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译文]  天边挂着七八个星星,山前飘落着两三点小雨。

  [出典]  南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注: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注释:

   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作者闲居带 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而贯彻全篇的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乡的特点,又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馀味无穷。

    《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别枝:旁枝。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旧时茆店:过去很熟悉的那一所茅草店。见:同“现”。 

 

   3、译文1:

    明亮的月光惊动了树枝上的熟睡的鹊儿,轻轻吹拂的夜风中不时送来阵阵蝉鸣。在稻花香里,听到连着一片的蛙声,好像他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天边挂着七八个星星,山前飘落着两三点小雨。往日在社林边的乡村小客店,在山路转过溪桥的地方忽然出现。

    译文2:

    明亮的月光惊动了正在拣枝的鸟鹊,半夜的风吹醒了蝉儿。稻花飘香,一片蛙声,在诉说丰收。

    乌云出来了,天边只剩七八个星星,山前已有两三点雨了。急忙转个弯,过了一座桥,在一片树林旁边,忽然出现了一间熟识的、可以躲雨的茅屋。

    译文3: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译文4:

    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鹊,
   使它惊飞不安,
   一阵阵的蝉叫,被半夜的清风传来耳畔。
   稻花的香气,送来丰收的信息,
   高唱丰年之歌,蛙声连成一片。
   七八个星星,闪烁在远处天边,
   两三点雨滴,洒向山峰的前沿。
   往日,社林旁边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转过溪边石桥,突然出现面前。

 

   4、辛弃疾生平见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丢官之后,辛弃疾仍显示出一个文人应有的沉默和执着,先后写出了《水调歌头·盟鸥》、《清平乐》、《西江月·夜行贡沙湖道中》等壮美的诗词。他用更多的诗词,来描绘田园风光。词中风物,联结着广袤乡村的一年四季,浸润着雨雪风霜,跳跃着日出月落,美到极致也彰显寻常。

   在纷繁的人事记忆中,辛弃疾眺望着清新的自然。牵挂人事有多深,进入野地就有多深。他执着于人生、理想,却一直在体察自然,“了解”自然,也说明了辛弃疾心中的“自然”,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人生的倒影。“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此经典的诗句,浓缩了辛弃疾的人生意绪。

    一位抗金英雄,最终还是成了我们的文化英雄。他迸发的豪气,他描绘的乡村,他眷恋的佳人,他怀念的友人,他喝过的酒、读过的书、弹过的琴,都经他的巨笔,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我们,也让笔者情不自尽地向他致敬!

 

   5、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我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着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6、  此词为辛弃疾罢官闲居带湖时所作。黄沙,指黄沙岭,位于上饶城西四十里处,闲居的辛弃疾常来此游玩,很欣赏这里的溪山之美。这首词写的便是某个夏夜,他行于黄沙岭田间小路上的所见所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

    乌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常会被月光惊起,乱飞乱啼。曹操《短歌行》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苏轼《杭州牡丹》有“月明惊鹊未安枝”。

    首句中“别枝”之意,一直众说纷纭。有解作“远枝”;有解作“斜伸的树枝”;有解为“乌鹊要离开树枝飞走”;有解为“乌鹊拣选树枝”;还有人解为“月亮离别了树枝”。虽然难有定论,但从一二两句对偶考虑,“别枝”对应“半夜”,“别”字当是形容、修饰“枝”的,故解释为“远枝”或“斜伸的树枝”似乎更为恰当。

    词人虽是夜行,却似乎一点也不着急。我们仿佛看见他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山路上,一会儿看看明月走到哪里了,一会儿听听乌啼蝉鸣,悠闲自得。此时的他,没有需要快马加鞭的紧急公务要处理,也不用为他人的指责、诽谤而彻夜难眠。虽然遭弹劾免职,胸中还有诸多愤懑愁苦,但美丽的自然和恬淡的乡村生活替他化解了部分的愤激之情。所以,在这美好的夏日夜晚,走在宁静的山间小路上,他已经完全沉浸于清风明月之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不甘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蝉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词人继续信步前行。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挡住了。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词人身上。

    这一来,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也许一场倾盆大雨就会继之而来呢?他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突然出现在词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社”,土地庙。

 

    评 解

    这首词以轻快灵活的笔调,描绘了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乡村夏夜景象。词人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信手拈来,略加点染,置入画面,看似粗枝大叶,实则别具风流。词中美景与闲情融为一体,没有高深的典故和华丽的词藻,却清新可人,生动有趣。

 

   7、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县西,风景优美,所谓“溪山一片画图开”(辛弃疾《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辛弃疾在其附近建有书堂,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辛弃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那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终于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在任湖南转运副使期间,他曾奏进《论盗贼札子》,为民请命,历数百姓“嗷嗷痛苦之状”,指出“官逼民反”的事实,大声疾呼朝廷要“以惠养元元为意”。他在罢官闲居以前就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遂以稼轩名,自号稼轩居士。而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以至农村的一事一物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因而他对农民的疾苦很关切:“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浣溪沙》)风调雨顺,老百姓不致饿肚子了,他也感到很高兴。在这些农村词中,辛弃疾是把和平宁静的农村同污浊倾轧的“市朝”对立起来的。“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清平乐题上卢桥》)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正如他的朋友陆游说的那样:“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岳池农家》)。正是在这种复杂感情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也只有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类词的妙处。

     这首《西江月》写的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经历的一个片段。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栖息在绿树枝杈上的乌鹊,以为曙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而起,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树枝还籁籁作响呢!当它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时,才在另一根树枝上停息下来。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叫起来。就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们的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水国的骄子们似乎很理解我们词人欢悦的心情,于是为他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就从这青蛙的一片合唱声中,我们的词人已听到了丰收的消息。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他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江南夏夜的舒适之中,于是情不自禁地翘首遥望天际,那里只有稀疏的几颗星星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是江南的盛夏天气呢!不知什么时候,忽然飘来几片浮云,恶作剧似地洒下几点雨来。这突来的阵雨打破了词人的雅兴,使他不得不匆匆急步,躲避这夜来的飞雨。急于赶路,不暇四顾,路到溪桥一转弯,猛然抬头,嘿!一爿熟识的茅店就出现在土地庙的树林边。这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这幅江南山村月夜图,作者是运用哪些艺术手段来表现的呢?

    首先在词调的选择上,作者选用了易于表现活泼欢快情绪的小令《西江月》。《西江月》词,为双调,五十字,上下阕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厌韵。这首《西江月》的“蝉”“年”“前”“边”四字都在平声“先”韵内,而结句的“片”“见”两字虽属仄声,但在词韵中也属同部。这样平仄韵同部互协,可以增加词的声情之美,而这两个仄韵字都安排在上下阕的结句上,声调短促,戛然而止,使整首词更显得和谐有力。《西江月》每句字数大致整齐,为六、六、七、六句式。上下阕开头两个六字句,易于对偶。这首《西江月》上下阕开头两句对偶都很工稳。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别枝”的解释问题。据我所看到的,大致有三种解释:一种是释“别”为“离开”,这里又有两种细微的不同说法,一是说月光“离别了树枝”,一是说乌鹊“离开枝头”;第二种是释“别枝”为“斜出的树枝”;第三种是释“别枝”为“另一枝”。我认为第三种解释是比较好的。因为“明月”两句对仗十分工稳。“明月”对“清风”,都是自然景象,真可谓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惊鹊”对“鸣蝉”,“惊”“鸣”都是动词,而且都有使动的意思,“鹊”“蝉”皆属能飞善鸣的动物;“别枝”对“半夜”,“枝”“夜”都是名词,“半”在这里作形容词用,“别”亦应是形容词,若作动词,则与“半夜”不对偶。再说,词的下阕开头两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对名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对仗非常工整。怎么能够设想,精通词学的辛弃疾会在同一首词的对偶处出现不对偶的现象呢?其实,这里的“别枝”,与唐代方干《寓居郝氏林亭》诗之“蝉曳残声过别枝”中的“别枝”是一个意思。苏轼的“月明惊鹊未安枝”(见《次韵蒋颖叔》《杭州牡丹……》两诗),周邦彦的“月皎惊乌栖不定”(《蝶恋花早行》),说的也是明月使鹊惊起,不能安栖,意境也是相同的。

    其次,是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原都是无情物,而惊鹊、鸣蝉、青蛙,自然也不会有人的感情。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对于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来说,他所看到、听到、嗅到、触到、感觉到的一切,都是令人心情舒畅、欢欣鼓舞的。整首词的中心是“说丰年”,而着重表现的是作者因年丰而引起的欢快情绪。词的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静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都是为了突出“说丰年”三字。上阕对“面”的渲染,已形成欢快喜悦的氛围。词的下阕则着重于“点”的刻画。作者选取了夜行途中一个带有戏剧性的特写镜头,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个妙趣横生的小插曲,使全词声情为之一扬。词的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而一、二句的“四二”句式,节奏轻快,跌宕起伏,末句的“转”字、“忽”字,更使作者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夜来飞雨,并没有使作者懊恼、扫兴,相反,更增加了词人的兴致。有的同志认为“七八个星天外”是“写云层之密”,只是从云层里透漏出来七八个星星。但从整首词看,这样解释则缺乏情致。这一句是和词的首句相照应的,写的正是“月明星稀”的实景。黄遵宪《早行》诗:“东方欲明未明色,北斗三点两点星。”写的也是这种情景。如果云层很厚很密,那么酝酿时间必然较长,星星只能透漏出七八个,那么月亮定是黯淡无光了,这样作者思想上必然早有防雨的准备,这与上阕所描写的悠然恬适的心境是不相称的。再说,作者经常来往于黄沙道中,对沿途景物非常熟悉,如早有准备,那结句的“忽”字就无着落。盛夏时节,天气多变,刚才还是月明星稀,清风徐徐,想不到刹那间飞来几片乌云,接着撒下“两三点雨”,作者猝不及防,不暇思索而匆忙躲雨,及至“路转溪桥”,“旧时茅居”才蓦然出现在眼前。“忽”字在这里用得是很传神的。所以我说这是“夜来飞雨”,是盛夏的阵雨。如果是未雨绸缪,大雨将至,那就未免有点大煞风景了,而与整首词轻快活泼的情调也不和谐。五代卢延让《松寺》诗云:“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唐李山甫《寒食》诗亦云:“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辛弃疾在遣词用字上显然是受了他们的影响,但不能据此断定“七八个星”是由“云层之密”所致。

    再次,全词用语明白如话,而又灵活多变,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轻快活泼的情调。辛词好用典,好发议论,但这首小词,作者一不用典,二不发议论,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描写出来,清新活泼,摇曳多姿,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使人读来感到异常亲切自然。应该说,像辛弃疾《西江月》这样描写农村风光的抒情小词,在整个古典词中是不可多得的。(张忠纲)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天边挂着七八颗星星,山前下了一阵零星小雨。七八个星:状写天空月明星稀情景,星星只有数得出的不多几个。天外:天边。两三点雨:状写阵雨稀疏,只感觉到不多几点。○两句写雨,是夏夜阵雨将临的独特景象。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作者妙用数字写景抒情的佳句。上句写下雨来前,天空已起了乌云,明月被掩盖了,遥远的天边还闪烁着七八颗星星,下句紧接着写雨来了,在山前飘落两三点雨点。“七八个”“两三点”逼真摹状出星星的疏落和阵雨的轻微;由远望“天外”疏星到近看“山前”雨点,表现了匆匆赶路行人心情的焦急,并为下文“忽见”茅店的惊喜神态作了衬托。“七八个星”与“两三点雨”、“天外”与“山前”形成一个新奇工整的对仗,那么自然妥贴,似乎是作者随手拈来,笔调真实灵活洒脱。于是,“七八个”与“两三点”这一对数量词,在词人的笔调下,竟让天外星与山前雨增添了活泼动人的实情、画意与趣味。

    云从身后吹来,前方目所及处,那边天外还有几颗星星闪烁,这里山前却落下几点雨。写出了山里夏天的特点:见云就有雨。

  夜间途中遇雨,心情应该是着急的。然而词人却用轻松的笔触,用不确定的几颗星,不确定的几点雨,表现了漫不经心的悠闲从容。

  文字简明朴素,没有浓笔重彩的描写。由首句,我们看到天边未被云遮的一线明朗处,几颗星星在眨眼;由次句,我们听到扑嗒扑嗒落下几滴雨。恍如身临其境。

 

   9、“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夏季,白天都是炎热的,送友人这个,希望清风细雨为其带来一夜的清爽。主要是送友人一个意境,因为想着友人当时看到留言应该是晚饭之后的闲散时间吧。正好可以更好的体会夜行看到的景色和那份心情。这整首词都是轻松欢快愉悦的心情,我尤其喜欢这句,试想一下,月朗星稀的天气,漫步在清风中,嗅着稻花的馨香,耳畔传来鹊声蝉鸣和蛙声阵阵,溪水在脚边轻轻流淌,举头望去,星星似乎也沉醉在这美好的夜色里,连细雨都情不自禁的赶来凑热闹(之所以说细雨是因为只有概数的“两三点”)。迷蒙的雨丝悄然落下,闭上眼,是不是可以感受到那落在脸颊上凉丝丝的舒服感觉?

 

  1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不见灯火,不闻人声,只有夏蝉之唧唧,和飘散的萤光。这亘古的纯澈月光,和着晚风掠过柿子树叶沙沙的微响,伴着山神过去了春夏秋冬

  11、辛词在语言上融会贯通,既从古代各种文体的不同作家作品,如《诗经》、《史记》、《庄子》、《楚辞》、《世说新语》、陶诗、杜诗、韩柳散文中广泛地撷取精华,使词具有典雅之气,同时,又大胆地吸取民间口语,使词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

 

 

  12、枯燥乏味的数字一经作家的精心点染,便变得生气活现,斑斓多姿,蕴涵丰富多彩的审美意义。

  (一) 磅礴恢宏的气势美 夸张地使用数词,可以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或作用,渲染一种磅礴恢宏的气势,收到惊心动魄的表达效果。柳宗元的五绝《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首联从大处落笔,说“千”道“万”,描“山”绘“径”,勾勒背景,拓展视野,配合“人”“鸟”动景的描绘,展示了一个纯洁寂静、辽阔苍茫的粉妆世界。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孤舟独钓,诗人不惜用一半的笔墨去描画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辽阔,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体对象就越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之阔大反衬“孤舟”“独钓”之渺小,舍“千”去“万”,“孤”“独”两字就寡淡无味了。其次,诗人把“鸟飞”“人踪”这类平常事放在“千山”“万径”之下,辅之以“绝”“灭”的情状描写,这就把司空见惯的动态一下子变成了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非同寻常的奇特景象。因此,后两句原来属于静态的画面,由于摆在这种极度幽静、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显得空灵剔透、生气勃勃了。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展示诗人那种急于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耿介性情。

   此外,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固长”,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等等诗句,均是妙用数词,凭添风采。它们或想落天外,或夸张奇绝,或骇人听闻,从不同的角度生发开去,精当地传达了诗人的喜怒哀乐,呈现出一种或苍凉、或忧愤、或昂扬、或壮阔的气势美。

 (二) 别具神韵的意境美 精心地锤炼动词,可以形象地描绘事物,传情达意,展示一种清晰如画、余韵悠长的意境美。叶绍翁的七绝《游园不值》即为典范。“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诗人春游访友即景之作。后两句凝炼形象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春色,并寓有深刻的哲理。有人问,百花盛开不是比“一枝红杏”春意更浓吗?其实,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正在于“一枝红杏出墙来”。在“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时,偶尔抬头,忽见一枝红杏悄然独放,挺出墙外,便感觉到特别新奇别致。一枝红杏有一枝红杏的美,清新、宁静、闲适、孤傲,改为“数枝”或“百花”,却是展示一种热烈、繁盛、壮阔的美,两者意趣迥异。同时,这“一枝红杏”又是一种清丽典雅的含蓄美,露出墙外的虽然只是一枝红杏,那园内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却可以由读者去想象补充。“一枝红杏”是“满园春色”的报幕者。一枝独放,一以当十,蕴藉含蓄,神韵活现。

  此外,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等诗句,均是刻意选用数词,或绘形传神,或表情达意,或寓理于形,充分展现出一种随物赋情、意韵悠长的意境美,引人深思,令人神往。

  (三) 错落有致的结构美 古典诗词中,几句之内连用数词,上下对应,前后勾连,可以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结构美。杜甫的七绝《绝句四首》(其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短短二十八个字,数量词组占了四个,共八个字,而且两两相对,整齐一律。“两个黄鹂”在浓密翠绿的柳林中鸣叫,唯其“两只”,声音才清脆悦耳,气氛才幽深宁静;“一行白鹭”飞上蔚蓝高远的天空,唯其“成行”,情调才不孤单,形象才不呆板;“两个”与“一行”不仅形式相对,而且意趣相衬,均是写实传神。后两句“千秋雪”与“万里船”均是虚写相对。千年积雪,洁白晶莹;万里船只,待命远航。画面开阔,意境深远,形对神合,堪称形式美的典范。
  还有,辛弃疾的词“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王之涣的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的诗“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等等诗词,均是巧用数词对仗而造成结构上的规范严谨。

   平淡无奇的数词只要稍加点化,精当运用,也是可以收到妙趣横生、神采飞扬的艺术效果的。或夸张奇诡,撼人心魄;或刻意求工,别具神韵;或合理安排,错落有致。学习古典诗词时,只要我们对此深思细玩,一定是受益匪浅。

 

  13、“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的乡村布局就是审美布局。

  而乡村之为乡村,乃是城市的参照。

  乡野,乡土,乡村,这些简单的汉语词汇向我们诉说着多少美妙。我们多姿多彩的审美传统,穿越时光抵达今天,紧紧环绕着、包裹着这个“慧核”。城市有许多美好,创造着财富和荣耀,却也制造欲望与无聊的大面积循环。城市制造欲望,乡野消解欲望。英国的乡村、法国的乡村、德国的乡村、俄罗斯的乡村……欧洲的城乡格局真令人心动。

  这心动源于我们固有的审美内核:乡野。

  伟大的五柳先生,深深懂得动植物的“朦胧的欣悦”: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辛弃疾则感叹:“一丘一壑亦风流。”

  小路、田埂、拱桥、竹篱、野花、飞鸟、黄昏、夕阳、云彩、月亮、星星、炊烟、麦苗、稻浪、山峦、平原、草场、溪流、湖光、雨滴、雾霭、瑞雪、蛙声、鸡鸣、犬吠、人喧……

  哦,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嗡嗡嗡”的油菜花……

  所幸这些汉语中的美词,尚未退出我们的视野。

  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显然不是为了消灭这些美词。

  早在若干年前,费孝通先生就强烈呼吁:乡土中国应当成为城市中国的参照!

  中国的乡村不仅意味着十八亿亩耕地,她更是一个巨大的审美符号,民风民俗的符号。她以其自然辉映城市,以其朴拙挑剔城市,以其广阔的酥胸包容城市。

  城市与乡野,相异而相融。

  曾几何时相异凸显,城市对乡野翻着白眼斜眼。现在是到了再度融合的时候了,彼此青睐,城乡共荣:指向高空的钢筋水泥向辽阔而松软的、生机勃勃的大地致敬。

  每一个长居都市的中国人都有类似体验:城里楼里待烦了,乡下走一遭,瞧瞧风是怎么吹的,草是怎么绿的,山峦是怎么起伏的,麦浪是如何翻滚的,乡亲是如何串门的……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乡野之朴拙收缩欲望之膨胀。

  欲海无边,回头是岸。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1:49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