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语文教育行为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规最主要的媒介和载体。语文教材是推动语文教学活动、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主要力量。语文教科书具有其它学习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却是经过精心选择精心编排了的课程资源,是体现了国家意志的倾向性很强的课程资源。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语教材的最大效益,如何创造性的使用语文教材就显得极为重要。
就目前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唯教材”和“撇教材”两种误区。
“唯教材”的做法是传统的“以本为本”教育观念的体现。其中备教材、讲教材、学教材、考教材、背教材是这种教育观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写照。整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而忽视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教材变成了“圣经”,把教材当成了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只能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半步。
“撇教材”的做法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偏颇。其主要表现是:一、对教材极不重视,只当作一个例子或引子,在处理上轻描淡写、蜻蜓点水,不认真研读文本,不仔细品味语言,不深入感悟表达技巧,而是旁枝斜逸、天马行空、随意联想、一味延伸,把拓展延伸当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亮点而刻意追求,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杂乱无章的材料的堆积,而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被折腾得七零八落。二、教师只着眼于教学形式的新颖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恰恰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挖掘,课堂上很热闹,但却言不及义,离题万里。而教材成了弃儿被撇在一边。这种课堂上热闹而无效的讨论多,而用心感知品味语言的少;漫无目的一味拓展的多,而立足文本适当延伸的少;不顾实际需要而滥用教学媒体的多,凭借教材有效整合深入开掘的少。教材应有的效用在教学实践中很难得到发挥,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可想而知。这大概也正是语文教学多年来少、慢、差、费的主要原因所在。因而创造性的使用语文教材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那么,创造性使用教材有哪些具体策略呢?
1.要创造性的挖掘教材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和功用。这些美感和功用的实现又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创见。而这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新课标”提出了在阅读和写作中要注意“分层次”“多角度”的要求,这是十分重要的策略,是创造性的挖掘教材的必要手段。
对教材的多角度解读是深入理解文本的需要也是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需要。多角度解读文本的具体方法如下:(1)转换读者的社会地位、立场而形成的多个角度。可以从作者、编者、教师、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等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看同一篇文章。如阅读《鸿门宴》,可从主要人物刘邦、项羽、樊哙、范增的角度思考,他们在这重大历史事件中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而更深入的领悟《史记》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写作特色。(2)转换时空形成的多角度。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时间和空间结合的产物。因而,解读文章就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入手。如《内蒙访古》就可以从古代、现代不同的角度审视长城及民族交往。(3)设置假定性的问题而形成的多角度。如《项链》,可以假设“项链”没丢的情节,而《药》则可以假设以“华家的故事”和“夏家的故事”为题分别写小说从而深入体会作者构思的妙处和自己创作的乐趣。(4)从质疑形成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可以质疑:“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还是作者虚构的?”“纳谏”真的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吗?等等。再如《登泰山记》,可以质疑:“编者选入本文的用意何在?”“我学这篇文章有何收获?”等等。
对教材多层次的阅读是学习活动不断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阅读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1)感知性阅读,解决“是什么”的问题。(2)理解性阅读,解决“怎么样”的问题。这个层次从深度上看已由现象深入到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3)评价性阅读,这个层次探讨的是“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4)创造性阅读,这是以感知、理解、探究为基础,展开联想、想象、求异、拓展的阅读。语文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应更多的关注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要深入领悟读书过程中的“出入法”和“薄厚法”的辩证意义。从而在走进教材领悟教材的基础上能跳出教材、超越教材、走向创造。
多层次阅读必须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阅读,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如何看待李杜二人的爱情悲剧?”这个问题的开放性很强,自然就可以比较有力地促使学生个性化阅读。有学生认为:他们的爱情悲剧就在于二人没有真正的爱情。杜十娘是想凭借李甲跳出苦海,而李甲则不过是贪恋美色、玩色丧志而已。这种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再如《读〈伊索寓言〉》一文,虽为名家名作,也可以让学生质疑异议。有学生指出:“老婆子与母鸡”的故事,原意在戒贪。而钱钟书先生却得出了“富人都吝啬”“大胖子都是小心眼”的观点,不易理解,不够贴切。不如引申出:人在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奋斗上进,而在优越的环境里则容易腐化堕落。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正是这个道理,刘青山、张子善就是典型。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的意义和魅力所在。
2.要创造性的组合教材
创造性的组合教材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把教材中或教材之外的有一定联系的文本组织起来创造性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开展比较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使教学活动变得具有活力和魅力。有利于促使学生加强记忆和深入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语文学科的知识系统本身不像数理化那样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学生的发展实际,突破现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局限,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以求得更好的教学实效。
(1)以主旨相似作为重组依据。从思想文化内涵上的交叉点和联系点出发,在语文教材中为课文文本找出其他的类似文本,以便比较阅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三首诗,都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思考。但诗歌的切入点和作品的风格又有明显差异。在比较中会更好的鉴别。
(2)以题材相似作为重组依据。例如:学习苏洵的《六国论》,可以组合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通过比较分析,可以促使学生体会同一题材在不同作者笔下所表现出的情感、手法、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3)以体裁相似作为重组依据。让学生在集中学习的过程中强化记忆和领悟。尤其是在期中、期末复习和高三复习过程中,这种方法更为必要。
(4)以作者作为重组依据。一个作家的风格自有其稳定的一面,但作家在成长及作品产生过程中都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打上时代的烙印。因而对同一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会使学生领悟到知人论世的重要性,以培养其正确的思维方式。
(5)以表达方式为重组依据。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其作品所体现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是不尽相同的。在比较中可以使特色更鲜明更突出。既可以比较相似的作品,也可以比较相异的作品。例如,既可以将屈原、李白、陆游等人的作品加以比较,也可以将李白等人与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进行比较。
(6)以文本中的亮点作为重组依据。从一组课文中发现有联系的亮点进而重组教材。这样可以更深入的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思维的敏感性。例如,将课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梳理,那将会形成一个古今中外妇女典型形象的大观园,她们各具特色、各有神韵。从思想、性格、艺术效果等方面比较可以受到多方面的启发。
通过重组教材,各篇文章不再相互孤立封闭,在文本信息的相互沟通、渗透、融合中可以获得整体效用。从而帮助学生拓宽知识的广度、挖掘文本的深度、延伸联想的跨度,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的整体素养。
以上是对课内文本重组的阐述,课外文本也可以拿来与课内文本进行重组,而且这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环节。课外阅读必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补充到教学活动之中,以此充实丰富课堂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
《语文读本》就是重组的最佳材料,教师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充分的利用、恰当组合。此外,教师还应该尽可能多的占有其他的文本资料,以作为教材的延伸和补充。例如学习《〈呐喊〉自序》,可以将萧红的《怀念鲁迅先生》、张承志的《致先生书》作为补充教材,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作者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推荐文章,让学生也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之中,借此引导学生更加积极有效的开展课外阅读。
3.创造性的整合教材
整合教材是指在创造性的使用语文教材的实践活动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据,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建立有机的联系,使语文课程更加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增强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增强课程资源整合的能力。
首先,要关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若能因势利导,那么语文课堂将会充满活力和魅力。正如陈钟梁先生所说:“语文教学需要‘杂交’,教学也是一种生态,远亲繁殖有利于培育良种。”政、史、地诸学科不仅可以给予学生人文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而数、理、化、生诸学科则在给学生提供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以科学思维方式的启迪;而音、体、美则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艺术修养,更加健康地生活。而这些学科无一不可纳入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无一不是语文教学资源。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可以延伸到政治、历史学科;《〈物种起源〉导言》则可以延伸到生物、地理等学科;《神奇的极光》则可以延伸到物理学科;《琵琶行》则可延伸到音乐学科等等。只要教师用心而且有一定能力,那么,学科间的沟通融合就会变成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
其次,语文学科要与生活相联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的观念。沟通课堂内外,联系教材与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唯其如此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唯其如此才能激活学生记忆仓库中的素材,唯其如此才能增强学生生活体验对语文学习的推动作用。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与校园生活联系;而《背影》《我与地坛》等就可与家庭生活对接;而《毛遂自荐》《唐睢不辱使命》《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则可以与社会生活呼应。教学中可以建立时空通道,联系到海湾战争、美伊战争,让学生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去感悟、思维、评论,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在进行教材与生活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努力突破狭义课程教学的局限性,主动构建以教科书为媒介,以教室为物理空间的教学小环境,以社会生活、自然万物为课程资源的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结构。使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为语文教学资源的共同体。
4.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备课是重要的环节,但仅仅停留于此还是远远不够的,创造性使用必须延伸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落实到学生身上才能收到实效。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主体性创造
第一,精心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习的灯塔。学始于疑,学贵有疑。疑者,学之始,思之端。好的问题正是学生思维的动力和方向。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也必须精心设计问题。教学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学任务是在问题不断生成,不断解决中完成的。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教材,培养其思维能力,必须依赖精心设计的高质量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对学生的激发力就越强,教学效果也就越好。而高质量的问题源自于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研究和独特发现。例如:《药》这篇小说,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它可以改编为两个独立的小说,从而反映出不同的主题。由此可以与《药》的主题及其作者高明的艺术构思进行比较,从而领悟作者的匠心和作品的深意。就此可以设计问题:本篇小说写了几个故事,请分别复述之。每个故事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概括。《药》这篇小说的巧妙之处,深刻之处表现在哪里?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解读文本从而获得独特的感悟。
再如《拿来主义》,这是一篇背景复杂、思想深刻、行文曲折、极有难度的文章。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问题设计是关键。在研讨文本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第七段开头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由此设问:与“所以”相呼的“因为”在什么地方?或者,在什么地方可以添加“因为”,从而与“所以”相呼应?这一问题可谓举重若轻,化难为易,直奔重点,中心爆破。而学生也激发了研究思考的极大热情。诚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步走好,满盘皆活。
高质量的问题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问题的切入点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难或过易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二,创设良好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心需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体验以创设情境。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被恶人诬陷,被判刑,被流放,而恶人还不罢休,还要置自己于死地的心理感受,从而,体会林冲命运的不幸和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其次,借助多媒体以展现文本画面创设情境。例如《胡同文化》一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胡同的特点,从而促使学生理解胡同文化产生、发展、衰落的必然趋势。再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可以展示蓝天白云,绿草红花,鸟语虫鸣,微风细流等优美恬淡高远空阔清新宁静的画面,激发学生对仙境般的小屋的心驰神往的感情,从而领悟文章意蕴。再次,可以运用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深入研读文本。例如《门槛》一文,就可以让学生分别以导演、编剧、灯光配置、舞美设计、演员的身份,对课文进行再创造。使学生真正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读出自我,读出创造。
(2)师生合作完成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开发者,不只限于教师,还应包括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教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是客观存在,但在未被学生使用时只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它只有在学生对其知识进行发现、探究、运用、内化并形成能力时,其潜在性才能变成现实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理念,既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这是由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的。即: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和不可复制性、文本解读的多元性。这并不否定课前预设的重要性。真正的好课是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根据课堂实际、学生需求来确定课堂走向的。预设是基础,生成是发展,预设要充分、科学,生成要自然、实在。因此,语文教师就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宽容的气度和随机应变的机智。要能从善如流,还要能因势利导,更要能点石成金。
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吸纳学生有价值的观点和问题,这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完善,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这是个真实的历史呢,还是作者虚构的故事呢?如果是前者则显得太戏剧化,如果是后者则为什么又出自历史散文呢?这个质疑是老师不曾料到的,却是很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就应给予充分肯定和认真对待。再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本来教师预设讨论题为:“李杜爱情悲剧的根源何在?”然而却有学生指出,他二人根本无爱情可言。很显然这既偏离了教学计划却又很富创见,因此就应修改计划重新确定课堂教学的走向。
由于一些意外问题的出现和特殊事件的发生,由于课堂的开放和学生的充分参与,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但是我们必须从全局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动力所在。故而,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调整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机械教条的执行课前准备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对智慧没有挑战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思想深度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对学生个性充分重视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终身发展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应该是不可复制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综合生成的过程。
总而言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语文课程改革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是语文课堂教学展现魅力与活力的重要保障。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能力。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加深对语文特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对语文教材的认识、不断强化对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又是语文教师得以成长的不二法门。愿所有语文界同仁能与新课程一同成长,与学生一同成长。
中学语文武汉11~14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杨益民20072007
杨益民,山西临汾一中。
作者:中学语文武汉11~14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杨益民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