——或者说“看月”吧。

  “赏月”似乎只是文人雅士的“韵事”,这个词似乎与乡下人并不相干。那时乡下人一般也不说“赏月”,而只说“看月”。那时候过中秋节,到了中秋这一天,我特别关注的是天气的变化,甚至早在一两天前,就开始担心阴天、下雨,怕到时看不了月。好在秋天雨水不是特别多,中秋这一天常常能碰上好天气。等到天色渐暗,就在院子里等着看月亮从东边的山头上升起。看着月亮冒出了山头,心中便隐隐觉得有一丝惊喜,那月亮看上去似乎也显得特别亲切。一样的夜晚和月亮,却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这正是节日的好处了。仿佛这时辰是装在了画框里,专门供人欣赏,并且使人在顾慕流连之际,恍然有感于这光景的珍贵和美妙。不过我并不想夸大中秋月的好处。中秋的月亮固然不可不看,但是对我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看月,每一个晚上的月色也都是好看的——实际上平时不看月的人,中秋的月看了也是白看。

  在乡下的庭院里看月,称得上是人生的清福。小时候,我住的乡下还没有电灯,但这对于看月却是一件好事。月色如此纯净,看那满地的银光,婆娑的树影,甚至看那屋檐投下的一片暗影,都能使人怦然心动,仿佛在那光与影、明与暗之间,隐藏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田园接近于自然,在乡下看月的好处,在于能得纯朴自然、清静幽远的真趣,而同时又不失人间烟火温暖的气息。那种情景正适合于我这种怀有神仙梦想,而终究不能免俗的人。我因此想起了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也正是在梦想飞升之际,却转而更加顾惜这无常而不失其温暖的人间?

  但是乡下的月色离我是有些远了。如今城里人过中秋,看重的似乎是月饼,而不是月亮。而我也有许多年没有好好看一看中秋月了。住在日见局促而又灯光缭乱的城市里,难得有看月的去处。当然,若是有兴致的话,是可以去野外看月的——我住的地方恰好离江边郊野不远。只是那一带有些芜杂,河滩也不舒展,并非看月的上好去处。而且在我看来,在荒郊野外看月,也有点过于荒凉了。其实月色原本就是清冷的,看月也正不妨有点荒凉的感觉,但看月的所在须有亭台楼阁作为依凭,方才不失其从容自得之趣。否则身处荒野,形如鬼魅,不免顾影伤神,令人气索。我也曾两次应同学朋友之邀,一起去江上看中秋月,但感觉并不是很好。近年岁数渐长,况兼疲病,每逢中秋,碰到有人约我出去喝茶看月,常不免要想到李清照的词句:“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但中秋不看月,当真是辜负了良辰佳节。每年到了中秋,我仍然关心天气,担心阴天下雨;仍然不忘到狭小的阳台上去坐坐,看看月亮,看看那一片被楼房切割出来的不规则的天空,好歹也算是了却了一点看月的心愿。

  拉拉杂杂写到这里,行文也该结束了,却还不知道该给这篇文章取个什么题目。无端想起了杜甫的名句“中天月色好谁看”,就权且借来做个题目吧。(

  又听见阶下芭蕉被秋雨敲打的声音,红艳艳的,一点点,一滴滴,如泣如诉;又看见阶下青苔被秋风吹乱的皱纹,绿幽幽的,一丝丝,一缕缕,如烟如雾。归书如梦,归鸿难及,归心无寄,中天月色好谁看?

    这个秋天有很多的冰冷,这个秋夜满眼是红树,满眼寂寂,又听得清角吹寒,呜呜咽咽,空空荡荡,端的是素秋难敌,风雨愁煞人……


    10、中年的调子似乎是宁静的灰色。灰色,令人想到单调或晦暗,真质地被浓重的铅华所淹没。的确,丰富而单纯、明快而流丽的灰调子十分难求;靠技巧是不行的,惟有将心灵的质地大胆显示出来,才获得此种自然的和谐,透明的质朴——此时,调子刚好表现了质地,而不是悬空的存在。它又好比多声部的交响曲:时而徐缓低沉,仿佛在往事中感伤徘徊,令人回肠荡气;时而响亮激越,如同冰河铁马,瀚海惊鸿……我们感到了悲怆或激奋,光明或黯淡的调子——而非个别的音符、色块和字句——我们又从而感受到心灵的质地……

    半透明、不成型,但滤光最佳——这是童年鹅黄色的调子。华滋华斯和邓南遮总喜欢将童年的调子过渡到中年来——他们的诗句好比洞开的窗户,让光明从山崖从原野滤进房间来;又如无尘的清凉伴着欢快流动的微风,从清晨悄悄吹入中年。“云淡风轻近午天”,就是这种调子;节奏轻快,很晴和、无牵累的样子。老舍笔下高爽而空旷的秋天,灵动的鸽子和纸鸢;汪曾祺笔下软软的芦穗和蒲棒,滑溜溜的莲蓬和野菱角——都进入这种素淡平和、令人怀旧的调子,梦幻一般。但在多数人眼中,中年犹如杜工部诗:“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真的,月色很好,但中年人有童年清朗的目光么?能感受好调子的是童年,能表达这调子的却在中年。可惜中年人不那么敏感——他只爱追忆。永远值得追忆的是童年!童年的巷子比今天深,草甸比今天密,树冠比今天高;童年的月亮也比现在大得多。

    日常生活就是那么琐屑、实在、无奈。但愿有一天目的与手段合二而一!谋食与谋道并行不悖!但眼下,中年的历史有待修正勘误,中年的艺术,已撤退到人生边上了。他看出,真工夫唯难,大半失传;花招数唯易,故而风行——避难趋易是人类,尤其是中年人的天性。他逐渐明白:纯净的真理之光,人的眼睛难以适应;有大用的东西往往不实用。譬如交友,非功利的故交你眷念,却没闲情相互砥砺;讲实惠的新交,你只是需要,却谈不上契重。“新相知”之乐,于今尤为难得了。陈后山诗:“书中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真的,中年人如果不开铁门、出衙门,客人是不会无故光临的——何况是、陋室中、寻常坐从容的意中人……

    事实上,中年人蛮可以将自己看成青少年的,两者之间有什么明显的界线?如果硬说有,请问界线在哪一年、哪一天?不错,某一天,牙齿松动了,关节不灵了,眼睛模糊了,头发白了几根,亲友谢了几枝,但这些迹象与其说是中年的标记,莫如说是生存的标记。因为生命恰好是一个充满矛盾、不断蝉蜕的过程。只有一如既往保持纯真质地的人,才能使中年的调子恬澹晴和,并且愈老愈显其光泽……


    11、月光如水水如天,静谧的夜晚,因为有月的相伴,所以不再孤单。然而因为心境的不同,虽然看见的是同一轮月亮,观月的人却也有不同的所悟。苏轼在《中秋月》中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美景易逝,容颜易衰,人世变幻,今晚的月色如此美好,可是能长久吗?不会的。明年的这个时候,又将在哪里观月呢,一种哀叹伤感油然而生。李白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个人赏花,观月,品酒,虽然难免有孤寂之感,可是能闻到花的清香,在月亮的陪伴下,淡淡地饮着浊酒,这种对影成三人的境界一个之中又真正能拥有几回。有人为浮名所累,有人为生活所逼,没有心情也没有闲情对月伤怀,所以杜甫才会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感慨。月色虽好,可有谁来欣赏呢。就算没有人来欣赏,没有人懂得欣赏,月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变幻着各种姿态,把她美好的身影留给万事万物。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