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技革命与哲学创新  科技革命挑战传统思维价值观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20世纪科技发展提供的最大哲学启示,我想是预示着人类的思维方法面临着大变革,是处在人类思维第二次巨大飞跃的前夜。
  人类思维的第一次大变革,是指从远古时代的原始思维——简单概括为“动作思维”或“形象思维”走向文明思维,也叫“概念思维”或“逻辑思维”。远古人的一切思维方式,是和他们的直接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明确的抽象概念,甚至物我不分,主客体不分。后来,人类开始学会用语言、概念、逻辑来进行思维,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概念思维,可以说创造了现代文明,它是很了不起的伟大的人类思维。
  从哲学眼光来看,20世纪以来科学和人类实践的成果,所体现的一个最重大的变化就是突破概念思维,走向“实践思维”。所谓“实践思维”,即“综合的、历史的、动态的思维”,或称为“关系型的动态思维”。它的一个显着表现就是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从以实体为中心的实体主义思维进入到以关系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总的方向。“实体思维”的主要表现,就是人们相信世界上一切都有一个最终的可靠实体的基础,一切现象,一切表现都一定是某个实体的存在,或它的属性。无论解释什么,都要找到了一个什么“体”或什么“学”,或把它说成是一个什么“性”。一切只要是可靠的东西,它就一定有个什么特殊的体,最终找到这个体,问题才被最终解决。
  从实体走向关系,就是把作为动词的“存在”问题,提到了中心的议题。这是哲学发展的前沿,它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也是相互一致的。人的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就是社会实践。人的思维向实践发展,实际上是思维在进一步充分显示人的本质、人的规定性和人的能力。这一趋势,将展开人类历史的新画卷。
  另一个重大启示是,科技新发展对传统价值观(包括伦理、道德观)的挑战。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提出了许多事关人类生存和尊严的重大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各种伦理学说:科技伦理学、环境生存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学科产生,成为上世纪末的一大热点。这种现象说明,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的新发展,它们提出的新问题,对我们传统的价值观乃至整个哲学提出了挑战和冲击。因为,这里出现的许多重大问题,已经不是传统理论框架所能够回答的,而是包含着对传统伦理观念及其前提的一种超越要求。只有在重新批判地思考并回答一些基本前提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对它们作出有效的回答。
  譬如,一个有关环境生态伦理的争论。人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生态?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是为了实现动植物与人类一样的“平等权利”?质言之,这个争论理论焦点在于:我们理论认识是要从此根本否定“以人类为中心”这一原则,还是重新理解和合理地规范它的内容及涵义。
  再如,有关生命伦理的争论。严格说,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当今,克隆技术的出现,使复制人由幻想变成了现实。这就为伦理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确定通过技术复制出来的生命个体的社会属性;他在什么条件下和在什么意义上是一个现实的、完整意义的人,从而享有人的权利和责任。
  在科学技术业已将“人是什么”这个问题重新提出,并要求提供比以往更精确的回答之际,如果哲学和伦理学留于未加批判的传统观念之中,哲学即使不成为实践发展的阻力,至少也可能陷于隔靴搔痒的空谈之中。
社会科学报沪⑤B2科学技术哲学李德顺2003200320世纪科技发展提供的最大哲学启示,我想是预示着人类的思维方法面临着大变革,另一个重大启示是,科技新发展对传统价值伦理观的挑战。李德顺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作者:社会科学报沪⑤B2科学技术哲学李德顺2003200320世纪科技发展提供的最大哲学启示,我想是预示着人类的思维方法面临着大变革,另一个重大启示是,科技新发展对传统价值伦理观的挑战。

网载 2013-09-10 20:59:04

[新一篇] 當代科技革命與哲學創新  生物技術時代的倫理恐慌

[舊一篇] 當代科技革命與哲學創新  科技:蛻變為意識形態之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