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4. 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6)12-0036-04
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推进,教育界不仅努力更新指令型课程中已经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在积极反思着长期沿袭的不乏泡沫的教研方式。诸如对教案编制、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及其流程发出了“伪教研”等令人深思的尖锐批评,近期特别对五花八门、精心包装的所谓“公开课”提出了强烈的质疑。毫无疑问,以一种理性的心态研究公开课的是是非非,特别是对于高中新课程的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一、反思“作秀”的公开课
如果将公开课定性为一种示范课,即充分和集中地展示执教者对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等的追求,供观摩者评议、学习乃至在某种特定含义上的效仿,这未尝不可;进而,如果将公开课设定为一种探究课,即通过特定课例来奉献执教者对某个教学问题的思考和追问,尤其是通过对该问题化解流程的演示来表达教研主体的课堂价值取向,并在开放的研究氛围中获得多元化评价,从而共同深化课堂教学思维,这自然更有不可小觑的积极意义。问题在于,在指令型课程与教学中,公开课本身不由自主地被异化和俗化了。首先,看公开课的宗旨。由于公开课往往代表着学校甚至地方教育行政主体的教学成就和教学水准,执教者个体已异化为集体意志和力量的一个符号,故公开课“公开”的多是精心包装、华而不实的阳光面,而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恰恰在得意的教学炫耀中被遮蔽起来了、被习惯成自然地深深隐藏起来了,从而失去了为众人清醒审视的可能和必要。正是在此特殊背景下,名额指派、层层选拔,开课前的刻意彩排、反复修改,开课后的一元评价、同声称好,才令听课教师轻则谓无味、重则曰反感,“作秀”的公开课、“泡沫化”的公开课之类讥刺、批评之声油然而生。其次,看公开课的结果。特别是“级别”较高的大型公开课,一方面公开课已不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或教研行为,而是凝聚了专家、同行的教学智慧,体现了领导、学校的教育意志;而另一方面,公开课教师个人却往往十分得宠,在“一课定终身”的评价尺度下很轻易获得各种荣誉、地位和实利,极端者借此享用一生而不思进取。这种“优秀教师”已丧失了原真态和可模仿性,负面作用是鼓励某些无抱负而有名利欲者专走这条公开课的“成才”捷径,以一课之成功获一生之永逸。这种充满了脂粉气的“教学明星”愈多,对勤奋踏实、坚忍刻苦、执着追求教学理想的教师之挫伤感愈重;久之,对教育教学创造力更会产生难以估量的腐蚀作用。故曰:“作秀”的公开课可以休矣!
上述所谓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公开课,以行政领导教育意志为核心,具有浓重的教育行政色彩。它深深留有过去那个好大喜功、长官意志、运动式操作的极“左”时代的灰色印记,急需在勇敢反思、冷峻剖析的基础上对公开课作出新的科学的定位,使其正效应最大化、负效应最小化,从而在新课程建设中发挥其科学的价值导向。
二、作为一种教研形式的公开课
通过反思与展望,我们认为,公开课这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只要作出准确的定位并给予规范和引导,还是具有存在、发展的充分理由,并能为推进中的高中课程改革发挥独特的功用。
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缺乏一种介乎两者的、称职的专业评论,致使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理论家与一线教师之间显得十分隔膜。虽然活跃着隶属于省、地(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研究人员,但是在全预制、全封闭、全垄断的指令型课程与教学中,这个处于教育理论界与学校课程实施之间的特殊的职业群体往往难以担当自觉和独立的教学评论的职责。这种长期的缺失在新课程实施中暴露得愈来愈明显,实验区学校自觉地意识到:如果一堂公开课举办之后,能够对其成败得失、功过是非作出准确到位、精彩深刻的评论,那对观摩教师将是一种很好的新课程理念的精神洗礼。而我们普遍缺少的正是这种针对各种形式的公开课例的有血有肉、内涵饱满的现场评论,故而呼唤以公开课为对象的教学评论日益强烈。
正是在上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立足于新旧课程范式的转型而对公开课作出新的定位。一方面,我们需要重构建立在本土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思维,力克简单横向移植西方教育理论而导致的“水土不服”症,这需要基层学校提供大量本土化的、原生态的公开课,作为提炼理论思维之基本素材;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为广大教师提供有内涵、有品位(即使有所残缺、不够完美也无妨)的公开课,以资研究、评品、质疑、讨论,在专业评论的引导和点化下,形成开诚布公的教学争鸣之格局,并进而凭借这种公开课促进一线教师在新课程建设中从教学观念到教学行为的全方位转换——这样的公开课将日益成为广大一线教师专业成长中可以攀援的阶梯。从这层意义上说,正如教学评论不可或缺一样,作为一种教研形式的公开课,在对接或融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在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均具有“公开”下去的充分意义。问题在于,我们对公开课要除弊兴利、革故鼎新,努力形成且完善教学评论机制。
三、新课程建设需要怎样的公开课
新课程正在召唤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研方式发生深刻蜕变,公开课则理当为教师尝试角色转型提供舞台。这样的公开课应当具备下述基本特征。
第一,公开课要葆有原生态
一堂供人研讨、向人展示的公开课,首先应有“平实”的教学品格。所谓“平实”,是指在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流程上是属于常态的,即不掺杂有失教学自然形态的花拳绣腿式的虚假,从而不影响对它作出客观公正的评论与研讨;所谓“平实”,是指在课堂教学内容与结构上蕴含着经得住推敲的坚实品格,即有含量、有底气、有灵魂,不妨着意设计但又浑成天然,这样的课例显示着教师的独特教学追求而又深具清水芙蓉般的艺术气质。因此,平实的课就是平常的课,但平常的课未必就是平实的课。又因为倡导公开课以平实为美,故而难免有平常之缺陷或局限,这需要我们转变对好课的审美观念:有时候残缺也不失为美。诸如,不刻意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而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情意要素、学科知识及能力为第一价值追求;不刻意追求和谐一致的共识或结论而自然地留下某个问题以作课后之思;不刻意地掐表踩时、非以铃声为课之落幕不可,如以略微“拖堂”换取课之“豹尾”则得已偿失;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第二,公开课要具备研究性
应当明确,公开课向人所呈现的教学生态并非是某种长官意志支配下已成定论故非要普遍接受乃至仿效的,“好课”的概念绝非是由特定人事背景而先定的,恰恰相反,需要在观摩、评议和争鸣的过程中逐渐为人所认可、所接受。质而言之,公开课之所以值得大家关注和品评,是根因于其内在的思想含量和艺术含量,是这种特定的内在品质而赋予其可研究的价值。这种研究价值表现在课堂的各个层面上。就课程理念而言,研评立课的根本宗旨是是否以促进每一位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为目标,即新课程所高扬的“三维目标”(包括智力要素和情意要素)。就教学方法而言,研评上课的过程是以教定学甚至以教代学还是以学定教进而以教助学(这是新旧课程在实施方法上的分水岭)。就课堂伦理关系而言,研评班内是否师生平等、生生合作,课堂上是否真正形成了开放而和谐的“民主小社会”。其实可研讨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如多元解读与价值引导、基础知识在三维目标中的地位及有机融合、教师讲授与学生接受性学习的分寸感把握、教师自身的无可看性与课程深度感的辩证处理等等。如果公开课没有这些可以圈圈点点、评评议议的研讨价值,则失去了“公开”的本真意义。
第三,公开课要具有鲜明的个性
新课程要求每位教师从指令型课程与教学的单一执行者转变为自己的课程的创造者,这使教师形成独特的课堂教学风貌成为一种必然的教学趋势。今后的公开课,课堂是否具有可看性和观赏性,教师表现是否尽善尽美,并不重要,但能否凸显教师的教学个性、使公开课具有一种无可重复性,却是人人都应追攀的。如果执教者自信地称曰:这堂课也许不算很可看,但很有个性——这就是一堂值得称道的公开课。进而言之,个性化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成为公开课的生命线。它具体表现在学习目标生成、教学内容组织、活动形式安排、学习方法选择、现代技术使用等各个方面,特别是执教者是否闪烁出思想个性和言语个性,成为“立课”的标志。要创造自己的课堂,首先要善于思考如何去点燃青春生命,如何去释放学习智慧,进而通过有激情、有魅力的言语去调适、催生个性化课堂。尤其是语文等人文学科课程,这方面要求更高、更强。
另外,教育界有人提出公开课应具备经常性、随堂性等特点,这也不失为好的建议。
四、公开课的评论原则和方法
既然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可以在新课程建设中继续存在,既然它可以作为现场教学评议的特定对象而发挥借鉴、研究、质疑、省思等诸多功能,那么我们不能不讲究评论的原则和方法。事实上,公开课声名欠佳,除了课自身的问题外,客观上是由评论的标准、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评课传统所导致的。有人指责表演性质的公开课是一种教学腐败,这没错;同时,还应看到盲目的吹捧、庸俗的附和、掺水的重奖则是滋生这种教学腐败的温床。如是评课,可以休矣!
那么,我们应倡导怎样的评课原则呢?第一是多元开放的原则。即力矫长期沿袭的单一评功摆好式的所谓评论,以民主求和谐,允许多元甚至异质的声音出现。习惯上总是以一团和气来求所谓和谐,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必须在同质和异质声音的大交融中渐次实现,即通过专家、教研员和教师各种观点的碰撞后才能明辨是非、澄清观念、开拓视野、趋近一致——这才是新的、更高意义上的和谐,也是我们通过评课活动所要达成的真正的和谐美。有鉴于此,只要是抱着切磋交流、提升教学的动机,我们倡导评论者之间、评论者与被评论者之间均破除形形色色的面子观。第二是独立自主的原则。在评课格局中,要实现群体间多元开放的研讨和争鸣,同时必须倡导参与者个体以“评论主体”的身份深度介入。所谓“评论主体”,要求听课现场的研讨者放弃任何先入为主的定见,排除各种非教研的人为因素影响,坚持从自我心灵的真实感受出发,坚持从自己的教学信念出发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考未必完美,但是只要具备真实独立的品格,与他人思维交汇之后就能实现多元互补,从而较全面地透视公开课。应该说,凡是经过自己的心灵过滤,质疑比平面式礼赞好,否定比违心式肯定好,久之,定能促进教学思维深刻化、教学行为个性化。第三是与人为善的原则。作为教学评论的一种即兴形式,评课人需要讲究艺术。这种艺术性集中体现在以诚挚善意为核心的评论分寸感的掌握上。注重评课的多元开放和独立自主,并不等于可以率性而为、不讲艺术。即使是质疑和批评,也要尊重执教者的教学信念、教学个性,从发展的角度着眼,从微观的问题入手。贯彻了这种原则的对公开课的评论,能启动教学与教研的良性循环。
至于评课的方法,可以按照上述原则而予以灵活应用。教研部门可以在有效组织的前提下,完全突破“开课+专家评课”的模式,鼓励全体观摩教师以教研主体的身份主动介入评课。虽然可以设一些评课标准,但不宜用精细量化的、不顾及各学科个性与教师教学个性的通用表——它的“预设”反而会束缚评课者的思维活力与热情,从整体上影响研评的质量。评课方法是具体的,且可随着评课主体及对象、地点、时间以及公开课现场的“场氛围”之异而有所变化甚至创新,当然也有若干基本的方法可供借鉴。方法一,先自评,后他评。执教者不仅是课堂教学行为的简单演示者,更应是自身实践的自觉设计者和清醒反思者。内容的安排、活动的组织、课程的层次等一系列显性行为及其后面的理念的追求,有待自己的理性解说,而其利弊得失更有待自己的敏捷反思。这有助于沟通观摩各方的思想。当然,听了他人评议后,讲课人也可以再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讲课人也是评论主体之一。方法二,忌求全,显个性。这是就听课评课者而言的。不必面面俱到式的泛泛而评,关键在于“发现”课之个性、课之创意。模式化的全面评课,只能导致公开课模式的刻板和中庸;个性化的评课,将有助于个性化的立课。方法三,破俗套,显真情。破除那种近乎无聊的论资排辈式的评课程序,破除那种陈陈相因式的贴标签、玩术语的评课语言。位卑未必言无理,但求肺腑出真情——在多元开放、独立自主的评课原则下,人人都应有源自深心、出自唇吻的一己之声。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的战略态势,急需作为教研形式之一的公开课能在新的体制下以新的风貌出现。应当取消的只是作伪的、泡沫化的公开课,而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个性化品质的公开课,如果借助有原则、讲方法的教学评论,将能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台阶,甚至能为充满中国本土色彩的崭新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之崛起提供有力的实践基础。
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36~39G3中小学教育潘涌20072007
新课程/公开课/教研形式/教学评论
new curriculum/public classes/form of teaching research/teaching comment
Meaning of Public Class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PAN Yong
( School of Humane Studie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 form of teaching research, public classes have the full reason to exist and develop with the features of protoecology, research and individuality. With teaching comment of principle and method as the guidance, public classes can provide solid step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作为一种教研形式的公开课,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应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鲜明的个性,公开课以有原则、讲方法的教学评论作引导,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台阶。
作者: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36~39G3中小学教育潘涌20072007
新课程/公开课/教研形式/教学评论
new curriculum/public classes/form of teaching research/teaching comment
网载 2013-09-10 20:53:29