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变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显着特征已成不争事实。几乎所有的国家或地区都卷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中,并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许多国家以不同形式参加了一个或几个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为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区域一体化的推动者和参与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早在战后就已存在,但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后发展极其迅猛,呈现出新的特点或动向。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并行发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94年第24条允许国家之间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或为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需要采取某种临时协定。其前提是保证区域性集团在区内真正实现实质上所有贸易领域的自由化,同时对区外非成员的关税不能比以前提高。这就表明,作为致力于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GATT(或WTO )承认区域一体化是一条通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事实上,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及文化背景,最本质地反映了在当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国际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对国际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态势表明,在开放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区域化与全球化可以趋于一致。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区域内部成员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只是向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过渡的中间阶段或必经阶段,或由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当前主要在基于地缘的国家或地区构成的区域内,而不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得区域化成为当代全球化的一种表现或局部替代。区域化和全球化是互补而非对立。它反映了民族国家既期望在全球化中分获利益,又想在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经济中,通过区域集团的力量来保护和改善自己地位之间的一种比较选择。欧盟(EU,1993年以前称为欧共体)内部进一步自由化,统一的一系列标准,欧元(EURO)的引入,使得其他国家对EU的出口更为便捷,节约交易成本,这不仅对EU成员,而且对其它地区的贸易和世界贸易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二、区域一体化组织外延和内涵发展同时进行。EU从1958年成立起,经过前后4次扩大,成员由创立时的6个扩至目前的15个,并且,从1995年以来,EU加紧推行“东扩”至中东欧和“南下”至地中海的扩展战略。与此同时,EU从相互减免关税、建立关税同盟开始,以后又陆续实行共同农业政策、渔业政策、贸易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内部汇率机制,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1993年基本建成了统一大市场,并在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的自由流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8年第一批11个欧洲经货联盟创始国的确立、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的选定及7月1日欧洲央行的开始运作,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在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这都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发展的深化和演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由18个扩展到21个。其合作内容从以往过于强调贸易投资自由化到把加强区内成员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放在与贸易投资自由化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双轮齐驱”。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基本框架基础上扩大、发展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正谋求向南延伸, 试图实现整个西半球的经济区域联合,其内部发展的目标包括从贸易、投资自由化到环境保护、劳工权利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成立于1967年的东盟(ASEAN )先后二次扩大,现有成员9个, 其内部发展目标也由过去色彩较浓的政治集团组织加速向经济政治集团组织转化,并决定于2003年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建成东盟投资区。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为加强东盟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东盟各国正积极协商,拟提前于2001年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SEAFTA)。在南美,由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巴拉圭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于1995年1月1日正式运作,后又发展智利和玻利维亚为伙伴国。 在加快实现内部一体化的进程中,MERCOSUR目前正在向EU学习和了解实行统一货币的经验,且正在酝酿制订一项建立统一货币的长期计划。
  三、区域内合作与跨区域间合作相交织。1.区域化中次区域层面的发展。APEC中包括了三大次区域组织:NAFTA、ASENA、ANZERTA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当前正在进行谈判,拟于2005年建立,由34国组成的美洲自由贸易区(AFTA)包括了安第斯集团、加勒比共同体、拉美一体化协会、南方共同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次区域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又包括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国家共同体合并的谈判也正加紧进行。2.区域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合作。从1996年开始,两年一次的亚欧会议(AESM),正成为东亚和西欧两大地区发展经济合作的一种方式。欧盟拟与南方共同市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同时,也计划与北美建立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3.区域组织与单个国家的合作。如每年一次的欧盟—中国首脑会议,拟建中的美国与欧盟国的跨大西洋联盟。
  四、区域一体化组织体制上的开放性与歧视性、排他性共存。1.相对不同区域一体化组织而言,既存在开放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如APEC和AESM主张实行开放的地区经济合作;又存在相对具有排他性、歧视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如EU和NAFTA、MERCOSUR。2. 在同一区域一体化组织发展中既有歧视性、排他性,又存在动态的开放性。EU的共同农业政策、共同贸易政策和反倾销政策,NAFTA 的原产地规则等突显了区域一体化组织内外有别、差别对待的传统意义上的排他性和歧视性。但从动态或发展的眼光看,EU、NAFTA 等随区域集团外延的拓展和内涵深发、递进的同时以集团的形式参与其它地区的活动,并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因而也表现出开放性的趋势。3.同一区域组织中,区域组织整体的开放性与次区域组织的排他性、歧视性。APEC既对区域内开放,又对区域外开放,实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即反对建立一个有悖于全球自由贸易目标的内向型贸易集团,以有助于鼓励和加强整个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方式来追求亚太地区的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 而 APEC 中的ASEAN,其内部积极推行和追求贸易投资自由化,对外包括对非ASEAN的APEC成员实现区别对待政策。
  五、在区域组织运作方式上,以市场为动力的松散性、灵活性的区域化组织与以契约来维持的机构化、机制化的区域化组织共存。AESM作为亚欧磋商方式,没有正式会议议程和会议文件,领导人磋商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济合作、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问题,磋商结果以例行的主席声明形式发表,没有强制性或约束性。AESM磋商的形成是由于亚洲经济的勃勃发展为依托的广阔市场和良好投资环境,对EU的发展至关重要。对EU和亚洲的东南亚国家及韩国、日本而言,发展对外贸易,积极扩大出口在其经济增长中起的主导作用,这就决定了AESM只能是以市场为纽带,表现为松散性和灵活性。APEC的松散性、灵活性表现在其不依契约而成立,也不借契约约束成员的行为。作为一非超国家实体,不存在超国家的地区性行政和决策机构,成员合作的动力是市场驱动,以单边自愿为基础和成员国的协商集体行动开展经济合作。与之相反,NAFTA 以协定形式实现消除三国之间对货物、劳务和资本流动的障碍,并设立解决争端的机构。EU以法律形式约束成员之间的合作。EU《阿姆斯特丹条约》中的《稳定和增长公约》和《新的货币汇率机制》以法律的形式分别规范了“欧元区”创始国的财政行为和“欧元区”成员与非成员国的货币关系。MERCOSUR明确制订了实现所有行业自由贸易的自动生效时间表和较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并成立了超国家的权力机构——共同市场委员会和共同市场的执行机构——共同市场小组。
益阳师专学报40~41F8世界经济戴军19991999区域经济一体化代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基本走势,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生活,并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动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特点易永卿      中央党校世界经济学硕士生,北京,100091 作者:益阳师专学报40~41F8世界经济戴军19991999区域经济一体化代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基本走势,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生活,并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动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特点易永卿

网载 2013-09-10 20:58:35

[新一篇] 當今英國社會階級階層結構的變化

[舊一篇] 當代世界50年的多樣性統一進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