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代文人追忆最多的败军之将是谁!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流传千年而不衰。诗中怀念的龙城飞将就是汉代赫赫有名的飞将军――李广。非唯王昌龄,历代的文人多有诗作赞颂、怀念这位李将军,甚至每到边疆起战事时,人们都会不由的想起他,禁不住叹道:“若飞将军在就好了。”他俨然成了古人心目中震撼外敌的军神。但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李广不但战功并不显赫,甚至在他一生最重要的几次战役中屡遭败绩,最终因失期未致而含恨自杀。
  李广是将门之后,家族以善射闻名。汉文帝时,匈奴进犯,李广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入到抵御外敌的军队中。由于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李广被封为中郎。他曾经跟随汉文帝出行,冲锋陷阵,抵御敌军,徒手格杀猛兽,勇冠三军,连汉文帝都叹道:“如果你生在高祖争天下之时,就算是受封万户侯又有什么难的!”
  汉景帝时,中央为了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开始削藩,招致了吴楚七国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李广跟随着大将军周亚夫平定叛乱。在梁国的昌邑李广斩将夺旗,威震敌胆,梁王非常的欣赏他,就私下赐给了他将军印绶,这可是违背汉律的行为。也因此李广虽然立了大功,却没有得到赏赐。
  之后,李广先后出任了边境各郡的郡守,皆以力战闻名,在当时汉朝对匈奴采取守势的年代里,李广的军队最让匈奴头痛,不过由于只能防御作战,李广始终无法象古来的名将那样成就一番大功业。
  不过历史没有让李广等太久,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执掌了汉朝的大权,他就是汉武帝刘彻――一个发誓要洗雪耻辱,击败匈奴的少年英主。武帝独掌朝政之后,立即将威名远扬的李广从护卫宫廷的禁军将领调任边关,年近半百的李广终于可以率领军队主动出击了。但可惜的是,他第一次出征就以惨败而告终。
  公元前129年,李广率军出雁门,匈奴单于知道他的部队来了,就集结了优势兵力把他团团围住,李广苦战多日,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连自己也被俘虏了。但是匈奴似乎有点小看了这位老将,一个没留神,李广将一个匈奴小将打下马来,抢了他的弓箭、马匹,飞马逃奔汉营。匈奴人紧追不舍,李广也不慌乱,用缴获的弓箭射杀匈奴人。只见弓弦响处,追兵纷纷落马,李广才得以逃回汉营。由于伤亡太大,自己又曾被俘虏,他被判为死刑,好在当时可以用钱赎罪,李广交了罚金,被废为庶人。
  几年后,朝廷再次起用李广,让他出任边境地区右北平的太守。匈奴听说李广驻守右北平,都不敢来进犯,并畏惧的称他为“飞将军”。
  公元前123年,李广再次得到出征的机会,可是这一回他又比较倒霉,其他将领大都立了战功,可他却没有碰到什么敌人,无功而返。两年后,李广又一次跟随着大将军卫青出征,这一回他遇到了匈奴人的主力,可是他的友军张骞却没有能够按时到达,他的四千骑兵被匈奴的四万大军重重围困,战士们用弓箭射杀了大量的敌军,但是敌我相差过于悬殊,战士们的箭就快要射完了,汉军几乎陷入了绝境,但李广并没有慌乱,他让士兵们围成一个圆阵,将弓拉满不急于发射,而他则专挑敌军中的将领射杀,一连数箭,射死了匈奴军多位副将,一下子震住了敌人,稳定了军心。士兵见主帅如此镇定,也忘记了害怕。双方血战了两日,终于等到了张骞的援军,李广遂死里逃生。尽管,这一战是因为张骞的失期所造成,可李广也因为伤亡惨重而未得到任何封赏。
  时间长了,连汉武帝、卫青等西汉决策层也认为李广是个时运不济的人,加之年岁已大,就没有在之后出击匈奴的战役中征召过他。可一心想建功立业的李广却一次又一次的上书朝廷,希望带兵出征。没有办法,武帝最终同意了李广的请求。
  公元前119年,年逾花甲的李广被封为前将军,最后一次踏上了征程。这一回,他作为前锋主力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匈奴单于的主力。这本是一个可以一战成名的机会,但汉军统帅卫青却突然将李广的军队调到右翼,而让中将军公孙敖和自己一起迎击匈奴单于。原来,卫青在出征前,接到汉武帝的密旨,让他一定不要让时运不济又年老体衰的李广与单于对战,另外,卫青也有自己的私心,好友公孙敖因犯法失去了侯爵,他希望公孙敖能在和单于的对战中立功,重新封侯。但这可害了李广,由于临时的调动,让他走了不熟悉的道路,以致仗都打完了,他的部队才姗姗来迟。为了向朝廷上报失期的情况,卫青让自己的长史拿着酒肉犒赏李广的军队,并让李广到他的幕府去说明情况。可一肚子火的李广却没理会他。卫青毕竟是三军统帅,他又一次让长史去召李广,这一回言词十分严厉。
  倔强的老将军绝望了,他知道他再也不会有机会了,他流着泪对下属说:“失期不致,这完全是我的责任,与你们无关。我自与匈奴作战以来,大小七十余战。如今有机会跟随大将军出征,本想与匈奴单于决一死战,可大将军偏要我迂回绕道,以致迷路失期,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经六十多岁了,不能让那些小吏们审讯我!”说罢,老将军横刀自杀。当此之时,军中将士无不流泪,而得知李将军死讯的人,无论与他是否熟识,都悲痛流涕,一代名将就这样凄惨的死去了。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唐 温庭筠《伤温德彝》
  李广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悲剧,他的悲惨不在于没有机会,而在于有了机会却无法把握,并且导致这种结局的原因也不是因为他能力的不足。我们感叹项羽,起码还可以找一找他自身的缺陷;感叹关羽,还可以指责孙权的背信弃义;感叹岳飞,可以指责宋高宗和秦桧的歹毒;感叹袁崇焕,可以归咎于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和愚蠢。但李广的悲剧,我们能归罪于谁呢?古来名将不能成就大功,无非是君主昏聩,奸臣当道,国力不足等原因,可李广所处的时代却不存在这些情况,他遇到的君主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雄主,当权的卫青、霍去病等人又都是不世出的大将,国家政治重心也是放在开拓疆土上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将军梦寐以求的时代,可偏偏在这样一个时代,有口皆碑的名将李广却一败再败,徒劳无功,最后落的一个引咎自杀的下场,确实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也正是如此,历代的文人常为他鸣不平,越是找不到原因,越怀念他,越想讴歌,终使他的大名流传后世,成为了古来名将的代表人物之一。
  骄虏初南下,烟尘暗国中。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  一身许明主,万里总元戎。霜甲卧不暖,夜半闻边风。  胡天早飞雪,荒徼多转蓬。寒云覆水重,秋气连海空。  金鞍谁家子,上马鸣角弓。自是幽并客,非论爱立功。――唐 薛奇童《塞下曲》

网载 2013-09-10 20:57:04

[新一篇] 虢國被滅是東周歷史的轉折點

[舊一篇] 西晉傳奇:一根黃瓜險些引發的血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