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政策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杨帆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中的垄断地位,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快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之间的差距,也纷纷制定高技术产业政策,以提高本国或本地区的高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模式
  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通常以科学实践为基础,重视基础研究和技术突破,大力开发高新技术,并迅速将高新技术产品推向市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这种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生产、从生产到市场的发展模式称为自主式顺向开发模式。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模式发展的。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都不如发达国家,采用自主顺向开发模式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它们通常采用跟进逆向开发模式,即先从提高市场竞争力入手,采用技术合作,引进生产线,在短期内拿出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同时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掌握先进技术,并组织科技攻关,陆续填补高技术研究方面的空缺,缩短科研和技术开发时间,大幅度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程。对于总体经济能力和科技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或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防高技术或微电子等某些重点领域,往往采用逆向和顺向混合模式,力图在高技术潜在竞争能力上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技术产业政策的特点
    1.重视技术引进
  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和创新,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一条成功之路。纵观韩国、新加坡、巴西等国家的发展,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都贯穿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韩国高技术的迅猛发展是与其长期坚持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引进美国、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分不开的。韩国引进技术的对象主要是日本,占技术引进的50%以上,其次是美国,占25%左右。近几年来,韩国开始重视从独联体国家引进核能等尖端技术。1981~1987年韩国共引进技术2598项,支付专利费约15亿美元,现在许多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技术水平。1968年,韩国的电子产品第一次进入国际市场时,产值为5600万美元,到1988年,电子产品的出口额已达到156亿美元。韩国引进技术的主要形式是技术贸易、吸收外资、与外国进行合作研究与开发、延揽国外科技人才等。
  印度把包括技术引进在内的一切与外国技术或资金发生联系的事务,都纳入“国外合作”的范围。印度的技术引进主要受《工业发展调整法》和《工业管理细则》的控制,这两项法规详细规定了技术引进和对外合作政策、程序、限制性条款、合同要求等。1991年6月拉奥政府上台后,针对印度近年来出口不振、外债增加、财政危机加剧等情况,提出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长期经济改革”措施,在引进外资和高技术方面迈出较大的步伐。政府允许外资在各产业部门所占股份的比例由原来40%的限额提高到74%,出口产品生产部门的这一比例可达100%,并大力简化外资申办企业和投资手续。印度在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时,先进行测绘,以利于仿制和向同类厂家转移,从而达到一家引进、多家受益的目的。
  台湾引进高新技术依照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大、附加价值高、技术层次高、污染程度低等六项原则,将通信工业、信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仪器与自动化工业、航天工业、高级材料工业、医疗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确定为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并将光电技术、软件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材料应用技术、高级感测技术、生物技术、资源开发技术和能源节约技术确定为引进和开发的八项关键技术。在高技术引进方式上,台湾采取“主动出击”策略,不仅通过直接购买专利技术、吸引海外资本等方式引进技术,更主要的是随着投资政策的调整,利用参加国际科技合作、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兼并或联合投资等方式,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
    2.制定优惠政策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一环。
  韩国政府为促进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先后制定了《遗传工程培育法》、《产业技术研究组合育成法》、《工业发展法》、《电子计算机网络法》、《中小企业创业支援法》、《新技术金融支援法》等。并在税收方面采取以下激励措施:(1)政府将着手修订税法,使投资技术开发和培养人员多的公司少纳税;(2)政府将根据技术成果的多寡和研究开发的效率,缩短研究设备与设施的折旧期;(3)政府对从事新技术开发的公司,提高公司资产的折旧率,其幅度为50~90%;(4)政府允许私营研究所在购买址后4年内开始运营,作为支持措施的一部分,政府将协助研究所的建设并对其研究设备减税。
  新加坡为了吸引外资直接投资于高技术,采取了如下措施:外资企业10年免税,允许外资企业汇回全部利润。在外资津贴上,新兴企业可获得30~70%的人员培训津贴,固定资产投资达一定比例者,可免交盈利税,并可获土地资助等。1983年以来,已有12家国际着名计算机公司在新加坡独资设厂,其投资额达1.3亿美元。
  台湾为吸引在高技术产业方面的投资,刺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投资和税收方面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对促进台湾开发和生产资本密集、技术密集、附加价值高的高技术产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内,凡经园区管理局认定对台湾科技发展有特殊贡献的工业投资,可在5年内减免土地税;外国投资者可享有100%的企业股权,也可以与台湾当局或本地企业共同投资;在科学园区划定的保税范围内,外国投资者可享受免征设备、原材料等进口税的优惠,还可享受奖励投资所规定的有关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9年内任选5年免征所得税的优惠;科学园区内的高技术企业可从其产品销售或开始提供劳务之日起,连续5年免征赢利事业所得税等等。
    3.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
  优秀的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人才外流,并以重金招揽国外高科技人才。
  韩国在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1990年,韩国共有科学家和工程师70503人(即每万人中有16.4人)。根据对高级人才需求量的预测,到2001年,韩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应达到15万人(即每万人中应有30人)。其中的10%,即1.5万人,应为高级科学家。为达到此目标,韩国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理工科学生的培养,充分发挥理工科大学的作用。(2)加快培养高级科技人才。韩国科学技术院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1973~1985年共培养出4038名高科技人才,并计划到2000年培养出4000多名博士级高级科技人才。(3)增派留学生和科研人员到国外深造。1982~1991年,向先进国家的企业、研究机构及大学共派遣了1353名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并计划在1992年至1996年,增派1000余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到先进国家进行博士后进修。(4)以重金聘请国外高科技人才。1968~1991年,由研究所、大学和企业招聘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总数已达1975人,其中永久性的有1051名,临时性的有924名。
  印度目前已拥有一支300多万人的科技队伍,科技人员总数仅次于美国和原苏联,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各种原因,大批科技人才外流,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外流更为严重。为防止人才外流,印度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1)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设立科技人员储备局,为归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安排工作和生活;(2)给予归国的科学家种种优惠待遇,增加回国科学家重点研究项目的拨款;(3)实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限制科技人员外流。规定凡是在国内有研究设备的科技人员,不许通过交流到国外去研究;申请到外国奖学金的留学生,要作出完成学业后回国的保证;不允许紧缺类的科学家随意长期移居国外,而只允许那些需要进行某些方面深造的人出国,等等。
    三、制定风险投资政策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积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助和保护,对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1985年以前,高技术是一个没有任何亚洲企业家(日本除外)愿意冒险的领域,而现在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韩国、新加坡和台湾等通过为企业提供风险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诱导私营企业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有利可图的高技术领域。
    1.新加坡利用风险投资获取高技术
  新加坡经济发展委员会自1984年开始资助风险投资,创办高技术公司,并通过了一项立法,给予以风险资本建立的高技术公司免税10年的待遇。新加坡风险资本最大的投资者就是经济发展委员会(EDB),EDB投资6500万美元建立了EDB投资有限公司,专门资助有“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EDB最具诱惑力的投资项目是《国民生物工程控制计划》,最近EDB为新加坡标准与工业研究所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兴办价值为660万美元的食品生物技术中心提供480万美元的资金。EDB还投资2000万美元设立了一个生物技术投资公司,并在美国加州建立了一个子公司。
    2.韩国利用海外资本发展风险投资
  韩国政府从1986年开始提供风险资本,扶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中小企业创立支持法案》和《新技术财政资助条例》的指导下,为企业进入高技术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减让。如今,韩国已有58家风险资本公司,掌握的风险资本达7.3亿美元,其中21%的资金来自海外,这些外国投资给韩国带来了新的技术转让成果。
                        (本文编辑 韩盛芬)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京054-057C7新技术革命及高技术产业杨帆19951995 作者: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京054-057C7新技术革命及高技术产业杨帆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0:58:29

[新一篇] 歷史小說創作筆談寫出歷史人物的精神世界

[舊一篇] 發展中的“島形文化”  ——澳門文學的走向及其特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