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政府统计职能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统计开始走上社会主义统计工作发展的道路。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管理国家的一个重要工具,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提高,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但是,建立和发展统计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近五十年来,我国统计工作从建立到撤销,从解散到恢复,从复苏到发展,经历了挫折与盛衰。由此,中国政府统计工作所应具备的职能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检验、变革和扩展。历史现实地告诉人们:中国政府统计职能的演进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表现出显着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表现模式。具体地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77年,为计划服务阶段;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1983年,为转折阶段;第三阶段是1984年到1991年,统计整体功能的体现阶段;第四阶段1992年到现在,统计职能纵深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77年,称为计划服务阶段,是中国统计职能历史演进的主线。新中国的统计工作是在建国初期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与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编制和检查计划搜集、整理、提供统计资料,就成为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和主要任务。从政府统计到专业统计,从部门统计到基层统计,统计仅作为计划管理的一种手段,只有提供数据的义务。尽管如此,统计也为制订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与此同时孕育了传统的统计体制、调查方式和活动方式。中国政府统计工作建立以后,1953年政务院《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逐步发挥统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监督作用”。但由于受到当时统计工作的条件所限,统计工作立足于计划搜集和提供统计资料,统计监督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特别是在“大跃进”以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统计工作遭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统计监督又被批判成“和党闹独立性”、“不要党的领导”,这样统计的监督作用就更谈不上了。从而也进一步确定了这三十年中统计职能的特征标志——统计为计划服务。
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1983年,称为统计职能的转折阶段,是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于统计职能问题大讨论的前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向统计职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在客观上迫使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认识统计的职能和作用。1978年以后,统计职能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发生转折,统计工作开始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统计职能满足于国家计划管理需要的阶段已基本结束,统计面临的是统计信息需求多样化的时代。统计界的实际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和领导决策者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也正发生重大变化。毫无疑问,三十年来所形成的统计职能格局必须突破,这样才能改变统计的旧模式,向新的统计模式迈进。在这个阶段,中国统计理论工作者率先在统计职能的内涵特征、表现形式和实现方法上开始了研究。从而引起了下一个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关于统计职能问题的大讨论。
第三阶段是1984年到1991年,称为统计整体功能的体现阶段,是将统计职能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向新的台阶。随着在全国范围内统计职能大讨论的开始,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决定》明确指出:“统计信息所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这些规定,已经初步展示了统计整体功能的发展方向。在1984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提出了大办“开放式”的统计、实行“五个转变”、开展优质服务的目标。1988年制定的《全国统计改革和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全国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的具有信息、咨询、监督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统计系统的目标。在此明确了,要把统计部门建设成为具有信息、咨询、监督等多功能的智力型机构。长远的设想可以一次性地概括提出,而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它解决好,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1988年5 月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把统计部门建成数据库、信息库、思想库、智囊库,在理论上解决了统计的信息职能和咨询职能问题。为了适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1989年4 月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提出强化统计监督的任务,主要是解决统计监督职能的问题,完善了统计的整体功能,把统计职能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向新的台阶。
第四阶段是1992年到现在,称为统计职能的纵深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统计信息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从而统计活动也需要实现一系列变革,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得到了再现。在这一阶段,作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统计信息,已跻身社会变革之列,发挥着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计信息咨询业的发展明显加快。1992年全国首家统计师事务所在辽宁成立,现在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省、市成立了统计师事务所或统计信息咨询中心。《1995年全国统计工作要点》中明确道,“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服务”,“各级统计部门要积极扶持并大力促进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和完善统计信息市场”。《1998年全统计工作要点》又明确提出:“搞好统计信息社会化服务工作”、“实施国家统计信息工程九五建设规划,把建库联网推进到一个新水平”。另外,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统计法》修正案,加大了统计法的执法力度,使统计的监督职能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同时,统计执法大检验工作逐步转到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由此可见,中国政府统计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的整体性得到了重新的体现和纵深的发展。
二、中国政府统计职能的深层思考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统计信息的社会化。社会经济科技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各类信息都要在统计部门集合、汇总,统计信息的覆盖面之广、综合性之强是任何其它信息都不可取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现代化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它是一个巨大的有机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多环节、多层次和多要素的内部联系,它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管理和设施,具有比较完备的规则和方便的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信息的要求是更大量、更丰富和更灵敏的,而且是多层次和多品种的。国务院早在1984年就明确指出,统计部门所提供的统计信息是国家宏观管理和宏观决策所必需的基本依据。十四大以来,我国商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市场竞争秩序逐步理顺,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也取得明显成效。金融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的建设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仅要求统计部门能够提供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总体发展情况的宏观信息,和提供反映局部、行业发展的中观和微观信息,同时也要对统计信息建库联网,组织各种层次的网上信息资源,提高统计信息社会化水平。以满足整个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对统计信息的高度需求。
第二,科学的决策,需要统计咨询科学化。现代决策“决断”与“谋略”的分工,要求作为决策系统“参谋”的统计部门,应该在向决策系统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的基础上以相对超脱的社会地位,运用科学手段,对已掌握的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制作过程,将浩如烟海的统计信息,在数量上加以浓缩,在质量上加以提高,通过社会经济发展的数量表现,认识他们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性,进而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进行科学决策与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预选方案和对策建议。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了知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围绕科学决策开展预测和咨询活动,必须树立动态思维和超前思维。要看到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程序和思维方向。作为统计工作者,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努力地研究掌握决策过程中现代科学方法,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武装自己,不断开拓知识的新领域,健全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以便使统计活动更好的参与决策过程,发挥统计决策咨询的功能,把统计认识向前推进一步。
第三,经济活动,要求统计监督经常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和竞争的经济,同时也是有法制规范的经济。只有加强经济监督,包括统计监督,才能保持市场秩序,增强市场活力,有效地配置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多种经济规律同时存在并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济形式的并存,增强了经济的活力,但与此同时,一些国有企业一度陷入困境,有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乃至一些个人中,出现了置国家利益不顾,采取“你有政策,我有对策,非法谋取本单位利益的倾向,如果对此不及时加以遏制,就必然会使微观经济运行偏离甚至背离宏观决策预定的轨道,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加之,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其调控方式和手段不完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控。近年来,在社会性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金融流通环节,农村的食粮收购、居民的住房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跟不上改革的步伐,有一些还出现了阻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地管理经济,十五大提出了相应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此,统计部门应该从总体上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状况,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督和预警,及时对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提出矫正意见,促使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本刊收到稿件时间:1999.02.26
生产力研究1太原10~11,14F104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朱建平/郭晋南19991999作者为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山西财经大学校办副主任 作者:生产力研究1太原10~11,14F104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朱建平/郭晋南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0: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